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財務管理制度的區別
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財務管理制度的區別是:
1、上市公司的財務管理制度比非上市公司的更加嚴格,更加規范。因為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是對外公開的,需要做到真實嚴謹;而非上市公司大多為私企,財務報表是不對公開。
2、上市公司的財會組織體系及機構設置會很完善,設立會計機構負責人崗位,負責和組織公司財務管理工作和會計核算工作。會計機構負責人由董事會按規定的任職條件聘用或解聘;而非上市公司大多隻有會計崗位一致。
3、上市公司會有內部財務會計分析制度。制定財務指標分析方法,定期檢查財務指標落實情況,分析存在問題和原因;而非上市公司未必做到這一點。
❷ 求國泰安中國股票市場研究資料庫(CSMAR) 到2011年為止的上市公司非金融公司的相關數據,上市公司財務數據
分析非金融公司相關數據就看F10就成了,論文嘛,就挑一家公司的財務數據,資本結構解析就成了!
❸ 如何找到上市公司的非財務指標
閱讀其公開披露的報告,或者直接上投資者問答上去咨詢董秘。當然也可以給他們打電話!他們有義務回答你需要咨詢的問題。
❹ 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所面臨的財務困境有哪些異同
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要對外公開的,而且要按照上市公司的管理規范來進行,非上市公司的 財務數據可以不對外公開。
從融資成本上分析:企業的融資選擇與融資成本有著密切的關系。 股權融資成本包括 股利和發行費用。
(1)公司的稅後利潤需要扣除 10%法定公積金和 5%~10%的公益金,才能用於分配,故股利最多隻能是每股收益的 85%。按我國前幾年證券市場的平均市盈率 50 倍計算,則每股收益為(1/50)*85%=1.7%.。再者,我國關於股利的政策上的缺陷使股利成本沒有「硬約束」 ,上市公司可以低比例分配,甚至不分紅。
(2)股票發行費用目前大盤股發行費用大約為籌集資金的 0.6%~1%,小盤股大約為 1.2%,配股的承銷費用為 1.5%,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的發行成本 大約在 3.2%左右。而目前三年期和五年期的企業債券的利率最高限度,分別為 3.78%和 4.03%,一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的銀行借款年利率,分別為 5.85%、5.94%和 6.03%。
(3)由此可看出,在不考慮分紅的前提下, 企業股權融資成本低於債權融資成本, 股權自然成為上市公司的理性選擇(發達國家的市盈率一般為 10~20 倍,股權融資成本比我國高的多)。但如果考慮其他潛在成本, 特別是股權融資所帶來的市場負面效應和控制權收益的損失,如果新股融資不能帶來超額收益以抵償這些風險和成本,上市公司就會放棄股權融資而選擇其他融資方式。
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財務管理制度的區別是:
1、上市公司的財務管理制度比非上市公司的更加嚴格,更加規范。因為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是對外公開的,需要做到真實嚴謹;而非上市公司大多為私企,財務報表是不對公開。
2、上市公司的財會組織體系及機構設置會很完善,設立會計機構負責人崗位,負責和組織公司財務管理工作和會計核算工作。會計機構負責人由董事會按規定的任職條件聘用或解聘;而非上市公司大多隻有會計崗位一致。
3、上市公司會有內部財務會計分析制度。制定財務指標分析方法,定期檢查財務指標落實情況,分析存在問題和原因;而非上市公司未必做到這一點。
❺ 我在看一些實證論文時發現,在對上市公司進行實證分析時經常要剔除金融行業,這是為什麼
那要看來看你說的論文才能知道了自,
但是一般而言,金融行業尤其是銀行業跟一般行業比較起來卻是特殊,比如銀行的收入很多來自表外業務,因此僅僅根據三大表來分析銀行類上市公司,恐怕很難令人完全信服.
金融行業的財務報表要求和一般非金融企業的要求不一樣。原因在於金融行業商業模式有別於其他行業,因此報表結構和主要會計項目也異於一般行業。因此一般不在一起比較分析。
❻ 如何查到一個非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
如果是非公眾公司的話,財務報表一般是查詢不到的。反映企業或預算單位一定時期資金、利潤狀況的會計報表。我國財務報表的種類、格式、編報要求,均由統一的會計制度作出規定,要求企業定期編報。
目前,國營工業企業在報告期末應分別編報資金平衡表、專用基金及專用撥款表,基建借款及專項借款表等資金報表,以及利潤表、產品銷售利潤明細表等利潤報表; 國營商業企業要報送資金平衡表、經營情況表及專用資金錶等。
在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組成的具有控股關系的企業集團中,由母公司和子公司各自為主體分別單獨編制的報表,用以分別反映母公司和子公司本身各自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
合並報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組成的企業集團為一會計主體,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單獨編制的個別財務報表為基礎,由母公司編制的綜合反映企業集團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其資金變動情況的財務報表。
❼ 什麼是非金融上市公司
就是不做金融類的公司,上市了。
就是費金融上市公司,希望可以幫到你。
❽ 公司績效管理效果可以用什麼指標來說明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各有哪些
公司績效管理效果可以用以下指標來說明:
一、財務指標:
收入指標(營業額)、利潤指標(毛利潤,凈利潤)、成本指標(生產成本、管理成本、財務成本、銷售成本),現金流指標、、收入成本數據分析、績效考核指標、資本管理運作指標(如融資渠道管理、融資資金管理、資本調度管理、負債管理、帳務處理管理)、如果是上市公司還需要增加衡量股價的指標。
二、非財務指標:主要目標市場佔有指標(市場佔有率或者用銷售額/營業額等絕相值)、戰略發展指標(擴張戰略、緊縮戰略、差異化戰略、低成本戰略等各項指標以及相關增長率等)、新產品研發指標、公司治理指標(監管體系、管理體系,制度及流程建設、文化建設、團隊梯隊建設等)、品牌建設指標(客戶滿意、員工關系、社會關系、企業聲譽等)。
財務指標是指企業總結和評價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相對指標,中國《企業財務通則》中為企業規定的三種財務指標為:
償債能力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
營運能力指標,包括應收帳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
盈利能力指標,包括資本金利潤率、銷售利稅率(營業收入利稅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
財務指標是可以用財務形式計算出來,而非財務指標無法用財務數據計算。
存在三類主要的非財務指標:
經營、顧客和員工。
經常使用的非財務指標主要包括:
顧客滿意度;
產品和服務的質量;
戰略目標
❾ 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的財務管理會呈現出哪些不同的特徵
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要對外公開的,而且要按照上市公司的管理規范來進行,非上市公司的 財務數據可以不對外公開。
從融資成本上分析:企業的融資選擇與融資成本有著密切的關系。 股權融資成本包括 股利和發行費用。
(1)公司的稅後利潤需要扣除 10%法定公積金和 5%~10%的公益金,才能用於分配,故股利最多隻能是每股收益的 85%。按我國前幾年證券市場的平均市盈率 50 倍計算,則每股收益為(1/50)*85%=1.7%.。再者,我國關於股利的政策上的缺陷使股利成本沒有「硬約束」 ,上市公司可以低比例分配,甚至不分紅。
(2)股票發行費用目前大盤股發行費用大約為籌集資金的 0.6%~1%,小盤股大約為 1.2%,配股的承銷費用為 1.5%,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的發行成本 大約在 3.2%左右。而目前三年期和五年期的企業債券的利率最高限度,分別為 3.78%和 4.03%,一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的銀行借款年利率,分別為 5.85%、5.94%和 6.03%。
(3)由此可看出,在不考慮分紅的前提下, 企業股權融資成本低於債權融資成本, 股權自然成為上市公司的理性選擇(發達國家的市盈率一般為 10~20 倍,股權融資成本比我國高的多)。但如果考慮其他潛在成本, 特別是股權融資所帶來的市場負面效應和控制權收益的損失,如果新股融資不能帶來超額收益以抵償這些風險和成本,上市公司就會放棄股權融資而選擇其他融資方式。
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財務管理制度的區別是:
1、上市公司的財務管理制度比非上市公司的更加嚴格,更加規范。因為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是對外公開的,需要做到真實嚴謹;而非上市公司大多為私企,財務報表是不對公開。
2、上市公司的財會組織體系及機構設置會很完善,設立會計機構負責人崗位,負責和組織公司財務管理工作和會計核算工作。會計機構負責人由董事會按規定的任職條件聘用或解聘;而非上市公司大多隻有會計崗位一致。
3、上市公司會有內部財務會計分析制度。制定財務指標分析方法,定期檢查財務指標落實情況,分析存在問題和原因;而非上市公司未必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