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文讀懂股權融資估值到底怎麼算
1、可比公司法
目前在國內的風險投資(VC)市場,P/E法是比較常見的估值方法。通常我們所說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有兩種:
歷史市盈率(Trailing P/E)-即當前市值/公司上一個財務年度的利潤(或前12個月的利潤);預測市盈率(ForwardP/E)-即當前市值/公司當前財務年度的利潤(或未來12個月的利潤)。
投資人是投資一個公司的未來,是對公司未來的經營能力給出目前的價格,所以他們用P/E法估值就是:公司價值=預測市盈率×公司未來12個月利潤
對於有收入但是沒有利潤的公司,P/E就沒有意義,比如很多初創公司很多年也不能實現正的預測利潤,那麼可以用P/S法來進行估值,大致方法跟P/E法一樣。
2、可比交易法
挑選與初創公司同行業、在估值前一段合適時期被投資、並購的公司,基於融資或並購交易的定價依據作為參考,從中獲取有用的財務或非財務數據,求出一些相應的融資價格乘數,據此評估目標公司。
比如A公司剛剛獲得融資,B公司在業務領域跟A公司相同,經營規模上(比如收入)比A公司大一倍,那麼投資人對B公司的估值應該是A公司估值的一倍左右。
可比交易法不對市場價值進行分析,而只是統計同類公司融資並購價格的平均溢價水平,再用這個溢價水平計算出目標公司的價值。
3、現金流折現
這是一種較為成熟的估值方法,通過預測公司未來自由現金流、資本成本,對公司未來自由現金流進行貼現,公司價值即為未來現金流的現值。
貼現率是處理預測風險的最有效的方法,因為初創公司的預測現金流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其貼現率比成熟公司的貼現率要高得多。尋求種子資金的初創公司的資本成本也許在50%-100%之間,早期的創業公司的資本成本為40%-60%,晚期的創業公司的資本成本為30%-50%。對比起來,更加成熟的經營記錄的公司,資本成本為10%-25%之間。
這種方法比較適用於較為成熟、偏後期的私有公司或上市公司。
4、資產法
資產法是假設一個謹慎的投資者不會支付超過與目標公司同樣效用的資產的收購成本。比如中海油競購尤尼科,根據其石油儲量對公司進行估值。
這個方法給出了最現實的數據,通常是以公司發展所支出的資金為基礎。其不足之處在於假定價值等同於使用的資金,投資者沒有考慮與公司運營相關的所有無形價值。
B. 收購標的估值怎麼計算為什麼說50倍pe不算貴
你好( ^_^)/很高興為您解答。3P作為指標。首先,是PB(市凈率),即股價與每股資產凈值的比率;第二,是PE(市盈率),即股價與每股凈利潤的比率;第三,是PEG(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反映公司的成長速度。這三個指標,不管用於分析哪一個行業、哪一家公司都非常適用。當然,如果你分析的是金融股或地產股,那麼PB和PE相對上會更重要一些;如果你分析的是成長股,尤其是那些根本沒什麼資產可言的新經濟和新科技股,又或者股價已經漲了不少的股份,則應看重PEG多一點。
C. 並購估值怎麼給
並購進對標的公司的估值一般需要參考以下幾點:
一:同行來同類型公司目前的估值水平。
二:和同行相比,公司的行業地位,盈利能力,團隊建設,創新能力如何。以第一條為基本,進行溢價或折價。
三:業績承諾如何。如業績承諾不達標時,原股東如何進行補償,業績承諾是否是高增長。
四:並購時的付款條件。是按業績完成情況進行分期付款,還是一次性付款,沒有附加條件。
五:並購購份的多少。如對標的物的全部股份的並購,還是只並購部分股權。
六:並購後原公司的債務,擔保如何處理的問題。
還有其它的相關事項。如並購後管理人員的安置問題等等,所以對於並購來說,一般都是在相互有意向的情況下,找專業的資產評估公司進行資產盡職調查,並進行評估,然後協商談判。
D. 並購估值怎麼寫
估值是一切投資決策的靈魂
提供非上市公司估值方法及退出規劃
在過去數十年間,我們向數以千計的公司提供了估值咨詢服務,並藉此積累經驗,開發出了能夠精確衡量和成功提升公司價值的工具。
書名
並購估值——如何為非上市公司培育價值(原書第2版)
作者
(美)克里斯 M. 梅林(Chris M. Mellen)、弗蘭克 C. 埃文斯(Frank C. Evans)
譯者
李必龍、李羿、郭海
ISBN
978-7-111-48103-4
頁數
316頁
作者簡介
克里斯 M. 梅林
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市德爾菲估值顧問公司的總裁和創始人[1],美國企業評估師協會的核心人物。他的執業證書有高級認證評估師(ASA)、大師級企業認證評估師(MCBA)和注冊並購顧問(CM&AA)。克里斯獲得巴布森學院金融類MBA,以及麥吉爾大學的學士學位(行業關系和經濟學專業)。他自1989年以來完成了1800多個估值項目,所涉行業范圍很廣,評估目的有:戰略規劃、收購合並、稅收/遺產規劃及合規性、財務報告、融資、買賣協議、訴訟和評估復核。在組建德爾菲之前,他在兩家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的估值部門擔任高級職位。此外,克里斯還服務於幾個與估值相關的委員會,就各種相關的估值事宜發表過幾篇文章,組織過無數的講座,並為法院提供專家鑒定服務。
弗蘭克 C. 埃文斯
E. 實業企業並購時怎麼進行估值
常見的方法有現金流量貼現法和市場法。
1.現金流量貼現法
現金流量貼現法的基本原理就是任何資產的價值等於其未來全部現金流的現值之和。由於在投資型並購中收購方只是短期持有被收購企業的股權,因此該種方法主要是對被收購企業的股權價值進行評估。企業股權價值是使用股權資本成本對預期股權現金流量進行貼現後得到的。預期股權現金流量是扣除了企業各項費用、本息償付和為保持預定現金流增長率所需的全部資本支出後的現金流;股權資本成本是投資者投資企業股權時所要求的必要投資回報率。在計算出被收購企業的股權價值之後,將其與並購價格進行比較,只有當被收購企業的股權價值大於並購價格時,收購行為才是有益的。此外,企業也可以通過比較各種收購方案的現金流量貼現值的大小來決定最優的並購方案。
2.市場法
市場法也稱之為市盈率法或收益倍數法,是資本市場對收益資本化後的價值反映,即公司股權價值等於目標企業預計未來每年的每股收益乘以公司的市盈率。在使用市盈率評估的時候一般採用歷史市盈率、未來市盈率以及標准市盈率。歷史市盈率等於股票現有市值與最近會計年度收益之比;未來市盈率則等於股票現有市值與現在會計年度結束時預計的年度收益之比;標准市盈率是指目標企業所在行業的相似市盈率。市盈率法在評估中得到廣泛應用,原因主要在於:首先,它是一種將股票價格與當前公司盈利狀況聯系在一起的一種直觀的統計比率;其次,對大多數目標企業的股票來說,市盈率易於計算並很容易得到,這使得股票之間的比較變得十分簡單。當然,實行市場法的一個重要前提是目標公司的股票要有一個活躍的交易市場,從而能評估目標企業的獨立價值。
如果是戰略型並購,還需考慮並購後,雙方企業會因並購而產生的協同效應,要在上面兩種方法算出來的估值基礎上,考慮增加協同效應所帶來的價值。
F. 並購企業價值的計算
賬面價值法是以財產的賬面價值為標准來對清算財產作價的一種方法,是歷史價值減去折舊以後的價值。按照賬面價值則為:
存貨 77.8百萬元 建築物 103.8百萬元
機器設備 37.6百萬元 運輸設備 19.2百萬元
應收賬款 159.2
以上相加為397.6百萬元。即資產合計為397.6百萬元,為B公司賬面價值。
市盈率法是指以行業平均市盈率(P—E ratios)來估計企業價值,按照這種估價法,企業的價值得自於可比較資產或企業的定價。這里假設,同行業中的其他企業可以作為被估價企業的「可比較企業」,平均市盈率所反映的企業績效是合理而正確的。市盈率估價法通常被用於對未公開化企業或者剛剛向公眾發行股票的企業進行估價。
那麼取得兩個數據:
一個會計年度內稅後凈利為34.4百萬元;公司賬面價值為397.6百萬元;則B公司目前市盈率為:11.558;
與B公司類似的上市公司市盈率為11,則34.4*11=378.4
按照市盈率法,B公司價值為378.4百萬元。
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