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金融機構產生的原因

金融機構產生的原因

發布時間:2021-07-19 06:16:45

金融機構存在和發展的原因

實體經濟需要有人推動,資本做為一種商品,需要從低價值的窪地尋找高價值的土堆。而金融機構就是搬運工,並從中獲取中間價值蓬勃發展。

② 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當前的金融危機是由美國住宅市場泡沫促成的。從某些方面來說,這一金融危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每隔4年至10年爆發的其它危機有相似之處。 然而,在金融危機之間,存在著本質的不同。當前的危機標志信貸擴張時代的終結,這個時代是建立在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美元基礎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機則是規模較大的繁榮-蕭條過程中的組成部分。當前的金融危機則是一輪超級繁榮周期的頂峰,此輪周期已持續了60多年。 繁榮-蕭條周期通常圍繞著信貸狀況循環出現,同時始終會涉及到一種偏見或誤解。這通常是未能認識到貸款意願和抵押品價值之間存在一種反身(reflexive)、循環的關系。如果容易獲得信貸,就帶來了需求,而這種需求推高了房地產價值;反過來,這種情況又增加了可獲得信貸的數量。當人們購買房產,並期待能夠從抵押貸款再融資中獲利,泡沫便由此產生。近年來,美國住宅市場繁榮就是一個佐證。而持續60年的超級繁榮,則是一個更為復雜的例子。 每當信貸擴張遇到麻煩時,金融當局都採取了干預措施,(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並尋找其它途徑,刺激經濟增長。這就造就了一個非對稱激勵體系,也被稱之為道德風險,它推動了信貸越來越強勁的擴張。這一體系是如此成功,以至於人們開始相信前美國總統羅納德�6�1里根(Ronald Reagan)所說的「市場的魔術」——而我則稱之為「市場原教旨主義」(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義者認為,市場會趨於平衡,而允許市場參與者追尋自身利益,將最有利於共同的利益。這顯然是一種誤解,因為使金融市場免於崩盤的並非市場本身,而是當局的干預。不過,市場原教旨主義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成為占據主宰地位的思維方式,當時金融市場剛開始全球化,美國則開始出現經常賬戶赤字。 全球化使美國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區的儲蓄,並消費高出自身產出的物品。2006年,美國經常賬戶赤字達到了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2%。通過推出越來越復雜的產品和更為慷慨的條件,金融市場鼓勵消費者借貸。每當全球金融系統面臨危險之際,金融當局就出手干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1980年以來,監管不斷放寬,甚至到了名存實亡的地步。 次貸危機導致發達國家金融機構必須重新估計風險、分配資產,未來兩年,發達國家資金將紛紛逆轉回涌,加強當地金融機構的穩定度。由此將導致新興市場國家的證券市場價格大幅縮水、本幣貶值、投資規模下降、經濟增長放緩甚至衰退,其中最為脆弱的是波羅的海三國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機將為中國經濟增長帶來壓力,但中國資金也面臨「走出去」抄底整合並購相應企業的好時機。

③ 金融中介機構存在和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金融中介機構是資金盈餘者與資金需求者之間融通資金的信用中介。它們主要以發行間接證券的方式形成資金來源,然後把這些資金投向貸款、收益證券等金融資產。它們是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國民經濟運行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疏通、引導資金的流動,促進何實現了資源在經濟社會中的分配,提高了全社會經濟運行的效率。

金融中介機構有多種形態,但作為有效融通資金從盈餘單位流向赤字單位,實現資源轉移的中介,銀行最為典型。其重要功能有:
融通資金的信用中介,有效轉移社會資源;
創造信用貨幣,擴張信用;
提供廣泛的金融服務。 我國現行金融中介體系的結構大致如下:

(1)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是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維護金融穩定、提供金融服務的宏觀調控部門,是我國發行的銀行、銀行的銀行和政府的銀行。

(2)政策性銀行:1994年相繼建立了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3家政策性銀行。

(3)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是我國商業銀行體系中的主力軍,除中國農業銀行外,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已通過成功上市轉制為股份制商業銀行。還有一些我國較早成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4)保險公司:遵循「分業經營」原則,接受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監督。

(5)投資銀行、證券公司:1995年設立的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1999年設立的4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以及後來陸續設立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都可以經營投資銀行業務。

(6)在華外資金融機構:一是外資金融機構在華代表處,二是外資金融機構在華設立的營業性機構。

④ 形成金融市場現狀的原因

一、國際收支失衡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金融危機大都發端於此。一般來說,由國際收支失衡引起的金融危機的國家都實行固定匯率制度,匯率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了,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前,往往出現了經濟不景氣,政治動盪等現象,繼而國民對本國貨幣失去信心,對美元等外幣需求上升,央行為了維持固定匯率,必須拋出大量外匯收回本幣,但是隨著負面消息繼續出現,貨幣當局最終無法捍衛固定匯率,宣布貨幣貶值,導致本國貨幣崩潰。以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前泰國的情況為例,在發生金融危機之前,泰銖一直實行固定匯率制度,主要盯住美元,隨著泰國產品國際競爭力的降低與經常項目赤字的持續上升,泰銖被高估,泰國央行被迫發出大量外匯維持固定匯率,到1996年下半年,泰國金融市場就出現了擠提風潮事件,1997年2月,國際游資又大規模拋售泰銖,1997年7月2日,泰國放棄已實行十多年的聯系匯率制度,當日即貶值19%,8月,泰國政府宣布暫時關閉16家金融機構,還宣布境內外泰銖實行統一匯率,從而引發了市場的恐慌,再度掀起拋售泰銖的狂潮,東南亞各國的經濟聯系十分密切,和泰國一樣,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的匯率也急劇下跌。那麼中國會不會因為國際收支失衡而發生大規模的金融危機呢?應該說不會。首先,中國自從實行匯率改革以來,就已經不再採用固定匯率制度,雖然由於央行的干預,人民幣匯率仍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扭曲,但是,與東南亞國家的情況相反,人民幣匯率不是被高估,而是被低估了,從2005年7月21日至2007年4月30日,人民幣已經累計升值超過13%,並且還有升值的預期,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謂的貶值預期。其次,中央銀行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外匯儲備由01年的2000多億美元增加到目前的16000多億美元,儲備規模居世界第一。有了如此之多的外匯儲備,就可以有效抵禦國際炒家的投機,避免外匯市場發生劇烈動盪。所以,我國因為國際收支不平衡而引發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二、資本市場失衡
資本市場決定著金融資產的價格,當資本市場失衡時,將會引起市場的恐慌,大量拋售證券,發生資本市場崩潰從而引發全面性的金融危機。美國八七年發生的股災就是資本市場失衡引起金融危機的著名案例。在八十年代,由於里根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成功的經濟政策,美國經濟進入了繁榮時期,股市也水漲船高,產生了明顯的泡沫,直到87年夏天,股市仍然一片繁榮,但是到10月份,由於一系列的利空消息,如逆差增大,財政赤字嚴重,使投資者產生了擔憂,泡沫開始破裂,10月14日,道指下跌95.46點,創下新紀錄,10月16日,下跌108.35點,10月19日,也就是著名的黑色星期一,股市下跌了508.32點,跌幅為22.6%。這場金融危機還蔓延到了全球,歐洲、亞太地區的股市也出現了暴跌,例如,10月20日,恆生指數跌去33.5%。87股災使美國100多家銀行倒閉,股民損失慘重,很少再購買住房導致不動產市場價格下跌。從中國目前的情況來看,與美國當時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首先是經濟連續保持高速增長,其次,從股指的角度看,自2005年6月6日上證指數探底至998點至2007年10月16日達到歷史最高點6124點,上證指數上漲了500%以上,在其後的半年時間里,上證指數又縮水50%以上。因此,從下跌的幅度來看,中國實際上已經發生了「股災」。然而,再仔細分析一下中國與美國的差異,筆者認為,股市的下跌不會上升到金融危機的程度:第一,中國的股市畢竟是一個政策市,換句話說,官方對中國股市有足夠的控制力,而且調控股市手段多樣,如在股市大跌時出台利好政策、政府官員講話,或是召集基金公司集體進行「窗口指導」,還有國資委等政府機構直接動用手中的資金救市等,例如,今年4月22日,當股票跌破3000時,政府立即進行3000點保衛戰,當日即收大陽,4月24日,出台印花稅下調利好,股市幾乎全線漲停。另一方面,盡管受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中國宏觀經濟出現了通貨膨脹等一些問題,但基本面並沒有走壞,高速增長的預期沒有改變,因此,只要政府釋放利好,市場預期馬上改變,股指再創新高也不無可能。第二,即使股市發生崩盤,災難也不會蔓延到銀行體系,八七股災之所以會引起美國100多家銀行倒閉,是因為這些銀行有大量的股票、債券抵押貸款,1987年5月,美國銀行對股票債券的抵押貸款達388.9億美元。而在中國,企業主要利用股票市場進行融資,投資並不多,法律也不允許從銀行借入資金進行證券投資,因此,當股市崩盤時,不會產生企業虧損從而給銀行造成壞賬的情況。當然,也法律也不允許銀行投資於證券市場,因此,在中國,即使發生股災不會引起銀行業危機,真正可怕的是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下面我們就來分析這一問題。
三、資金借貸市場失衡
資金借貸市場失衡引發金融危機事實上就是信用危機,其原理在於,為刺激經濟,央行採用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資產價格上漲和通貨膨脹,銀行發生大量壞賬,資金鏈斷裂,從而引發擠兌現象,羊群效應使得這種現象很可能蔓延到整個銀行體系,造成大量銀行倒閉,整個國民經濟受到巨大打擊。上世紀80年代簽訂廣場協議後,為了應對不利的國際收支環境,日本政府採取了寬松的貨幣政策,放鬆了信貸,銀行放出大量房地產抵押貸款,加之日本土地本來就比較稀缺,日本的房地產價格猛漲,當時日本土地價格是美國的三倍多,1989年,日本央行三次上調再貼現率,利率提高後,借款人無力償還利息,導致銀行壞賬,房地產泡沫破裂,到1997年日本住宅用土地比1989年下跌了約30%,商業用地下跌了約50%,8家住宅金融公司(住專)中有七家倒閉,這也給銀行帶來了大量的壞賬,從而導致了日本經濟一蹶不振,至今仍未完全恢復。針對中國近年來房地產價格上漲的情況,有許多專家呼籲謹防房地產泡沫破裂,關於這個問題,筆者認為,一方面,房地產市場有沒有泡沫是一個問題,泡沫理論本來就不是一個成熟的理論,格林斯潘說過:「泡沫只有在它破裂的時候才會被證實」,一些學者用房價與家庭年收入只比來測算泡沫是不妥當的,這個比率高只能在社會學的意義上證明房價高,在經濟學上測算泡沫應該用新房空置率比較合理,但是從技術上來說這一指標目前也沒有統一的標准,但是定性地說,筆者認為,中國房地產價格高很大程度上是供需引起的,經濟學認為房地產的供給長期的比較固定的,但在中國有一個周期問題,大量的城市單元住房都是在80年代興建的,20多年過去後,這些住房在面積和結構上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人要求,所以對新住宅的需求是很大的,這自然引起房價高企;另一方面,有幾個原因使得房價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一是供地從緊的政策使房地產新增量有限;二是目前的政策目標是穩定房價,而不是使房地產價格下跌;三是由於全球通脹,原材料價格上升導致房地產價格走高,基於以上幾點筆者認為,中國因為房地產泡沫破裂導致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⑤ 金融機構流動性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這個問答題

當商業銀行流動性不足時,它無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減少負債或變現資產獲取足夠的資金,從而影響其盈利水平,極端情況下會導致商業銀行資不抵債。商業銀行作為存款人和借款人的中介,隨時持有的、用於支付需要的流動資產只佔負債總額的很小部分,如果商業銀行的大量債權人同時要求兌現債權,例如出現大量存款人的擠兌行為,商業銀行就可能面臨流動性危機。

流動性風險與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相比,形成的原因更加復雜和廣泛,通常被視為一種綜合性風險。流動性風險的產生除了因為商業銀行的流動性計劃可能不完善之外,信用、市場、操作等風險領域的管理缺陷同樣會導致商業銀行的流動性不足,甚至引發風險擴散,造成整個金融系統出現流動性困難。因此,流動性風險管理除了應當做好流動性安排之外,還應當有效管理其他各類主要風險。從這個角度說,流動性風險水平體現了商業銀行的整體經營狀況。

⑥ 電大 金融機構流動性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當商業銀行流動性不足時,它無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減少負債或變現資產獲取足夠的資金,從而影響其盈利水平,極端情況下會導致商業銀行資不抵債。商業銀行作為存款人和借款人的中介,隨時持有的、用於支付需要的流動資產只佔負債總額的很小部分,如果商業銀行的大量債權人同時要求兌現債權,例如出現大量存款人的擠兌行為,商業銀行就可能面臨流動性危機。

⑦ 金融機構存在和發展的原因 求速回啊~

發展主要是國家的政策還沒制定.

⑧ 金融機構在實際運行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產生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有哪

金融機構在實際運行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產生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如下:
(1)不同部門對一些問題的不同看法
(2)各部門的權力之爭
(3)不同部門的利益不同
(4)部門行為不當
(5)營銷部門內存在一定沖突
供參考。

⑨ 導致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非常形象的解釋哈 首先,經濟是個整體概念. 公式:經濟=金融+財政 金融:貨幣和信貸的總和; 財政:國家的收支. 所以金融危機比經濟危機來得小得多. (世界上只發生過一次經濟危機,你知道是哪一次嗎?) 解釋:國家收支: 國家的稅收和支出 支出包括:福利,公共等.(如國家收支出現問題,則人民生活意味破產) 所以經濟危機=金融危機+財政危機 (現在許多學者也認為金融危機=經濟危機,但是我反對這看法.因為他們認為現在的金融危機一般都會造成經濟危機.如"黑色星期五"事件,的確造成許多國家的經濟危機.但我再次強調,世界經濟危機只發生過一次. 但世界金融危機就發生過不只一次了.) 知道美國金融危機有多嚴重嗎? (我抄襲的,太妙了) 對金融危機最普遍的官方解釋是次貸問題,然而次貸總共不過幾千億,而美國政府救市資金早已到了萬億以上,為什麼危機還是看不到頭? 有文章指出危機的根源是金融機構採用「杠桿」交易;另一些專家指出金融危機的背後是62萬億的信用違約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那麼,次貸,杠桿和CDS之間究竟是什麼關系?它們之間通過什麼樣的相互作用產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機? 為通俗易懂起見,我們使用了幾個假想的例子。有不恰當之處歡迎批評討論。 一、杠桿: 目前,許多投資銀行為了賺取暴利,採用20-30倍杠桿操作,假設一個銀行A自身資產為30億,30倍杠桿就是900億。也就是說,這個銀行A以30億資產為抵押去借900億的資金用於投資,假如投資盈利5%,那麼A就獲得45億的盈利,相對於A自身資產而言,這是150%的暴利。反過來,假如投資虧損5%,那麼銀行A賠光了自己的全部資產還欠15億。 二、 CDS合同: 由於杠桿操作高風險,所以按照正常的規定,銀行不進行這樣的冒險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個辦法,把杠桿投資拿去做「保險」。這種保險就叫CDS。 比如,銀行A為了逃避杠桿風險就找到了機構B。機構B可能是另一家銀行,也可能是保險公司,諸如此類。 A對B說,你幫我的貸款做違約保險怎麼樣,我每年付你保險費5千萬,連續10年,總共5億,假如我的投資沒有違約,那麼這筆保險費你就白拿了,假如違約,你要為我賠償。 A想,如果不違約,我可以賺45億,這裡面拿出5億用來做保險,我還能凈賺40億。如果有違約,反正有保險來賠。所以對A而言這是一筆只賺不賠的生意。 B是一個精明的人,沒有立即答應A的邀請,而是回去做了一個統計分析,發現違約的情況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總計可以拿到500億的保險金,如果其中一家違約,賠償額最多不過50億,即使兩家違約,還能賺400億。 A,B雙方都認為這筆買賣對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歡喜。 三、CDS市場: B做了這筆保險生意之後,C在旁邊眼紅了。C就跑到B那邊說,你把這100個CDS賣給我怎麼樣,每個合同給你2億,總共200億。B想,我的400億要10年才能拿到,現在一轉手就有200億,而且沒有風險,何樂而不為,因此B和C馬上就成交了。 這樣一來,CDS就像股票一樣流到了金融市場之上,可以交易和買賣。實際上C拿到這批CDS之後,並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億,而是把它掛牌出售,標價220億;D看到這個產品,算了一下,400億減去220億,還有180億可賺,這是「原始股」,不算貴,立即買了下來。一轉手,C賺了20億。從此以後,這些CDS就在市場上反復的抄,現在CDS的市場總值已經抄到了62萬億美元。 四、次貸: 上面A,B,C,D,E,F....都在賺大錢,那麼這些錢到底從那裡冒出來的呢?從根本上說,這些錢來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資人的盈利。而他們的盈利大半來自美國的次級貸款。人們說次貸危機是由於把錢借給了窮人。 筆者對這個說法不以為然。筆者以為,次貸主要是給了普通的美國房產投資人。這些人的經濟實力本來只夠買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價快速上漲,動起了房產投機的主意。他們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貸款買投資房。這類貸款利息要在8%-9%以上,憑他們自己的收入很難對付,不過他們可以繼續把房子抵押給銀行,借錢付利息,空手套白狼。 此時A很高興,他的投資在為他賺錢;B也很高興,市場違約率很低,保險生意可以繼續做;後面的C,D,E,F等等都跟著賺錢。 五、次貸危機: 房價漲到一定的程度就漲不上去了,後面沒人接盤。此時房產投機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房子賣不出去,高額利息要不停的付,終於到了走頭無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給了銀行。此時違約就發生了。 此時A感到一絲遺憾,大錢賺不著了,不過也虧不到那裡,反正有B做保險。B也不擔心,反正保險已經賣給了C。 那麼現在這份CDS保險在那裡呢,在G手裡。G剛從F手裡花了300億買下了100個CDS,還沒來得及轉手,突然接到消息,這批CDS被降級,其中有20個違約,大大超出原先估計的1%到2%的違約率。每個違約要支付50億的保險金,總共支出達1000億。加上300億CDS收購費,G的虧損總計達1300億。雖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機構,也經不起如此巨大的虧損。因此G瀕臨倒閉。 六、金融危機: 如果G倒閉,那麼A花費5億美元買的保險就泡了湯,更糟糕的是,由於A採用了杠桿原理投資,根據前面的分析,A賠光全部資產也不夠還債。因此A立即面臨破產的危險。除了A之外,還有A2,A3,...,A20,統統要准備倒閉。因此G,A,A2,...,A20一起來到美國財政部長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游說,G萬萬不能倒閉,它一倒閉大家都完了。財政部長心一軟,就把G給國有化了,此後A,...,A20的保險金總計1000億美元全部由美國納稅人支付。 七、美元危機: 上面講到的100個CDS的市場價是300億。而CDS市場總值是62萬億,假設其中有10%的違約,那麼就有6萬億的違約CDS。這個數字是300億的200倍。如果說美國政府收購價值300億的CDS之後要賠出1000億。那麼對於剩下的那些違約CDS,美國政府就要賠出20萬億。如果不賠,就要看著A20,A21,A22等等一個接一個倒閉。無論採取什麼措施,美元大貶值已經不可避免。 以上計算所用的假設和數字同實際情況會有出入,但美國金融危機的嚴重性無法低估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產生的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資產證券化金融服務 瀏覽:25
北京銀行金融公司招聘 瀏覽:349
控股股東減持可轉債注意事項 瀏覽:169
蕪湖市惠居住房金融有限公司待遇怎麼樣 瀏覽:8
倫敦交易所開戶 瀏覽:448
重慶金融發展服務中心成立 瀏覽:81
民間借貸屬於什麼融資 瀏覽:599
金融公司與二級經銷商協議模板 瀏覽:970
快鴿按揭融資 瀏覽:84
興業證券審批通過何時配股 瀏覽:558
2018酒店投融資分析 瀏覽:922
銀行行長在股東大會上的報告 瀏覽:731
中恆集團有子公司嗎 瀏覽:260
牡丹江國華集團 瀏覽:318
內資融資租賃公司列表 瀏覽:494
眾籌融資對交易所的影響 瀏覽:68
牧原股份目標翻倍 瀏覽:944
中銀全球配置理財產品的風險特徵是什麼 瀏覽:812
2019年2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 瀏覽:237
大商所白天交易時間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