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以下哪些不是國家監管部門對於銀行業金融機構出台的"七不準"規定中的內容
關於中國銀監會對銀行業金融機構
「七不準」、「四公開」規定的公告
尊敬的客戶:
為加強和改善公眾金融服務,有效服務實體經濟,中國銀監會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認真遵守信貸管理各項規定和業務流程,按照國家利率管理相關規定進行貸款定價,並嚴格遵守下列規定:
(一)不得以貸轉存。銀行信貸業務要堅持實貸實付和受託支付原則,將貸款資金足額直接支付給借款人的交易對手,不得強制設定條款或協商約定將部分貸款轉為存款。
(二)不得存貸掛鉤。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業務和存款業務應嚴格分離,不得以存款作為審批和發放貸款的前提條件。
(三)不得以貸收費。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借發放貸款或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資之機,要求客戶接受不合理中間業務或其他金融服務而收取費用。
(四)不得浮利分費。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遵循利費分離原則,嚴格區分收息和收費業務,不得將利息分解為費用收取,嚴禁變相提高利率。
(五)不得借貸搭售。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在發放貸款或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資時強制捆綁、搭售理財、保險、基金等金融產品。
(六)不得一浮到頂。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貸款定價應充分反映資金成本、風險成本和管理成本,不得籠統將貸款利率上浮至最高限額。
(七)不得轉嫁成本。銀行業金融機構應依法承擔貸款業務及其他服務中產生的盡職調查、押品評估等相關成本,不得將經營成本以費用形式轉嫁給客戶。
與此同時,中國銀監會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嚴格遵守國家價格主管部門和監管機構關於金融服務收費的各項政策規定,對現行收費服務價目進行全面梳理檢查,及時自查自糾,並嚴格遵守以下原則:
(一)合規收費。服務收費應科學合理,服從統一定價和名錄管理原則。應制定收費價目名錄,同一收費項目必須使用統一收費項目名稱、內容描述、客戶界定等要素,並由法人機構統一制定價格,任何分支機構不得自行制定和調整收費項目名稱等要素。對實行政府指導價的收費項目,嚴格對照相關規定據實收費,並公布收費價目名錄和相關依據;對實行市場調節價的收費項目,應在每次制定或調整價格前向社會公示,充分征詢消費者意見後納入收費價目名錄並上網公布,嚴格按照公布的收費價目名錄收費。
(二)以質定價。服務收費應合乎質價相符原則,不得對未給客戶提供實質性服務、未給客戶帶來實質性收益、未給客戶提升實質性效率的產品和服務收取費用。
(三)公開透明。服務價格應遵循公開透明原則,各項服務必須「明碼標價」,充分履行告知義務,使客戶明確了解服務內容、方式、功能、效果,以及對應的收費標准,確保客戶了解充分信息,自主選擇。
(四)減費讓利。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對特定對象堅持服務優惠和減費讓利原則,明確界定小微企業、「三農」、弱勢群體、社會公益等領域相關金融服務的優惠對象范圍,公布優惠政策、優惠方式和具體優惠額度,切實體現扶小助弱的商業道德。
『貳』 社科院稱中國銀行業利潤畸高,大家調侃銀行為弱勢群體是什麼梗
通過消除高盈利面前的不合理成分,銀行可以向實體經濟部門讓利近萬億,同時能夠緩解地方債務壓力和降低銀行不良貸款風險
「銀行是弱勢群體」並非新鮮提法,但卻一直較難被接受。因為在多數人看來,擁有雄厚資產且在國民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銀行實在與「弱勢群體」畫不上等號。 當前銀行遇到巨大挑戰——存款者要求高收益,但這會間接推高全社會融資成本;需要資金的則批評貸款難、貸款貴。
多重壓力之下,銀行也成了「弱勢群體」。 隨著金融改革不斷深化,利率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銀行金融機構不得不面對貸款增速回穩、存貸利差收窄、社會融資方式轉變、不良貸款反彈等多重挑戰。 利率市場化改革過程中,會伴生三個問題: ① 一是銀行存款成本上升,進而推動全社會融資成本上升或居高不下; ② 二是銀行利差收窄、盈利能力下降; ③ 三是風險偏好變化與信用風險爆發的幾率增加。
為了保證利率市場化改革順利進行以及更好地保護銀行業自身發展: ① 首先應加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防範系統性風險。 ② 其次,強化融資主體自我約束,增強利率敏感性。要強化國有企業預算約束,增強利率敏感性。要弘揚契約精神,營造誠信環境,強化民營企業信用約束和社會責任,對惡意逃債、賴債行為加強法律制裁。
要強化居民風險意識,使其認識到追求高收益必須承擔相應的高風險。 ③ 再次,提高商業銀行風險定價能力,創新利率風險對沖工具。
『叄』 網傳金融機構尤其銀行要大幅降薪,四大行是怎麼回應的
網傳金融機構尤其銀行要大幅降薪,四大行是怎麼回應的?
我感覺並不是像網路上傳播的那個樣子。
因為我們都知道現在的銀行,其實他們的員工收益總體來說還是比正常的其他工作崗位要高一些。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的有呢,有很多人就覺得銀行這個崗位其實不錯,在銀行里工作的話,可能收益比較高,而且呢晉升的空間也比較大,所以有很多人就選擇在這樣的啊部門裡面工作長期的發展,其實這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空間,至少在很多人看來,這個崗位他的整體的效益和收入水平還是非常不錯的,而且大多數人也能夠適應這樣的一個生活的環境。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喜歡的朋友可以在相關評論區點贊關注,我將會和大家積極互動進行討論。
『肆』 我的房貸利率現在是6.125有必要改成LPR嗎如果改了後我的還款利率是多少
如果房貸理利率是6.125%,建議立馬改成LPR,改成LPR的房貸利率可能會降至6%以下。
當然這個規律是按照2019年8月份至202年4月20日的利率調整為參考的,2019年8月20日發布的5年期以上LPR4.85%,而到了2020年4月20日5年期以上LPR為4.65%,降低了0.2%的利率。所以6.125%的利率是有必要改成LPR的,因為利率一直在下降。
但是截止到2020年6月22日,從2020年4月22日到6月22日LPR的貸款利率一直沒有變化。自央行2019年8月開展LPR改革以來,1年期LPR較此前的1年期基準利率累計下調50個基點,2020年以來下調30個基點;而5年期及以上LPR累計下調25個基點,2020年以來下調15個基點。
對於商業銀行來說,在2020年上半年三次降準的政策帶動下,落實降息政策的積極性在提高,其對於引導房貸在內的中長期貸款利率下調有積極的作用。有關專家也預計下半年利率水平依然有下降的空間,其對於刺激住房交易等也有積極的作用。
預計後續商業銀行貸款政策將進一步放鬆,利好按揭貸款業務的辦理,其有助於激活觀望的購房需求,促進市場交易進一步復甦。
(4)金融機構合理讓利擴展閱讀:
從購房市場角度看,今年上半年房貸利率的下調有助於減少月供的壓力,客觀上有助於激活部分觀望的購房需求,即對於近期的購房交易活躍等有一定的解釋作用。
2020年6月份監測的32城平均主流房貸利率繼續下行,其中首套利率5.32%,二套利率5.66%,環比2020年5月均下降2個基點,利率水平創18個月新低。2020年以來,首套房貸利率下降26個基點,二套利率下降24個基點,房貸利率降幅大於LPR降幅。
2020年6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做出了重要部署,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向企業合理讓利,助力穩住經濟基本盤;要求加快降費政策落地見效,為市場主體減負。預計未來短期內將落地,LPR的繼續下調必要性不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LPR
人民網-LPR上半年降息兩次 百萬房貸月供少94元
『伍』 銀行慎三禁五是什麼意思
慎三即三嚴:
嚴格落實銀監會貸款新規,防止貸款資金被挪用或外流,確保貸款資金真正進入實體經濟;
嚴格落實利率風險定價,合理利率定價,主動讓利企業,對小企業貸款利率原則上不上浮或少上浮;
嚴格落實全省1000家小企業信用貸款試點任務,切實轉變單一的、過於依賴抵押擔保的信貸方式。
禁五即五禁:
禁止存貸掛鉤,不能要求企業以事先提供存款或將部分貸款資金轉為存款作為發放貸款的條件,不得變相提高貸款利率;
禁止一切不合理收費,取消所有貸款承諾費、管理費、顧問費、咨詢費(銀團貸款的管理費和承諾費除外);
禁止貸款時搭售各類理財、保險、基金等金融產品,不得額外增加企業負擔;
禁止向民間借貸中介機構融資,嚴禁銀行從業人員與金融掮客合作;
禁止將銀行自身考核指標壓力轉嫁給企業,不得採取壓票、限制客戶轉賬等不正當競爭手段開展業務。
(5)金融機構合理讓利擴展閱讀
蘭溪農商行:深化落實「雙提」工作 風控成效穩步推進
一是嚴控大額限新增,實施1000萬元以上貸款控制政策,落實大戶退出。
二是增量擴面散風險。扎實推進普惠金融工程,深耕農村市場,扎實開展「網格(整村)批量授信」活動。
三是慎三禁五隔源頭。建立健全慎三禁五控制機制,過度授信風險得到有效遏制。
四是實施「315」把投向。為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明確信貸業務拓展方向,本行推出了貸款投向「315」工程,即:30萬元以下個人信用貸款、100萬元以內個人貸款和5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抵押貸款。
『陸』 中標通知書發出以後簽合同時甲方要求我方設備價讓利合理嗎
如果你們是通過招標的方式取得設備銷售,在簽訂該合同甲方要求你們讓利是不合理的。你們可以拒絕,如果他們非要這樣做,須承擔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