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營業網點應認真履行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

營業網點應認真履行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

發布時間:2021-07-26 22:45:45

Ⅰ 銀保監局如何為金融機構提供更好的服務

合理安排營業網點及營業時間,保障基本金融服務和關鍵基礎設施穩定運行。對於臨時調整停業網點情況,應提前做好宣傳說明及客戶分流,並向我局對口監管處室進行報備。轄內機構總、分行(司)相關管理部門及業務條線應實行假期關鍵崗位帶班值班機制,確保及時響應並有效滿足城市運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眾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等領域的配套金融需求。要全面加強對醫療及科研機構、疫情防控相關企業和一線醫護人員等方面的各項金融服務,積極主動對接,開通綠色通道,全力支持抗擊疫情。要高度重視因疫情暫時受困的行業、企業和人群,調整完善相關信貸、理賠政策,支持其戰勝疫情災害影響。

三、加強場所與員工管理

各銀行保險機構要認真落實上海市「三個覆蓋」「三個一律」等工作要求,做好員工健康監測和相關信息申報。要配置必要的衛生防疫設備,為大堂、櫃台、安保等一線崗位服務人員提供相關防護用品,落實辦公場所和營業網點的消毒、通風、體溫檢測等防控措施。要推動科技賦能,加大自助設備、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等服務渠道的宣傳力度,提升銀行保險服務的便捷性和可得性,減少人員聚集。要通過減少現場會議,鼓勵電話及線上溝通等各種方式,有效降低人員交叉流動帶來的疫情防控壓力。如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報告相關部門,並按照要求迅速採取相應防控措施。

四、推動形成行業合力

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保險同業公會要結合地方實際,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通過官網、官微加強防疫知識教育,做好政策宣傳,積極倡議和組織會員單位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要切實加強行業自律,維護市場秩序,嚴禁借機炒作、曲解政策、誤導銷售、同業詆毀、哄抬金融產品定價等行為,為本市廣大金融消費者提供一個安全、放心、衛生的金融消費環境

Ⅱ 銀監會34項免費令具體內容,有知曉的麻煩告知一下

從2011年7月1日起,銀行業金融機構免除人民幣個人賬戶的以下服務收費:
1、本行個人儲蓄賬戶的開戶手續費和銷戶手續費
2、本行個人銀行結算賬戶的開戶手續費和銷戶手續費
3、同城本行存款、取款和轉賬手續費(貸記卡賬戶除外),「同城」范圍不應小於地級市行政區劃,同一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列入同城范疇。
4、密碼修改手續費和密碼重置手續費
5、櫃台、ATM機具、電子銀行等提供的境內本行查詢服務收費
6、存摺開戶工本費、存摺銷戶工本費、存摺更換工本費
7、已簽約開立的代發工資賬戶、退休金賬戶、低保賬戶、醫保賬戶、失業保險賬戶、住房公積金賬戶的年費和賬戶管理費(含小額賬戶管理費)
8、向救災專用賬戶捐款的跨行轉賬手續費、電子匯劃費、郵費和電報費
9、以電子方式提供12個月內(含)本行對賬單的收費
10、以紙質方式提供本行當月對賬單的收費(至少每月一次),部分金融消費者單獨定製的特定對賬單除外
11、以紙質方式提供12個月內(含)本行對賬單的收費(至少每年一次),部分金融消費者單獨定製的特定對賬單除外

Ⅲ 保險機構應如何在普惠金融事業中找准自身定位,發揮行業優勢履行社會責任

「發展普惠金融」被確立為國家戰略已有6年時間。銀保監會和人民銀行於近日聯合印發的《2019年中國普惠金融發展報告》量化描繪了我國在普惠金融方面的階段性成就,除了有效推動賬戶普及、金融服務物理可得性以及力爭農村地區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之外,小微企業、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普惠金融重點領域的金融服務可得性也實現大幅提升。
與此同時,普惠金融在我國正步入一個新階段——更多服務領域被發掘、更多主體參與其中,參與者關系從競爭轉為多元合作,這也帶來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從各個層面的探討和實踐不難看出,業內在普惠金融內涵、可持續性、產品定價等方面已形成一定共識。而如何防範多主體協作過程中的業務異化和風險以及如何提高合作的高效性,成了普惠金融領域的新課題。

Ⅳ 金融企業可以從哪些方面承擔社會責任

第三章 社會責任
第十一條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承擔消費者教育的責任,積極開展金版融知識普及權教育活動,引導和培育社會公眾的金融意識和風險意識,為提高社會公眾財產性收入貢獻力量。

第十二條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主動承擔信用體系建設的責任,積極開展誠實守信的社會宣傳,引導和培育社會公眾的信用意識。努力促進行業間的協調和合作,加強銀行業信用信息的整合和共享,穩步推進我國銀行業信用體系建設。
第十三條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提倡以人為本,重視員工健康和安全,關心員工生活,改善人力資源管理;加強員工培訓,提高員工職業素質,提升員工職業價值;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金融人才,創建健康發展、積極和諧的職業環境。
第十四條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支持社區經濟發展,為社區提供金融服務便利,積極開展金融教育宣傳、扶貧幫困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社區服務活動,努力為社區建設貢獻力量。
第十五條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關心社會發展,熱心慈善捐贈、志願者活動,積極投身社會公益活動,通過發揮金融杠桿的作用,努力構建社會和諧,促進社會進步。

Ⅳ 營業網點反洗錢工作人員有哪些主要職責

金融機構應履行反洗錢的義務包括:
( 1)金融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反洗錢內部控制制度,金融機構的負責人應當對反洗錢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實施負責;
( 2)金融機構應當設立反洗錢專門機構或者指定內設機構負責反洗錢工作;
( 3)金融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建立客戶身份識別制度;
( 4)金融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建立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制度;
( 5)金融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執行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制度;
金融機構應當按照反洗錢預防、監控制度的要求,開展反洗錢培訓和宣傳工作。

Ⅵ 商業銀行履行社會責任的要素有哪些

銀行作為典型的商業機構,既依賴於股東的資本投入,也得益於客戶、員工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以不同資源為銀行所付出的努力。銀行的公眾性質決定其應發揮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示範作用。但是,什麼是社會責任,如何承擔社會責任,國內商業銀行在理解和執行上還存在差異,本文就此做些探索。
世界銀行將企業社會責任定義為:企業與關鍵利益相關者的關系、價值觀、遵紀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區和環境等有關政策和實踐的集合。該定義表明了企業社會責任既是企業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對其自身經濟行為的道德約束,也是企業為改善利益相關者生活質量而貢獻於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承諾。從跨國銀行的實踐看,有社會責任的銀行所具有的基本特徵:一是自願履行社會責任,而非法律、規則和習俗使然;二是真誠推動與各利益相關者的互動;三是將經濟、社會和環境等的追求都納入銀行戰略目標予以考量。
商業銀行在國民經濟建設中處於至關重要的地位,主動與時俱進、樹立承擔社會責任的新理念,對社會公益盡力並協助完成政府的公共事業政策,既符合股東群體的合理期待,也會贏得社會公眾的廣泛認可,有利於銀行的長遠發展,最終實現股東利益與社會公益雙贏局面。

一、強化社會責任是銀行的使命和職責所在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政府提出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實施以人為本、全面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企業作為這一戰略目標的重要載體,其運作強調要對「四方」負責——即對國家、對社會、對企業、對員工負責,承擔「三項」責任——即經濟責任、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
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對公司治理水平和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5年10月修訂的新《公司法》增加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反映了中國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新的認識與實踐,如總則第五條規定:「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這是中國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確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作為特殊的公眾企業,商業銀行在參與建設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應更加重視履行社會責任這一問題,把承擔社會責任看成是建設和諧社會背景下銀行對其自身經濟行為的約束,看成是銀行軟競爭力的重要內涵。

二、強化社會責任是銀行應對經濟全球化、主動與國際接軌的需要

擴展全球視野、提高戰略思維能力、建設「軟實力」、把社會責任納入銀行戰略等,都是銀行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課題。包括國際性銀行在內的跨國公司競爭已經從過去硬體競爭上升到軟體競爭,從技術和產品方面競爭上升到企業社會責任理念以及商業倫理和道德水準的競爭。隨著中國金融業的對外開放,中資銀行應制定適應全球化發展要求的社會責任戰略,嚴格按照國際慣例和國際社會責任標准進行業務管理和提供金融服務,從而使自己在競爭中立足於堅實的基礎。

三、強化社會責任是銀行順應新技術革命發展混業經營的內在要求

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信息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極大縮短了銀行與客戶的距離,3A(Anytime、Anywhere、Anyhow)服務成為現實,以客戶為導向推出的金融服務電子化和辦公自動化系統,正改變著傳統「勞動密集型」服務體系,高效的電子化設備和清算網路正逐步取代人工處理存貸款、清算和咨詢等業務,為客戶提供方便快捷的綜合性金融服務。但新技術的應用,在促進客戶消費多樣性和投資理財需求,推動銀行混業經營,進一步增加銀行業務收入來源,提高銀行盈利水平的同時,也向銀行提出了同業競爭與金融風險控制等新課題。例如,如何維護客戶信息不被泄露、如何保證銀行資金安全等等。在新形勢下,能否不斷滿足客戶需求服務,已成為銀行踐行社會責任的具體表現。對於中小股份制銀行而言,更是能否後來居上的關鍵所在。

Ⅶ 為什麼金融機構提高了金融素養就提高了社會責任

第三章 社會責任
第十一條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承擔消費者教育的責任,積極開展金融知識普版及教育活動,引導和培權育社會公眾的金融意識和風險意識,為提高社會公眾財產性收入貢獻力量。

第十二條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主動承擔信用體系建設的責任,積極開展誠實守信的社會宣傳,引導和培育社會公眾的信用意識。努力促進行業間的協調和合作,加強銀行業信用信息的整合和共享,穩步推進我國銀行業信用體系建設。
第十三條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提倡以人為本,重視員工健康和安全,關心員工生活,改善人力資源管理;加強員工培訓,提高員工職業素質,提升員工職業價值;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金融人才,創建健康發展、積極和諧的職業環境。
第十四條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支持社區經濟發展,為社區提供金融服務便利,積極開展金融教育宣傳、扶貧幫困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社區服務活動,努力為社區建設貢獻力量。
第十五條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關心社會發展,熱心慈善捐贈、志願者活動,積極投身社會公益活動,通過發揮金融杠桿的作用,努力構建社會和諧,促進社會進步。

閱讀全文

與營業網點應認真履行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什麼互聯網基金理財產品 瀏覽:246
薪酬收益權理財業務 瀏覽:41
黃金生銹如何處理 瀏覽:481
怎麼關閉淘寶客個別產品傭金 瀏覽:542
廈門象嶼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法人 瀏覽:260
外幣報表折算中利潤表匯率選擇 瀏覽:848
中利集團與義大利 瀏覽:344
農行理財產品本利豐可靠嗎 瀏覽:144
消費金融公司催收部門組建 瀏覽:307
唯品會金融上海有限公司 瀏覽:196
財務融資包括哪些 瀏覽:987
海口廣發證券電話 瀏覽:701
江蘇省信託公司排名 瀏覽:153
小米股票走勢圖 瀏覽:491
理財收益對比表 瀏覽:977
國美金融貸款屬於正規公司嗎 瀏覽:339
哪個投資理財公司大 瀏覽:84
山東亨利醫葯融資 瀏覽:571
東方證券義烏營業部 瀏覽:634
中信證券南京分公司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