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培訓效果,需要怎樣的評估模型
如何評判培訓目標的達成,分析培訓是否給受訓者帶來知識的改變和能力的提升,最終給企業和社會帶來效益,培訓效果評估管理在現代企業中日益凸顯其重要性.多模式的培訓效果評估多模式的培訓效果評估分層次評估模式柯克帕特里克模型是迄今為止國內外運用最廣泛的模型。由威斯康星大學教授唐納德?柯克帕特里克於1959年提出來的,他按照評估的深度和難度遞進的順序將培訓效果分為4個層次:反應層、學習層、行為層和結果層。反應層即受訓人員對培訓項目的反應和評價,是企業培訓效果評估中的最低層次。它包括對培訓師、培訓管理過程、測試過程、課程材料、課程結構的滿意等。行為層行為層是測量在培訓項目中所學習的技能和知識的轉化程度,學員的工作行為有沒有得到改善。這方面的評估可以通過學員的上級、下屬、同事和學員本人對接受培訓前後的行為變化進行評價。考夫曼(Kaufman)擴展了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層次模型,他認為培訓能否成功,培訓前的各種資源的獲得至關重要,因而應該在模型中加上這一層次的評估。他認為,培訓所產生的效果不僅僅對本組織有益,它最終會作用於組織所處的環境,從而給組織帶來效益。因而他加上了第五個層次,即評估社會和客戶的反應。分階段評估模式CSE評估模式是加利福利亞大學評價研究中心提出的。該評估模式的特點是針對整個培訓過程分階段進行評估,因而不受時間、條件限制,也較容易操作。與其他評估模式相比,它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階段性、綜合性與全程評估相結合上。因其將整個培訓的發生、發展過程分為階段進行評估,從而有效地獲取培訓過程中的各階段、各環節的可靠信息,不斷控制、調整和改進培訓工作。CIPP模型與CIRO相似,這種方法認為評估必須從情境、投入、過程和成果四個方面進行。我國企業培訓評估存在的問題企業高層和人力資源工作者普遍對培訓評估的重視程度不夠。一份針對企業領導和培訓工作者的問卷調查表明,只有10%-15%企業培訓得到了評估,60%的被調查者認為培訓評估不重要。培訓效果評估只停留在評估的初級層次。目前國內運用得最為廣泛的企業培訓效果評估方法仍然是美國學者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層次培訓評估模型,但大部分只進行反應層、學習層兩階段的評估。對於評估行為層次與結果層次,由於實施費時、費力、費錢,培訓的成本效益量化難度大,因此在企業內用的相對比較少。培訓評估採用的工具和手段單一。目前絕大多數企業採用的評估工具是問卷調查和課後評估法。對於其他評估工具,如訪談法、技能練習、後期培訓、行為觀察、對比組法等採用的較少,這可能會導致評估工具不能有效反映培訓項目的內容。培訓評估缺乏量化指標。一個科學有效的評估應該是定量和定性相結合,以確保評估的科學准確性。而定量指標的缺乏是目前許多企業存在的普遍問題,主要原因除了培訓評估體系本身不健全外,變數取數困難,周期長也是該項工作的難點,這使得培訓評估失去了科學性。
B. 人工翻譯一段英文,可用軟體輔助,謝謝
5.2.Three Coordinated SEC Policies
5.2 3個協調的證券交易委員會政策
Consider three interrelated SEC decisions regarding the regulation of investment banks.
考慮到3個 關於對投資銀行管理的 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相關決定
First, the SEC in 2004 exempted the five largest investment banks from the net capital rule,
第一,證券交易委員會在2004年 豁免 五大投資銀行 在資本凈值上的管理,
which was a 1975 rule for computing minimum capital standards at broker-dealers.
這個規則是1975年為了計算 經濟交易商的 最低資本基準而設
13 The investment banks were permitted to use their own mathematical models of asset and portfolio risk to compute appropriate capital levels.
投資銀行曾經被允許應用它們自己的 財產和投資風險 的數學模型 去估算 恰當的資本水平
The investment banks responded by issuing more debt to purchase more risky securities without putting commensurately more of their own capital at risk.
投資銀行通過 放出 更多的 債務 來獲得更多高危有價證券 回應這個管理辦法, 沒有 史 他們同等或更多的自有資產 遭受危險。
Leverage ratios soared from their 2004 levels, as the bank』s models indicated that they had sufficient capital cushions.
由於 銀行的模型 表明 他們有足夠的 資本 緩沖 , 杠桿借貸比率 從他們2004年的水平 猛增。
Second, in a related, coordinated 2004 policy change, the SEC enacted a rule
第二,相關的,為了調整2004年的政策變化,證券交易委員會 頒布了一個規定
that inced the five investment banks to become 「consolidated supervised entities」 (CSEs):
引導五大投資銀行變成 「統一監督實體」(CSEs):
The SEC would oversee the entire financial firm.
證券交易委員會可以監督整個金融機構
Specifically, the SEC now had responsibility for supervising the holding company, broker-dealer affiliates, and all other affiliates on a consolidated basis.
確切的說,證券交易委員會現在有責任監管控股工資,經紀自營商附屬企業,和所有其他綜合基礎的附屬企業。
These other affiliates include other regulated entities, such as foreign-registered broker-dealers and banks, as well as unregulated entities such as derivatives dealers (Colby, 2007).
這些其他的附屬企業包括 其他規定的獨立實體, 例如 國外的注冊經紀自營商和銀行,也包括未受管理的那些派生出來的商人(Colby, 2007)。
The SEC was charged with evaluating the models employed by the broker-dealers in computing appropriate capital levels and assessing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the consolidated investment bank.
證券交易委員會 被控告 在評測 經紀自營商 用來估算 恰當的資本水平 的模型 和核定 統一的投資銀行 的總體穩定性的時候,
Given the size and complexity of these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overseeing the CSEs was a systemically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responsibility.
考慮到了 這些金融企業集團的 大小和復雜性,卻忽略了「統一監督實體」是一個全部重要並且有難度的職責
Third, the SEC neutered its ability to conct consolidated supervision of major investment banks.
第三,正確交易委員會 削弱了 對主要投資銀行的引導和統一監管 的力量
With the elimination of the net capital rule and the added complexity of consolidated supervision,
隨著資本凈值規則的取消 和 統一監管復雜性的增加
the SEC』s head of market regulation, Annette Nazareth, promised to hire high-skilled supervisors to assess the riskiness of investment banking activities.
證券交易委員會 的 市場管理 者——Annette Nazareth承諾 僱傭高技術監督者 來核定投資銀行活動 的危險性。
But, the SEC didn』t. 但是,證券交易委員會沒有這樣做.
In fact, the SEC had only seven people to examine the parent companies of the investment banks, which controlled over $4 trillion in assets.
事實上,他們只有7個人去檢驗投資銀行(控制超過4萬億資產)的總公司
Under Christopher Cox, who became chairman in 2005, the SEC eliminated the risk management office and failed to complete a single inspection of a major investment bank in the year and a half before the collapse of those banks (Labaton, 2008).
在2005年成為委員長的Christopher Cox的領導下,證券交易委員會割除了風險管理辦公室,並且 在這些銀行倒閉之前的一年半時間內 沒有完成哪怕一個主要投資銀行的視察。(Labaton, 2008).
Cox also weakened the Enforcement Division』s freedom to impose fines on financial firms under its jurisdiction.
Christopher Cox 還削弱了執行部門 在司法權的范圍內 徵收金融公司罰款 的自由。
大功告成了,我對金融不是很了解,有些地方翻譯的外行,請你自行調整一下吧
C. 如何做好員工培訓工作
想要做好招聘工作,首先得明確做好的標准,通俗來講快速招聘到合適的人是最好招聘工作的前提,而不管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想要做好招聘工作,必須要採用符合時代需求的招聘方式。做HR的朋友一定都知道,企業招聘環節中效率最低的就是面試,想要提高招聘環節的工作效率,應用互聯網新技術手段發起對傳統招聘方式革命很有必要。
移動互聯網不成熟之前,企業更多會採用線下面對面招聘的方式,好處是能通過面對面交流對候選人進行直觀的考察,但這種招聘方式受地域限制、流程環節冗雜等影響,招聘效率較低。互聯網時代想要建立完整、高效的招聘體系,遠程招聘是一種新的方式。相對於傳統線下面對面招聘方式,在線視頻招聘有擴大人才邊界、優化面試流程、可量化反饋工具、精準把握真實用人需求等優勢。
擴大招聘地理范圍
將之前企業招聘范圍從本地區擴展至全國甚至海外,無需到場即可高清「面對面」面試,面試官遠程即可看到面試者精神風貌,在回答面試問題時准確觀察面試者反應,得出面試結果。
跨部門協作
面試需要用人部門、人力資源部門、高層領導等相互配合,全面評估面試者素質。之前相互配合,評估周期長,容易造成人才被其他用人單位預定,現在可以同步無縫進行,搶先預留人才。
低成本招聘
對於國際化招聘或者校招,招聘人員不用異地出差,遠程直接搞定,手機小程序/App直接遠程接入,節省差旅成本。如果搭配硬體智能終端,不僅遠程招聘可以用,在日常會議、溝通協作、企業直播中也可以使用,一端多用,在提效的同時節省成本。
全流媒體互動
還原招聘現場,實時互動,包含電子白板、在線文檔分享,還可以實現面試題掃碼回答,在線判題並統計結果。除此之外,還可以提供同聲傳譯、人臉識別,幫助本土企業實現跨語言快速溝通,同時識別標記人名,避免記不住人名的尷尬。
精準把握真實用人需求
很多業務部門領導面試完後一句不合適就把HR打發了,招聘官無法准確把握業務部門真實用人需求,致使不匹配類型候選人的重復邀約的情況出現,造成時間、人力成本的浪費。雲視頻會議系統支持全程錄屏,HR可以回看整個面試過程,准確了解業務部門領導風格和真實用人需求,以便精確、快速的匹配合適的候選人。系統還能自動生成文字版面試記錄,連同簡歷、個人基本信息等資料打包保存,做成精細化的人才檔案。
網路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和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對日常生活的改造基本完成,效率更高、體驗更好的線上應用逐漸顛覆傳統的線下場景。招聘亦如此,傳統線下面對面招聘已經無法適應時代需求,在線視頻招聘取締它只是時間問題。小魚易連作為全球領先的雲視頻會議解決方案提供商,是比較早、比較深度開發遠程招聘應用場景的廠商,使用遠程招聘系統除了大大提高企業的招聘效率外,還能降低招聘運營成本,何樂而不為呢。
D. 課程評價的主要模式有哪幾種
1、目標評價模式
目標(objective)評價模式,在泰勒的「評價原理」和「課程原理」的基礎上形成的。
2、目的游離評價模式
斯克里文針對目標評價模式的弊端而提出來的。他認為,評價者應該注意的是課程計劃的實際效應,而不是其預期效應,即原先確定的目標。在他看來,目標評價模式只考慮到預期效應,忽視了非預期的效應(或稱為「副效應」、「第二效應」)。
3、CIPP評價模式
CIPP是由背景評估(context evaluation)、輸入評價(input valuation)、過程評價(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評價(proct evaluation)這四種評價名稱的英文第一個字母組成的略縮詞。
斯塔弗爾比姆認為,評價不應局限在評定目標達到的程度上,而應該是為課程決策提供有用信息的過程,因而他強調,重要的是為課程決策提供評價材料。
4、外觀評價模式
外觀(countenance)評價模式是由斯塔克提出的。他認為,評價應該從三方面收集有關課程的材料:前提條件、相互作用、結果。前提條件是指教學之前已存在的、可能與結果有因果關系的各種條件;相互作用是指教學過程,主要是指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關系。
結果是指實施課程計劃的效果。對於這三個方面的材料都需要從兩個維度——描述與批判——作出評價。描述包括課程計劃打算實現的內容和實際觀察到的情況這兩方面的材料;評判也包括根據既定標準的評判和根據實際情況的評判兩種。
5、差距評價模式
差距(discrepancy)評價模式是由普羅佛斯提出的。他指出,一些評價模式只重視幾種課程計劃之間的比較,沒有注意該計劃本身所包含的成分。而事實上,一些自稱在實施某種課程計劃的學校,並沒有按照該課程計劃來運作,所以,這類計劃之間的比較並沒有什麼意義。
差距模式旨在揭示計劃的標准與實際的表現之間的差距,以此作為改進課程計劃的依據。差距評價模式包括五個階段。設計階段;裝置階段;過程階段,或稱過程評價;產出階段,或稱結果評價;成本效益分析階段,或稱為計劃比較階段。
(4)金融機構CSE評估擴展閱讀
評價意義
1、課堂教學評價具有導向功能,能夠促進課堂教學改革。
2、課堂教學評價具有激勵功能,可以加強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
3、課堂教學評價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4、課堂教學評價具有決策和鑒定功能,是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5、課堂教學評價是對一個教師的肯定,是對學生的責任所在。
E. 培訓效果,需要怎樣的評估模型
如何評判培訓目標的達成,分析培訓是否給受訓者帶來知識的改變和能力的提升,最終給企業和社會帶來效益,培訓效果評估管理在現代企業中日益凸顯其重要性. 多模式的培訓效果評估 培訓效果評估管理是指收集企業和受訓者從培訓當中獲得的收益情況,以衡量培訓是否有效的過程。培訓效果評估通過不同的測量工具評價培訓目標的達程度,並據此判斷培訓的有效性以作為未來舉辦類似培訓活動時的參考。其目的是便於企業在選擇、調整各種培訓活動以及判斷價值的時候做出更明智的抉擇。培訓效果評估產生於上世紀50年代,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經歷了從定性評估到定量評估、分層次評估到分階段評估等階段,在這里筆者介紹二種類型的評估模式。 分層次評估模式 分層次評估模式主要有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的四層次培訓評估模型、考夫曼(Kaufman)的五層次評估模型、菲力普斯(Phillips)的五級投資回報率(ROI)模型等。 柯克帕特里克模型是迄今為止國內外運用最廣泛的模型。由威斯康星大學教授唐納德?柯克帕特里克於1959年提出來的,他按照評估的深度和難度遞進的順序將培訓效果分為4個層次:反應層、學習層、行為層和結果層。 反應層即受訓人員對培訓項目的反應和評價,是企業培訓效果評估中的最低層次。它包括對培訓師、培訓管理過程、測試過程、課程材料、課程結構的滿意等。 學習層該層次的評估反映受訓者對培訓內容的掌握程度,主要測定學員對培訓的知識、態度與技能方面的了解與吸收程度等。 行為層行為層是測量在培訓項目中所學習的技能和知識的轉化程度,學員的工作行為有沒有得到改善。這方面的評估可以通過學員的上級、下屬、同事和學員本人對接受培訓前後的行為變化進行評價。 結果層它用來評估上述(反應、學習、行為)變化對組織發展帶來的可見的和積極的作用。此階段的評估上升到組織的高度,但評估需要的費用、時間、難度都是最大的,是企業培訓效果評估的難點。 考夫曼(Kaufman)擴展了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層次模型,他認為培訓能否成功,培訓前的各種資源的獲得至關重要,因而應該在模型中加上這一層次的評估。他認為,培訓所產生的效果不僅僅對本組織有益,它最終會作用於組織所處的環境,從而給組織帶來效益。因而他加上了第五個層次,即評估社會和客戶的反應。 同樣,菲力普斯(Phillips)於1996年提出五級投資回報率(ROI)模型,該模型在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層次模型上加入了第五個層次:投資回報率。形成了一個五級投資回報率模型(見圖1).第五層次評估是培訓結果的貨幣價值及其成本,往往用百分比表示,重點是將培訓所帶來的收益與其成本進行對比,來測算有關投資回報率指標。由於投資回報率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可以包含培訓項目的任何效益,這里將投資回報率看作培訓項目的成本和效益相比後所得出的實際價值。五級投資回報率模型是目前比較常用的一種評估方法。 分階段評估模式 典型的評估模型有CSE評估模式、CIRO評估方法、CIPP模型等。 CSE評估模式是加利福利亞大學評價研究中心提出的。該評估模式的特點是針對整個培訓過程分階段進行評估,因而不受時間、條件限制,也較容易操作。與其他評估模式相比,它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階段性、綜合性與全程評估相結合上。因其將整個培訓的發生、發展過程分為階段進行評估,從而有效地獲取培訓過程中的各階段、各環節的可靠信息,不斷控制、調整和改進培訓工作。
F. 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評估,請幫忙分析一下我的職業興趣的取向以及適合的職業
霍蘭德職業索引——職業興趣代碼與其相應的職業對照表:
R(實際型):木匠、農民、操作X光的技師、工程師、飛機機械師、魚類和野生動物專家、自動化技師、機械工(車工、鉗工等)、電工、無線電報務員、火車司機、長途公共汽車司機、機械制圖員、修理機器、電器師。
I(研究型):氣象學者、生物學者、天文學家、葯劑師、動物學者、化學家、科學報刊編輯、地質學者、植物學者、物理學者、數學家、實驗員、科研人員、科技作者。
A(藝術型):室內裝飾專家、圖書管理專家、攝影師、音樂教師、作家、演員、記者、詩人、作曲家、編劇、雕刻家、漫畫家。
S(社會型):社會學者、導游、福利機構工作者、咨詢人員、社會工作者、社會科學教師、學校領導、精神病工作者、公共保健護士。
E(企業型):推銷員、進貨員、商品批發員、旅館經理、飯店經理、廣告宣傳員、調度員、律師、政治家、零售商。
C(事務型):記賬員、會計、銀行出納、法庭速記員、成本估算員、稅務員、核算員、打字員、辦公室職員、統計員、計算機操作員、秘書。
下面介紹與你3個代號的職業興趣類型一致的職業表,對照的方法如下:首先根據你的職業興趣代號,在下表中找出相應的職業,例如你的職業興趣代號是RIA,那麼牙科技術人員、陶工等是適合你興趣的職業。然後尋找與你職業興趣代號相近的職業,如你的職業興趣代號是RIA,那麼,其他由這三個字母組合成的編號(入IRA、IAR、ARI等)對應的職業,也較適合你的興趣。
RIA:牙科技術員、陶工、建築設計員、模型工、細木工、製作鏈條人員。
RIS:廚師、林務員、跳水員、潛水員、染色員、電器修理、眼鏡製作、電工、紡織機器裝配工、服務員、裝玻璃工人、發電廠工人、焊接工。
RIE;建築和橋梁工程、環境工程、航空工程、公路工程、電力工程、信號工程、電話工程、一般機械工程、自動工程、礦業工程、海洋工程、交通工程技術人員、制圖員、家政經濟人員、計量員、農民、農場工人、農業機械操作、清潔工、無線電修理、汽車修理、手錶修理、管工、線路裝配工、工具倉庫管理員。
RIC:船上工作人員、接待員、雜志保管員、牙醫助手、制帽工、磨坊工、石匠、機器製造、機車(火車頭)製造、農業機器裝配、汽車裝配工、縫紉機裝配工、鍾表裝配和檢驗、電動器具裝配、鞋匠、鎖匠、貨物檢驗員、電梯機修工、托兒所所長、鋼琴調音員、裝配工、印刷工、建築鋼鐵工作、卡車司機。
RAI:手工雕刻、玻璃雕刻、製作模型人員、傢具木工、製作皮革品、手工綉花、手工鉤針紡織、排字工作、印刷工作、圖畫雕刻、裝訂工。
RSE:消防員、交通巡警、警察、門衛、理發師、房間清潔工、屠夫、鍛工、開鑿工人、管道安裝工、出租汽車駕駛員、貨物搬運工、送報員、勘探員、娛樂場所的服務員、起卸機操作工、滅害蟲者、電梯操作工、廚房助手。
RSI:紡織工、編織工、農業學校教師、某些職業課程教師(諸如藝術、商業、技術、工藝課程)、雨衣上膠工。
REC:抄水表員、保姆、實驗室動物飼養員、動物管理員。
REI:輪船船長、航海領航員、大副、試管實驗員。RES:旅館服務員、家畜飼養員、漁民、漁網修補工、水手長、收割機操作工、搬運行李工人、公園服務員、救 生員、登山導游、火車工程技術員、建築工作、鋪軌工人。
RCI:測量員、勘測員、儀表操作者、農業工程技術、化學工程技師、民用工程技師、石油工程技師、資料室管理員、探礦工、煅燒工、燒窖工、礦工、保養工、磨床工、取樣工、樣品檢驗員、紡紗工、炮手、漂洗工、電焊工、鋸木工、刨床工、制帽工、手工縫紉工、油漆工、染色工、按摩工、木匠、農民建築工作、電影放映員、勘測員助手。
RCS:公共汽車駕駛員、一等水手、游泳池服務員、裁縫、建築工作、石匠、煙囪修建工、混凝土工、電話修理工、爆炸手、郵遞員、礦工、裱糊工人、紡紗工。
RCE:打井工、吊車駕駛員、農場工人、郵件分類員、鏟車司機、拖拉機司機。
IAS:普通經濟學家、農場經濟學家、財政經濟學家、國際貿易經濟學家、實驗心理學家、工程心理學家、心理學家、哲學家、內科醫生、數學家。
IAR:人類學家、天丈學家、化學家、物理學家、醫學病理、動物標本剝制者、化石修復者、藝術品管理者。
ISE:營養學家、飲食顧問、火災檢查員、郵政服務檢查員。
ISC:偵察員、電視播音室修理員、電視修理服務員、驗屍室人員、編目錄者、醫學實驗定技師、調查研究者。
ISR:水生生物學者,昆蟲學者、微生物學家、配鏡師、矯正視力者、細菌學家、牙科醫生、骨科醫生。
ISA:實驗心理學家、普通心理學家、發展心理學家、教育心理學家、社會心理學家、臨床心理學家、目標學家、皮膚病學家、精神病學家、婦產科醫師、眼科醫生、
五官科醫生、醫學實驗室技術專家、民航醫務人員、護士。
IES:細菌學家、生理學家、化學專家、地質專家、地理物理學專家、紡織技術專家、醫院葯劑師、工業葯劑師、葯房營業員。
IEC:檔案保管員、保險統計員。
ICR:質量檢驗技術員、地質學技師、工程師、法官、圖書館技術輔導員、計算機操作員、醫院聽診員、家禽檢查員。
IRA:地理學家、地質學家、聲學物理學家、礦物學家、古生物學家、石油學家、地震學家、聲學物理學家、原子和分子物理學家、電學和磁學物理學家、氣象學家、設計審核員、人口統計學家、數學統計學家、外科醫生、城市規劃家、氣象員。
IRS:流體物理學家、物理海洋學家、等離子體物理學家、農業科學家、動物學家、食品科學家、園藝學家、植物學家、細菌學家、解剖學家、動物病理學家、作物病理學家、葯物學家、生物化學家、生物物理學家、細胞生物學家、臨床化學家、遺傳學家、分子生物學家、質量控制工程師、地理學家、獸醫、放射性治療技師。
IRE:化驗員、化學工程師、紡織工程師、食品技師、漁業技術專家、材料和測試工程師、電氣工程師、土木工程師、航空工程師、行政官員、冶金專家、原子核工程師、陶瓷工程師、地質工程師、電力工程量、口腔科醫生、牙科醫生。
IRC:飛機領航員、飛行員、物理實驗室技師、文獻檢查員、農業技術專家、動植物技術專家、生物技師、油管檢查員、工商業規劃者、礦藏安全檢查員、紡織品檢驗員、照相機修理者、工程技術員、編計算程序者、工具設計者、儀器維修工。
CRI:簿記員、會計、記時員、鑄造機操作工、打字員、按鍵操作工、復印機操作工。
CRS:倉庫保管員、檔案管理員、縫紉工、講述員、收款人。
CRE:標價員、實驗室工作者、廣告管理員、自動打字機操作員、電動機裝配工、縫紉機操作工。
CIS:記賬員、顧客服務員、報刊發行員、土地測量員、保險公司職員、會計師、估價員、郵政檢查員、外貿檢查員。
CIE:打字員、統計員、支票記錄員、訂貨員、校對員、辦公室工作人員。
CIR:校對員、工程職員、海底電報員、檢修計劃員、發扳員。
CSE:接待員、通訊員、電話接線員、賣票員、旅館服務員、私人職員、商學教師、旅遊辦事員。
CSR:運貨代理商、鐵路職員、交通檢查員、辦公室通信員、薄記員、出納員、銀行財務職員。
CSA:秘書、圖書管理員、辦公室辦事員。
CER:郵遞員、數據處理員、辦公室辦事員。
CEI:推銷員、經濟分析家。
CES:銀行會計、記賬員、法人秘書、速記員、法院報告人。
ECI:銀行行長、審計員、信用管理員、地產管理員、商業管理員。
ECS:信用辦事員、保險人員、各類進貨員、海關服務經理、售貨員,購買員、會計。
ERI:建築物管理員、工業工程師、農場管理員、護士長、農業經營管理人員。
ERS:倉庫管理員、房屋管理員、貨棧監督管理員。
ERC:郵政局長、漁船船長、機械操作領班、木工領班、瓦工領班、駕駛員領班。
EIR:科學、技術和有關周期出版物的管理員。
EIC:專利代理人、鑒定人、運輸服務檢查員、安全檢查員、廢品收購人員。
EIS:警官、偵察員、交通檢驗員、安全咨詢員、合同管理者、商人。
EAS:法官、律師、公證人。
EAR:展覽室管理員、舞台管理員、播音員、訓獸員。
ESC:理發師、裁判員、政府行政管理員、財政管理員、I程管理員、職業病防治、售貨員、商業經理、辦公室主任、人事負責人、調度員。
ESR:傢具售貨員、書店售貨員、公共汽車的駕駛員、日用品售貨員、護士長、自然科學和工程的行政領導。
ESI:博物館管理員、圖書館管理員、古跡管理員、飲食業經理、地區安全服務管理員、技術服務咨詢者、超級市場管理員、零售商品店店員、批發商、出租汽車服務站調度。
ESA:博物館館長、報刊管理員、音樂器材售貨員、廣告商售畫營業員、導游、(輪船或班機上的)事務長、飛機上的服務員、船員、法官、律師。
ASE:戲劇導演、舞蹈教師、廣告撰稿人,報刊、專欄作者、記者、演員、英語翻譯。
ASI:音樂教師、樂器教師、美術教師、管弦樂指揮,合唱隊指揮、歌星、演奏家、哲學家、作家、廣告經理、時裝模特。
AER:新聞攝影師、電視攝影師、藝術指導、錄音指導、丑角演員、魔術師、木偶戲演員、騎士、跳水員。
AEI:音樂指揮、舞台指導、電影導演。
AES:流行歌手、舞蹈演員、電影導演、廣播節目主持人、舞蹈教師、口技表演者、喜劇演員、模特。
AIS:畫家、劇作家、編輯、評論家、時裝藝術大師、新聞攝影師、男演員、文學作者。
AIE:花匠、皮衣設計師、工業產品設計師、剪影藝術家、復制雕刻品大師。
AIR:建築師、畫家、攝影師、繪圖員、環境美化工、雕刻家、包裝設計師、陶器設計師、綉花工、漫畫工。
SEC:社會活動家、退伍軍人服務官員、工商會事務代表、教育咨詢者、宿舍管理員、旅館經理、飲食服務管理員。
SER:體育教練、游泳指導。
SEI:大學校長、學院院長、醫院行政管理員、歷史學家、家政經濟學家、職業學校教師、資料員。
SEA:娛樂活動管理員、國外服務辦事員、社會服務助理、一般咨詢者、宗教教育工作者。
SCE:部長助理、福利機構職員、生產協調人、環境衛生管理人員、戲院經理、餐館經理、售票員。
SRI:外科醫師助手、醫院服務員。
SRE:體育教師、職業病治療者、體育教練、專業運動員、房管員、兒童家庭教師、警察、引座員、傳達員、保姆。
SRC:護理員、護理助理、醫院勤雜工、理發師、學校兒童服務人員。
SIA:社會學家、心理咨詢者、學校心理學家、政治科學家、大學或學院的系主任、大學或學院的教育學教師、大學農業教師、大學工程和建築課程的教師、大學法律教師、大學數學、醫學、物理、社會科學和生命科學的教師、研究生助教、成人教育教師。
SIE:營養學家、飲食學家、海關檢查員、安全檢查員、稅務稽查員、校長。
SIC:描圖員、獸醫助手、診所助理、體檢檢查員、監督緩刑犯的工作者、娛樂指導者、咨詢人員、社會科學教師。
SIR:理療員、救護隊工作人員、手足病醫生、職業病治療助手。
G. 如何做好製造業員工培訓需求預測分析
員工培訓工作是指醫院為了使員工獲得或改進與工作有關的知識、技能、動機、態度和行為,以利於提高員工的績效和對醫院的貢獻,所進行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各種活動。 現代人力資源本理論認為,醫院員工的智力、技能、經驗與品德是醫院人力資源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一個小小的文體用品廠變成中國文體用品行業醫院30 強,這是要一個怎麼樣的過程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提高員工的智力水平、專業技能、品行道德已經成為醫院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所在。在現代化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進行人力資源的培訓與開發不僅是現實的需要,而且更具有戰略意義。具體而言,從以下方面逐步進行: 一.確定培訓的需求。 1.開展培訓需求調查工作,包括建立員工培訓檔案,注重員工素質、員工工作變動情況和培訓次數,也可參照員工人事檔案、員工工作的績效等方面的建立。全面掌握醫院變化情況,隨時掌握醫院生產經營活動,人員配置,醫院發展方面等各方面的變動!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培訓。初步了解員工對培訓工作的需求,可以從員工投稿、建議或專人負責收集、匯報。 2.當培訓成必要時,就要開始著手調查准備工作。它包括確定需求調查工作的目標,選擇合適的培訓需求方法。 3.在調查時了解受訓者的現狀,包括員工的組織中的位置,以前是否受過培訓,需要什麼樣的培訓。確定要受訓員工期望獲得的培訓效益。 4.調查完後,分析調查資料,可以從員工的角度分析;需求醫院的內、外兩方面培訓,頒發等級證書。也可從醫院角度分析;醫院的目標是否讓顧客滿意以及培訓的環境是否滿足員工的需要。 二.設計培訓計劃。 1.培訓計劃制定依據有醫院或部門培訓需求分析結果。醫院發展戰略規劃可利用的培訓資源。 2.培訓計劃的內容包括培訓策略,培訓政策,培訓任務分析,現狀分析,培訓需求分析,培訓目標,培訓對象(新員工,有能力且符合醫院發展的員工,有特殊需求的員工)針對不同的員工進行不同的培訓。培訓的資源,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地點,規模,培訓教師,費用,方式)等一些信息。培訓活動安排,培訓效果分析各培訓效益分析。 3.培訓計劃制定程序:指定編制員工培訓計劃人員,切實了解情況,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制定培訓的總體目標,醫院人力資源的總體計劃,培訓需要分析確定目標項的子目標包括實施過程,分析 培訓資源以確保各項目標都有相應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支持優化平衡各指標。 三.進行培訓准備。 1.布置培訓場所,不同的培訓有不同的場所將布置要求明確告訴場地提供者,並作實地檢查。給培訓人員一個舒適的環境。 2.准備培訓工具及教材,可使用計算機等軟體,提供的技術需求與培訓的內容相符合以至於讓受訓人員清楚明白的了解他們所學的知識。 3.選擇培訓的教師尤為重要,首先教師必需要有教學願望,其次有很強的表達能力,有耐心、熱心,具有幽默感吸引員工的學習,再次他必須對醫院內部實際情況非常了解或者熟悉精通專業知識。 4.確定培訓的方法,培訓的方法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利用課堂討論法進行員工的培訓。先把具有代表性、啟發性、難忘適中的題材給員工,讓他們先准備,然後在課堂上討論,提示正確結論,評價討論的質量。利用案例培訓法培訓員工。要求每個員工研究案例提供的信息,並根據具體情況做出決策,提高培訓的效果。利用經營管理策略模擬,在經營管理策略模擬中虛擬一個環境,並分配給參與者一定的角色。要求他們做出適當選擇,使他們到了真正的環境能靈活自用。利用工作輪換法,將員工由一個崗位調到另一個崗位的擴展其經驗的培訓方法。這種知識擴展對完成更高水平的任務很有必要。利用課堂教學,教師可以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傳送大量信息。利用遠程學習,近些年來一些醫院開始利用電視會義、網上教育等方式進行培訓。提供靈活性和自主性教學方式。 四.員工培訓的實施、開展和加強。 對剛入職的員工,首先讓員工掌握醫院界的概念、文化,醫院的組織機構與管理體制,人事規章,崗位職責與工作的要領,員工的行為規范。培養員工的認同感,要求新員工確定自己的工作態度和目標,以盡快完成角色的轉換。對於在職員工的培訓,不同崗位的員工進行培訓。如管理類的員工,他們對醫院的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些員工主要通過訓練、輔導、討論來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執行能力。如專業技術人員,在培訓中要選擇一些有啟發性、超前性、專業性的教學內容。培養專業技術人員的創造性思維。如服務類方面的員工,必須讓他們懂得公共場所禮節,接待客人,時間管理,以至於提高上司的工作效率和滿足顧客的需求。 五.強化培訓管理的工作。 首先,建立完善的培訓制度,員工正式參加培訓前應根據需要而向培訓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申請批准後可參加培訓。參加培訓後要達到的技術能力等方面的水平。如果培訓優秀者給予升職或設立先進獎。如果培訓後違約的補償。其次,進行培訓預算的控制。了解培訓的成本包括受訓人的工資及其它費用開支,教材的費用,培訓人員參加培訓而造成的工作損失,購買或利用器材,場地及培訓設備費用,預算培訓後可能給醫院帶來比過去高的效益。再次,經培訓後通過交談、實際操作等方式了解員工的培訓成果。 六.評估培訓的實際需要以及這種形式的評估所具有的特點為依據的。 它主要有CSE評估法,學習分級評估,重要因素的評估等。 1、要依據具體的項目來相應的選擇恰當的培訓評估形式,只有在確定評估的形式的基礎上才能設計出管理的培訓評估方案並選擇正確的測試,對評估的進度作出正確的判斷。 2.選擇培訓評估方案能解決獲取信息的問題,構成了整個評估過程的框架。 3.安排培訓評估進度,制定一份詳細的評估表,對要給培訓的對象准備評估留下必要的時間。 4.評估的對象是對受訓者在培訓中和培訓後的評估,觀察員工反應,學習班結果,衡量培訓班前後的工作表現。 5.評估的意義能為決策者提供信息,得到結果可以判斷在特定環境和不同條件下何種方案最有效,是對建議的最好回答,對爭論的明智管理 6.使員工醫院關心有關培訓的活動。不僅提高員工自身的素質和能力,而且醫院也從中得到很高的效益。
H. 培訓效果評估層次
如何評判培訓目標的達成,分析培訓是否給受訓者帶來知識的改變和能力的提升,最終給企業和社會帶來效益,企業培訓效果評估管理在現代企業中日益凸顯其重要性。
多模式的企業培訓效果評估
企業培訓效果評估管理是指收集企業和受訓者從培訓當中獲得的收益情況,以衡量培訓是否有效的過程。培訓效果評估通過不同的測量工具評價培訓目標的達程度,並據此判斷培訓的有效性以作為未來舉辦類似培訓活動時的參考。其目的是便於企業在選擇、調整各種培訓活動以及判斷價值的時候做出更明智的抉擇。培訓效果評估產生於上世紀50年代,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經歷了從定性評估到定量評估、分層次評估到分階段評估等階段,在這里筆者介紹二種類型的評估模式。
分層次評估模式
分層次評估模式主要有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的四層次企業培訓評估模型、考夫曼(Kaufman)的五層次評估模型、菲力普斯(Phillips)的五級投資回報率(ROI)模型等。
柯克帕特里克模型是迄今為止國內外運用最廣泛的模型。由威斯康星大學教授唐納德?柯克帕特里克於1959年提出來的,他按照評估的深度和難度遞進的順序將培訓效果分為4個層次:反應層、學習層、行為層和結果層。
反應層 即受訓人員對培訓項目的反應和評價,是培訓效果評估中的最低層次。它包括對培訓師、培訓管理過程、測試過程、課程材料、課程結構的滿意等。
學習層 該層次的評估反映受訓者對培訓內容的掌握程度,主要測定學員對培訓的知識、態度與技能方面的了解與吸收程度等。
行為層 行為層是測量在培訓項目中所學習的技能和知識的轉化程度,學員的工作行為有沒有得到改善。這方面的評估可以通過學員的上級、下屬、同事和學員本人對接受培訓前後的行為變化進行評價。
結果層 它用來評估上述(反應、學習、行為)變化對組織發展帶來的可見的和積極的作用。此階段的評估上升到組織的高度,但評估需要的費用、時間、難度都是最大的,是培訓效果評估的難點。
考夫曼(Kaufman)擴展了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層次模型,他認為培訓能否成功,培訓前的各種資源的獲得至關重要,因而應該在模型中加上這一層次的評估。他認為,培訓所產生的效果不僅僅對本組織有益,它最終會作用於組織所處的環境,從而給組織帶來效益。因而他加上了第五個層次,即評估社會和客戶的反應。
同樣,菲力普斯(Phillips)於1996年提出五級投資回報率(ROI)模型,該模型在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層次模型上加入了第五個層次:投資回報率。形成了一個五級投資回報率模型(見圖1)。第五層次評估是培訓結果的貨幣價值及其成本,往往用百分比表示,重點是將培訓所帶來的收益與其成本進行對比,來測算有關投資回報率指標。由於投資回報率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可以包含培訓項目的任何效益,這里將投資回報率看作培訓項目的成本和效益相比後所得出的實際價值。五級投資回報率模型是目前比較常用的一種評估方法。
分階段評估模式
典型的評估模型有CSE評估模式、CIRO評估方法、CIPP模型等。
CSE評估模式是加利福利亞大學評價研究中心提出的。該評估模式的特點是針對整個培訓過程分階段進行評估,因而不受時間、條件限制,也較容易操作。與其他評估模式相比,它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階段性、綜合性與全程評估相結合上。因其將整個培訓的發生、發展過程分為階段進行評估,從而有效地獲取培訓過程中的各階段、各環節的可靠信息,不斷控制、調整和改進培訓工作。
CIRO評估方法由沃爾(Warr.p)、伯德(Bird.M)和雷克漢姆(Rackham.N)三位專家提出,它描述了四種基本的評估級別,即背景評估、投入評估、反應評估、產出評估。這四種評估級別分別對應於培訓需求分析、培訓資源和培訓方法確定、受訓者對培訓的反應、培訓結果收集等四個階段,它實際主張培訓效果評估貫穿於整個培訓工作流程,應與培訓工作同步開展。
CIPP模型與CIRO相似,這種方法認為評估必須從情境、投入、過程和成果四個方面進行。
我國企業培訓評估存在的問題
培訓效果評估在我國企業管理實踐中的應用尚處於初淺層次,還有很大的發展與完善的空間。筆者認為,目前我國在企業培訓評估實踐中有以下幾個問題值得思考。
企業高層和人力資源工作者普遍對企業培訓評估的重視程度不夠。一份針對企業領導和培訓工作者的問卷調查表明,只有10%-15%培訓得到了評估,60%的被調查者認為企業培訓評估不重要。
企業培訓效果評估只停留在評估的初級層次。目前國內運用得最為廣泛的培訓效果評估方法仍然是美國學者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層次企業培訓評估模型,但大部分只進行「反應層、學習層」兩階段的評估。對於評估行為層次與結果層次,由於實施費時、費力、費錢,培訓的成本效益量化難度大,因此在企業內用的相對比較少。
對企業培訓效果評估缺乏系統的管理。這主要表現在:首先缺乏對培訓需求分析的評估。有調查表明,許多企業在企業培訓評估之前很少做培訓需求的分析,並且沒有明確的評估目標。其次,企業在培訓進行中不做評估,而只在培訓後作一個簡單的測試,事後也不做跟蹤調查。第三,企業培訓評估的原始記錄和數據缺乏有效的管理。我國大多數企業沒有建立企業培訓評估資料庫,每次企業培訓評估所使用的方法、測試的內容、學員完成情況、測試的結果等企業記錄在案的很少,即使有培訓內容的記錄,大都也缺乏專業的管理。
企業培訓效果評估採用的工具和手段單一。目前絕大多數企業採用的評估工具是問卷調查和課後評估法。對於其他評估工具,如訪談法、技能練習、後期培訓、行為觀察、對比組法等採用的較少,這可能會導致評估工具不能有效反映培訓項目的內容。
企業培訓效果評估缺乏量化指標。一個科學有效的評估應該是定量和定性相結合,以確保評估的科學准確性。而定量指標的缺乏是目前許多企業存在的普遍問題,主要原因除了企業培訓評估體系本身不健全外,變數取數困難,周期長也是該項工作的難點,這使得企業培訓評估失去了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