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融道讀後感
[金融道讀後感]金融道讀後感《金融道》讀後感
正如城區聯社領導在推薦這本書時所說的一樣,《金融道》它確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金融業員工讀本,在我一口氣讀完這本書後,仍在為書中所闡述的那些獨特的經營理念和企業文化風格所感到激動和振奮,金融道讀後感。杭州廣發――一家弱勢銀行在短短近十年時間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造就出一連串驕人業績的背後,所發生的讓人不敢想像的事實,反映出來的許多讓人信服的道理,對於我們信合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服務有著深深的啟發。
員工第一
在金海滕行長的建行核心觀念中,我讀到這樣一句話:「員工第一」。這句話在我看來有些震驚,多少有些別出心裁,這和一直眾多銀行提倡的「顧客就是上帝」的行為標准有些背道而馳。但他是這樣理解的:「所有服務工作,都是需要員工去做的。顧客就是上帝,這就意味著員工必須去把顧客當朋友,最終去實現一種平等的合作關系。而員工,是我們事業的基礎,就必須放在第一位。」這句話一直也是杭州廣發管-理-員工的理念,我想這正是解決很多問題的關鍵,也是對「以人為本」企業理念最實際的詮釋。杭州廣發倡導的是真正的關愛員工,充份發揮出每一個員工自己的潛能,讓朴實枯燥繁重的工作變成員工樂意的「快樂勞動」,這種快樂是發自每個員工內心的。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和贊許,有時一個微笑,一聲贊許,可能就是別人的一支強心針。工作固然是為了生計,但比生計更可貴的,就是在工作中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幹,得到一種成就感和樂趣,這樣的成就感和樂趣就是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的一部分;工作崗位所給予我們的,要比我們為它所付出的更多。如果我們將工作視為一種積極的學習經驗,那麼,每一項工作中都包含著許多個人成長的機會。「員工第一」推崇的是積極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做事的積極性、主動性,開拓做事業的創業精神,而這種精神正是他們的事業充滿勃勃生機的力量源泉。
以一顆感恩的心對待顧客
這句話也是我們張灣信用社彭剛主任經常教誨我們的一句話,客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要用感恩的心來接待客戶,讀後感《金融道讀後感》。是的,只有發自內心的感恩服務,客戶才能滿意接受,客戶才能被感動,這種感恩是相互的,你對客戶的感恩的服務最終才能換來感恩的回報。1997年中秋前夕,一個大伯手持一張存單,到杭州廣發要求辦理存單質押貸款,這張存單的金額只有500元,而且他要貸的也是500元,貸款期限也僅有一個月。如果按照收入成本計算,利息收入微乎其微,銀行還要付出人力成本和資料的工本費。但是杭州廣發卻認為這正是老百姓對銀行的信賴和支持,通過做這筆業務杭州廣發迅速在市民心目中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形象,以至於後來杭州廣發的人出門打的連的哥都感激不收打的費。以一滴感恩之水換來了湧泉的回報,對客戶的感恩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別人,這樣客戶才能帶著美好的心情離開,而我們的工作才能更上層樓,我們的事業才能進步。什麼叫優質?用心是關鍵,如果幹什麼事情不用心,那就一定是在應付。不是發自內心的工作,一定很累。我牢牢的記住了金海滕行長的一句話:一個人的價值就是感動別人,一個人的享受就是被別人感動。
細節決定成敗
金融是需求的產物,它不是賬面游戲。我們信用社在網點覆蓋上與國有銀行相比有巨大的優勢,把金融服務延伸到居民的家門口,把貼切的服務和居民要求一致,順應客戶的要求,就要從一切細節做起。有時候,細節就決定了一切。
2005年的春節,許多市民都希望兌換一些新鈔做新年的「壓歲錢」用,但遭到了許多銀行的拒絕,只有杭州廣發在接到媒體的咨詢電話之後,立即成立了專項應急小組,兩個小時內,一個特別的服務方案開始實施,市民不僅可以到杭州廣發各個支行的櫃台兌換新鈔,而且還可以通過自動櫃員機取到一定數量的新鈔,盡最大可能的滿足了市民們過節的需要,當地的媒體和老百姓無不對此事贊不絕口。為了市民們這樣一個非常細小的要求,在這兩個小時的背後,杭州廣發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接到咨詢電話15分鍾後,各個部門齊聚行長室開始研究可行的服務方案,第一時間做出服務安排和承諾,第一時間從蕭山、餘杭緊急調用數百萬元的新鈔以滿足供應量,第一時間解決了自動櫃員機新鈔不吐鈔的技術問題。如果杭州廣發接到這個電話也借故推託,也沒什麼大錯,只不過也杭州廣發也從此將混同於「其他的銀行」,正是由於在這樣的一個細節上的重視,以小事為突破口,主動跟進,才凸顯了杭州廣發的服務理念。這個「新鈔事件」只是他們一個服務案例,優質服務只是做為他們所有員工最基本的要求,而不是最終的要求。他們把優質服務做為他們服務的底線,要求每一個員工,在對待每一件事情上,都要將服務做到優質。這就是他們注重的細節,是服務到家,而不是服務到位。
金融之道,常常在金融之外。我們信用社從某種程度上說在金融業確實屬於「弱勢群體」,杭州廣發金海滕行長卻說:我們的起點不高,我們總行的牌子不夠好,我們什麼都可以選擇,但唯一不能選擇的就是出身。我們不能因為我們的起點是弱勢而把我們的服務也變成了弱勢。我想,只有樹立學習增長能力的觀念,在學習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同時,主動研究先進單位的經驗成果,解放了思想,看到了差距,更新了觀念,理清了思路,創新觀念有了轉變,那工作能力才能提高、服務質量才能提升、我們的事業才能進步,我想我們每個信合人也能和杭州廣發他們一樣,越來越好,越來越強。
❷ 老師讓找八篇和金融相關書籍的讀後感
《投資學》讀後感
投資」一直是我最喜歡的學科,上學的時候讀的就是「投資經濟管理專業。當然那時候的投資學不能和如今的投資學同日而語。博迪先生的《投資學》(第四版)也曾斷斷續續讀了三四遍,間或又讀了弗朗西斯先生的《投資學:全球視角》,現在手裡的是博迪先生的《投資學》(第六版)。
投資不同於投資學,投資包含了金融投資和實物投資,但所有的投資的基礎資產都是實物資產,金融投資的金融資產為建立在實物資產之上的虛擬資產,投資學其實是研究金融資產投資的一門學科,培養的是金融投資家和金融投資經紀,至於實物投資的學科是企業創業、商業、工商企業管理,培養的是企業家、商人和職業經理人,當然也包括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主。
《投資學基捶內容簡介:面向中國讀者,結合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狀況和最新案例,回答了如何進行正確的投資、如何規避投資行為中出現的各種金融風險、如何正確地管理投資,以及如何科學地把握投資成本和收益之間的關系等問題。系統地介紹了一系列進行投資分析的基礎概念和工具,詳細闡述了組合管理方法、衍生金融工具、基礎分析等投資學的核心內容。以清晰的脈絡、簡潔的語言、扎實的基礎,實現了科學性、知識性、實踐性和趣味性的有機融合。網上提供了與《投資學基礎(第11版·中國版)》各個章節配套的練習題和補充材料(英文),供您學習。之後溫習知識。在第10版的基礎上增加了「投資風險」和「投資須知」專欄;豐富了課後習題的題型;為備考CFA的考生提供了部分習題。《投資學基礎(第11版·中國版)》可作為大學財經專業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非金融專業學生的教材及MBA學員培訓課程的參考讀物,同時還適合所有對投資管理和理財管理感興趣的人士閱讀。
投資學基礎的讀後感,來自淘寶網的網友:以學生為中心,假設他們是投資經理人,為他們提供操作性的信息和知識,不拘泥於枯燥的理論和研究。本書是一本簡明的投資學基礎教程。配合教學需要,作者介紹了現實經濟中的主要投資品種,用便於應用的方式組織內容,並配有豐富的案例和習題。為便於讀者學習和實際操作,除了傳統的習題和核心詞彙之外,作者還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專欄,比如: 「網路工具」——教你如何使用一些財經網站的特定功能。 「Excel分析」——教你如何使用Excel工作表,這可是學習投資必備的技能! 「實際操作「——向你解釋如何在實踐中運用剛剛學到的知識。 「測試你的投資潛能」——眾多CFA考題考考你! 「網上有什麼?」——這是為你布置的任務,期待你利用網際網路獨立解決!
投資學基礎的讀後感,來自淘寶網的網友:本書第11版正是在重新審視金融危機為投資學領域提出的新挑戰的基礎上,補充了各種投資工具在危機中的表現分析、一個合格的金融分析師應該怎樣預測投資收益和規避投資風險、從金融危機中的鮮活案例投資者應該汲取怎樣的經驗教訓等新內容。考慮到2008年秋天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金融市場發生了深刻變化,第11版重新詮釋了』ETFs在人們日常投資活動中的日益增加的重要性和金融環境的改變和不斷擴展的在線交易對投資活動產生的影響。這些新內容對於增強投資者的實戰技能、提高投資者的投資效益和判斷能力,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本書根據中國金融市場的實際需要和最新發展現狀,詳細闡述了如何進行投資分析的基礎方法和相關工具。與第10版相比,本書的實戰性、操作性、可讀性、時效性更強,對各種投資組合管理方法的配合和比較也做了更為透徹的分析。學習本書既可以按照各章的順序向前推進,任課教師和讀者也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任意調整順序進行有重點的教學和研讀。第11版每章後面的課後習題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相關章節的主要知識點,認真完成這些練習後,讀者會受益匪淺。
❸ 金融的原理 讀後感
在我心中,米開朗琪羅是一個傳奇人物,不僅因為他一生那些偉大的作品,還有他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影響力。所以我在翻開米開朗琪羅傳時,用的是一種崇敬的心態。正如羅曼·羅蘭所說:「我若是他,會有怎樣的宿命,他艱辛痛苦德顛沛流離和他的美德給這個世界帶來了福運!」
「大衛用他的彈弓,
我用我的弓箭。」
----米開朗琪羅
這是一句意蘊深長的話,語句中透露出驕傲,自信與一種擁有榮耀的興奮。米開朗琪羅一生是艱苦的,畢竟,在文藝復興時期那種瘋狂的境遇之下,天才總是會被所敵對的人攻擊和排擠。
米開朗琪羅生於佛羅倫薩。佛羅倫薩是一個狂熱,驕傲,神經質的城市,動輒耽於盲目的信仰,不斷淫宗教與社會的歇斯底里動盪不停。佛羅倫薩也是一個動盪不安,充滿自由狂妄和腥味的城市。
在這個動盪與和平共處的城市,米開朗琪羅也和這個城市的居民一樣,聰明、偏執、熱情、易怒、嘴尖舌利,生性多疑。
米開朗琪羅眼光開闊、志存高遠。他看不起他們那個藝術圈子。他對他們態度粗暴,但他愛他們。他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他對家鄉的愛一直充斥著他的心,米開朗琪羅把他的天才歸於」家鄉那純潔的空氣」。他的家族在佛羅倫薩歷史悠遠,他對自己的血統和家族甚至比對自己的天才還要感到自豪。「他不允許別人把他看做藝術家:『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我是米開朗琪羅·博納羅蒂』。」
米開朗琪羅是精神上的貴族,由他的話可見;「從事藝術的應該是貴人,而不是平民。」
他家族裡所具有的一切迷信、狂熱,他都具備。他整個人就是用這些迷信和狂熱的泥土塑造出來的。但從這些泥土裡迸射出一道光焰,將一切都給凈化掉了,這就是;天才。
米蘭開朗琪羅純粹是天才的典型,他日夜在亢奮之中,為之所困。以至於他接受難以兌現的訂單。
米開朗琪羅就是在這種令他痛苦的天才的促使下完成了一件又一件的作品,為了給他因為這個天才而永無止盡的慾望得到滿足,他什麼都想做;工程師、操作工、鑿石工,他樣樣自己動手,什麼都想讓自己一個人完成。修建官邸、教堂、雕像等一切可以滿足自己慾望和虛榮心的工作,他都想接下。於是他就在這種天才的促使下繁忙的像蜜蜂一樣轉來轉去,蜜蜂還有幫工而他基本上一個人,這就使他的健康成了大問題。
他很有錢,非常富有,但他卻說自己貧窮,用這種臆想的貧窮來折磨自己。
他是孤獨的。他狠人也遭人恨;他愛人卻無人愛他。周圍是一片黑夜,只有他炙熱的思想流星-----他的慾望和瘋狂的夢境飛馳而過。米開朗琪羅猶豫成性,他在自己的周圍造成了一片空虛。
「我愛死亡,生命就在其中。」
米開朗琪羅歷經滄桑之後,一種新的生活出現了,彷彿鮮花盛開的春天,燃起了明亮的愛的火焰。
『親愛的主啊,我的太陽,消除了我無謂的盲目煩惱。」
但是他的愛情從沒有溫柔的靜下來,安撫他如同困獸一般煩躁的心。自維多利亞死後,再沒有任何偉大的感情照亮他的生命,愛已離他而去。
「愛的火焰沒有在我的心中停留,
我已折斷靈魂的翅膀,
巨大的病痛(衰老)總能驅除微不足道的憂傷。」
在二月的一個星期五,約下午五點鍾,正式日落時分,我們偉大的米開朗琪羅「從可怕的暴風雨轉入及其甜美的寧靜。」
他終於安靜了,他到達了他所企盼的目標----超越了時間。
就像幸福的靈魂,在他那兒,時光不再流逝!
親愛的米開朗琪羅,願你的天才不至於讓你在天上也無休止的工作!
❹ 金融的邏輯讀後感
[金融的邏輯讀後感]
金融的產生與發展基礎是契約架構與個人權力的保障,因為價值的跨空間、時間交換是以信用為基礎的,因此需要相應的制度去確保交換的公平性!家族成員之間相互幫助其實就是一種規避未來風險的隱形投資,而血緣關系就是人格化了的契約架構!典型例子就是養子防老,父母擔心老無所養,在年輕時會把大量時間、金錢投在孩子身上,以期待老有所養,這其實就是一種人格化了的金融投資! 孝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從金融學方面也可以得到解釋,金融的邏輯讀後感。如上所說,以血緣關系為依託的家隱性來說是為了規避未來風險,是經濟交易的初期形式。父母養孩子的目的是防老無所養,因此,小時候孩子必須對父母服從,要不長大還了得!這種情況就削弱了家的另一種功能---情感交流,孩子的個性受到嚴重壓制,整個社會缺失創新氣氛。儒家的長幼有序,三綱五常從道德上給與限制,是孝文化的制度保障,如果子女不孝,那麼不僅家庭內部,社會方面也會給與不孝子女以巨大壓力。這樣,家文化帶有很重的責任與義務感,極大地剝奪了孩子的權利,壓制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所以就要找另一種方式去規避家庭風險,那就是現代金融! 經濟獨立是個人自由的基礎。如果老年人也能經濟獨立,那麼他們將不會對孩子的行為過分干預,退休基金、養老保險等為規避未來風險提供了充分的選擇,老人參與這些金融活動就會在年老時享受金融投資帶來的回報。 上面的描述只是從家的角度分析金融的存在以及其重要性,那麼對於社會而言其存在性以及發展的必要就不言而喻。 金融初期主要形式是銀行以及保險。葡萄牙,西班牙,英國等是其發展的搖籃。這些國家為了拓展其海外貿易,維護海上霸權地位,大力發展銀行以及保險業務,後來為了維持戰爭需要,又大量發行國家債券,從而為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基礎。英國是最早發行股票的國家,但由於缺乏相關監督契約制度,發生南海股市大泡沫,英國決定限制股票發展,從而逐漸在競爭中失去金融霸主地位而被美國取代。證券,保險,基金,債券,說到底,就是為了優化資金的配置,將未來收入流現金化,也即資本化! 人們一般在青壯年時期消費需求最大,但此時的錢也最緊張,而到老年時最不需要花錢卻最不缺錢,為此利用金融,他們可以通過借貸以及分期付款的方式來滿足消費的需求,這樣做的好處:1、優化資金的配置,使資金能按需分配,避免出現沒錢時消費需求最大而有錢時消費需求弱的現象;2、減輕一次購買時的壓力,提前享受生活;3、促進社會消費,從而促進社會的進步。因此美國式的消費模式是一種合理理財與投資的模式,是先進的!那麼,為什麼美國還會成為經濟危機的源頭呢?這是否說明美國式消費的終結? 答案是:不是!美國的金融危機的確來源於這種借貸消費,但不是模式本身所帶來的,讀後感《金融的邏輯讀後感》。舉美國住房按揭貸款為例:A想買一套房,但他付不起全額資金,於是他向銀行借貸,以未來的收入作為抵押買下這套房。假設還款期限為30年,那麼銀行就只能在30年後才能連本帶息收回所有錢,這就存在流動性風險,如果銀行中間需要錢或者30年後收不回來這筆錢怎麼辦?這勢必影響銀行的借貸,影響金融的發展!伴隨這個問題的產生就有了聯邦住房按揭貸款協會(FM),他的作用是專門買那些銀行想轉手的按揭貸款(現金支付),於是死錢又變活錢了。銀行承擔的風險小了,貸款量也多了。接下來的挑戰是FM的錢也不是無限的,於是70年成立了GM,專門將從美國買來的各種住房按揭到款打成包,然後將貸款包分成股份,以可交易證券的形式向資本市場投資者出售,即按揭貸款證券。這樣就將風險分擔到社會中,同時使活錢的來源無限變大,但同時借貸者與資金提供者的距離越來越長,交易鏈長了,風險就大了,中間夾雜著很多的代理商、代理機構,他們很多隻負責收取中介費而不管其他的,一環壞了,那麼全環就可能出問題。從而引發次貸危機,又因為房貸已經同眾多金融產品及其衍生物密切相關所以導致金融危機也就不足為怪了! 每次發生金融危機,世界各國都會暫時性地接管大公司,也即救市。通過政府自掏腰包替這些公司承擔損失,金融危機過後又會以某種緩和方式進行私有化。每次危機都促使保障金融的體系制度發生一些變化,使之更適應金融的發展,所以美國式的消費模式不會改變。 而中國的金融洋務運動之所以步履維艱就在於相應契約執行機制,權利保障機制的缺失與不健全。其中以證券市場的發展最為艱難。初期上證的建立就是為了給國有企業融資,現今雖說民營企業上市的數量也在增加,但在規模上遠不如國有企業。很多地方政府為了讓當地國企上市就虛報利潤,欺騙大眾,而上市公司的管理層相應也缺失責任感,反正損失的也是國家的,他們所承擔的責任有限,因此虛假信息充斥著股票市場,炒股有時還不如賭博! 與證券相關的法律的發展也是步履維艱,很多上市公司是國有的,如果讓違法上市公司賠償就是國有資產的流失,而且股民來自全國各個地方,如果收到虛假信息的損害那麼可能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提起訴訟,各個法院不好判決,若判決不一樣有失法律的威嚴,因此中國對證券訴訟是有嚴格規定的,且不受理集體訴訟。但證券訴訟又具有兩大特徵:1、股民的損失計算快捷清晰,2、受害人利益相關性強,容易形成利益共同體促進法律發展;因此證券民事訴訟在中國的發展還是較快的,至少比與消費品相關的法律發展快! 另外作者還主張放開並鼓勵民間借貸的發展,他認為金融越發達,利息就越低! 以下是陳志武的經典語句: 1、 改革開放前的中國是一個有財富但沒有資本的社會; 2、 千萬不要因為美國的金融創新帶來的問題,就認為我們不放開金融創新的做法是對的。中國必須學會游泳,即使要交學費,也應該去學; 3、 只要股市還不對民營企業真正開放,培養中國的創新文化要麼是一句空話,要麼就只能繼續依賴香港和美國的資本市場; 4、 金融證券品種的發展不發展,最終不僅影響到GDP的增長快不快,而且會影響到我們到底娶什麼樣的媳婦,嫁什麼樣的丈夫,有多少自己的自主權和尊嚴; 5、 證券金融技術和西方制度文化是套餐,要麼就不要,要麼就全要,而不能像超市購物那樣只挑自己喜歡的; 6、 當一種經濟交易夾雜著其他因素---友誼、情感和親情---那麼,只會污染人類關系的靈魂。從人類的經驗看,經濟交易交給市場,感情交流留給家庭,這是最好的一種安排,也是市場化分工發展的總趨勢。 到現在其實對金融也有大致的了解,但從不同書本中得到的結論又不同,慚愧自己看完《貨幣戰爭》就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作者的觀點,以後會繼續關注金融以及經濟學的相關知識,有選擇性地學習別人的觀點。
❺ 金融行業如何提升優質服務的幾點拙見_讀後感求答案
誰的信譽好,誰的服務優,誰就能更適應顧客的不同層次需求,誰就能佔領更多的金融市場,抓住更多的優質客戶群。銀行服務的優劣直接體現著銀行管理水平的高低,孕育著銀行自身深厚的企業文化內涵和員工的良好精神風貌,從而展現在公眾面前的就是一種品牌。那麼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呢?以下幾點拙見僅供參考:
一、讓員工充分理解、認識服務的內涵並接受,是開展優質文明服務的動力
在當今銀行業務你有我新,競爭愈演愈烈的形勢下,要想贏得市場,就必須在不斷搶先推出新產品的同時,重點抓好高效、優質的服務,而高效、優質服務的根本目的就是「把方便留給客戶」。
服務是一種管理。優質文明服務水平的提高必須依賴於嚴格、規范、科學的管理,而嚴格規范的管理又能促進優質文明服務水平提高,二者存在著相互依存的辨證關系。優質文明服務的好壞體現著一家銀行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銀行在實施優質文明服務戰略過程中應嚴格依靠管理制度。它包括崗位規范、統一著裝、儀表舉止、文明用語、電話用語等,這些都必須形成制度,成為員工的行為准則,嚴格執行。
服務是一種文化。銀行構建服務文化體系包括:員工要有愛崗敬業的服務精神,要有以服務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要有無私奉獻、團結奮進的互幫互助和艱苦奮斗的務實精神,以及因此而衍生出的「行興我榮、行衰我恥」的積極思想和身為銀行員工的自豪感等等,這種有行業特色的企業精神,可以促使銀行每位員工樹立嚴密的風險意識和良好的效益意識,從而充分發揮這種服務文化的激勵作用。
服務是一種精神。銀行文明優質服務活動的核心內容是引導職工樹立一種正確的價值觀念、職業道德及敬業精神,以信譽第一、優質服務、廉潔守法為職業道德准繩。確立和完善員工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行為,樹立客戶第一、主動服務、整體服務的思想理念。文明優質服務活動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從領導到員工,從一線到二線,從經營業務到內部管理,從行里到行外,都要相互配合協調,使企業的經營目標轉化為每位員工的自覺行為。
服務是銀行經營的載體,是銀行經營不可惑缺的有機組成部分。銀行經營必須通過銀行服務才能實現,銀行服務本質上就是銀行經營。一家銀行的服務范圍、服務內容、服務效率和服務態度會直接影響其所能吸引的客戶數量和工作效率,因此,提高銀行的服務水平,直接關繫到銀行經營的規模質量和效率,關繫到銀行的競爭能力,決定了銀行的經營效益和長遠發展。
銀行服務的最終目的是維護和加強與顧客之間的長期合作關系,實現雙贏。隨時隨地以客戶為中心,調整自身業務結構,將服務從單純經營金融產品轉移到維護和加深與顧客的聯繫上,但僅僅重視滿足顧客的需要是不夠的,因此還必須研究客戶需要背後復雜的各種因素,並加以分析找到雙方合作的切入點。所以只有緊緊抓住維護與顧客之間的良好合作關系,以市場為導向,以高質量、多樣化、特色化、個性化服務為手段,滿足不同顧客多層次的需要,這樣才能獲得自身發展的最大持續動力。
二、強化和提高服務意識,是開展優質文明服務的前提
要全面動員,深入發動,大造聲勢,宣傳優質文明服務。優質文明服務關繫到企業形象,因此,要必須做到全面發動,全員參與,把優質文明服務作為一項生命工程來抓。銀行業是服務性行業,在強化員工隊伍素質的同時,服務理念、服務意識也是他們隨時需要進行強化的一項長期訓練。對內通過集中培訓、集中考試、模擬測驗、突擊檢查等形式,督促員工熟練掌握優質服務的各項內容;對外通過報刊、電台、電視台等媒介進行廣泛宣傳,擴大社會影響。「走進每位客戶的心靈」是優質服務的更高境界,力求滿足客戶的各種需要就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與落腳點。
完善機制,嚴格考核,公開標准,獎罰兌現。不斷完善規章制度,促使服務行為規范化、制度化。要結合本行實際,建立嚴格的獎勵和懲罰制度,制訂和完善嚴格的崗位規范、各項業務的具體服務標准和業務操作規程,要求全體員工對本職崗位的每項操作規程熟記會背,並熟練的、規范的加以運用。做到每天從迎來第一位顧客到送走最後一位顧客,工作的各個環節都要做到統一、詳細、明確、標准;使每位員工接待顧客有禮、有節、有度,處理業務規范、快速、准確;讓顧客感到和諧、友愛、溫馨,並產生對銀行的一種歸屬感。
實施「一把手」工程,搞好優質文明服務。優質文明服務不只是個單純的服務問題,商業銀行在市場競爭中靠的是以優取勝。優質服務是立行興業增效之根本,因此必須擺在重要位置,要成立以行長為組長的優質文明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各基層支行、營業部也要層層簽訂優質服務責任書,將各項指標量化、細化,責任分解到人,並納入行長
目標管理體系考核。在每年年初的工作安排中,都把優質文明服務工作作為貫穿全年各項工作的主線,常抓不懈。
三、加強培訓教育、提高業務技能、營造優美服務環境是提高優質文明服務的基礎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優質文明服務要從量的積累達到質的飛躍,關鍵是以人為本,通過對員工的教育培訓和強化管理,達到員工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不斷提升,以員工的高素質創造出優質服務的高水平。從而使每位員工懂得,自身的行為代表著本行的社會形象,沒有客戶就沒有銀行業務的發展。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在本職崗位上奉獻出一份光和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維護全行的形象和榮譽,使優質服務上一個新台階。
強化規范禮儀培訓,組織員工對禮儀知識、文明用語和舉止儀表等進行規范化培訓,實行集中式、正規化、全方位的強化訓練。同時加強業務技術培訓與考核,以提高服務效率。進行上崗培訓和崗位練兵,定期進行考核及專業技術比賽,要求員工業務上做到「好、快、准、嚴」,達不到標准不能上崗。通過嚴格的技能培訓,使員工學會業務操作的技能,熟練、准確地操作各種業務。
以櫃面服務為突破口,通過對櫃台人員「德、能、勤、績」的考核,授予相應的星級。實行「掛星上崗、以崗定酬、星薪掛鉤」,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積極營造優美、舒適的服務環境。銀行網點密布,方圓幾百平方米就會分布著好幾家銀行網點,人們自然而然的會把眼光投向那些環境舒適優雅的營業場所。銀行外觀的亮麗會帶給顧客一種安全感、舒適感,讓人覺得銀行有實力,因此,營業網點要依據規范化服務標准,對營業室內外進行凈化、美化,在外部形象設計上應追求鮮明、統一的風格,以起到無聲的宣傳作用。
四、加大監督的力度和廣度,形成全方位監督體系,是優質文明服務落到實處的有力保證
優質文明服務工作要做到常抓不懈,不滑坡,不動搖,除必須制訂和落實各項制度外,還必須強化監督檢查機制。優質文明服務永無止境,重在堅持,貴在落實。營業場所是銀行的窗口,小小窗口反映出的是銀行的整體面貌和良好信譽,客戶在這里究竟得到了怎樣的服務,只有通過明查暗訪才能知道真相,因此,明查暗訪是保證優質服務不走過場,不擺花架子的一個好辦法。要通過組織行內人員或聘請社會監督員等多種形式,以普通客戶的身份,通過看、聽、查、問等方式,經常對營業網點的服務環境、服務態度、服務質量等進行明察暗訪,並廣泛徵求客戶意見和建議,解決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確保規范化服務標准落實到每一個工作環節,樹立銀行優質、高效、快捷、安全服務的良好形象。
❻ 金融關於互惠的讀後感
中流滴,為一時找不到感情付出的芽,找到了答案,"流淌吧,隨歲月而積留,變成汪洋,為她告訴她,待到參天,我便來擁抱,給予您最深情的問候,這微小的提候,怎及您當年的愛護,那偉岸的步伐,震顫著大地,雨兒溫柔的飄落,生怕吵醒你一刻的憩息,老人悄悄的讓時光慢慢的,慢慢的,停下,為您開辟幽雅的亭兒,是上帝的賜予,神仙的感動,為你披上了層紗,那可能是一枚勛章,一個神話,卻又是一個現實的真理,我們永無止境的贊揚,歌頌,比喻,修飾,母親的散文,母親的詩篇,母親的故事,母親的精神,好像比歲月前進的要快,要早,這就是賜予的禮物吧,在母親您深睡的時候,萬篇文章,早已流芳百世,待到醒來,瀏覽的時間可能又需要老人來延續,只為回報,只為祝福,只為原一個兒時早已雕刻的夢,可您是神聖的,至少在作家的心裡,筆下的每一位母親,書香里總會透露著幾
❼ 金融與財富讀後感150字
讀後感的寫作技巧。這一點只是最終的加工而已,讀後感必須把文章的主題思想或者主線部分加以描述,這樣做的目的是找到寫作的切入點。然後再根據你自己提煉的想法,結合文中的原文或者稍加改造作為佐證,事實結合思想,往往更加生動。文章的主力要圍繞一個點,切記不要盲目擴大,否則大而空洞。
❽ 商業銀行小微金融服務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讀後感
這正如本書作者彭懿說的:「有那個少年不曾幻想自己走進一個奇幻的世界,遭遇邪惡,歷盡磨難,最終凱旋呢?」是啊,我們學習知識文化、掌握生存技能、創造新生事物,也將會遇到許多困難,遭受各種挫折,我們就要像吳所謂那樣,為自己安裝上「想像」的翅膀,使自己具有「想像力」的「魔法」,「過關斬將」,成為機智勇敢的人,為人類造福的人。
長得瘦弱、有點斜視、十歲的吳所謂,富有豐富的想像力,具有善良、機智、勇敢的品質,他的形象,留在了我的腦海里。
❾ 金融與誠信讀後感。
《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敘述了1941的秋天,五位抗日英雄勝利地完成了阻擊敵人,掩護人民群眾和連
隊轉移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在彈盡糧絕,就要被敵人俘虜時,毅然跳崖,以身殉國,
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樂章。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秋天吧。狼牙山五壯士向我們展示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將光照千秋,將激勵我們
在新的歷史時期,肩負起新的使命。
❿ 金融與誠信的讀後感…………
誠信和讀後感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把不能打開的鎖,它鎖住人的貪念,人的自私。假如有哪一天有一個修鎖的人打開了它,那它將被一切吞沒。」我撫摸著散發著淡淡墨香的《誠信故事》,斟酌著自己一點一滴感悟出來的道理,一時心潮澎湃,感念萬千。
於是,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話:「心底無私天地寬,人至無求品自高。」不是嗎?人的欲壑是難填的,多少人為了心中的那膨脹的私慾,忘記了誠信這一民族精神,爾虞我詐,瘋狂斂財,以前赴後繼的勇氣重蹈「飛蛾撲火」的覆轍。當「大頭娃」的悲劇產生,當新建的大橋轟然倒塌,當「飛車賊」流闖於大街小巷,當「醫托」讓多少愛美女士在輕信下變得「面目全非」……人們在痛心疾首之際,不禁發出「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的哀嘆。
「嫩枝易彎也易直」,在種種醜行的狂轟濫炸下,多少青少年迷失了方向,沾染了寡信善欺的陋習。把班級圖書角的好書「偷」回家;僥幸地拿假鈔交學費;面不改色地編造美麗的謊言;出爾反爾,口是心非,見風使舵,隨便毀約,不守時……越來越多的校園問題已成為困擾廣大師生、家長的難題。「教之道,德為先」已勢在必行、刻不容緩。要塑造真正文明的社會,得從人心抓起。
心鎖無價,因此,老鎖匠將一生的技藝傳給了用多出大師兄15分鍾開鎖時間卻沒說出保險櫃秘密的二徒弟。心中只有鎖而無其他,才能夠對錢物視而不見。哪一行都有哪一行的職業道德,醫生拒收紅包,老師不搞有償家教,學生不能為了謀取高分而作弊。
http://www.oh100.com/a/201204/73348.html
親愛的朋友啊,在你還沒打開你的心鎖之前,來看一看這套《誠信故事》吧。書中那一個個高尚的靈魂會以磁鐵般的人格魅力把你牢牢吸住的。她以一百個種類繁多,圖文並茂,體裁各異,涉及古今中外的故事,整整的四本書籍,以小見大,以古諫金,韻味雋永,其中既有偉人梟雄,也不乏凡夫俗子,他們共同詮釋著一個主題——誠信。他們會讓你迷途知返,讓心靈的塵埃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