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的組織機構
董事會由英國財政部任命,包括:
執行主席一名
首席行政官(Chief Administrative Officer)一名
管理董事(Managing Director)兩名
董事會成員十九名,共二十三名。
董事會主要負責FSA總體政策制定。 在職能設置方面,董事會下設五個部門,直接向董事會負責。同時在具體職能行使上FSA形成三大職能板塊:
一、首席行政官班子
二、負責金融監督(Fianacial Supervision)的管理董事班子,主要對機構進行監管
三、負責核准、執行和消費者聯系的管理董事班子(Authorisation,Enforcement & Consumer Relations)
三套班子直接向董事會負責。 每個職能部門都有相關的董事負責。
◆直接向董事會負責的部門
1、董事會秘書(Company Secretary):直接向主席會議負責。
2、董事會總顧問辦公室(General Counsel to the Board):包括銀行和綜合事務首席顧問,投資事業首席顧問,保險和友誼協會首席顧問。
3、聯絡和FSA公司事務(Communications & Corporate Affairs):負責媒體聯系,通信基礎設施,對外公開事務及新聞發布和說明。
4、質量保證及內部審計(Quality Assurance & Internal Audit):負責外部風險和銀行規則,內部風險以及質量保證、內部審計的運作。
◆直接向首席行政官負責的部門
5、首席行政官辦公室:負責辦公樓、接待和會務、業務活動計劃等。
6、財稅部門(Interim Finance):負責會計事務、稅收及管理信息等。
7、信息系統(Information System):負責戰略與管理、商業系統、服務提供、項目管理等。
8、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s):負責FSA人力、發展、財務監督、運營情況報告等。
◆直接向金融監督管理董事負責的部門
9、銀行及房屋協會(Banking & Building Societies):負責監管英國存款吸收機構、國外銀行、經濟數據及風險分析、政策制定、風險管理等。
10、投資事業(Investment Business):監管原屬證券和期貨局(SFA)、投資管理監管組織(IMRO)、個人投資局(PIA)的監管對象以及政策制定。
11、市場和交易所(Markets & Exchangse):負責監督市場行為和基礎設施、交易所和清算公司。
12、保險和友誼協會(Insurance & Friendly Societies):負責監督保險及其相關協會等機構,監督勞埃德和倫敦保險市場、政策制定。
13、養老基金(Pensions Review):監督養老基金單位、政策和標准制定。
14、UKLA:監督股權市場(Equity Markets)、資本市場集團、政策制定等。
15、綜合性集團(Complex Groups):監督銀行及其已產生交易的風險、政策制定等。
◆直接向核准、執法和消費者聯系管理董事負責的部門
16、策劃部門(Project Arrow):負責規則、程序制定、監管理念、風險管理和評估等。
17、核准(Authorisation):負責對公司、個人的審核和登記事務、檔案材料管理等。
18、執法(Enforcement):負責法定調查、規則執行和法律、政策的貫徹落實。
19、消費者聯系(Consumer Relations):負責消費者投訴、消費者政策研究、消費者教育、公眾咨詢、消費者賠償等。
20、管理目標(Management Tasks):負責管理目標的設定和任務的協調、分派等。
◆另外有負責行業培訓、金融犯罪聯系單位、法庭秘書等相關職能,但尚未有明確的董事負責。
② 哪個監管機構批准公司提供「金融服務「
金融辦
③ 中國金融機構監管部門有哪些
中國現行金融監管架構是「一行三會」。「一行」為中國人民銀行。內「三會」是中國銀監會、中容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分別負責銀行、證券、保險三大市場的監管
1、中國人民銀行,負責貨幣政策。
2、銀監會,統一監督管理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以及其它存款類金融機構。
3、證監會,負責對全國證券、期貨業進行集中統一監管。
4、保監會,負責統一監督管理全國保險市場。
金融監管體制是金融監管的職責劃分和權力分配的方式和組織制度。國際上主要的金融監管體制可分為雙線多頭監管體制、一線多頭監管體制和單一監管體制。
金融監管體制是各國歷史和國情的產物。確立監管體制模式的基本原則是,既要提高監管的效率,避免過分的職責交叉和相互掣肘,又要注意權力的相互制約,避免權力過度集中。
在監管權力相對集中於一個監管主體的情況下,必須實行科學合理的內部權力劃分和職責分工,以保證監管權力的正確行使。
網路-中國金融機構監管體制
④ 金融服務公司貸款業務受監管嗎
肯定受監管的!
⑤ 金融監管機構分類
金融行業在全球一半分為混業經營與分業經營模式,不同國家監管有不同的要求,我國目前只允許分業經營,即銀行就做銀行,證券就做證券,不能相互混合。但現在也在探討綜合金融模式,所以現在有類似光大等綜合金融集團旗下有銀行、證券等業務,但均是各自獨立經營的。我國,目前的金融管理架構及模式大致為:以各金融行業設置國家至地方級的監管機構為主,例如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各自下設地方分局(省或各級行政區);人民銀行為國家央行,發鈔行;財政部為國家公債主體部門;金交所、證交所等為國家場內交易集中平台;
⑥ 金融機構的業務監管主要體現哪幾個方面
中央銀行金融監管的內容大致有以下10項:①對金融機構設立的監管,②對金融機構資產負內傷業務的監管;容③對金融市場的監管,包括市場准入、市場融資、市場利率、市場規則等;④對會計結算的監管;⑤對外匯外債的監管;⑥對黃金生產、進口、加工、銷售活動的監管;⑦對證券業的監管;⑧對保險業的監管,⑨對信託業的監管;⑩對投資黃金、典當、融資租賃等活動的監管。
對商業銀行的監管是中央銀行監管工作的重點,以美國為例,美國
對商業銀行實施金融監管的主要內容有:
(1)《巴塞爾協議》與資本充足率監管。
把資本充足性與風險管理一起考慮是美國金融管理當局於80年代中
期開始的,目前已為世界主要國家所普遍採用。而且隨著跨國銀行業的大力發展,那些資本要求相對低的銀行在全球市場上具有比較優勢,要求實行統一資本充足的國際標準的呼聲越來越高。這一呼聲受到國際清算銀行的重視,組織了10國中央銀行進行廣泛的討論,於1988年達成了統一的國際標准,記載這一標準的文件,就是著名的《巴塞爾協議》。
⑦ 享睿金融是哪個機構監管
金融市場管理局;
1、K&R FINANCIAL LIMITED享睿金融是一家創新性的在線交易服務提供商,其提供基於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交易服務(主要為外匯、貴金屬),通過其創新的專利技術解決方案提供銀行業務和其他金融類服務。
2、K&R FINANCIAL LIMITED享睿金融是總部位於紐西蘭的持牌經紀商,獲得紐西蘭金融市場管理局(FMA)批准成立並成為受到監管的注冊金融服務企業(FSPR),FSP牌照號碼為389946
⑧ 金融監管部門有哪些
我國的金融監管部門包括「一行兩會」,即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版和證監會。
金融監管是政權府通過特定的機構,如中央銀行、證券交易委員會等對金融交易行為主體作的某種限制或規定。本質上是一種具有特定內涵和特徵的政府規制行為。金融監管可以分成金融監督與金融管理。金融監督指金融主管當局對金融機構實施的全面性、經常性的檢查和督促,並以此促進金融機構依法穩健地經營和發展。金融管理指金融主管當局依法對金融機構及其經營活動實施的領導、組織、協調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動。
拓展資料:
金融監管是金融監督和金融管理的總稱。綜觀世界各國,凡是實行市場經濟體制的國家,無不客觀地存在著政府對金融體系的管制。
從詞義上講,金融監督是指金融主管當局對金融機構實施的全面性、經常性的檢查和督促,並以此促進金融機構依法穩健地經營和發展。金融管理是指金融主管當局依法對金融機構及其經營活動實施的領導、組織、協調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動。
參考資料:金融監管機構_網路
⑨ 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部門有哪些
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部門有「一行兩會」,即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
中國人民銀行(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英文簡稱PBOC),簡稱央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銀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成部門。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中國證監會是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其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授權,統一監督管理全國證券期貨市場,維護證券期貨市場秩序,保障其合法運行。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銀保監會或銀保監會)成立於2018年,是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其主要職責是依照法律法規統一監督管理銀行業和保險業,維護銀行業和保險業合法、穩健運行,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金融穩定。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是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為正部級。
(9)金融服務公司監管機構擴展閱讀:
互聯網金融的主要特點:
1、成本低: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資金供求雙方可以通過網路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別、匹配、定價和交易,無傳統中介、無交易成本、無壟斷利潤。
一方面,金融機構可以避免開設營業網點的資金投入和運營成本;另一方面,消費者可以在開放透明的平台上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削弱了信息不對稱程度,更省時省力。
2、效率高:
互聯網金融業務主要由計算機處理,操作流程完全標准化,客戶不需要排隊等候,業務處理速度更快,用戶體驗更好。
如阿里小貸依託電商積累的信用資料庫,經過數據挖掘和分析,引入風險分析和資信調查模型,商戶從申請貸款到發放只需要幾秒鍾,日均可以完成貸款1萬筆,成為真正的「信貸工廠」。
3、覆蓋廣: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客戶能夠突破時間和地域的約束,在互聯網上尋找需要的金融資源,金融服務更直接,客戶基礎更廣泛。此外,互聯網金融的客戶以小微企業為主,覆蓋了部分傳統金融業的金融服務盲區,有利於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4、發展快:
依託於大數據和電子商務的發展,互聯網金融得到了快速增長。以余額寶為例,余額寶上線18天,累計用戶數達到250多萬,累計轉入資金達到66億元。據報道,余額寶規模500億元,成為規模最大的公募基金。
5、管理弱:
一是風控弱。互聯網金融還沒有接入人民銀行徵信系統,也不存在信用信息共享機制,不具備類似銀行的風控、合規和清收機制,容易發生各類風險問題,已有眾貸網、網贏天下等P2P網貸平台宣布破產或停止服務。
二是監管弱。互聯網金融在中國處於起步階段,還沒有監管和法律約束,缺乏准入門檻和行業規范,整個行業面臨諸多政策和法律風險。
6、風險大:
一是信用風險大。現階段中國信用體系尚不完善,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法律還有待配套,互聯網金融違約成本較低,容易誘發惡意騙貸、捲款跑路等風險問題。
特別是P2P網貸平台由於准入門檻低和缺乏監管,成為不法分子從事非法集資和詐騙等犯罪活動的溫床。去年以來,淘金貸、優易網、安泰卓越等P2P網貸平台先後曝出「跑路」事件。
二是網路安全風險大。中國互聯網安全問題突出,網路金融犯罪問題不容忽視。一旦遭遇黑客攻擊,互聯網金融的正常運作會受到影響,危及消費者的資金安全和個人信息安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互聯網金融(概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融監管機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人民銀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