Ⅰ 金融機構評級包括哪些
金融機構評級包括商業銀行評級、保險公司評級、擔保公司評級、基金公司評級、證券公司評級等。
Ⅱ 哪些金融機構有資質可以做信用評級
如果是真正意義上的信用評級的話,證監會在資本市場貌似 目前發了4個牌照 聯合 大公 中誠信 新世紀
Ⅲ 商業銀行實施內部評級法是其實現監管要求的途徑之一。這句話錯了嗎
商業銀行實施內評法是其實現監管要求的途徑之一。這句話是錯的。
內評法的實施是要求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達到相當水平才可以考慮實施的。
針對一般風險管理水平不高的銀行,可以通過標准法的實施來滿足監管資本的要求。
只有那些風險管理制度體繫到位,風險系統到位,能滿足風險數據要求的銀行,才可以考慮實施內評法。
Ⅳ 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內部評級」和巴塞爾協議的「內部評級法」是一個概念嗎
可以認為是一個概念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以我國目前的實際來看商業銀行的「內部評級」等於巴塞爾協議「內部評級法」的初級內部評級。 都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情況、償債能力等方面衡量信貸風險,為是否授信提供參考。 巴塞爾協議內部評級還有高級的含義理解:則為結合銀行自身其它狀況,以銀行整體業務為主題進行宏觀的分析
僅從你的問題來講 後者包含前者。
Ⅳ 十四、銀行內部評級與專業評估機構信用評級有哪些不同
商業銀行為了保證其資產的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動性,在貸款發放時都要進行貸前審查和信用等級評估,這種審查和評估一般稱之為「內部評級」。社會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等法律法規建立的獨立法人專業評估機構,按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信用評級規范》要求評定的信用等級,一般稱之為「社會評級」,即獨立第三方專業機構信用評級。兩者具體不同點有以下三方面: 一、 評級的性質和目的不同。商業銀行信用評級是為了審核本行貸款的需要,其性質是屬於「內部所用」。為了解決市場經濟中信息不對稱而依法設立的中介服務組織——專業評估機構,它的評級目的是向社會提供信用信息,為投資者、貸款人和籌資者服務。 二、 評級的程序和做法不同。內部評級是根據本行需要來設立評估指標體系、確立評判依據和評估方法的,並且評定的等級作為內部掌握。而專業評估機構的評估程序必須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行業標准》中的評級規范,評定等級必須符合《中國人民銀行信用評級管理指導意見》的等級含義。同時評級的信息來源也明顯不同,前者是以本行貸款數據作為主要評判對象,後者則把該企業與各金融機構發生的貸款全部匯集起來進行評判。由於專業評估機構是按照獨立、公正的原則,採取科學、客觀的評級方法和合理、規范的程序進行評估的,因此它的評定結果能為社會各方面使用者所採用。 三、 評級的使用范圍和公開性不同。按照《貸款通則》規定,銀行內部評級只能「內部掌握」,因此它的評定結果既不必告知被評企業,也不能對外向社會公布。
Ⅵ 內部評級法的簡介
IRB的推出,是委員會經過對業界中幾個比較典型的信貸風險估算模型(主要是MTM及DM兩大類的模型1)的研究和比較之後,根據其成熟度及可操作性進行調整後進行相應調整修改最後確定的基礎方法。在此方法中,為了區分不同類型的授信信用風險,委員會將其劃分為主權、銀行、公司、零售、項目融資及股權風險。 對於公司授信風險而言,委員會還將其劃分為基礎內部評級法和高級內部評級法(同樣的還有主權風險和銀行風險)。在基礎評級法中,金融機構需根據內部數據對於不同級別的借款測算違約率(PD),金融監管當局則必需提供其他所需參數如違約風險暴露(EAD)及給定違約損失率(LGD)等。而高級法中,上述參數由銀行自行測算決定,但必須由監管當局加以確認方可實行。除了上述區別以外,基礎法和高級法在計算公式及授信期限等調整因子上也存在著一定差異,最終導致金融機構在計算風險資產及提取相應准備上存在巨大差異。但總體來說,對於風險控制較好的銀行,採用高級法往往能比採用基礎法減少必須的准備提取,但對於一些風險控制較差的銀行,情況可能正好相反。
Ⅶ 什麼是銀行的內部評級法
內部評級法
內部評級法即IRB方法 IRB方法根據違約概率(PD),給定違約概率下的損失率(LGD),違約的總敞口頭寸,以及期限(M)等因素來決定一筆授信的風險權重,IRB按照復雜程度可以分為初級法和高級法。按照內部評級法的規定,銀行將銀行賬戶中的風險劃分為以下六大風險:公司業務風險、國家風險、同業風險、零售業務風險、項目融資風險和股權風險。然後,銀行根據標准參數或內部估計確定其風險要素,並計算得出銀行所面臨的風險。這些風險要素主要包括:違約概率(PD),指債務人違反貸款規定,沒有按時償還本金和利息的概率;違約損失率(LGD),指債務人沒有按時償還本金和利息給銀行帶來的損失的狀況,它表現為單位債務的損失均值;違約風險值(EAD),指交易對象違約時,對銀行所面臨的風險的估計;期限(M),指銀行可以向監管當局提供的交易的有效合同期限。IRB方法的主要目標就是使得資本的配置更加精確,與銀行內部的信用風險更加匹配。這與擁有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的銀行對信用風險和資本充足率的內部評估框架也是一致的。
為了更好地進行風險管理,中國銀行界需要採用諸如IRB方法等一些先進的風險管理方法,但是實施IRB方法需要銀行滿足如下的最低要求,實現這些最低要求的本身就是對中國銀行界的重大挑戰。
(1)信用風險的有效細分。
(2)評級的完備性和完整性。
(3)評級系統和方法的改善。
(4)評級系統的標准。
(5)PD的測算。
(6)數據的收集和信息系統。
(7)內部評級的使用。
(8)內部驗證。
(9)信息披露。
按照《新資本協議》的要求,銀行必須披露如下信息:定性披露關於計量方法和關鍵數值的信息;定量披露要求披露的風險評估信息;定量披露作為測算質量和可靠性的事後效果。
所以,在中國銀行界內部實施IRB方法,必須做好以下三方面基礎工作:
(1)強化數據管理。(2)獲取相關的專業人才和資源。 (3)實施一定程度的變革管理來幫助項目實施。
2.2信息披露
新巴塞爾資本協議首次正式規定了市場約束(第三支柱)為資本監管的一項手段。市場約束具有迫使銀行有效而合理地分配資金和控制風險的作用,市場約束可以促使銀行保持充足的資本水平;同時,富有成效的市場約束機制也是配合監管當局強化監督工作的有效工具。為了確保市場約束的有效實施,必然要求建立銀行信息披露制度,對銀行實行嚴格的市場約束,要求銀行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市場約束是通過要求銀行披露信息,提高市場對銀行的約束力。新協議提出,根據信息的重要程度,銀行在資本協議的適用范圍、資本構成、風險暴露及資本充足率四個方面進行披露,披露的頻率一年兩次。核心信息披露的建議適用於所有銀行,而採用內部評級法、信用緩解技術和資產證券化的銀行則必須披露有關信息。但出於競爭方面的考慮,銀行的專有信息則無需披露。銀行信息披露,有利於藉助市場力量保護存款人和投資者的利益,維護金融體系的健康和穩定。
Ⅷ 銀行內部評級與專業評估機構信用評級有哪些不同
銀行評級:僅針對於公司財務狀況,主要評估你的債務償還能力。就財務情況了解比較深刻。
信用評級:是國家建設社會主義誠信體系的第一步棋,是對一個公司綜合運營情況的評級,如果一個公司業績好,但是存在制假售假等情況,那整體的信用分數就比較低了。了解信用評級項目的可以問我。
Ⅸ 內部評級法和引入外部評級方法的區別
在我國尚不具備全面實施內部評級法要求的情況下,按照新協議的要求,可以應用外部評級結果來測定銀行風險程度和計算監管資本要求。
一般情況下,社會專業資信評估公司在進行信用評級時,都以新《巴塞爾資本協議》為基礎,決定風險權重。因此,與各具特色、各不相同的內部評級相比,外部評級的依據與標准及其結果具有通用性。
外部評級可以簡單定義為專業評級機構的評級,評級的目的是為其他投資者的投資提供參考;內部評級可以簡單定義為投資機構(如銀行、保險公司、基金等)主要為自身投資決策開展的評級或評價,評級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給別的投資者提供參考。「保險機構投資各類債券,應當進行內部信用評級。」因此,外部評級主要是為投資者提高參考,能否為投資者提供有參考價值的評級成果,提供高質量的評級信息,是外部評級機構存在的核心基礎。外部評級存在的另外的重要基礎是投資者的需要,即投資者參考評級機構的評級成果更有成本節約的意義。
內部評級可以參考外部評級的結果,但因為投資者要承擔實際的風險,自己也應該盡可能進行內部評級。
Ⅹ 金融機構怎麼做好風險管理內部評級
中科聚信通過數據整合、分析和治理,幫助銀行開發評分模型,建立風險參數資產池劃分體系,並可以指導量化結果在日常業務中的實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