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貨幣政策操作指標
貨幣政策操作指復標(ManipulativeTarget)貨幣政策操作指制標是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工具貨幣政策工具准確現的政策變數,如准備金、基礎貨幣、中央銀行利率、同業拆借市場利率、回購協議市場利率、票據市場貼現率等。
❷ 什麼是貨幣聯動機制
你說的是聯系匯率吧,利率不會是聯動的,是由本國央行自行調節的
所謂的聯系匯率,它就是聯系匯率,它的高低和另一國貨幣相互掛釣的,通過將貨幣匯率固定於與另一個國家相同的匯率而穩定貨幣,但另一國的貨幣應該是比較穩定的,實力還行的,就像香港是與美元聯系匯率的。
與聯系匯率相對的是固定匯率。
❸ 通達信 貨幣流量指標效果
通達信貨幣流通指標效果。效果明顯。可以使用貨幣流量。
❹ 貨幣流動性的指標
貨幣流動性比例M1/M2是一個關於貨幣需求(或者說貨幣供應量)的結構指標,其作用在於考察M1和M2之間的協調關系。這一結構指標近年來在我國的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和許多關於研究貨幣政策的研究報告中頻頻出現,成為反映貨幣流動性強弱的結構變化、分析社會即期資金狀況、加強金融監測、制定與實施貨幣政策的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貨幣流動性比例M1/M2反映的是企業和居民貨幣需求的不同動機,與居民資產結構變化和經濟市場化發展程度相適應,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從長期趨勢來看,我國的貨幣流動性比例M1/M2在1978—1995年呈急劇下降,但是從1996年至今我國的M1/M2則基本保持平穩,這主要體現了1996年前後我國貨幣化速度和貨幣需求特徵的差異。然而,伴隨著貨幣流動性變動長期趨勢的還有其周期性的波動,它主要受到經濟波動、通貨膨脹、利率變動的影響。因為當經濟增長速度加快、通貨膨脹率升高,消費和投資支出相對比較旺盛,個人和企業對交易媒介或支付手段的需 求就會升高,於是微觀主體趨向於較多持有流動性強的貨幣,即M1,那麼貨幣流動性指標M1/M2就升高;另外假設其他條件不變,當利率下降時,持有現金與活期存款的機會成本就會降低,因此將會導致居民和企業較多持有現金與活期存款,從而導致MI/M2升高。
M0、M1、M2是貨幣供應量的范疇。我國現階段也是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三個層次,其含義分別是:
M0:流通中現金,即在銀行體系以外流通的現金;
M1:狹義貨幣供應量,即M0+企事業單位活期存款;
M2:廣義貨幣供應量,即M1+企事業單位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
在這三個層次中,M0與消費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
M1反映居民和企業資金松緊變化,是經濟周期波動的先行指標,流動性僅次於M0;
M2流動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會總需求的變化和未來通貨膨脹的壓力狀況,通常所說的貨幣供應量,主要指M2。
人們一般根據流動性的大小,將貨幣供應量劃分不同的層次加以測量、分析和調控。實踐中,各國對M0、M1、M2的定義不盡相同,但都是根據流動性的大小來劃分的,M0的流動性最強,M1次之,M2的流動性最差。
❺ 外匯中,哪些貨幣對有聯動關系
貨幣中主要分為:歐系貨幣,包括歐元、英鎊、瑞郎等;商品貨幣,包括加元,澳元,紐元;當然最重要的不能忽略,就是美元,與美元直接兌換的叫直盤,非美元貨幣對叫做交叉盤。 那些直盤的走勢主要還是與美指關聯,除非突然有經濟數據公布,會短期各走各的,大勢還是一樣的;交叉盤其實也大多參考直盤,比如說英鎊兌日元,研究的時候就需要參考英鎊兌美元和美元兌日元。 商品貨幣主要還是要看全球商品的價格啊,由價格波動來定了。 現在不是講究全球化經濟嗎?基本上都是牽一發動全身的態勢。
❻ 貨幣供給量有哪幾個指標
貨幣流通量(amountofcurrencyincirculation)是指市場上實際流通的貨幣總量。目前我國貨幣流通量統計實際就是針對流通中的現金量,即M0進行統計,通常又稱之為市場貨幣供應量。這是一個時點指標,實際工作中往往計算報告期末的貨幣流通總量。一是一定時期的商品價格總額,即各種商品的價格與商品數量的乘積的總和;二是貨幣流通速度,即同一時期內貨幣在買主和賣主之間轉手的次數。用公式來表示就是:流通中的貨幣需要量(M)=待流通商品數量(Q)×商品價格水平(P)/同一單位貨幣流通速度(V)這個公式表明了貨幣需求量變動的基本規律。從這個公式可以看出,貨幣需求量取決於商品價格、流通的商品數量和貨幣流通速度三個因素。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貨幣量,與商品價格總額成正比,與同一單位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這是金屬貨幣的流通規律。至於紙幣的流通規律仍是以金屬貨幣流通規律做基礎的。
❼ 外匯各個貨幣之間是否有聯動性
貨幣中主要分為:歐系貨幣,包括歐元、英鎊、瑞郎等;商品貨幣,包括加元,澳元,紐元;當然最重要的不能忽略,就是美元,與美元直接兌換的叫直盤,非美元貨幣對叫做交叉盤。 那些直盤的走勢主要還是與美指關聯,除非突然有經濟數據公布,會短期各走各的,大勢還是一樣的。
交叉盤其實也大多參考直盤,比如說英鎊兌日元,研究的時候就需要參考英鎊兌美元和美元兌日元。 商品貨幣主要還是要看全球商品的價格啊,由價格波動來定了。 現在講究全球化經濟,基本上都是牽一發動全身的態勢。
❽ 選擇貨幣政策中介目標,一般要符合的要求包括()
BCE
A不對,可控性,不是能夠隨時調整,如果能夠隨時調整就成為貨幣供求的外生變數了.D也不對,正像一樓說的一樣,監督並不屬於控制范圍
貨幣政策中介指標(intermediate target) 又稱遠期指標,是處於貨幣政策最終目標和操作指標之間的中介性政策變數.如市場利率、貨幣供應量等.中介指標需要中央銀行運用政策工具作用於操作指標,並經過一定的傳導過程才能實現,可控性較弱.
貨幣政策操作指標和中介指標的選取要符合三項標准:
1.可測性:這些指標能夠准確預測並能迅速獲得統計數據。
2.可控性:這些指標能夠在較短的時期內接受貨幣政策的影響,並按政策設定的方向和力度變化。
3.相關性:是指同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有比較密切的關系。
我國目前的貨幣政策中介指標主要有四個:貨幣供應量、信用總量、同業拆借利率和銀行超額准備率。
❾ 貨幣衡量指標之間是包含關系嗎
那指標直接包含的關系是什麼?建立登錄一下經濟網站,金融網站
❿ 哪位大俠有多貨幣疊加和相關度指標,貢獻一下,我出幣
M0、M1、M2隻是一種統央行貨幣計數據指標而已
通常是指
(1)流通中現金(M0),是指銀行體系以外各個單位的庫存現金和居民的手持現金之和;
(2)狹義貨幣供應量(M1),是指M0加上、機關、團體、部隊、學校等單位在銀行的活期存款;
(3)廣義貨幣供應量(M2),是指M1加上、機關、團體、部隊、學校等單位在銀行的定期存款和城鄉居民個人在銀行的各項儲蓄存款以及證券客戶保證金。M2與M1的差額,即單位的定期存款和個人的儲蓄存款之和,通常稱作準貨幣。
M0、M1、M2的劃分是根據流動性(變現能力)來劃分的。
可以這么看:M0就是現金,所以流動性最大,M1是M0加上活期存款,M2是M1加M1之外所有貨幣。那麼根據變現能力,流動性自然是M0>M1>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