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融機構存貸款增加的原因有哪些
經濟好轉,盈利增加,央行發行貨幣,個別金融機構的風險偏好,特別是存款准備金率的變化等等均有可能。不知你從哪一方面來說!
『貳』 近些年我國金融機構存款結構有什麼變化以及原因
您是山東理工大學商學院金融1104,1105,1106這三個班的學生吧
『叄』 金融機構貸款增加的原因有哪些
群眾的消費觀念在變化。不再是有錢才花
『肆』 貨幣資金增加的原因
上市公司的資產規模、業務規模。上市公司資產總額越大,相應的貨幣資金規模也越大;業務越頻繁,貨幣資產也會越多。
決定公司貨幣資金規模的其他因素:
(1)公司籌集資金能力。公司信譽好,向銀行借款或發行股票、債券都會比較順利。公司就可以適當減少持有的貨幣資金數量。
(2)公司對貨幣資金的運用能力。貨幣資金的運用也存在"效率"與"效益"的問題。上市公司運用貨幣資金的能力越強,資金在公司內部周轉很快,公司就沒有必要保留過多的貨幣資金。
(3)公司的行業特點。對於不同行業的公司,合理的貨幣資金規模會有差異。有一些歷史的經驗數據,投資者可以通過網路或統計年鑒查詢。
(4)金融機構存款增加原因擴展閱讀:
控制目標:
貨幣資金的內部控制目標:
內部控制目標是單位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的根本出發點。貨幣資金內部控制應達到以下目標:
第一,貨幣資金的安全性。通過良好的內部控制,確保單位庫存現金安全,預防被盜竊、詐騙和挪用。
第二,貨幣資金的完整性。檢查單位收到的貨幣資金是否已全部入賬,預防私設「小金庫」等侵佔單位收入的違法行為。
第三,貨幣資金的合法性。檢查貨幣資金的取得、使用是否符合國家法規,手續是否齊備。第四,貨幣資金的效益性。合理調度貨幣資金,使其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
『伍』 我國金融機構的存款機構的變化和變化的具體原因 要求1000字,運用金融學知識
從晚清乃至辛亥革命以來,中國金融機構的存款機構主要是銀行。
中國銀行於1912年經孫中山先生批准在上海成立,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銀行之一。1912-1928年,中國銀行履行中央銀行職能,負責代理國庫、承匯公款、發行鈔票等。1928-1942年,中國銀行作為政府特許的國際匯兌銀行,積極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改革管理機制,在中國金融界率先走向國際市場,先後在倫敦、新加坡、紐約等國際金融中心設立分行。1942-1949年,中國銀行作為國際貿易專業銀行,負責政府國外款項收付,發展國外貿易並辦理有關貸款與投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2月,中國銀行總管理處由上海遷至北京。「中國人民銀行」也在全國布設網點,逐漸成為全國人民的首選存款機構。而中國建設銀行也與1954年10月1日成立,原名為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建設銀行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決定成立後,其任務是經辦國家基本建設投資的撥款,管理和監督使用國家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和部門、單位的自籌基本建設資金。幾十年來,建設銀行為提高投資效益、加快國家經濟建設和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1950年中國銀行總管理處歸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領導。1953年10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公布《中國銀行條例》,明確中國銀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特許的外匯專業銀行。1979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銀行從中國人民銀行中分設出來,同時行使國家外匯管理總局職能,直屬國務院領導。中國銀行總管理處改為中國銀行總行,負責統一經營和集中管理全國外匯業務。1983年,中國銀行與國家外匯管理總局分設,中國銀行成為國家外匯外貿專業銀行。1994年,中國銀行由外匯外貿專業銀行轉為國有商業銀行。
這些變化的具體原因當然是政治原因,在當時百廢待興的經濟狀況下,也還是可以適應的。
但是隨著經濟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原有的體制不能適應蓬勃發展的經濟活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金融業的壯大勢所必然。中國工商銀行成立於1984年1月1日,而中國農業銀行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農業合作銀行。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農業銀行相繼經歷了國家專業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和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等不同發展階段。1994年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分設,1996年農村信用社與中國農業銀行脫離行政隸屬關系,中國農業銀行開始向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轉變。
1986年7月24日,作為金融改革的試點,國務院批准重新組建交通銀行。1987年4月1日,重新組建後的交通銀行正式對外營業,成為中國第一家全國性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現為中國五大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之一。
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在華北銀行、北海銀行、西北農民銀行的基礎上合並組成。華北人民政府當天發出布告,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人民幣在華北、華東、西北三區的統一流通。總行位於石家莊。1949年2月總行遷往北京。在中國大陸計劃經濟時代,中國人民銀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的銀行,同時履行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的職能。
1983年9月,中國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國家中央銀行職能。
1984年國家將商業銀行的職能剝離出去成立中國四大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後,中國人民銀行成為專職的中央銀行。1995年3月1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確定了中國央行。
『陸』 分析中國人民銀行不斷提高存款性金融機構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原因 作用。
看來提問的老兄對這個問題不太明白,俺解釋下:
中國所有的銀行中有個老大叫中國人民銀行,是銀行中的銀行,別稱央行,全國所有的銀行都歸他管;而老大的上頭,直接就是國家。老大是怎麼管的呢?就是你們這些銀行兄弟姐妹,都必須給我錢,名稱叫存款准備金,萬一你們發生資金擠兌(比如國家經濟危機老百姓都跑去銀行取錢去),我還能拿出點錢給你接濟。 這個錢不是亂給的,老大我呢定了標准,叫存款准備金率,而且它會變。它變高,你們就得給我多點錢存進來;變低,你們就可以給少點。
原因不詳。你可以大膽揣測是國家開始狠抓控制,具體到細節上比如 銀行貸款門檻的抬升間接影響購房熱情;抑制房價炒作;打擊人民幣流通積極性,間接影響和放緩大眾消費;減少信貸泡沫。。。等等。
方方面面。
金融投資的影響是必然有的。你說的太籠統。要具體看是什麼樣的金融投資。
投資者的對策,
就是沒有對策。
和國家對著干,
你想幹嘛!?
『柒』 銀行存款減少,利息增加的主要原因
一般情況下,財務費用的利息收入來源於企業的銀行存款,但是也有可能是其他貨幣資金的一些投資收益,例如國投資收益做成利息收入了。
還有一種情況您看到的今年的銀行存款減少一個億是時點數據,應該進一步看一下在一年期間銀行存款的整體情況,可能年中存款量較大,資金量也較大,只是到年底減少到一個較小的金額,這種情況也會財務費用中利息收入較多。
『捌』 標題 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的存款總量在增加,但增速降低,你認為是什麼原因導致
存款增速=本期存款量/上一期存款總量
例如你第一年有一元存款,第二年存了一元,增速為100%,第三年又存一元,增速就僅為50%,第四年為33%;存款總量在不斷增加,存款增量的增加會趨於穩定,在存款總量大的時候,增速會逐漸下降趨於穩定。而且國民消費意識在改變,消費水平提高,投資意識增加,存款量也會相應減少,都會導致存款增速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