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豆完整粒率定等標准
大豆完整粒率定等標准,見國家標准 GB 1352-2009 大豆。
㈡ 臨儲大豆三等是什麼標准
不可以。有相關檢測。下表為相關國家標准。大豆以三等為中等標准
質量標准
純糧率% 雜質% 水分% 色澤、氣味
等級 最低指標 東北、華北地區 其他地區
1 96.0 01.0 013.0 014.0 0正常
2 93.5
3 91.0
4 88.5
5 86.0
2.2 各類大豆以三等為中等標准,低於五等的為等外大豆。
㈢ 膨化大豆的驗收標准要哪些指標
膨化大豆驗收指標分為兩個:營養指標和非營養指標
物理性狀指標水分≤13%;
粗蛋白質≥35%;
粗脂肪≤20.0%;
粗纖維≤5.0%;
粗灰分≤5.0%;
尿素酶活性:0.05-0.2
蛋白溶解度:70.0-85.0%;
黃麴黴毒素≤50ppb酸價≤30mgKOH/g。
㈣ 國家大豆質量標准
加大度質量標准,這個就跟我們這邊國家的那個食品安全部門有關系的,他們那邊有一定的定的標准
㈤ 大豆品質主要看哪些指標
粗脂肪,粗蛋白,灰分。
㈥ 考察大豆油脂有哪些指標
物理指標:常溫下呈液態,為半乾性油,無確切熔點,黏度較高。
化學指標:酸價、皂化價、碘價、過氧化物值。
(1)酸價
酸價是指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離脂肪酸所需要氫氧化鉀的毫克數,油脂的酸價越高,質量越差,越不新鮮,大豆油酸價為0.06。
(2)皂化價
是指皂化1克油脂所需的氫氧化鉀毫克數,皂化價可以判斷油脂的純度,大豆油的皂化價為188~196。
(3)碘價
碘價就是指每100克脂肪或脂肪酸吸收碘的克數。大豆油的碘價為114~138。
(4)過氧化物值(POV值)是顯示油脂自動氧化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我國食用植物油規定POV值不得超過0.15%。
㈦ 大豆質量標准及檢測方法
一、大豆的質量標准:
折光指數(n40): 1.466~1.470、相對密度(d2020): 0.919~0.925、碘值(I)/(g/100g): 124~139、皂化值(KOH)/(mg/g): 189~195、不皂化物/(g/kg): ≤15、十四碳以下脂肪酸 ND~0.1;
豆蔻酸 C14:0 ND~0.2、棕櫚酸 C16:0 8.0~13.5、棕櫚一烯酸 C16:1 ND~0.2、十七烷酸 C17:0 ND~0.1、十七碳一烯酸 C17:1 ND~0.1、硬脂酸 C18:0 2.5~5.4、油酸 C18:1 17.7~28.0、亞油酸 C18:2 49.8~59;
亞麻酸 C18:3 5.0~11.0、花生酸 C20:0 0.1~0.6、花生一烯酸 C20:1 ND~0.5、花生二烯酸 C20:2 ND~0.1、山嵛酸 C22:0 ND~0.7、芥酸 C22:1 ND~0.3、木焦油酸 C24:0 ND~0.5。
二、大豆的檢測方法:
1、抽樣:大豆油抽樣方法按照GB/T 5524的要求執行;
2、 出廠檢驗;
3、應逐批檢驗,並出具檢驗報告;
4、按本標准5.2的規定檢驗;
5、型式檢驗;
6、當原料、設備、工藝有較大變化或質量監督部門提出要求時,均應進行型式檢驗;
7、按本標准第5章的規定檢驗;
8、判定規則;
9、產品未標注質量等級時,按不合格判定;
10、產品的各等級指標中有一項不合格時,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7)大豆采購指標擴展閱讀:
大豆適量檢測的要求:
1、嚴格按照標准中規定的分析步驟進行檢驗,對實驗中不安全因素(中毒、爆炸、腐蝕、燒傷等)應有防護措施。
2、理化檢驗實驗室實行分析質量控制理化檢驗實驗室在建立良好技術規范的基礎上,測定方法應有檢出限、精密度、准確度、繪制標准曲線的數據等技術參數。
3、一般樣品在檢驗結束後,應保留一個月,以備需要時復檢。易變質食品不予保留,保存時應加封並盡量保持原狀。檢驗取樣一般皆指取可食部分,以所檢驗的樣品計算。
3、檢驗人員應填寫好檢驗記錄。
㈧ 大豆的各種含量百分比
營養素是指在體內吸收、有供給熱量、構成機體組織和調節生理功能,為身體進行正常物質代謝所必須的物質,以大豆(黃豆)為例,每100g含:水分12.0%、粗蛋白37.9%、纈氨酸1800mg、亮氨酸3631mg、異亮氨酸1607mg、蘇氨酸1645mg、苯丙氨酸1800mg、色氨酸462mg、蛋氨酸409mg、賴氨酸1193mg、精氨酸3146mg、組氨酸1016mg、脂肪18.4g、碳水化合物25.3g、熱量1724.22kj、粗纖維4.8g、鈣367mg、磷571mg、鐵11.0mg、胡蘿卜素0.40mg、硫胺素0.79mg、核黃素0.25mg、尼克酸2.1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