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融辦如何加大脫貧攻堅力度
一是全力調查研究徹底調查清楚扶貧對象的需求、訴求和金融投入必要性、可能性;
二是按照調研得出的結果研究判斷如何投入,如何保證資金安全和資金效益;
三是在研判後拿出一個可行性計劃報告;
四是按照報告進行人力物力財力的准備和實施,並全程跟蹤問效。
『貳』 金融扶貧的機制措施是什麼樣的,目的如何
兩種機製法則
優化資源配置
持續加大扶貧信貸資金投入
為建立完善金融扶貧工作機制,雲南銀監局成立了由黨委書記、局長擔任組長的扶貧開發金融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動全省銀行業金融扶貧工作。各銀行機構也按要求成立了相應的工作機構,建立了領導聯系、部門掛鉤、分片督導的工作機制。
程鏗介紹,在深入調研基礎上,該局於2016年3月22日研究印發了《關於雲南銀行業全力做好扶貧開發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扶貧信貸投入持續有效增長、扶貧金融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基礎金融服務水平明顯提升三大目標和精準對接金融扶貧需求、實施差異化扶持政策、量身定製貧困群眾金融服務、扶持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助力易地扶貧搬遷等10大工作任務。
在具體措施上,各銀行機構堅持支持扶貧開發與地方經濟發展相互促進的理念,將信貸資源更多傾斜配置到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項目、民生工程建設等領域,著力解決民族地區發展瓶頸制約。截至9月末,扶貧開發貸款余額348.35億元,重點支持了農村路網以及貧困地區公路建設、農村基礎水利和電力設施建設、城鄉一體化建設、農村中小學校標准化改造及校安工程建設等項目。
按照省委省政府易地扶貧搬遷三年行動計劃要求,雲南銀監局引導轄內銀行機構把改善貧困群眾居住條件和發展鄉村旅遊業、民族文化創意產業、農產品加工業等結合起來,扎實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截至9月末,全省累計爭取到易地扶貧搬遷貸款額度1169億元,已累計投放貸款381.9億元。
除此之外,該局鼓勵農業銀行、郵儲銀行、農合機構及村鎮銀行發揮網點多、覆蓋面廣、貼近貧困戶的優勢,探索扶貧小額信貸有效模式,加大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等相關領域的支持。9月末,全省銀行業扶貧小額信貸余額76.4億元,同比增長44.2%;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18.9萬戶、67.9萬人。
深化金融創新
努力提升精準扶貧質效
近年來,雲南銀監局積極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認識到,金融扶貧既是重要的政治任務和社會責任,也是發掘潛在客戶、實現自我發展的重要機遇。同時,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認真貫徹黨中央和國務院「五個一批」、「六個精準」的政策要求,不僅提供融資支持,也要充分利用銀行業的網路、信息和服務優勢提供「融智」支持。
程鏗表示,雲南銀監局非常支持銀行機構通過基地、農戶、企業主體、金融機構、擔保的「五位一體」模式,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產業,帶動貧困戶增產增收。「轄內銀行機構結合當地產業發展規劃,針對特定人群、特殊行業研發多類信貸新產品。」他舉例說,如農村信用社開發「貸免扶補」、「基層黨員帶領群眾創業致富貸款」等25款創新信貸產品,目前該社已在全省累計發放「基層黨員帶領群眾創業致富貸款」61.45億元,輻射帶動10萬多戶基層群眾戶均增收超過1.5萬元。
在擔保方式的創新方面,雲南省銀行業穩妥開展林權、農民住房財產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三權」抵押融資業務。據悉,截至9月末,該省林權抵押貸款余額176億元,居全國首位;農房抵押貸款余額16.46億元,農土抵押貸款余額1.6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3.13億元和0.71億元。
受特殊的自然地理、產業結構、社會歷史以及交通教育醫療條件落後等因素影響,作為我國農村貧困面最大、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雲南省脫貧任務十分艱巨繁重。
近年來,雲南銀監局緊緊圍繞銀監會和雲南省委省政府關於脫貧攻堅決策部署,把金融扶貧列為各項工作重中之重,通過持續強化監管引導、推動優化金融扶貧工作機制、引導加大扶貧信貸投入、創新金融扶貧方式方法,為全省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撐。
11月9日,第80場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雲南銀監局黨委書記、局長程鏗以「雲南銀行業積極助推打贏脫貧攻堅戰」為主題,介紹了雲南銀監局引領當地銀行業支持雲南脫貧攻堅的相關情況。
據透露,截至2016年9月末,雲南全省銀行業對93個貧困縣的貸款余額達到6328.5億元,同比增長13.1%,比全省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快1.4個百分點,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撐。
此外,雲南銀監局還搭建橋梁,聯合省扶貧辦召開雲南銀行業扶貧開發金融服務工作推進會議,與省扶貧辦、財政廳、農業廳等相關單位建立溝通機制,定期獲取貧困戶建檔立卡信息並向銀行機構通報,提高貸款精準度,構建工作合力。
值得關注的是,為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夯實普惠金融基礎,該局對在貧困地區發起設立村鎮銀行開辟市場准入「綠色通道」,並積極支持全省農村信用社改制農村商業銀行。同時,雲南銀監局牽頭繪制金融服務網點鄉鎮分布、基礎金融服務行政村分布地圖,實施掛圖作戰,限期消除空白。各相關銀行機構通過設立固定網點、簡易服務站,布放惠農自助設備或提供流動服務等方式,促進金融服務到鎮、到村、到戶。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全省14262個行政村(含城區居委會、社區等)中,13312個行政村實現基礎金融服務覆蓋,覆蓋率達93.3%;地處貧困縣的10230個行政村中,9282個行政村實現基礎金融服務覆蓋,覆蓋率達92.2%。
『叄』 2020年脫貧攻堅工作總體部署和具體安排這些部署和安排落實情況如何
採取有力措施查缺項、補短板、抓鞏固、謀長遠,持續保持攻堅態勢,壓實攻堅責任,全力以赴,確保與全國全省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會。樂都區各部門將嚴格按照相關工作要求,全力以赴做好迎檢准備,徹底抓好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和績效考核評估反饋問題整改,確保脫貧成效經得住全方位檢驗。同時,全面開展查漏補缺,各級各部門將把打牢基礎、補齊短板作為關鍵。
扎實開展扶貧領域補針點睛專項行動,對照脫貧摘帽標准和兩不愁三保障目標要求,聚焦貧困發生率、漏評率、錯退率、群眾滿意度四個剛性指標,切實把影響脫貧攻堅進程和脫貧質量的各類問題找出來、查准確,建台賬、定措施、嚴責任、抓整改,進一步提升脫貧質量。
此外,將對已脫貧人口開展全面排查,動態監測不穩定脫貧戶、邊緣戶,健全監測預警和動態調整機制,將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及時納入幫扶序列,及時提供幫扶,增強脫貧穩定性。全面推進「精準防貧保」試點,探索建立致貧返貧風險防控機制,推進扶貧、民政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落實好低保漸退、救急難等制度,織密防貧安全網,著力降低致貧返貧風險。
系統優化扶持措施,始終保持政策整體穩定,綜合利用消費扶貧、電商扶貧、金融扶貧等政策保障扶貧產業長效發展,深化優勢產業培育機制、優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強化特殊困難群體兜底扶持、細化搬遷群眾後續發展舉措,為群眾持續提供可靠增收路徑。
在此基礎上,樂都區各扶貧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將全部在崗,隨時保持戰時狀態,按原計劃開展宣講中央和省委一號文件精神活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持續教育引導脫貧群眾增信心、穩脫貧、奔小康,深入開展精神扶貧,加大扶志扶智、移風易俗力度,充分激發群眾勤勞致富內生動力。
『肆』 喀什地區扶貧辦介紹脫貧攻堅普查實施方案
關於脫貧攻堅戰的話主要在於精準扶貧,我們只有照著做好精準扶貧工作,才能更好打贏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