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金融服務開放型經濟新舉措

金融服務開放型經濟新舉措

發布時間:2021-07-21 00:46:14

『壹』 中國需要什麼樣的開放型經濟新優勢

《關於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若干意見》,這一有著逾萬字、11個章節、50條具體要求的文件提出,要建設開放型經濟強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基礎。

《意見》明確了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總體目標,即:加快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更加積極地促進內需和外需平衡、進口和出口平衡、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平衡,逐步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實現開放型經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擴大開放中樹立正確義利觀,切實維護國家利益,保障國家安全,推動中國與世界各國共同發展,構建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意見》指出,要改善投資環境,擴大服務業市場准入,進一步開放製造業,穩定外商投資規模和速度,提高引進外資質量。改革外商投資審批和產業指導的管理方式,向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轉變,促進開發區體制機制創新和轉型升級發展。

《意見》提出,要實施走出去國家戰略,加強統籌謀劃和指導。確立企業和個人對外投資主體地位,努力提高對外投資質量和效率,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優勢產業走出去,開展先進技術合作,增強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避免惡性競爭,維護境外投資權益。

《意見》稱,要保持外貿傳統優勢,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著力破解制約外貿持續發展和轉型升級的突出問題。全面提升外貿競爭力,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完善進出口促進體系,健全貿易摩擦應對機制,大力發展服務貿易,促進外貿提質增效升級。

《意見》明確,要建設自由貿易園區,立足東中西協調、陸海統籌,擴大對港澳台開放合作,推動形成全方位的區域開放新格局,以區域開放的提質增效帶動經濟的協調發展。

《意見》指出,要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全方位推進與沿線國家合作,構建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深化與沿線國家多層次經貿合作,帶動中國沿邊、內陸地區發展。

《意見》明確,鞏固和加強多邊貿易體制,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做國際經貿規則的參與者、引領者,擴大國際合作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交融的互利合作網路。

《意見》特別指出,提升金融業開放水平,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范圍、方式和規模,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意見》表示,要加強對外開放的法治建設,堅持依法開放,大力培育開放主體,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著力構建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意見》最後指出,要要大力加強對外開放的安全工作,在擴大開放的同時,堅持維護中國核心利益,建立系統完備、科學高效的開放型經濟安全保障體系,健全體制機制,有效管控風險,切實提升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

『貳』 過去五年,開放型經濟體新體制逐步健全,什麼穩居世界前列

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外匯儲備穩居世界前列。

黨的十九大報告深刻總結了過去五年所取得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其中提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逐步健全,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外匯儲備穩居世界前列」

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逐步健全體現在多個方面:

一是建立市場配置資源新機制。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全球高效配置、國際國內市場深度融合,建立公平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

二是形成經濟運行管理新模式。

三是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四是打造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

拓展內容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在這個戰略性的新坐標下,要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新時代,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只有繼續擴大開放,才能帶來各種各樣經濟要素的交換,通過與世界各國的交流、合作、競爭,提升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這就要求必須進一步發展對外貿易,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推動對外投資健康發展,實現商品、資本、技術、人員、服務、信息、數據等多維度要素與世界的有效交流與交換,推動中國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在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中,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努力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國際合作新平台。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格局。

在優化區域布局中,一方面,沿海地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向縱深領域拓展;另一方面,要加大西部開放力度,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西部地區應成為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點,進一步拓展陸海通道。與此同時,也要進一步擴大中部地區和東北等老工業基地對外開放。

『叄』 開放性經濟政策的措施有什麼

一、提高招商引資的質量和水平
1、強化招商引資產業導向。
2、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
3、大力承接產業轉移。
4、創新招商引資的方式和手段。
二、促進對外貿易跨越式發展
5、提升出口競爭力。
6、加強出口基地建設。
7、積極發展加工貿易。
8、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
9、加快發展會展經濟和國際化旅遊服務。
10、大力發展電子商務。
11、積極擴大進口。
三、深化國內外區域經濟合作
12、強化區域經濟合作機制。
13、支持企業到境外投資發展。
14、支持企業開展對外工程承包和擴大勞務輸出。
15、建立健全「走出去」服務支持體系。
四、提升各類開發園區的平台功能
16、加快構建開發園區體系。
17、支持省級以上開發園區擴大承載能力。
18、吸引產業項目向園區集聚。
五、加快發展國際物流
19、暢通國際物流通道。
20、加快發展多式聯運。
六、優化口岸通關環境
21、加快口岸大通關建設。
22、加強口岸基礎設施建設。
23、加快電子口岸建設。
24、完善口岸聯檢機構和平檯布局。
25、優化通關服務。全面實行24小時預約通關制度,逐步推行「5+2」工作制和24小時通關服務。
七、強化要素保障
26、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
27、加強融資服務。
28、優化外匯管理和服務。
29、優先保障鼓勵類外來投資項目用地。
30、積極引進海內外人才和智力。
31、大力培養各類專業人才。
八、營造發展開放型經濟的良好環境
32、嚴格規范行政行為。
33、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
34、進一步改善對投資者的服務。
35、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肆』 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2015年5月18日 經李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批轉發展改革委《關於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出了8個方面39項年度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一是持續簡政放權,加快推進政府自身改革。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和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投融資、價格、統一市場等改革,逐步形成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管理新模式。二是深化企業改革,進一步增強市場主體活力。推進國企國資改革,深化電力等重點行業改革,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進一步增強市場主體活力。三是落實財稅改革總體方案,推動財稅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實行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管理制度,力爭全面完成營改增,研究推進資源稅、個人所得稅、環境保護稅等改革。四是推進金融改革,健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和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五是加快推進城鎮化、農業農村和科技體制等改革,推動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六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施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健全促進外貿轉型升級的體制和政策,改革完善外商投資管理體制,加快完善互利共贏的國際產能合作體制機制,深入推進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加快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和沿邊開發開放,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七是深化民生保障相關改革,健全保基本、兜底線的體制機制。深化教育、醫葯衛生、文化以及收入分配、社會保障、住房等社會事業和民生保障領域改革。八是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促進節能減排和保護生態環境。加強頂層設計並開展相關試點,扎實推進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改革,落實國有林場林區改革,用制度保障生態文明。

參考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519/c1001-27020370.html

『伍』 請簡述我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五大舉措

請簡述我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五大措施,就是黨中央以及一些聯合相關部門推出的一些舉措和措施。

『陸』 如何進一步提高我國開放型經濟水平

一、深刻認識我國開放型經濟內外環境的變化
當前,全球經濟結構深刻調整,圍繞制度、規則、市場、技術、資源的競爭日趨激烈,我國發展面臨的內外環境正在發生復雜變化,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的重要性、緊迫性日益突出。

經濟全球化的驅動力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國際金融危機爆發5年來,世界經濟復甦進程一波三折,充滿不確定性。在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裹足不前的背
景下,區域經濟一體化方興未艾,自貿區建設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截至今年7月,向世貿組織通報並生效的區域貿易協定共有249個。特別是美歐繞開世貿
組織,開展跨太平洋夥伴關系(TPP)、跨大西洋夥伴關系(TTIP)等「高水平」自貿區談判,對國際經貿環境影響深遠。國際產業分工面臨新變化,一些中
高端製造業向發達國家迴流,服務外包和服務投資成為國際經貿合作新熱點。這為我國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帶來機遇。

國際經貿規則競爭日趨激烈。面對世界經貿格局新變化,各國圍繞國際市場與資本的爭奪更加激烈,全球經濟治理體系面臨深刻變革。發達國家致力於制
定新的國際貿易投資規則,積極推進「競爭中立」、勞工標准、環境保護等「21世紀」新議題談判,以佔領未來國際競爭制高點。形勢逼人,不進則退。我國必須
著眼經濟利益遍布全球的現實,全面參與重大經貿合作談判,在新的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規則制定中搶佔先機。

我國傳統比較優勢面臨階段性變化。長期以來,廉價的資源和勞動力成本優勢是支撐我國出口貿易發展的重要優勢,現在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大規模
城鎮化過程中,剩餘勞動力持續從農村向城鎮轉移,開始出現總量過剩和局部短缺並存的勞動力供求新格局,勞動力要素成本上升長期化,資源環境約束強化,單純
依賴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長方式難以為繼。我國的比較優勢亟須從「數量、價格優勢」向「質量、效益優勢」轉換,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空間巨大。改革開放尤其是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2002年至2012年,我國出口總額
年均增速達到21.3%,在全球的位次由第六位升至第一位。2012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38670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化和全
球價值鏈的拓展,我國開放型經濟仍然蘊含巨大發展潛力。從對外貿易看,2012年我國貨物出口佔全球比重達到11.2%,這個數字在全球貿易發展歷史上並
不算突出。據世貿組織秘書處的有關資料統計,英國1870年出口佔全球的18.9%,美國1921年達到22.4%,明顯高於我國水平。我國服務貿易進出
口總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出口居全球第五位,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從對外投資看,2012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額居世界第三位,但由於起步較晚,對外直接投資
存量僅相當於美國的10.2%,英國的29.4%,德國的34.4%。要把我國巨大的發展潛力轉化為現實成就,必須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著力增強開放
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二、准確把握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的內涵

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根本在於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以開放促改革。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必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攻克體制機制的痼疾,釋放深化改革的紅利,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

實現改革創新與擴大開放良性互動。我國很多領域開放水平依然較低,很多關鍵領域的改革仍然需要通過開放獲得外部動力。我國製造業開放發展的成功
經驗表明,保護只能保護落後。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必將推動涉外法律體系、政府管理方式乃至人們思想觀念的重大變革,發揮改革牽引作用,破除有礙開放
型經濟發展的思想桎梏與現實阻力,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實現對外開放與對內開放良性互動。對內開放是對外開放的基礎和前提。在深化對外開放的同時,要把對內開放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決定》指出:
「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通過對內對外開放的互動,形成多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
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進一步增強我國經濟發展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實現擴大國內市場准入與開拓國際市場良性互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著眼全球配置資源和要素,有效利用了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決定》指
出:「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實行統一的市場准入制度」。在繼續主動開放國內市場、提高利用外
資質量的同時,要秉承利益互換、對等開放的原則,消除我國對外投資合作的障礙,堅持擴大外需和提振內需並重,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不斷拓展我國
經濟發展空間。

實現深度參與全球化與防範經濟風險良性互動。隨著國際國內市場深度融合,內外環境復雜多變,我國引進來和走出去將面臨更多風險和挑戰。要堅持在
有效防範風險的前提下深化對外開放,在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中增強風險防範能力。既要重視防範國內市場開放帶來的系統性風險和產業沖擊,也要重視拓展海外市場
過程中的人員與資產權益保護問題。

實現鞏固傳統優勢與培育新優勢良性互動。在鞏固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優勢,通過技術改造、科技創新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更要加快培育參與
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這是提升我國產品和服務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是保持開放型經濟發展不竭動力的堅實基礎,是促進由經貿大國向經貿強國轉型
升級的重要支撐。

三、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的思路與舉措

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關鍵是要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形成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不斷增強長期發展後勁。

擴大內陸沿邊開放,完善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協同推進東中西部對外開放,逐步形成分工協作、互動發展的開放型經濟新格局。《決定》指出:「抓
住全球產業重新布局機遇,推動內陸貿易、投資、技術創新協調發展」;「加快沿邊開放步伐,允許沿邊重點口岸、邊境城市、經濟合作區在人員往來、加工物流、
旅遊等方面實行特殊方式和政策」。這為深化內陸、沿邊開放明確了政策著力點。東部地區要充分發揮引領作用,率先實現轉型升級,打造全球先進製造業基地,提
升服務業國際化水平。內陸地區要依託本地優勢,提高吸納國際、國內產業轉移的能力,加快發展特色外向型產業。沿邊地區要綜合考慮經濟發展、邊疆穩定、民族
團結、周邊和諧的需要,合理布局基礎設施項目。著力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促進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和民心相通,以點帶
面、從線到片,形成向東向西全面開放的國際經濟合作帶。

放寬投資准入,提高利用外資綜合效益。利用外資要與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國內市場競爭相結合,更加註重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
和高素質人才,充分發揮利用外資的技術溢出和綜合帶動效應。《決定》指出:「統一內外資法律法規,保持外資政策穩定、透明、可預期。」這是我國外商投資管
理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按照《決定》要求,以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為契機,探索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模式,加快外資管理模式創新,推動政府職能
轉變,「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建立利用外資科學評價體系,引導利用外資從注重規模向提高質量與綜合效益轉變。借鑒主要經濟
體的成功經驗,健全國家經濟安全保障機制。

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強全球價值鏈整合與國際化經營能力。《決定》指出:「擴大企業及個人對外投資,確立企業及個人對外投資主體地位。」這將進一
步壯大我國走出去的微觀主體,釋放對外投資合作潛力。積極、有序、安全開展對外投資合作,引導有實力的企業和個人到海外整合和延伸產業鏈,提高我國在全球
范圍內配置要素資源的能力,推進從吸收外資大國轉變為資本輸出大國。加強規劃引導,支持各種所有制企業按照國際通行規則開展國際化經營,吸納先進生產要
素,建立海外營銷網路,培育國際知名品牌。完善走出去服務支持體系,強化海外資產和人員安全保障。

統籌多雙邊和區域次區域合作,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決定》指出:「堅持世界貿易體制規則,堅持雙邊、多邊、區域次區域開放合作,擴大同各國各
地區利益匯合點,以周邊為基礎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這為完善新時期對外經貿關系布局明確了重點。在雙邊層面,創新與發達國家的合作模式,加強政策協
調,增進開放互信;與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競爭,維護共同利益。在多邊層面,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主渠道地位,反對任何形式的保護主
義,減少和消除貿易投資壁壘;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推動國際經濟秩序更趨公平合理。在區域層面,以周邊為基礎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主動參與新議題談
判,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標准自貿區網路。在次區域層面,深化大湄公河、泛北部灣、大圖們江等地區合作,形成於我有利的地緣經濟和政治新格局。

『柒』 中國金融業開放有了哪些最新舉措

第一,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內外資一視同仁,允許外國銀行在我國境內同時設立分行和子行。
第二,將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人身險公司外資持股比例的上限放寬到51%,三年以後不再設限。
第三,不再要求合資證券公司境內股東至少有一家證券公司。
第四,為進一步完善內地和香港兩地股市互聯互通的機制,從今年5月1日起把互聯互通每日的額度擴大四倍,即滬股通和港股通每年由130億元,調整到520億元。
第五,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者來華經營保險代理業務和保險公估業務。

『捌』 金融在服務實體經濟有哪些舉措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範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

『玖』 當前怎樣全面提高我國對外開放型經濟水平

1、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地結合起來,擴大開放領域,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預示我國「走出去」「引進來」的雙向開放向縱深發展。

2、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地結合起來,擴大開放領域,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預示我國「走出去」「引進來」的雙向開放向縱深發展。「走出去」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和國民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做出的重大決策,是發展開放型經濟、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重大舉措,是實現我國經濟與社會長遠發展、促進與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有效途徑。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2-1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閱讀全文

與金融服務開放型經濟新舉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資產證券化金融服務 瀏覽:25
北京銀行金融公司招聘 瀏覽:349
控股股東減持可轉債注意事項 瀏覽:169
蕪湖市惠居住房金融有限公司待遇怎麼樣 瀏覽:8
倫敦交易所開戶 瀏覽:448
重慶金融發展服務中心成立 瀏覽:81
民間借貸屬於什麼融資 瀏覽:599
金融公司與二級經銷商協議模板 瀏覽:970
快鴿按揭融資 瀏覽:84
興業證券審批通過何時配股 瀏覽:558
2018酒店投融資分析 瀏覽:922
銀行行長在股東大會上的報告 瀏覽:731
中恆集團有子公司嗎 瀏覽:260
牡丹江國華集團 瀏覽:318
內資融資租賃公司列表 瀏覽:494
眾籌融資對交易所的影響 瀏覽:68
牧原股份目標翻倍 瀏覽:944
中銀全球配置理財產品的風險特徵是什麼 瀏覽:812
2019年2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 瀏覽:237
大商所白天交易時間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