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般貸款審批需要多長時間
銀行貸款多久能審批下來,關鍵還是看申請人申請的是哪一種貸款。例如我們熟知的信用貸款,由於沒有抵押物,無需對抵押物進行市場價值評估,在流程上較為簡單。那麼,一般情況下,銀行貸款5-7個工作日可以審批下來。
如果是抵押貸款,相對於信用貸款,抵押貸款在審核方面,較為復雜,涉及的流程較多,自然審批下來就需要較長的時間。例如房屋抵押貸款,銀行會實地取證,明確產權人和核對該物業是否有產權糾紛等等。銀行會在15-20個工作日內向申請人出具同意貸款書,貸款書上會說明貸款的金額與期限。
此外,審批的時間,與借款人申請貸款的時間(是否是旺季)、貸款額度、貸款方式、貸款機構等因素都有關系。通常最快的,通過貸款公司申請信用貸款,貸款公司一天都可審批下來放款。而比較慢的,遇到銀行貸款額度緊張或者是年底的時候,貸款可能是幾個月審批都還沒下來。
⑵ 房貸一般要多久才能審批下來
不同的銀行,不同的時段,審批時間也是有所差異。
例如工行房貸審批時間一般為2-3周,慢的時候2-3個月也是有可能的。
一、銀行放貸相關的審核環節
1、審核房產價值
首先需要通過貸款審查的就是用以抵押的房產本身的價值,根據市場的變化,處於城市中不同位置、環境、地段的房產決定了是否擁有貸款資格。
房產類型、房齡都是評估房產的因素,並且房產的價值並不按照買賣雙方的成交價格確定,而是需要專業的評估公司進行評估的。
2、審核借款人能力
其次對於貸款申請人本身,收入來源、家庭狀況、社會背景、資信記錄等等全部都是銀行需要審核的目標。
3、二手房需要擔保公司擔保
如果是二手房交易更加少不了擔保公司的參與,資質優良正規專業的擔保公司會給買家帶來更多貸款成功的保障。
(2)貸款重新審批要多久擴展閱讀:
貸款審批是主管信貸業務的人員在規定的審批許可權內,依據借款申請書和貸前調查意見,進行 「認定事實,掌握政策,確定貸款」 的過程。
流動資金貸款實行三級審批制。主管領導人對貸款發放的結果負決策責任。
認定事實,即審批人對企業和信貸員提供的貸款原因和用途進行復審,正確判定其性質。
掌握政策,以認定的事實為依據,根據國家和上級銀行確定的信貸政策,最終確定貸與不貸,貸多貸少的意見。
確定貸款,主要是決定貸款數額,還款期限、利率和貸款方式。
有些貸款主管領導還應對信貸人員提出跟蹤調查和監測的要求。
任何一筆貸款都須堅持執行「兩簽」或「三簽」的貸款審批原則。
即每筆貸款都必須由信貸員調查提出初審意見,信貸科長審查批准方可生效發放,對額度較大或按規定必須 「三簽」 的貸款,應經行長簽批發放。
任何個人不得單獨簽批發貸款。
⑶ 銀行貸款已經審批通過了,大約要等多久能放貸
銀行的貸款一般需要花費25個工作日左右,如果比較快則3天就可以下款。
可以按照以下步驟查詢:
1、登錄銀行個人主頁,點擊【我的貸款】選項下的【貸款進度查詢】;
2、選擇查詢類型【客戶】,選擇【證件類型】,輸入【證件號碼】、【客戶姓名】,點擊查詢;
3、頁面顯示客戶申請信息,【目前進度】欄下客戶貸款當前申請進度;
4、將滑鼠放至某筆查詢貸款的【目前進度】欄,可看到該筆貸款的貸款進度顯示條。
此回答由康波財經提供,康波財經專注於財經熱點事件解讀、財經知識科普,奉守專業、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財經內容,用生動多樣的方式傳遞財經價值。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⑷ 網捷貸還完再次申請需要多久
農行網捷貸貸款額度一年有效期內可還款當日再次申請,貸款額度一年有效期滿後,需要隔日才可以申請。
農行貸款實際以系統審批為准,如有其它問題歡迎您咨詢當地個貸中心。
(作答時間:2021年04月14日,如遇業務變化請以實際為准。)
⑸ 銀行貸款審批需要多長時間
(1)商業貸款在貸款資料齊全的前提下,正常情況是,5-7個工作日;但是最近銀行因為收緊,審批可能比較慢!
(2)公積金貸款就比較快了,在貸款資料齊全的前提下,7天就可以審批通過。
正常審批一般要20天左右。
⑹ 關於銀行貸款審批時間.銀行貸款一般多久才會
一般來說,銀行對貸款的審批時間有有規定的。如發生審批時間過長可能是由於以下原因造成的:
1、貸款涉及部門多,流程長;
2、客戶申請時提供資料不全,需補充資料,審查、審批人員需要重新了解情況等;
3、客戶經理對借款人的職業不熟悉,調查時間可能會長一些;
4、客戶經理服務能力和服務半徑問題:可能客戶所處位置、環境等條件不便於銀行前去調查,而客戶經理又比較少,申請貸款的借款人多,造成入戶調查的壓力過大;
5、貸款業務量較大,客戶經理在工作中為提高工作效率,一般是對一批借款人集中調查,全部調查完後再集中進行資料整理,造成先調查的借款人等待時間較長;
6、客戶經理調查後對不符合貸款條件的,沒有及時通知借款人;
7、審查人員對審查疑問事項需補充調查或由於審查人員少,待審查貸款過多;
8、可能少數行有權審批人出差沒有及時審批貸款。
9、受行里貸款計劃、資金等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