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銀行資信等級證明
國內的銀行資信證明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銀行資信證明,這個是指由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出具的足以證明他人資產、信用狀況的各種文件、憑證等;
另一種是企業資信等級證書,這個一般是由經過銀行備案的資信機構,給企業頒發的表明企業資金往來信用方面的評價等級,具體等級分為:AAA,AA,A,BBB,BB,B等等。你可以直接找一家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申請開具
B. 銀行資信等級與信用等級一樣嗎
企業信用等級證明和銀行資信證明是不一樣的。
企業信用等級證明通常是由專業的第三方信用評價機構基於評估對象的信用、品質、償債能力以及資本等的指標級別,用既定的符號來標識主體信用能力和信用狀況,具體等級分為:AAA,AA,A,BBB,BB,B等等。
銀行資信證明是當企業與銀行發生貸款業務時,由銀行出具的資信證明,但銀行資信證明不是對每個人都可以出具的證明,只有通過銀行允許的才可以受理銀行資信證明,銀行資信證明特點是如果沒有和銀行發生貸款或票據之類的業務,銀行一般不會受理。
銀行資信證明沒有特別的格式,是一個書面證明材料,是指法人組織的資金和信用。
資信評級主要包含:專業機構、特定對象、履約能力、評價、符號等因素。
資信評級是由專門機構根據規范的指標體系和科學的評估方法,以客觀公正的立場,對各類市場的參與者(企業、金融機構和社會組織)及各類金融工具的發行主體履行各類經濟承諾的能力及可信任程度進行綜合評價,並以一定的符號表示其信用等級的活動,它是建立在定量基礎上的定性判斷。
評級過程
銀行信用評級的過程與對其他發債人的信用評級過程基本相同。對一個發債人的完整的評級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即最初評級(一般由發債方確定時間)和評級審議及變更(通常由評級機構主動發起)。
不同的評級機構其評級方法也略有不同,最大兩家公司穆迪和標准普爾的評級做法代表著最常見的評級方法。兩家機構都是先由評級公司職員與申請評級公司的管理層和政府官員舉行會談。在這些會談中,評級公司收集進行信用評級所需的公共和獨有信息,並了解公司的經營戰略及當局的政策。
分析員依據這些信息為評級委員會准備一份報告,由評級委員會來確定評級。
最近幾年,穆迪和標准普爾還分別提供評級觀察和評級展望,做為信用評級的補充。評級觀察和評級展望表明了評級機構對未來6-24個月中可能導致評級審議的因素的看法。這些審議一般表示為積極(情況有所改善),穩定或消極(表明基本情況惡化)。
第二階段是評級審議及變更。在初步評級後,評級機構繼續觀察發債方的經濟和財務狀況。當評級公司的分析員認為發債人的經濟狀況有了重大改變,或由於事態發展要求不得不變更評級時才對外宣布開始對某個發債人的信用評級進行審議。
此後,評級機構通常接最初評級的程序對被審議的發債人進行審議,並根據審議結果決定是否調整發債人的信用等級。一般被審議發債人的信用等級多被調整。以穆迪公司為例,其2/3的評級審議以評級變更告終。
C. 銀監會 同業統一授信的金融機構是否需要信用等級評定,還是可以只授信不評級
可以的,因為財務數據經營狀況都是一樣的,只是換個機構而已
D. 怎麼查詢自己企業信用等級如何,或者企業徵信記錄
兩種方式:
如果公司有過銀行貸款,可以到銀行查。
無論是否有過銀行貸款,都可以到綠盾徵信系統查,輸入企業名稱、法人名字等很方便;系統也可以出具信用報告,作為貸款、股權投資、招投標、政府采購等的重要參考。
E. 銀行資信等級證明是什麼東西,哪裡可以開具。
銀行有給企業評估的信用等級,但僅限於銀行進行投資、放貸時作為參考、內部使用。銀行是不會(也不能)對外公開的,所以也不能作為證明材料,即使你拿到了也沒用,所謂的銀行資信等級證明,一般是指擁有銀行備案的資信機構所出具的資信等級證書。這個是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不是銀行機構。看ID,我們就是~
F. 銀行和金融機構有什麼不同
簡單的說:銀行是金融機構中的一種,即:金融機構是指從事金融服務業有關的金融中介機構,為金融體系的一部分,金融服務業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等行業,與此相應,金融中介機構也包括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 以下是相關概念:
金融機構:泛指從事金融業務、協調金融關系、維護金融體系正常運行的機構。 市場經濟制度下,世界各國的金融機構體系一般包括:貨幣金融政策、制度的制定及執行機構;金融業務的經營機構;金融活動的監督管理機構。 我國的金融機構體系包括:以中央銀行為核心,商業銀行為主體,政策性金融機構、非銀行金融機構等多種金融機構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及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等監管機構並存,分工協作,相對完整的金融機構體系。
銀行種類: 中央銀行:是一國金融機構體系的核心,是發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 商業銀行:以吸收存款為主要負債,以發放貸款為主要資產,以辦理轉帳結算為主要中間業務,具有創造存款貨幣功能的銀行。亦稱為存款貨幣銀行,該類銀行對貨幣運行的影響程度大,因而受到更嚴格的監管。 專業銀行:專門經營指定范圍業務、提供專門性金融服務的銀行。專業銀行是社會分工在金融業中的表現,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 包括經營性專業銀行和政策性專業銀行兩類。
經營性專業銀行包括:
1、儲蓄銀行;
2、投資銀行;
3、抵押銀行;
4、特殊職能銀行。
政策性專業銀行:政策性專業銀行一般是指由政府設立、不以盈利為目標,而以貫徹國家產業政策或區域發展政策為目標的銀行。
包括:1、開發性銀行;
2、農業性銀行;
3、進出口銀行;
4、中小企業信貸銀行;
5、住宅信貸銀行。
政策性銀行:由政府投資設立或擔保,以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戰略為目的的非營利性金融機構。
非銀行金融機構:不能吸收公眾存款,以某些特殊方式吸收資金並運用資金,提供特色金融服務的金融機構。
非銀行金融機構指不以吸收存款為主要負債,而以某種特殊方式吸收資金並運用資金,能夠提供特色金融服務的金融機構。
銀行以外的金融機構統稱為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信用合作社、證券機構、財務公司、租賃公司、投資基金、養老基金、資產管理公司、消費信貸機構等。
G. 什麼是六類非銀行金融機構
六類分別是:信託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
非銀行金融機構 (non-bank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是以發行股票和債券、接受信用委託、提供保險等形式籌集資金,並將所籌資金運用於長期性投資的金融機構。非銀行金融機構與銀行的區別在於信用業務形式不同,其業務活動范圍的劃分取決於國家金融法規的規定。
非銀行金融機構在社會資金流動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是:從最終借款人那裡買進初級證券,並為最終貸款人持有資產而發行間接債券。
通過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這種中介活動,可以降低投資的單位成本;可以通過多樣化降低投資風險,調整期限結構以最大限度地縮小流動性危機的可能性;可以正常地預測償付要求的情況,即使流動性比較小的資產結構也可以應付自如。
(7)2017銀行金融機構信用等級擴展閱讀:
非銀行金融機構整改建議:
完善非銀行金融機構發展的制度安排,規範金融市場秩序。盡管我國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發展已有近30年的歷史,但很長時間內缺乏一個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安排,信託公司出現風險控制弱化、資本金不足、違規經營及虧損嚴重等問題;財務公司出現行政干預過多、貸款集中度過高等問題。
這些都導致非銀行金融機構發展緩慢甚至出現停滯不前的局面。因而,要發展非銀行金融機構,政府必須進一步完善相應的制度安排,推動金融機構創新,促進非銀行金融機構健康有序發展。當前,可以考慮大力發展小額貸款公司,改造某些准金融機構為信貸機構,加快步伐構築中小企業融資平台。
H. 怎樣可以查到在金融機構中的個人信用等級
帶上本人身份證到當地的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去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