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金融帝國如何控制子公司開店

金融帝國如何控制子公司開店

發布時間:2021-08-08 22:35:19

1. 金融帝國2中型超市怎麼經營啊

HELLO!~我知道你的困惑在哪裡了,你是說教程給你的任務是利潤額達到一定的數,比如100萬等等是嗎?
這個教程是初級很簡單的,你既然建了第二家超市那麼我估計你已經會看地圖了吧?也就是右上角那個小地圖,你點擊那個美元標志的按鈕也就是那個大S,然後會看到地圖有暗紅的部分也有黃顏色的部分,越是黃的部分是購買力和地價高的地方,那麼你就建上10家以上的超市(要注意每家之間隔開一定距離)。
因為這是個小教程,所以只允許你建超市賣東西,所以二樓那位說的就不對了,因為樓主現在根本沒法建農場,你建了很多超市就開始賣東西就可以了,很快你會看到你游戲界面下方的工具條中間的利潤方面就達到任務要求了。
這個游戲確實經典,內涵很多經濟學知識。希望樓主耐心玩下去,有不懂可以網路里發簡訊給我啊。我對這游戲很懂的

2. 金融帝國2裡面如何實現零售業和製作業的壟斷

看你占的市場百分比,如製作業主要是看工廠生產的產品總價值.
只要經濟規模夠大,就可以.

3. 金融帝國2怎麼用A公司來收購B公司

先買A的股票到達50%以上。然後。用A公司的錢買B公司的股票。達到75%還是80%來著。就會出現選項了。

對了。要用玩家公司的錢買股票。玩家買股票無效。

4. 金融帝國2如何壟斷零售業和製造業

開股票模式的話,一開始炒股可以炒出虧都虧不完的錢,幾百億,幾萬億,這時候你壟斷整個太陽系都沒問題,不過游戲就失去它本來的意義了。
不開股票,不管你的資金是非常低還是非常高,一開始只能慢慢從零售業做起,根本沒有資本投入製造業。投入製造通常會發現,產品還沒有開始銷售,現金就虧空了。
剛開始,可以開零售店賣食品,凍豬肉凍牛肉凍羊肉凍雞肉,一個城市必定會有一種凍肉供不應求。找到那種凍肉之後,就專攻那一種,才能保證長久的盈利。然後,可以賣皮製品之類的,葯也不錯。等到你有錢出電子產品了,你會發現最後市場都被你壟斷了。
或者一開始開個金礦,賣金戒指,一般也會賺得,至少二三十年內需求都會相當的充分。占個化工礦,然後高價賣電腦,也是個賺錢的方法。後期占木材和油礦,把價格調的高高的,窮死電腦。
有了資金再慢慢發展吧。每個城市需求都不一樣,看看電腦的發展路線,模仿電腦的來,搶占電腦的市場份額和生存空間。
又或者,有閑錢可以建公寓或者商務樓,那是肯定會賺的。只管調高租金,低租金盈利太少,劃不來,等利潤和出租率下降之後,再降低租金,賺錢之後再升回來。吵樓賺錢,就是要有高利潤。公寓利潤至少7,8萬,商務樓應該要有15,6萬,不想要了就賣,電腦肯定會買的,反正炒樓幾乎不會虧,你要掛肯定是因為開店和開廠掛的,絕對不會是因為炒樓。
一切都靠自己的不斷調整,開店開廠要小心,撐過前幾年就ok了,未來的世界就是我們的。哈哈

5. 金融帝國2如何並購其他公司(超過75%股權,我超過80%都不行)

我也是你那樣,我估計是下載的游戲問題,我游戲54M,而一般好像是180M

6. 金融帝國2的經營管理

1.正的現金流
和模擬城市一樣,你要盡快建立起正的現金流。這里沒有拖欠債,也沒有資產抵押貸款(這點很不好),一但手中沒有現金了,你就得倒閉。倒閉的標准不是資不抵債,而是你無法按期支付債務,這是西方15世紀以來的商業傳統。而中國因為商人文化和契約觀念比較薄弱,加之政府擔心國企倒閉造成的失業壓力,所以破產法的限定很緊。在民間也受契約觀念弱的傳統影響,私營企業主往往手中有錢就拿去投資,而不能區分現金和利潤的差別,等到討債的人上門時再想辦法,反正自已的資產放在那兒,又不是還不出錢,你怕什麼,想討債先等兩天吧。
2.品牌政策
一開局就要決定你的品牌政策,因為變更品牌政策會導致以前的品牌報廢。這個設定不是很合理,朗訊剛成立時還借用了一陣子AT&T的大名,中國電信在分割之後更改標識,你能說它的用戶就會重新開始認識中國電信,以為那個高收費低服務的公司不再存在了嗎?當年電話初裝費所導致的負的品牌忠誠度,不可能這么快就消失的。
你可以選擇三種品牌政策,統一品牌、系列品牌、個別品牌。統一品牌可以通過公關部的費用開支去加強,廣告開支比較少,而且開發別的城市的新市場時會已經有一些品牌基礎,不需要從零開始。但是如果你的產品質量不平衡時,給人的印象不好,低質量的產品會拖累你高質量的產品,但是象GE和三菱那樣from chips to ships樣樣都做得很好的企業也不是沒有。個別品牌是指每個產品都使用一個品牌,相互之間不會影響,但是廣告費用的開支是個問題,不過好處是品牌值漲得非常快,比用系列品牌和統一品牌時都快許多。系列品牌是同系列使用一個品牌,這可以將較差質量的產品的影響局限在某個系列中。而且同系列的產品使用的原材料相類似,在技術開發上一般是共同受益的,一但某個技術得到提升,往往是同一系列中產品的品質一起得到提升。例如晶元技術的提升導至晶元質量的提升,而晶元質量的提升導致電腦系列中台式、筆記本、掌上電腦三種產品(第四種產品是列印機,不用晶元的)的質量提升。
游戲中允許OEM,這是個很有趣的設定,不過游戲中並沒有說清楚這個功能。你在零售店和工廠里可以看到有個商標部門,但是在管理指導菜單里只看到一句「該部門處理的產品」,如何個處理法?沒有任何說明,這個部門是干什麼的。現在我告訴你,這個部門是貼商標的。將消費品從港口或者NPC的工廠買來,經過這個部門處理一下,再賣出去就成了你的產品。你要檢視產品明細時,它變成了你生產的產品。相應的代價是,你無法利用原有的品牌,而你的品牌是從0開始的,遠不如供貨商的品牌。在工廠里也有一個商標部門,不知有什麼用。因為工廠的進貨是中間產品,而中間產品是只有價格質量沒有品牌的(現實世界中當然有品牌,這是一種合理的簡化)。所以這個商標部門是用來給自產的產品貼商標的。為何需要貼商標?可以加強自己的品牌嗎?找不到答案。
3.研發
前面提到過,零售業是沒有競爭優勢和核心競爭力的。當然,要成為沃爾.馬特那樣的零售業品牌巨人,也不是不可能,這個我們在後面策略一節里會提到。在這里,競爭優勢和核心競爭力來源於三個基本因素:價格、質量、品牌。我們前面已經提過如何通過運費和產能降低成本,也講了品牌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現在談質量。不同產品之間,價格與品牌的影響是此消彼長的,但是質量的影響,則是永恆的。
研發,就是生產技術的提升,而生產技術的提升,就是產品品質的提升。
當我們的研發將晶元製造技術從30提高到100時,這時我們的晶元質量就是95+2.5=97.5,提高了66.5。
你也可以向別人購買技術,因為你開局時往往沒錢支撐太多的研發中心。技術領先的公司一般不願意賣技術,但能成功向它買到的機率還是有20-30%左右。從技術排第二的公司就能100%地買到技術。
4.定價
技術的提升導致質量的上升,廣告的支出導致品牌的加強,兩者結合的結果是你的產品的總體評價遠遠領先於競爭者們。這么高的評價對你沒有用,你只需要總體評價略高於競爭者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你的提價空間。品牌和技術上的投入,並不僅僅是從銷售量的增加上來得到回報,通過總體評價指數下降到略高於競爭者時,所能得到的最大提價幅度,是評價你在技術和品牌上的投入的回報有多少的更直觀的方法。
NPC的公司在調價上做得很頻繁,品質比我高時會上調到高過我一倍有餘,品質太差時又完全不到我的一半,而這時我根本沒上調過價格,可見他的銷售必然是處於虧損狀態。調價就和調房租一樣,是一件很麻煩的事,調房租你要時刻注意出租率,調價格你要時刻注意競爭對手的價格。除非是獨家壟斷的生意我一次性漲價完事,否則這種麻煩事我一般是丟給雇來的COO去做。COO的面板里有個選項是價格政策,如果選激進,那麼他就會盡可能高地調價以榨取每一分錢利潤。不過我雇的幾個COO做得並不好,大概是因為在零售方面的能力太差。
5.僱人
你建立總部後並建立相應的辦公室後可以雇三個人,銷售總監、CTO、COO。工資標准取決於你的年銷售額,並依個人能力的不同而略有浮動,COO的工資可以佔到年利潤的1/5。當你的年利潤增加時他們便會要求加薪,因為你不知道該加多少比較合適,如果拒絕的話會導致關系惡化,無法再次僱用。所以我一般加一點,然後對方拒絕後我再跑到人物信息里聘他。
銷售總監是用來加強你的零售店的銷售的,不知為何選人的標准卻是營運的能力。銷售總監對於提高銷售水平有著很大的影響因素,我無從得知其中的演算法。不過有一次我的銷售總監向我要求加薪,加薪後月利潤增加了一倍,而此前一年及此後一年我都在股市裡作並購,對於生產經營上並無任何舉動。
CTO能加強你的研發,並自行決定新的研發計劃,以免研發資源被閑置浪費,當然你可以對他的計劃作出調整。CTO的問題在於他會對超過100的技術繼續研發,而事實上整個經濟體系中有近百種技術等待研發。你可以通過CTO的辦公室向別人購買技術,你也可以通自己(CEO)的辦公室買技術,我不知這兩者有何不同。買技術時,如果技術低於80,一般對方都會願意賣,如果技術高於80,就只能向該項技術排第二位的公司買,處於領先地位的公司一般不願意賣技術,別人向我買技術時,如果這個技術是我正在應用於生產中的,我也不會賣。
COO的工資比另兩個人高出幾倍,同一個人任不同的職位會提出不同的工資要求。COO是一個自動化管理的助手,其自動化管理的水平與該人在某項能力上的水平有關。游戲入門課程的建議是製造業、礦業、種植業強一些比較好,事實上也沒有什麼選擇的餘地,許多關卡里所有的人的所有能力指數都是0。我主要是指望COO能幫我自動給零售業調價,不過事實上他做得並不好。另外,零售業向製造業采購時,在同一產品有幾個工廠生產時,經常會發生不平衡的情況,一個廠供不應求,另一個廠卻產能富餘。因為零售店各自的銷售波動都是相對獨立的,而零售店的進貨則是鎖定某個供應廠商無法調整。在廠家暫時不及供貨時零售店不會暫時切換到產能富餘的廠家采購,因為自動切換只有在廠家完全斷絕了銷售時才會發生。我本來指望COO能幫我做這件調整工作,但事實上AI中並沒有加入這個功能。
另一個解決同一產品的不同工廠銷售不均衡問題的辦法,是設立一個倉儲中心。因為資本主義2沒有提供倉儲中心的建造,我們只能用一個小工廠以「購進-倉儲-銷售」的方式,從多家廠商購進,再統一賣出。雖然要付一筆小工廠的維持費,但是在管理上方便許多,而且銷售不均衡的問題解決了以後,市場潛力的挖掘就更充分了。但是這只能適用於中間產品的銷售不均衡,因為工廠不能從工廠購進最終消費品,而商店也不能從商店購進最終消費品。最終消費品從工廠出來後,就只能直接進入面向消費者的銷售點,而無法增加一個中間環節。這也是一個設計上的缺陷。
6.工廠選址
對於高附加值的消費品生產,其中間產品的采購決策是一件很頭痛的事。如果能夠外購的話,建議先暫時外購,同時加強研發,等研發完成後再自產,因為自產意味著要從礦場開始直到中間產品的工廠為止的一大筆投資。在無從外購時,可以去別的城市找找看,雖然城際運費相對於其原價是一個很大的數字,有時甚至運費比原價還要高,但是對於高附加值的製造業來說,原材料的成本只是一個很小的數字,在暫時沒錢自產時,付運費比花錢投資要劃算。
有時所需的中間產品在別的城市的港口有供應,因為你不能直接購買別的城市港口的產品,所以你可以在當地建一個小工廠,從港口進貨後再轉賣到你的最終消費品製造工廠。
有時你自建了中間產品的製造工廠,但是當地的下游企業卻消化不掉它的產能,而你又打算在別的城市開發新市場。新的最終消費品工廠是建在新市場邊上,還是建在中間產品所在的城市?若新工廠是建在新市場邊上,中間產品是就地外購,還是花一筆城際運費自產自銷?
中間產品外購還是內購,這個答案很簡單。如果你有工廠在生產的話,盡可能內購。因為你的成本並沒有看起來那麼高,你的進價有很大一塊是你另一個廠的利潤。但是對於新廠選址,則要考慮運費的情況。
資本主義2對於城際運費的演算法有兩個BUG。台北與漢城的距離只有24公里,而台北市東邊到西邊卻有上百公里,城際距離遠小於實際距離,甚至小於同城內的距離,這是件不可思議的事。另一個BUG是車體和引擎的運費,比整車的運費要高許多。
另外,運費是以產品自身的價值為基礎進行計算的,而不是以體積、重量為基礎進行計算的。結果就是原材料的運費少得可憐,運一隻引擎的運費所能運的鋼材,夠造幾百隻引擎了。對於這種情況,我們的對策是,將高附加值的生產放在市場當地,而原材料和車體引擎之外的中間產品,則可以統一在某個城市生產。
6.市場調研
游戲直接給出了市場調研的數據,你可以直接從產品明細中查到佔有率、以及銷售各因素的對比。而在現實中,這種數據並沒有這么容易就能拿到,要麼你花大錢自己去搞調查,要麼向AC尼爾森之類的公司去買。即使是AC尼爾森這樣的大牌公司,拿到的市場數據仍可能與市場的真實情況有較大的偏差。
所以,好好把握這份免費的資源,經常查一下產品明細。

7. 金融帝國2做空公司的問題

原因很簡單:你提到的方只適合游戲剛剛開始的那種特定環境。

據本人實踐,一旦游戲開始(比如時間進行了≥1分鍾),市場各公司的股價發生變化(估計是公司凈資產出現增值),通過5%的拋空與接盤的方式,已無法將其股打到接近於0元,最低只會無限接近公司凈資產。

你的例子中,可能是因為選了第5關的原因,公司股價波動的起點不為0.0元(即凈資產不為0),所以不論如何拋壓,股價總在凈資產價格即5塊多,附近止住。

8. 金融帝國2 里如何增加CEO個人財富自己的公司已經百分百控股了,可是公司現金多CEO少,有什麼辦法轉移么

總部建立首席執行官辦公室在自己的頭像下調整自己的工資發錢。
分紅會給其他持股者錢。你100%控股就分吧,

9. 金融帝國2怎麼玩呀我是新手,誰給我指導

首先進入游戲,把時間點停,這樣你就可以好好看一下城市的各項信息了。
不建議一開始就建生產工廠,必須要先建零售店,一般港口進口的商品評價會比較高,你需要一個一個港口的看,在港口的商品里點擊可以發現該商品的評價和該商品在本地的評價,二者一定要該商品評價大於本地評價,越大越好,因為顧客買商品根據評價來的,如果你賣的商品評價低於該地區的評價,那你的商品就賣不出去了。根據那些評價高的港口商品所需零售店類型建立零售店,采購港口商品,如果有必要建立商標部門,這樣港口商品會變成你生產的商品(貼牌,OEM,呵呵),這時你為這些貼牌產品打廣告就是為自己了,不會提高競爭對手從港口進貨的評價值。
開始零售以後,時刻根據商品的評價調價,注意,只要你的商品評價稍大於地區評價即可,當然如果有競爭對手就要考慮他的商品評價。
接下來就是邊調價邊等待,銷量會逐漸提高,慢慢利潤會大於營運費用產生凈利潤,於是就開始賺錢了。這時你就會有足夠資金做事了,開研發,開工廠,建總部……
記住啊!一開始開完零售店一定要剩餘5M-10M的資金,因為有利潤之前一直是虧損狀態,你的資金會逐漸變少,有了利潤才會增加起來。千萬別因為沒有留資金而破產或貸款或發行新股,那會是惡性循環。

10. 請教金融帝國2地產業如何經營

金融帝國2中玩地產是比較麻煩的。
房地產有兩類,一種是建後不再產生費用,也無法出租生利的,個人和公司都可以建。
第二種是可以收取租金,每月要支付一定費用的,當租金低於開支時,就會虧損。這種只有公司能建。
兩種都會隨著房地產升值而得到增值,可以在『損益表』里『資產增值』一項看到,但平時只有第二種能產生利潤(當然經營不好也會虧損),第一種只有在成功出售(不知為什麼,我玩的時候就沒有成功出售過)後才能產生一次性獲利。

第二種獲利的關鍵在於租金的調整,以實現出租率最大化。關鍵有二:

一是蕭條期房租過高,當隨機因素的整體經濟下滑時,市場消費會減少,股市下跌,房價地價也跌,若不及時調整房租,出租率就會很快從80-90%跌到10%。
二是游戲中某一類房地產超過一定數量時,該類房地產的出租率就會全部下跌至0,這應該是游戲的一個bug。

因為租金的調整很麻煩,可以建總部,雇一個COO,他會自動幫你處理一些管理上的事務。但要注意一定要選一個合適的人員(看人員屬性,在哪些領域擅長),否則適得其反。

個人經驗,房子不用自己建,等大蕭條時,會有一些房地產以低於建築價格(游戲中建房子要付兩部分錢,一是固定的建築價格,二是不固定的地價;越是繁華地段,地價越貴)出售,等於白賺了地價。

股票、礦產我沒玩過,但看其他玩家玩得挺歡的(比地產好玩,壟斷礦產後,自建幾家工廠倒幾次手,把價格翻上去幾倍,再賣給別的玩家,暴利。)。我喜歡壟斷全部礦產後,內銷,這樣別人就只能在農產品中折騰了。我安心生產電器、汽車……,連科技都省了。

閱讀全文

與金融帝國如何控制子公司開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縣級企金融機構單位處室 瀏覽:922
上海重信金融重慶分公司 瀏覽:194
小額股票質押融資借不到錢 瀏覽:215
平安銀行貸款中介 瀏覽:806
中信證券研究所網址 瀏覽:310
黃金葉煙標 瀏覽:626
大眾金融服務費標准 瀏覽:490
9月8日歐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624
大同黃金那裡有回收的 瀏覽:415
如何營銷理財客戶買基金 瀏覽:214
金融機構的主體包括 瀏覽:825
牛市不買融資股票 瀏覽:558
中介公司傭金基本提成多少錢 瀏覽:942
銳拓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的網址 瀏覽:535
富森外匯套路 瀏覽:940
建行發展線上融資 瀏覽:908
美國期金價格暴跌 瀏覽:664
泰國的外匯儲備多少 瀏覽:63
深圳前海達飛金融服務有限公司融資情況 瀏覽:695
中銀國際證券北京分公司 瀏覽: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