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深化金融改革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
是業態結構調整,如金融改革,加速第三產業,開設上海自貿區,設立英國人民幣與英鎊直接對換中心等
B. 國家金融改革的方針政策的內容是什麼
中國金融改革已進入深水區。面對金融業全球化、市場化和外國資本的大量進入,此時的政策選擇至關重要。既不能左,又不能右,不能左就是要抓住歷史性機會,實現中國金融業的脫胎換骨,不能坐井觀天,夜郎自大;不能右就是不能盲目引進,照抄照搬,失去主權。正確的取向應當是:在自然穩定策略的基礎上,實現發展穩定策略和適應性學習穩定策略的均衡。
掌控金融主權的根本措施
中國政府各項方針、政策如何正確指引和實施,以及金融系統如何認真、科學地貫徹這些方針、政策。這是當前我國金融穩定發展的一個基本經驗,也是中國金融穩定環境優於其他經濟體的特殊規律,應當更好地保持下去。
中國政府始終強調一切服從穩定大局,要求正確處理好穩定、改革和發展的關系。在這一方針指引下,建立了至上而下的金融安全網,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安全系統,確保金融業有效、穩健運行。
從2004年初開始,中國政府把科學發展觀作為全黨全國的行動指南,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把經濟可持續發展作為戰略目標。提倡科學發展觀,改變以往經濟運行只重數量不重質量、只重總量不重結構的粗放型格局。這一方針政策的實施,及時有效地阻止了一些金融不穩定因素的發生,扭轉了一些地方的"大幹快上、急躁冒進"的做法,有效地熨平了經濟周期的波動對金融的沖擊。
這一輪宏觀調控雖然從2003年9月開始就採取了一些措施,但效果不太明顯,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的增長動機和思想觀念沒有轉變。到2004年兩會結束以後,意見才取得統一,固定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在2004年二季度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自此,中國經濟進入了穩步運行的狀態。
正確權衡改革、發展和穩定關系
把金融風險和金融危機的防範和金融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有效地保護了金融生態,維護了金融穩定。首先,通過深化金融改革和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已初步建立了金融穩定的長效機制。中行、建行、交行和工商銀行的改革進展順利,建行、交行已經上市。農村金融改革取得較好效果,一些新出現的問題不斷得到矯正。人民銀行正在研究進一步深化農村金融改革,推進農村金融市場化,增加農村金融供給的意見。郵政儲蓄改革方案已經確定,郵政儲蓄銀行在積極籌建中。政策性銀行改革正在醞釀,對進出口銀行的改革方案已在制定。資本市場的股權分置改革進入關鍵階段,一個有序的資本市場正在逐步形成。這些改革的主要目標是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形成我國金融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
其次,人民銀行根據當前中國金融穩定的需要,進一步強化金融穩定工作,初步形成一個符合市場規律的金融穩定救助體系。人民銀行已會同財政部、銀監會、國務院法制辦和發改委成立了存款保險條例起草工作小組。隨著《存款保險條例》列入國務院立法體系,存款保險制度已從理論研究、模式比較轉入制度構建階段;設立國有獨資的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有限責任公司,維護資本市場的穩定。為此,證監會、財政部、人民銀行於2005年7月1日,頒布了《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管理辦法》,建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設立匯達資產託管有限責任公司,負責清收央行救助再貸款形成的不良債權;設立中央匯金公司,代表國家對部分重點金融企業行使出資人的權利和義務。設立這樣一個公司為國有金融企業改制提供資金,是完成金融改革,穩定金融體系的重要手段。
再次,不斷推進金融市場化步伐,改善金融生態環境,為金融穩定打下良好的基礎。對利率機制進行市場化改革,逐步建立了以市場供求決定的,中央銀行通過運用貨幣政策工具調控的利率形成機制。改革匯率形成機制。進一步擴大金融對外開放。中國正在按照對WTO承諾的要求,堅定不移地推進金融業對外開放。從加入WTO以後,中國金融業加快了金融開放的步伐。對外開放提高了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引進了先進的金融管理技術、人才、產品和現代企業制度,加速了金融創新。金融業的現代化、國際化和標准化水平不斷提高。初步建立了金融穩定的協調機制和評估體系。從2004年開始,定期公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採取措施保護金融生態環境。對全國的金融生態環境進行了測評,充分調動各地政府保護金融生態的積極性。
激活金融市場,提升金融價值
各金融機構根據巴塞爾新協議的要求,逐步提高銀行業的資本充足率,建立各種有效的矯正機制,補充銀行資本金,調整資產結構。金融穩定的各項指標不斷得到優化。全國各金融機構在原有信貸風險五級分類管理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對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的管理和防範措施。改善銀行經營的生態環境,提高金融市場效率,優化金融結構,最大限度地減少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
掌控金融主權,維護金融穩定,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也不是某個局部環節的事,而是一個系統性整體性的工作。從以上介紹的幾方面工作進展情況看,我們的主控意識還是很明顯的。對於外資介入商業銀行,主要目標是很清楚的,就是要維護中國金融業的穩健發展,離開自身的發展則無法參與國際競爭,更無主權可言。在此過程中,要發展中國的民族金融業,培養一大批真正的中國金融家。在對外開放上,應當留有底線,循序漸進。要繼續堅持漸進式改革路線和增量改革不動搖,實現金融業在改革開放中穩步發展。
C. 金融改革 是什麼
金融改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將允許投資者做空股票的試驗方案的規模擴大了3倍;
2、採取措施支持地方政府發行債券;暗示允許更多私人資本進入銀行領域;
3、將嚴密管制的資本賬戶略微放鬆。
在A股市場上,金融體制的一系列改革對銀行、保險和券商信託等板塊形成了反復向上的刺激動力,在利好政策刺激下,金融股的企穩走強將對整個A股的趨勢見底回升起到極為關鍵的作用。而伴隨著金融業壟斷門檻的降低,部分優秀的商業銀行、創新能力較強的券商以及與互聯金融相關上市公司的未來發展預期將產生逆轉,優秀金融公司或參股金融公司的估值有望出現價值回歸行情。
2015年12月2日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會議認為,堅持突出特色、重點推進,選擇一批條件成熟的地區分類開展金融改革創新試點,可為深化金融改革開放積累經驗,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會議決定,一是建設浙江省台州市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創新試驗區,通過發展專營化金融機構和互聯網金融服務新模式、支持小微企業在境內外直接融資、完善信用體系等舉措,探索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二是在吉林省開展農村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圍繞分散現代農業規模經營風險、盤活農村產權,對農村金融組織、供應鏈金融服務、擴大農業貸款抵質押擔保物范圍、優化農業保險產品等進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