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有企業雖然具有一定行政級別但不屬於保密法規定的具有法定定密權的機關范疇金融機構應當笑什麼申請授權
國有企業雖然具有一定行政級別,但不屬於保密法規定的具有法定定密權的機關范疇。金融機構應向(銀監會)申請授權。
Ⅱ 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和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的區別
兩類組織的不同點:
1、權力來源不同。一個來源於法律、法規的授權,一個來源於行政機關的委託。
2、行使權力的名義不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被授予的行政職權,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以委託機關的名義行使權力。
3、承擔責任的主體不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自己承擔責任,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不承擔責任,其行為由委託機關承擔責任。
4、是否需要法律依據不同。法律法規授權組織的授權必須有法定依據,行政機關委託組織不強求必須有法定依據,除非法律有特別規定。
5、組織的性質不同。法律、法規授權組織既可以是企業組織,也可以是事業組織。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只能是事業組織。
(2)行政機關授權的金融機構擴展閱讀:
1、法律法規授權組織:指依據法律、法規授權而行使特定行政職能的非國家行政機關組織。
2、行政機關委託組織:指受行政機關的委託,按照委託范圍,以委託主體的名義,行使被委託的行政職權的非國家機關的組織,亦稱被委託組織。
參考資料:網路——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
Ⅲ 哪些行政主管機構具有對反洗錢工作的行政處罰權 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四條 「中國人民銀行履行下列職責:……(十)指導、部署金融業反洗錢工作,負責反洗錢的資金監測;……」的規定,可知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第八條「國務院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協調全國的反洗錢工作,負責反洗錢的資金監測,制定或者會同國務院有關金融監督管理機構制定金融機構反洗錢規章,監督、檢查金融機構履行反洗錢義務的情況,在職責范圍內調查可疑交易活動,履行法律和國務院規定的有關反洗錢的其他職責。國務院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的派出機構在國務院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的授權范圍內,對金融機構履行反洗錢義務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的規定,可以國務院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即中國人民銀行可以對洗錢行為進行行政處罰。
Ⅳ 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根據什麼授權代表中國政府和外國政府
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國務院授權代表中國政府和外國政府合作。法律依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
第二十八條 國務院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國務院授權,代表中國政府與外國政府和有關國際組織開展反洗錢合作,依法與境外反洗錢機構交換與反洗錢有關的信息和資料。
第八條 國務院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協調全國的反洗錢工作,負責反洗錢的資金監測,制定或者會同國務院有關金融監督管理機構制定金融機構反洗錢規章,監督、檢查金融機構履行反洗錢義務的情況,在職責范圍內調查可疑交易活動,履行法律和國務院規定的有關反洗錢的其他職責。
國務院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的派出機構在國務院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的授權范圍內,對金融機構履行反洗錢義務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授權機關的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
第三十一條 金融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國務院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設區的市一級以上派出機構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建議有關金融監督管理機構依法責令金融機構對直接負責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紀律處分:
(一)未按照規定建立反洗錢內部控制制度的;
(二)未按照規定設立反洗錢專門機構或者指定內設機構負責反洗錢工作的;
(三)未按照規定對職工進行反洗錢培訓的。
Ⅳ 行政機構經授權可以成為行政主體嗎
可以。
行政授權是上級行政機關或行政首長授予下級行政機關或公務人員管理有關事務的職權。被授權者在所授職權范圍內,有處理有關事務的自主權,同時也承擔相應的責任。
被授權者須對授權者負責,有服從授權者指揮和監督並向授權者報告工作的義務。授權者與被授權者均應屬於合法的行政機關。
特徵:
1、行政授權的主體是行政機關,其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不能成為行政授權的主體。授權行為的客體是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行政權力。
2、被授權的主體是不能以自己的名義獨立行使行政權的有關行政機關和無行政管理權的其他組織。
3、行政授權的形式,可以是命令、決定等文體形式,也可以是合同形式等。
(5)行政機關授權的金融機構擴展閱讀:
行政主體是指享有 行政權力,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權,做出影響行政相對人權利義務的 行政行為,並能獨立承擔由此產生的相應 法律責任的 社會組織。
行政主體具有下列三個特徵:
1.行政主體是享有國家行政權力,實施行政活動的組織。這是行政主體與其他 國家機關、組織的區別所在。
2.行政主體是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權的組織。這是行政主體與行政機關內部的組成機構和受行政機關委託執行某些行政管理任務的組織的區別。
3.行政主體是能夠獨立對外承擔其行為所產生的法律責任的組織。這是行政主體具有獨立法律人格的具體表現,也是—個組織成為行政主體的必備條件。
在中國,行政主體包括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
Ⅵ 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和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的區別
1.兩類組織的共同點:
(1)都是非政府組織。不是國家機關,是國家機關以外的社會組織。
(2)都具有管理公共事務的職能。如果這個組織不具有這個職能,就沒有必要授權或者委託它行使行政權。比如讀者在國家圖書館實施行政違法行為,因為國家圖書館的管理具有公共性,法律就應當授予國家圖書館一定的行政權進行干涉。如果學生在學校圖書館裡面搗亂,學校可以根據學校紀律進行處理,沒有必要得到行政權。
2.兩類組織的不同點:
(1)權力來源不同。一個來源於法律、法規的授權,一個來源於行政機關的委託。
(2)行使權力的名義不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以自己的名義行使權力,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以委託機關的名義行使權力。
(3)承擔責任的主體不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自己承擔責任,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不承擔責任,其行為由委託機關承擔責任。
(4)組織的性質不同。法律、法規授權組織既可以是企業組織,也可以是事業組織。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只能是事業組織。行政的公共性和企業組織的盈利性是水火不容的,所以被委託的組織不能是企業組織。但是,企業組織可以被授權,這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比如行政機關改制為企業,遺留下來的行政權,或者是特大型企業內部有一些公共的事務。
Ⅶ 行政機關包括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嗎
行政機關不包括法律法規授權組織。
國家行政機關與法律法規授權組織有區別:
法律屬性不同。國家行政機關屬於國家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組織屬於社會組織;
設立依據不同。國家行政機關是依據行政組織法設立的;法律法規授權組織是依據組織章程設立的;
權力來源不同。行政機關的權力來源為行政組織法和其他單行法的授權;法律法規授權組織的權力來源為法律法規的特別授權。
法律法規授權組織舉例:高等院校(學歷、學位證書的頒發屬於教育部相關法規授權);銀行(貨幣管理權:沒收假幣、更換破損貨幣);國家電網(電力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維護權)
Ⅷ 授權機關是指什麼 它與行政機關有什麼異同
是立法機關(議會)在它所制定的一項原則立法(授權法)中,規定將某些具體事項立法授予行政部門,專門設立的機關,司法機關或地方國家機關。不同於授權法,後者指授權立法的整個活動或者過程,包括授權機關制定授權法和被授權的機關根據授權法的立法活動
Ⅸ 行政主體中,法律授權的組織有哪些
授權的企業組織有以下幾種
一、授權的事業單位或者企業,如高等院校(學歷、學位證書的頒發屬於教育部相關法規授權),國家電網(電力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維護權),銀行(貨幣管理權:沒收假幣、更換破損貨幣);,鐵路運輸企業,郵政企業,電信企業等公用事業企業。
二、或者社會團體,如行業協會。授權的自治組織,如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
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可以成為行政主體,這里的法規指的是國務院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包括規章。
(9)行政機關授權的金融機構擴展閱讀
行政機關的職權通常由憲法和法律規定,主要分執行與管理兩個方面。在執行方面,中央行政機關執行代議機關制定的法律和決定,地方行政機關除執行上述法律和決定外,還要執行上級行政機關的命令和本級代議機關的決議。
在管理方面,中央行政機關管理全國的內政、外交、軍事等方面的行政事務,而地方行政機關則以管理內政事務為主,不管理外交事務,軍事方面的管理事務也很少。
行政機關在執行和管理的過程中,有權作出行政決策,發布行政命令和行政決定,並採取必要的行政措施。除瑞士等少數國家的行政機關實行合議制外,一般國家行政機關都實行首長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行政機關都實行首長負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