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人求《論產業集群對外貿的影響》的論文
金融產業集群的形成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以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為例
顧安琪
華東師范大學城市與區域經濟系05級
摘 要:本文首先對產業集群進行了簡要的介紹,然後在此基礎上對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金融產業集群的形成機制進行了分析,最後以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金融產業集群對區域發展的影響進行幾方面的論述。
關鍵詞:金融 產業集群 形成機制 區域發展 陸家嘴
1. 產業集群的概念
邁克爾·波特(1990) 指出,一個國家或地區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優勢的關鍵是產業的競爭優勢,而產業競爭優勢來源於彼此相關的產業集群。產業集群是一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聯系的公司和關聯的機構,它們同處或相關於在一個特定的產業領域,由於具有共性和互補性而聯系在一起。產業集群具有專業化的特徵。產業集群重點觀察分析集群中的縱橫交織的行業聯系,揭示了相關產業聯系和合作,從而獲得產業競爭優勢的現象和機制。產業集群內的相關企業共存於某種特定產業(部門)內,又可能不僅如此,而且相鄰於相關支撐產業。
金融產業總是以集群的形式出現並形成金融中心( Pandit et al , 2001)。放眼於世界各國,那些組織層次比較嚴密、網路體系比較完善、發展規模比較大的金融產業集群,往往表現出強勁、持續的競爭優勢。近年來, 隨著上海現代服務業的蓬勃發展, 在中心城區出現了一些集群雛形, 並呈現快速成長態勢。本文試圖以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實證分析上海金融產業集群的形成機制以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2. 金融產業集群的形成機制
2. 1供給因素
金融產業集群可堪稱專業勞動力的「蓄水池」,能及時為金融公司的發展輸送大量、高素質的勞動力。這是倫敦、紐約、法蘭克福等金融中心能夠吸引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的共同原因。特別是由於金融業的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多方共同參與完成的(如歐元的交易知識是在更高級的交易員的監督下實現的),因此,產業集聚是許多金融產業發展的必要條件。
1
再次,金融業的創新步伐加快,交易中的默會知識增加,交易往往需要在面對面的情況下完成。相反小的金融公司,比如金融公司的分支機構、獨立保險人員的業務比較簡單,不需要太多的默會知識和大量的專業勞動力,因此,這些機構和個人往往坐落在金融中心之外。
供給因素的另一方面是金融業的支持產業的發展。由於金融產業需要大量相關產業的支持,如會計、法律、管理咨詢業、精算業、計算機的軟體和硬體、廣告和市場調研、人才招聘、教育、金融出版業等等,金融中心金融業的集聚促進支持產業的產生與發展,反過來,支持產業的發展也促進了產業集群的發展,即改善信息流動、提高效率、增加流動性。
2.2 需求因素
需求因素最重要的是坐落在金融中心能夠提高公司的聲譽和形象。由於社會對坐落於一些金融中心的企業具有認同感,該區域的企業能夠被人們接受,這是一些企業向集群集中的重要原因。需求方面的第二個因素是產業集群能夠減弱信息不對稱,從而減少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發生。
3. 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金融產業集群
3. 1 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界定
陸家嘴金融貿易區處於黃浦江與浦東內環線之間, 佔地28平方公里。與20世紀30年代被稱為「遠東華爾街」的外灘隔江相望, 是我國唯一一家以「金融貿易」的命名的國家級開發區。目前, 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已成為全國經濟流量最大、服務最完善的金融貿易中心, 與紐約曼哈頓、倫敦金融城、東京新宿金融區等國際CBD地區一樣, 它已初步形成了以金融業、生產性服務業 為核心的現代服務業集群。區域流量經濟、經濟總量與GDP貢獻值在全國家及開發區名列第一。
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內國際、國內的銀行、保險、證券、基金和財務公司等金融機構高度集聚, 形成龐大的、能夠輻射亞太地區的金融市場。隨著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公司、交通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上海分行、浦東發展銀行上海地區管理總部、東方證券有限公司等機構的遷入,金融貿易區的金融集聚與輻射功能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面。在金融貿易區分行級以上中資銀行機構達到18家,主要有央行上海分行、工行上海市分行、中行上海市分行、建行上海市分行、浦東發展銀行上海地區管理總部、深圳發展銀行上海分行、國家開發銀行上海分行。分公司以上中外資保險機構19家,主要有太平洋、天安、華泰、太平、太平洋安泰、中宏、中國再保險、中保康聯、金盛、泰康。證券機構主要有上海證券交易所,東方、光大、東吳、申銀萬國、閔發、銀河等證券公司。外資銀行機構56家,其中銀行42家、保險公司13家、財務公司1家。花旗銀行、渣打銀行、匯豐銀行的中國區總部遷入金融貿易區。29家外資銀行
2
獲准經營人民幣業務,24家外資銀行成為「主報告行」。金融貿易區成為外資銀行在中國開展業務的中樞。在金融貿易區還集聚了一批基金管理公司和投資管理公司,如國泰金鷹、富國、鵬華、銀河。中外金融機構在陸家嘴開設營業網點160多家。上海證券大廈、上海船舶大廈、招商局大樓、匯豐大廈、中國保險大廈等高層樓宇集中了金融貿易區內大部分中外金融機構。香港新鴻基地產公司、東方開發管理公司、中國平安保險公司、上海銀行、花旗集團等公司年內批租土地22幅,面積85.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75.6萬平方米,合同金額52億元。
3.2 陸家嘴金融產業集群的形成機制
陸家嘴金融產業群的形成的政府規劃主導的結果。主要表現為, 形態開發為先導, 制度創新為基礎, 強調引進一創新, 突出品牌優勢。其起點高、成長性快、規模優勢明顯, 具有外部移植性。
作為浦東開發開放的一個核心主體、上海CBD建設的重點地區, 政府設入大量建設資金對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進行形態開發, 特別是通過採用國際級設計公司的方案, 優化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總體規劃, 實施統籌布局, 而且還通過增強電子化商務中心區信息設施能力、搭建信息服務平台等手段, 優化運行環境, 逐步建設了智能化的高級商務辦公樓宇、配套的商業與生活服務設施、完善的交通通訊設施, 這在形態上為金融產業集群的形成和發展創造了一個比較完善的平台和有效的空間載體。
獨特的制度優勢是陸家嘴金融產業集群形成更為重要的原因。浦東作為長江三角洲經濟的龍頭、對外開放的窗口, 國家和上海市對浦東在制度創新和擴大開放方面的先行試給予了大力的支持, 如賦予服務貿易對外開放的功能性政策、吸引各類金融機構、中外基金和投資銀行的配套政策,鼓勵要素市場的產品創新政策等等, 在產業政策導向上則明確要大力發展金融保險業、信息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這些政策優勢無疑是陸家嘴金融產業集群發展的制度環境。
同時, 自20 世紀80 年代開始, 全球掀起了國際產業轉移的高潮, 發達國家大批的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向中國轉移, 並在20 世紀90 年代發展成為東南沿海經濟的重要支柱, 中國逐漸成為世界工廠。隨著製造業國際轉移趨勢的發展, 國際上與製造業配套的生產性服務業 也加劇向中國轉移, 上海作為綜合服務功能完善的大城市, 自然成為這些生產性服務業 轉移的首選城市, 而浦東完善的硬體設施和獨特的制度優勢, 無疑對生產性服務業 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通過這種特定的環境再造和制度安排構建起有形的空間載體, 從外部吸引移植進大量
3
的金融服務產業, 並逐漸建立起持續吸引相關企業集聚發展的機制, 這就是陸家嘴金融產業集群形成的機理, 它是一種外生性的集群。由此, 這就意味著陸家嘴金融貿易集群要發展壯大, 一方面必須做到在制度、機制、人才上進一步與國際接軌,以便於進一步吸引國際跨國金融機構、地區總部等關鍵企業進駐;另一方面, 則要加快形成地方性的社會網路結構, 積極培育本土化的服務企業或者說使跨國服務型企業本土化發展、企業服務對象本土化, 等等。同時, 也應加強城市政府、企業、中介組織的協作, 積極推動集群內部資源共享和合作機制的形成, 促進相關的衍生服務集群發展等。
4. 產業集群對區域發展的作用
4. 1提高生產經營效率
通過空間上的集中和產業組織優化,金融產業集群具有集聚經濟效應、規模經濟效應以及范圍經濟效應,進而呈現為集群中金融產業的生產經營效率優勢。首先是交易成本的降低。集群中的金融產業可以共同使用電信網路、客戶徵信系統等公共設施,減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額外投資,並利用地理接近性而節省相互間物質和信息流的運移費用;同時藉助於集群中企業間以合作和信任為基礎的社會關系絡,交易方容易達成交易並履行合約,節省了企業搜索市場信息的時間和費用,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其次是資源利用的高效。集群是包括技術、資金、人才等各種資源的積聚地,有利於金融產業快速、便捷地獲取自身發展所需資源,促進企業迅速成長。集群中金融專業人才流動頻繁,金融人力資本定價充分市場化,吸引著來自各地甚至是全球范圍的金融精英。集群的發展和分工協作效益的導向,促使金融產業在比較內部生產組織費用和市場交易費用之後,可能通過企業內部分工的外部化或社會化,將原先自行生產的部分服務項目外包給其他企業,利用社會資源更快地擴大規模或降低成本,從而充分發揮資源效用。
4. 2 有利於增強區域經濟競爭力
陸家嘴創造「吸聚中外資金融保險機構數量、單位面積實收外資金融機構資本金額、外資銀行營業領域與品種、外貿銀行營運資本總額和營業稅超過1000 萬元外資銀行數量」等五項「全國第一」。 截止2003 年底, 陸家嘴中心區吸聚外資銀行資產總額突破200 億美元, 成為亞太新興國際級「資本集聚極」(Capital- pole) 之一。62 家外貿金融機構資產總額達2200 億元, 佔全國外貿金融機構資產總額57%。2005年金融貿易區以房地產開發為主的固定資產投入110.31億元,比上年增長1.8%,佔新區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18.80%。
集群帶動的要素市場輻射能量增強。證券、期貨、產權、鑽石、房地產、人才等國家和市級要素市場匯集金融貿易區。上海期貨交易所擁有會員215家,2005年成交金額16400億元,
4
其中金屬銅的交易額近10000億元,已經躋身世界三大銅市場之一,成為全球銅交易的晴雨表和價格的風向標。上海證券交易所年內新上市的股份公司70家,累計達到715家;2005年有價證券交易額48500億元,比上年增長9.9%。上海產權交易所實現產權交易額1100億元,完成各類企業交易3380宗,成為長江流域產權交易的龍頭。鑽石交易所自從2002年下半年相關政策到位後,交易量很快上升,全年成交鑽石776.4萬克拉,交易額1.57億美元;征稅6700萬元,比上年增長7倍。
4. 3 激發創新能力
大批金融產業集聚在一個區域,既加強了彼此之間的競爭,又產生相互學習的效應,使原來基於資源稟賦的比較優勢發展為區域金融創新優勢。首先是金融創新的競爭激勵。由於在同一個區域內匯集了大量的競爭對手,形成「爭先恐後、你追我趕」的「貼近競爭者生存」(李新春,2001) 的局面,無情的競爭規律形成強大的壓力,並轉而成為多數金融產業的強烈創新動力,迫使企業加快金融創新步伐。
其次是金融創新的制度支持。鼓勵創新的文化氛圍是集群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集群中不同金融產業之間、金融產業與非金融產業之間、金融產業與科研機構以及大量的中介機構之間形成的競合關系和文化認同感, 並集聚形成區域創新制度,可以快速、便捷地提供金融創新中所需要的相關資源以及各種支持條件。
再次是金融創新的知識學習路徑。當代金融創新,從本質說是一種創新性金融知識的創造、傳播以及共享的過程,而這種創新性金融知識通常具有非正式、隱含的特性,即是一種默示性知識,這種知識不能和個人、社會及地域背景輕易地分開,而且難以編碼化、難以通過正式的信息渠道傳播。金融產業集群則為此提供了「搖籃」和途徑。金融產業集群內特有的金融文化氛圍,為金融產業間知識尤其是默示性知識的擴散、傳播提供了基礎和條件。研究表明,金融產業集群區的「產業氛圍」可以支持企業間進行創新的模仿、消化吸收和迅速擴散;集群區企業間信任的存在,使集群區在創新性金融知識的傳播、消化、吸收都更加迅速、快捷,集群成員之間經過知識的綜合、外化、內化,實現了知識的區域化過程,十分有利於金融知識的共享,創造「知識乘數效應」,加快了集群區域的金融知識孵化和金融創新,從而獲得了金融創新的區域比較優勢。
4. 4 樹立強大的區域品牌
陸家嘴金融服務化集群的形成的政府規劃主導的結果。主要表現為, 形態開發為先導, 制度創新為基礎, 強調引進創新, 突出品牌優勢,有利於形成良好的社會效應。金融產業通過集聚, 金融營銷渠道的協同,可以集中廣告宣傳的力度,利用群體效應,形成「區位品牌」,
5
改變單個大企業因廣告費用過大,不願過分投入,而中小企業又沒有實力開展廣告宣傳的狀況,消除了經濟外部性,使集群中的每個企業都受益。集群形成「區位品牌」後,可以利用這個巨大的品牌價值,以專賣的形式壟斷銷售,獲取縱向一體化利潤。
5.小結
陸家嘴金融產業集群的形成是政府規劃主導的結果。通過這種特定的環境再造和制度安排構建起有形的空間載體, 從外部吸引移植進大量的金融服務企業, 並逐漸建立起持續吸引相關產業集聚發展的機制。集群提高了生產經營效率,有利於增強區域經濟競爭力,激發了企業以及制度的創新,並形成了樹立強大的區域品牌,發揮了規模效益,最大程度地配置了資源的利用率,帶動了整個區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 聶鳴、蔡鉑. 學習、集群化與區域創新體系.研究與發展管理:2002(5)
[2] 楊亞琴.上海現代服務業集群發展的途徑與機理——以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外高橋保稅區、赤峰路一條街為例的分析.上海經濟研究: 2005年(12)
[3] 寧鍾、楊紹輝. 金融服務產業集群動因及其演進研究.商業經濟與管理: 2006年(08)
[4] 王紅斌.產業集群與區域競爭優勢.金融與經濟: 2004年(08)
[5] 朱清海、李崇光.產業集群、金融創新與區域經濟發展.科學、經濟、社會: 2004年(03)
2. 鉑季(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鉑季(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為財富家族和頂端圈層人士提供私人銀行服務的財富管理機構。
法定代表人:謝文雙
成立時間:2015-01-21
注冊資本:2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20002636010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上海市奉賢區海傑路919號1幢362室
3. 鉑季金融老闆跑路了要怎麼追回資金
受害者,鉑季金融確實是個騙子,請大家不要相信
4. 鉑季私行
上周我見到他們在天鑰橋路那個有個門店開業的呢,好像很多人在那裡,我也去湊了湊熱鬧。看到現場是做理財的金融公司
5. 誰知道鉑季金融這個平台關閉了,錢泡湯了
目前是查詢不到該平台,小心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的財產。
6. s6的鉑金在到s10打排位是什麼段位
排位打完定級應該是白銀1-2段位左右吧。
7. 上海黃金交易所屬於什麼性質是否屬於銀行業金融機構
相關資料:
上海黃金交易所
上海黃金交易所是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人民銀行組建,履行《黃金交易所管理辦法》規定職能,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組織黃金交易,不以營利為目的,實行自律性管理的法人。其基本職能是(一)提供黃金、白銀、鉑等貴金屬交易的場所、設施及相關服務;(二)制定並實施黃金交易所的業務規則,規范交易行為;(三)組織、監督黃金、白銀、鉑等貴金屬交易、結算、交割和配送;(四)制定並實施風險管理制度,控制市場風險;(五)生成合理價格,發布市場信息;(六)監管會員黃金業務正常進行和交易合約按時履約,查處會員違反交易所有關規定的行為;(七)監管指定交割倉庫的黃金業務;(八)溝通國際國內黃金市場、加強與國際黃金行業的交流;(九)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其他職能。
基本職能
(一)提供黃金、白銀、鉑等貴金屬交易的場所、設施及相關服務;
(二)制定並實施黃金交易所的業務規則,規范交易行為;
(三)組織、監督黃金、白銀、鉑等貴金屬交易、清算、交割和配送;
(四)設計交易合同、保證交易合同的履行;
(五)制定並實施風險管理制度,控制市場風險;
(六)生成合理價格,發布市場信息;
(七)監管會員交易業務,查處會員違反交易所有關規定的行為;
(八)監管指定倉庫的黃金、白銀、鉑等貴金屬業務;
(九)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其他職能。
www.hi..com/ykanswy(黃金博客) 歡迎您的隨時咨詢、留言。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8. 鉑季金融安全嗎
上午就不能正常提現了,問客服說今天晚上就可以了,但願如此,不要是緩賓支記
9. 和平精英第七賽季鉑金時裝需要等到該賽季結束才能得到嗎
和平精英第七季四排前需要等到該賽結束才能得到嗎?應該不是吧,可以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