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金融世界旅遊公司

金融世界旅遊公司

發布時間:2021-08-11 15:14:50

❶ 世界著名三大金融中心是什麼

世界三大金融中心:紐約、倫敦、香港。

香港:是全球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會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香港經濟以服務業為主,與服務貿易有關的主要行業包括旅遊和旅遊業、與貿易相關的服務、運輸服務、金融和銀行服務及專業服務。金融服務業肩負帶動香港發展成為知識型經濟體的重任。

紐約: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都會區之一——紐約都會區的核心。逾一個世紀以來,紐約在商業和金融的方面發揮巨大的全球影響力。紐約是一座世界級城市,直接影響著全球的經濟、金融、媒體、政治、教育、娛樂與時尚界,其中聯合國總部也位於該市,因此紐約也被公認為世界之都。

倫敦: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首都及歐洲第一大城和最大經濟金融中心。兩千多年前,羅馬人建立了這座都市。倫敦近幾百年來一直在世界上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城市的核心地區倫敦市,仍保持著自中世紀起就劃分的界限。

拓展資料:

世界金融中心是美國的一個標志性建築,它的的設計者是著名建築師西薩·佩里,它是由四座摩天大樓組成的建築群,從世界貿易中心有連接的空中走道可以直接進入,空中走道經常有免費的藝術作品展覽,可以看到當今一流的攝影作品展。

❷ 世界最著名的三大金融中心是

世界三大金融中心:紐約、倫敦、香港。
香港:是全球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會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香港經濟以服務業為主,與服務貿易有關的主要行業包括旅遊和旅遊業、與貿易相關的服務、運輸服務、金融和銀行服務及專業服務。金融服務業肩負帶動香港發展成為知識型經濟體的重任。
紐約: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都會區之一——紐約都會區的核心。逾一個世紀以來,紐約在商業和金融的方面發揮巨大的全球影響力。紐約是一座世界級城市,直接影響著全球的經濟、金融、媒體、政治、教育、娛樂與時尚界,其中聯合國總部也位於該市,因此紐約也被公認為世界之都。
倫敦: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首都及歐洲第一大城和最大經濟金融中心。兩千多年前,羅馬人建立了這座都市。倫敦近幾百年來一直在世界上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城市的核心地區倫敦市,仍保持著自中世紀起就劃分的界限。
拓展資料:
世界金融中心是美國的一個標志性建築,它的的設計者是著名建築師西薩·佩里,它是由四座摩天大樓組成的建築群,從世界貿易中心有連接的空中走道可以直接進入,空中走道經常有免費的藝術作品展覽,可以看到當今一流的攝影作品展。
參考資料:香港—搜狗網路、倫敦—搜狗網路、紐約—搜狗網路

❸ 魔袋金融世界

我知道魔袋金融,非常的不錯,可信,家裡人在裡面工作,挺可靠的,是國企。

❹ 世界金融入駐中國了嗎

倒過來說菜號!

❺ 世界三大金融中心是哪三個城市

紐約,倫敦,香港
紐約
紐約,於1624年建城,位於紐約州東南部,隸屬紐約州管轄,下轄五個區。紐約是整個美國的金融經濟中心、最大城市、港口和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在四個傳統「全球城市」中位居首位,它的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世界。作為全世界最大的都會區之一——紐約都會區的核心,在超過一個世紀中,紐約在商業和金融的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全球影響力,它左右著全球的媒體、政治、教育、娛樂與時尚界,其中聯合國總部也位於該市。位於曼哈頓下城的華爾街,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主導了全球的國際金融,紐約證券交易所亦位於此地。
倫敦
倫敦是英國的首都、歐洲第一大城以及第一大港,也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兼世界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與美國紐約、法國巴黎和日本東京並列。從1801年到20世紀初,作為世界性帝國——大英帝國的首都,倫敦因其在政治、經濟、人文、娛樂、科技發明等領域上的卓越成就,而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都市。倫敦不僅是英國的政治中心,還是許多國際組織總部的所在地。由於倫敦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大都市,其居民來自世界各地,具有多元化的種族、宗教和文化,城市中使用的語言超過300種。倫敦亦是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擁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等。
香港
香港是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香港是國際重要的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也是繼紐約、倫敦之後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並且連續第18年獲得評級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經濟自由度指數排名第一。香港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同時為全球最安全、富裕、繁榮和生活高水平的城市之一,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香港把華人的智慧與西方社會制度的優勢合二為一,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以及完善的法治聞名於世。

❻ 世界十大金融中心城市排行榜

1、紐約--全面領先
作為此次排名第一的紐約,其"產業支撐"和"綜合環境"在所有參評的45個城市中位於第一位,綜合得分87.2。紐約的"金融市場"和"服務水平"也排在第二高位。僅有"成長發展"相對薄弱,位列中國三個城市之後,排名第四。
紐約的全面發展是紐約超越倫敦、在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中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
國際上可與紐約抗衡的競爭對手目前只有倫敦。在成長發展、產業支撐和創新產出方面,紐約的表現優於倫敦;而在市場和服務水平方面則略遜於倫敦。
2、倫敦--老牌勁旅
倫敦歐洲排名第一,從綜合指數得分上看,85.7分的高分與紐約僅有1.5分的差距,兩個城市幾乎難分伯仲。
倫敦在金融市場和服務水平兩個要素上排第1位,綜合環境排名第2位,產業支撐排名第3位,成長發展排名第6位。
作為老牌的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在跨國銀行拆借、國外股票交易、國際債券發行與二次買賣、外幣匯兌、海上保險與航空保險等眾多國際金融市場都擁有重要地位。
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作為金融行業重要指標,直接影響國際貨幣市場定價。並且全球各地又在Libor的基礎上衍生出了包括Nibor(紐約)、Sibor(新加坡)、Hibor(香港)、Shibor(上海)等同類產品。
3、東京--領軍亞洲
東京在"金融市場"、"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三方面的排名全都是第3,這也決定了東京在全球金融中心的"三甲"地位。依靠日本發達的工業產業,東京的"產業支撐"排在第二位,僅次於紐約,唯一拉東京後腿的是"成長發展",排在該項的第5位。
作為亞洲區的頭號種子,東京在亞洲金融中心排名第一,超過香港、新加坡和上海。除了創新方面落後於上海、香港,其他各項排名中,東京全都是亞洲區的領軍者。
4、香港--承東啟西
地理位置是香港無與倫比的優勢。在這樣一個全球市場中,歐洲大陸和美洲大陸之間需要有一個接駁點來連接,香港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成為首選。
在發展指數報告中,香港在5個評價要素方面發展均衡,皆名列前茅,尤其是成長發展方面表現突出,排名第2,僅次於上海。
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並且排名靠前與香港政府的不斷推動密切相關。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此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就曾表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中國內地良好的經濟發展前景做基礎,香港定位於和紐約、倫敦的競爭。
5、巴黎--服務至上
雖然在法國出現了金融界史上最大的違規交易案,雖然有"魔鬼交易員"之稱的法國興業銀行前期貨交易員熱羅姆·凱維埃以一己之力就給銀行帶來了幾十億歐元的損失,但是浪漫之都巴黎還是以它的金融服務贏得了選票。
作為世界重要金融市場之一的巴黎,其優勢在於人才智力資本、政府服務水平和城市生活環境對金融產業的服務水平。其服務排名第4,金融市場、綜合環境排名第5,產業支撐排名第6,而成長發展成為巴黎金融中心的短板,僅列第9位。
法國巴黎銀行行長米歇爾·皮貝魯此前就曾在上海表示:鼓勵金融服務類產業發展,調動其積極性,是世界級金融中心建立所必須的。此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也是保障國際金融中心長期發展的基礎。
6、新加坡--均衡發展
新加坡的優勢在於產業支撐較強,各方面發展平衡,不存在明顯短板。位列此次十大金融城市第6位。
從五項指標來看,新加坡的單項排名全部在5-8名之間。產業支撐排名最靠前,位居第5。服務水平排名第6,成長發展和綜合環境雙雙排在6位。
立足、服務於整個東南亞地區是新加坡獲得較強產業支撐的基礎。建立亞洲美元市場、在亞洲最早設立金融期貨市場等,新加坡一直走在隊伍的前列。
7、法蘭克福--歐洲心臟
歐洲統一使用歐元之後,歐洲中央銀行就設在法蘭克福,其前身是設在法蘭克福的歐洲貨幣局。如此得天獨厚的"心臟"位置決定了法蘭克福在金融中心中的地位。
這座位於歐洲心臟的大都市,其優勢在於其發達的金融市場,在此次排名中,法蘭克福的金融市場排名居第6位。目前共有300多家德國和外國的銀行、金融機構駐扎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是世界著名交易所之一,僅次於紐約和東京的交易所。
8、上海--成長先鋒
上海的優勢在於成長發展潛力大,在所有45個參評城市中排名第一位。在五大新興經濟體城市(上海、聖保羅、莫斯科、約翰內斯堡、孟買)之中,受訪者對上海構建全球金融中心的信心程度最高。
正在舉辦的世博會,有利於提高科技創新力,更有利於促進上海金融市場的活躍程度。從各種構建國際金融中心的子要素分析,上海目前都處於積極發展的地位,並具有強大的待開發潛力。
然而,上海在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方面也存在短板。根據IFCDIndex顯示,上海在金融市場和產業支撐方面排名均為第7位,但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的得分均在50分以下,遠低於其他入圍城市。
9、華盛頓--美洲老二
華盛頓不但是美國的政治中心,在金融城市環境上也有突出表現,在美洲地區的金融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二。
其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方面表現較好,分別排第8和第10,成長發展排名第12,產業支撐排名第12。
10、悉尼--環境優越
悉尼的優勢在於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而在金融市場、成長發展和產業支撐方面均遜於東京、香港、新加坡和上海。
但作為大洋洲為數不多的金融中心,悉尼在南半球以及亞太地區,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❼ 全球金融危機對旅遊業帶來的影響

金融危機對我國旅遊業的影響作者:未知 文章來源:網路 點擊數: 910 更新時間:2009年07月23日如果說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國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心理方面,引致A股市場和樓市持續低靡的話,那麼隨著金融危機逐步向實體經濟蔓延,全球經濟衰退可能引發的更為嚴重的經濟危機則會對我國帶來實質性的影響,使得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進出口、消費、投資)出現疲軟。在這樣的宏觀形勢下,許多行業都會受到沖擊,具有高度關聯性和開放性的旅遊業當不可例外,應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視。一 危機對我國旅遊業的影響已顯端倪這次金融危機的影響不是局部的,而是全球性的。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雖然我們目前受到的沖擊還比較小,但旅遊業作為敏感行業,其所受到的影響已顯端倪:首先,旅遊業所依賴的國際環境不斷惡化。隨著我國經濟對外依存度的不斷提高和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國際經濟形勢與全球旅遊市場對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影響越來越大。隨著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的蔓延,全球經濟衰退幾成定局,並引致全球旅遊業需求減少、價格下滑、增速下降。相關統計數據表明,在美國和歐洲,每間客房收入增長率在截至今年8月的年度已減緩到1.0%,而去年同期為12.6%;世界航空運輸協會的報告也顯示:受金融危機的影響,8月份全球航空客運量增速進一步放緩至1.3%,連續第二個月出現負增長。受全球旅遊市場環境惡化的影響,我國入境旅遊市場已經出現明顯下降。據國家旅遊局的統計數據,1-9月份我國入境旅遊人數和收入的增長率分別為-0.37%和-3.26%,而危機前的2007年分別為5.5%和23.5%。尤其是今年6-9月份,入境人數和收入連續4個月出現「雙下降」,月均下降幅度分別為5.83%和12.37%,金融危機對我國入境旅遊市場的沖擊可見一斑。其次,旅遊業所依賴的國內環境面臨挑戰。今年以來,我國旅遊業一直在比較困難的宏觀環境中運行。國內接連發生的自然災害本來就一直困繞著旅遊業,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和國際經濟形勢的惡化,國內經濟形勢也面臨挑戰,使旅遊業的發展更為困難。盡管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但第三季度GDP增幅已經下滑至9%、上半年6.8萬家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倒閉(國家發改委數據)、國家財政收入從10多年來一直20%以上的增速驟降為9月份的2.5%等等,都說明我國宏觀經濟面臨增速趨緩的局面。尤其是股市和樓市的持續低靡,直接影響到了居民財產性收入和消費信心指數,從而導致出境旅遊和國內旅遊受到影響。以出境游為例,1-9月份,我國出境遊人數增長14.8%(其中9月份的增幅僅有3.37%),與2007年的18.6%相比,增速明顯放緩,且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第三,旅遊企業普遍經營困難。受國內外環境以及季節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入境、出境、國內三大旅遊市場都出現了疲軟狀態,導致旅遊價格下滑、人氣不旺,許多旅遊企業都面臨一定程度的經營困難。9月份,許多經典旅遊線路都出現了「價跌量縮」的局面,一些熱點旅遊地區的旅遊價格同比下降了2-3成;許多中小旅行社業務量大幅下降,只能用「堅守」來形容其經營狀況。二 我國旅遊業可能遭受的進一步影響盡管從總體上來看,我國自身經濟社會特徵決定了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是有限的,但隨著金融危機一步步向全面的經濟危機逼近,如果國際社會應對金融危機的努力短期內沒有明顯成效的話,危機對我國旅遊業造成的影響還有可能進一步擴大和加深,需要我們密切加以關注。首先,入境旅遊可能面臨持續下滑的局面。隨著發達國家經濟形勢的進一步惡化,這些國家的失業率和居民收入增長率還將進一步下降,尤其是這些國家為了解決流動性不足而大量發行貨幣的應急措施,將有可能導致其貨幣加速貶值,居民消費力下降。此外,也不排除一些外匯短缺或外債沉重的國家為了節約外匯度過危機,而採取限制出境旅遊的措施。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期,許多東盟國家就曾經採取提高出境稅和護照費、發布行政命令等措施,限制本國國民出境旅遊。如印尼就曾將乘飛機離境稅提高4倍。因此,如果金融危機短期內不能解決,我國入境旅遊將面臨更為困難的局面。其次,出境旅遊可能出現停滯或負增長局面。雖然9月份我國出境旅遊增長了3.37%,但與以前的高增長相比,下滑非常嚴重。如果金融危機的進一步蔓延引致我國經濟增長趨緩的局面不能很快扭轉,則國內經濟形勢的壓力將不支持出境旅遊的增長。尤其是國家財政稅收大幅度下降後,已經開始嚴厲限制公費出國,各種因公出國考察與商務活動將大幅縮減。第三,國內旅遊可能出現增速趨緩局面。在股市、樓市、車市紛紛遭遇「寒流」,居民消費意願下降的情況下,如果金融危機進一步擴散,國內旅遊市場將有可能出現出遊動機下降、出遊頻次下降、出遊費用下降、出遊行程縮短的「三降一短」格局,這無疑將會使今後一段時期內國內旅遊增長放緩。三 應對金融危機影響的建議與對策雖然實踐反復證明旅遊業具有很強的自恢復能力,但由於此次金融危機對我國旅遊業的影響是多元而復雜的,其中還夾雜著許多不確定性因素。因此,我們絕不可掉以輕心,必須順應國家確定的宏觀調控方針,因時因地制宜,主動對其進行干預,以盡可能減少其對我國旅遊業發展的影響。首先,應制定科學周密的應對方案。要在充分了解與分析金融危機對我國旅遊業可能造成的影響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出台專門的應對措施和政策,主動進行防範和干預,並在必要的時候,出手「救市」。如針對入境旅遊下滑局面,應加大對以國際招徠、接待業務為主的旅行社的扶持。其次,應抓住國家在調控中形成的機遇。為了應對此次金融危機、刺激經濟,國家必然會採取擴張性公共財政政策,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擴大內需。因此,旅遊部門應抓住國家擴大公共財政投入的機遇,積極爭取一些重大旅遊基礎設施和項目的建設,形成新的旅遊熱點和吸引力,刺激旅遊需求的增長。第三,應對重點市場進行強力促銷。就國際市場而言,應調整營銷計劃,對原有市場進行危機影響評估,挑選出受危機影響較小、市場潛力較大的國家(地區)進行強力促銷;就國內市場而言,「信心比貨幣和黃金更重要」,應加強國內市場促銷,採取多種措施提振信心,刺激國內旅遊消費。

❽ 世界三大金融中心分別是哪三個

紐約,倫敦,香港

1、紐約,於1624年建城,位於紐約州東南部,隸屬紐約州管轄,下轄五個區。紐約是整個美國的金融經濟中心、最大城市、港口和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在四個傳統「全球城市」中位居首位,它的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世界。

作為全世界最大的都會區之一——紐約都會區的核心,在超過一個世紀中,紐約在商業和金融的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全球影響力,它左右著全球的媒體、政治、教育、娛樂與時尚界,其中聯合國總部也位於該市。位於曼哈頓下城的華爾街,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主導了全球的國際金融,紐約證券交易所亦位於此地。

2、倫敦是英國的首都、歐洲第一大城以及第一大港,也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兼世界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與美國紐約、法國巴黎和日本東京並列。從1801年到20世紀初,作為世界性帝國——大英帝國的首都,倫敦因其在政治、經濟、人文、娛樂、科技發明等領域上的卓越成就,而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都市。

倫敦不僅是英國的政治中心,還是許多國際組織總部的所在地。由於倫敦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大都市,其居民來自世界各地,具有多元化的種族、宗教和文化,城市中使用的語言超過300種。倫敦亦是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擁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等。

3、香港是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香港是國際重要的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也是繼紐約、倫敦之後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並且連續第18年獲得評級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經濟自由度指數排名第一。

香港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同時為全球最安全、富裕、繁榮和生活高水平的城市之一,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香港把華人的智慧與西方社會制度的優勢合二為一,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以及完善的法治聞名於世。

(8)金融世界旅遊公司擴展閱讀

2019年底香港金融管理局認可的銀行業機構共194家,其中,持牌銀行、有限制持牌銀行和接受存款公司分別有164家、17家和13家,銀行體系認可機構資產總額24.5萬億港元。香港股市在全球具有較大影響力,2019年底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主板和創業板)的上市公司達2449家,股票總市值達38.2萬億港元。

2019年股票市場總集資額達4520億港元,其中IPO集資額3129億港元,排名全球首位。香港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融資及資產管理中心,2019年底香港銀行體系人民幣存款(含未償還存款證)總額為6580億元,貸款余額為1537億元,2019年經香港銀行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總額為5.4萬億元。

❾ 誰知道一些著名的國際金融控股公司有這些公司的資料嗎

摩根大通公司簡介
摩根大通的總部位於紐約,它為3000多萬名消費者以及企業、機構和政府客戶提供服務。該公司擁有7930億美元資產,業務遍及50多個國家,是投資銀行業務、金融服務、金融事務處理、投資管理、私人銀行業務和私募股權投資方面的領導者。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Co)為全球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由大通銀行、J.P.摩根公司及富林明集團在2000年完成合並。

*大通曼哈頓公司於1799年由為紐約市供水的曼哈頓公司成立,至1922年成為全國商業和工業貸款的領先者,並在六年之中成為全美最大的銀行。

*J.P.摩根公司早先作為一家英國的商人銀行由John Pierpont Morgan的父親在倫敦建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公司對包括美國鋼材、通用電器以及美國電話電報等一些知名企業最初的建立構造及融資起了重大作用。

*富林明集團是一家以倫敦為基地的全球性投資銀行集團,其亞洲業務均以怡富名義運作,而怡富證券則是於1970年由富林明及怡和公司共同在香港建立的該地區首家投資銀行集團。

合並後的摩根大通主要在兩大領域內運作:一是在摩根大通的名義下為企業、機構及富裕的個人提供全球金融批發業務;二是在美國以「大通銀行」的品牌為3千萬客戶提供零售銀行服務。其金融服務內容包括股票發行、並購咨詢、債券、私人銀行、資產管理、風險管理、私募、資金管理等。

摩根大通是全球盈利最佳的銀行之一,擁有超過7000億美元的資產,管理的資金超過6300億美元。公司在全球擁有772名銷售人員,覆蓋近 5000家機構投資者客戶;股票研究覆蓋5238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3175家亞洲公司。自1998年以來,由摩根大通擔任主承銷的股票在上市後股價走勢表現突出,一周後股價平均上漲17%,一個月內平均上漲27%,三個月內平均上漲37%。公司在全球擁有9萬多名員工,在各主要金融中心提供服務。摩根大通亞太總部位於香港,在亞太地區15個國家的23座城市,擁有8500名員工。摩根大通名列1993年以來亞洲股票和股票相關發行的第一名,自 1993年以來,公司為亞洲公司主承銷了88次股票交易,共募得超過150億美元的資金。

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團簡介
加拿大永明金融於1865年注冊成立。永明金融集團人壽保險公司,是當今世界最大的保險和資產管理公司之一。公司歷史悠久,成立於1871年,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團在金融服務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自1998年以來,永明人壽連續三年榮登美國《財富》雜志全球500強。加拿大永明在世界各地為個人和公司客戶提供廣泛的儲蓄、退休、養老金、人壽和健康等保險產品和服務,主要業務遍及加拿大、美國、英國和亞太地區,在世界二十多個重要市場設有辦事機構,積極開展業務。

加拿大永明金融是主要的國際金融服務機構,為個人及企業客戶提供各類理財及保障的產品和服務。現時與其合作夥伴在全球多個重要市場發展業務,當中包括加拿大、美國、英國、香港、菲律賓、日本、印尼、印度、中國及百慕達。至2005年12月31日,永明金融集團管理的總資產為3,870億加元(即約25,740億港元)。

永明金融公司於多倫多(TSX)、紐約(NYSE)及菲律賓(PSE)等地的聯合交易所上市,其交易代號為「SLF」。

永明金融在香港的顧問和分銷夥伴超過2,300人,客戶人數則約42萬。

加拿大永明金融是當今世界最大的保險和資產管理公司之一,在金融服務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中國光大集團是中央管理的固有重要骨幹企業。2003年兩強聯合成立了光大永明人壽公司。公司以誠信正直以客為尊追求卓越創造價值為公司訓導,堅持以人為本為原則,大力發展公司業務

日本瑞穗金融集團簡介
日本瑞穗金融集團是2000年9月29日由第一勸業銀行、富士銀行和日本興業銀行組成,於2003年1月成立,資本金1兆5409億日元,為世界金融集團之首。在三菱東京金融集團和UFJ金融集團(三菱UFJ金融集團)合並前曾是日本資產規模最大的金融集團。集團公司擁有1200名職工,在人員規模上也是日本金融控股公司中最大的。

該集團下轄4大金融機構,其中有瑞穗銀行、瑞穗法人銀行和瑞穗信託銀行等三家銀行,還有瑞穗證券公司。

瑞穗銀行主要是個人銀行業務,但由於日本已經可以混業經營,所以也代理個人投資信託、金融債和個人保險業務。瑞穗法人銀行則經營企業年金、法人業務和銀團貸款業務。瑞穗信託銀行過去只可以經營長期金融業務,現在也可以經營個人銀行業務和房地產業務,如土地信託、不動產買賣中介、不動產評估、住宅銷售服務等。

瑞穗證券公司除傳統證券業務外,還開拓新型業務,如下屬有日本投資環境研究所、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不良資產處理公司、能源服務公司等。

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簡介
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Zurich Financial Services,蘇黎世)創建於1872年,總部位於瑞士蘇黎世,是瑞士第一家跨國性的保險公司。

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是以保險為核心業務的金融服務機構,其全球網路的分支機構和辦事處遍布北美、歐洲、亞太、拉丁美洲和其它市場。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是財富雜志(Fortune)全球500強企業中排名前100位的企業。在2006年最新公布的榜單中排名第63位。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的財務實力建基於穩健及專注的業務發展策略,獲得標准普爾「A+」評級。

1998年蘇黎世集團與英美煙草金融服務公司合並,組成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並先後成功地合並了British American Financial Services(旗下包括有產險的Eagle Star、壽險的Allied Dunbar), 以及美國的Farmers等國際知名的金融服務機構,使本集團更加壯大,成為世界最著名十大金融保險集團之一。

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擁有下述知名品牌與公司:聯合鄧巴、鷹星集團、農夫保險集團、蘇黎士集團,特萊尼德等,總資產4240億美元,保費收入490億,客戶3500萬,雇員70000人。蘇黎世金融是一家居世界領先地位、獲國際公認從事金融保險服務的全球性集團,核心業務為非壽險、壽險、再保險和資產管理,業務遍及50多個國家和地區,由於具有全球化的實力和技術及對當地市場的了解,使該集團成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幾家真正立足於全球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

閱讀全文

與金融世界旅遊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9月8日歐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624
大同黃金那裡有回收的 瀏覽:415
如何營銷理財客戶買基金 瀏覽:214
金融機構的主體包括 瀏覽:825
牛市不買融資股票 瀏覽:558
中介公司傭金基本提成多少錢 瀏覽:942
銳拓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的網址 瀏覽:535
富森外匯套路 瀏覽:940
建行發展線上融資 瀏覽:908
美國期金價格暴跌 瀏覽:664
泰國的外匯儲備多少 瀏覽:63
深圳前海達飛金融服務有限公司融資情況 瀏覽:695
中銀國際證券北京分公司 瀏覽:655
對沖性融資投機性融資 瀏覽:600
期貨銷售手段 瀏覽:309
北斗共享聯盟網路融資 瀏覽:955
威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268
天業股份投資項目 瀏覽:775
證券公司作息時間 瀏覽:68
公司如何增發股份 瀏覽: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