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建立現金流量考核指標
現金流量分析指標
現金流量表以現金、現金等價物為編制基礎,旨在為會計報表使用者提供企業一定時期內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出、流入的信息,以便於會計報表使用者了解和評價企業獲取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能力,並據以預測企業未來現金流量,進而判斷企業流動性、獲利能力。現金流量分析指標:
(一)流動性比率
⒈現金比率=(現金+約當現金)/流動資產
該指標旨在衡量企業流動資產的質量
⒉現金對流動負債的比率=(現金+約當現金)/流動負債
這個指標比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更嚴格。
(二)償債能力比率
⒈到期債務本息償付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本期到期債務本金+現金本息支出)
該指標旨在衡量本期內到期的債務本金以及相關利息可由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支付的程,若比值小於1,說明企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不足以支付本期到期的債務本息。若大於1,則說明足夠於支付。
⒉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流動負債
該指標旨在反映本期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凈流量足以抵付流動負債的比率。
⒊現金利息保障倍數=(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現金利息支出+所得稅付現)/現金利息支出
該指標根據傳統財務報表比率分析中利息杠桿比率變化而來,可反映企業變現能力及支付約定利息的能力
(三)獲利能力比率
凈利潤和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凈利潤
該指標旨在分析企業凈利潤與經營活動產生凈現金流量差異的變化,以便反映企業經營的真實的獲利能力。
(四)財務管理比率
⒈流通在外每股普通股的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優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加權平均普通股股數
該指標旨在反映流通在外普通股的現金流量。
⒉支付現金股利的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的現金凈流量/現金股利
該指標反映現金股利宣布日企業年度內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支付本年度現金股利的比率。
(五)充足性比率
現金流量充足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負債償付額+投資+股利)
該指標衡量企業能否產生足夠的現金以償付債務,進行投資,和股利支付。若企業連續幾年該比率均大於1,說明企業有較大能力可滿足企業現金要求;若小於1,則需採取籌集資金或處置資產的方式補足現金餘缺。為避免重復性和不穩定性因素,一般採用5年的總數為計算單元。
(六)效率比率
資產的現金流量目標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資產總額
該指標反映企業每一元資產所能獲得的現金流量。
參考:http://www.docin.com/p-1393067414.html
❷ 公司現金流量分析應如何做
公司現金流量分析:
現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實現制為編制基礎,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現金收入和現金支出情況的報表。對現金流量表的分析,既要掌握該表的結構及特點,分析其內部構成,又要結合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進行綜合分析,以求全面、客觀地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因此,現金流量表的分析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現金流量及其結構分析
企業的現金流量由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三部分構成。分析現金流量及其結構,可以了解企業現金的來龍去脈和現金收支構成,評價企業經營狀況、創現能力、籌資能力和資金實力。
(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分析。
l、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購進商品。接受勞務付出的現金進行比較。在企業經營正常、購銷平衡的情況下,二者比較是有意義的。比率大,說明企業的銷售利潤大,銷售回款良好,創現能力強。
2、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經營活動流入的現金總額比較,可大致說明企業產品銷售現款占經營活動流入的現金的比重有多大。比重大,說明企業主營業務突出,營銷狀況良好。
3、將本期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上期比較,增長率越高,說明企業成長性越好。
(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分析。當企業擴大規模或開發新的利潤增長點時,需要大量的現金投入,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量補償不了流出量,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但如果企業投資有效,將會在未來產生現金凈流入用於償還債務,創造收益,企業不會有償債困難。因此,分析投資活動現金流量,應結合企業目前的投資項目進行,不能簡單地以現金凈流入還是凈流出來論優劣。
(三)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分析。一般來說,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越大,企業面臨的償債壓力也越大,但如果現金凈流入量主要來自於企業吸收的權益性資本,則不僅不會面臨償債壓力,資金實力反而增強。因此,在分析時,可將吸收權益性資本收到的現金與籌資活動現金總流入比較,所佔比重大,說明企業資金實力增強,財務風險降低。
(四)現金流量構成分析。首先,分別計算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投資活動現金流入和籌資活動現金流入占現金總流入的比重,了解現金的主要來源。一般來說,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占現金總流入比重大的企業,經營狀況較好,財務風險較低,現金流入結構較為合理。其次,分別計算經營活動現金支出、投資活動現金支出和籌資活動現金支出占現金總流出的比重,它能具體反映企業的現金用於哪些方面。一般來說,經營活動現金支出比重大的企業,其生產經營狀況正常,現金支出結構較為合理。
二、現金流量表與損益表比較分析
損益表是反映企業一定期間經營成果的重要報表,它揭示了企業利潤的計算過程和利潤的形成過程。利潤被看成是評價企業經營業績及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但卻存在一定的缺陷。眾所周知,利潤是收入減去費用的差額,而收入費用的確認與計量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廣泛地運用收入實現原則、費用配比原則、劃分資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則等來進行的,其中包括了太多的會計估計。盡管會計人員在進行估計時要遵循會計准則,並有一定的客觀依據,但不可避免地要運用主觀判斷。而且,由於收入與費用是按其歸屬來確認的,而不管是否實際收到或付出了現金,以此計算的利潤常常使一個企業的盈利水平與其真實的財務狀況不符。有的企業賬面利潤很大,看似業績可觀,而現金卻入不敷出,舉步艱難;而有的企業雖然巨額虧損,卻現金充足,周轉自如。所以,僅以利潤來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和獲利能力有失偏頗。如能結合現金流量表所提供的現金流量信息,特別是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的信息進行分析,則較為客觀全面。其實,利潤和現金凈流量是兩個從不同角度反映企業業績的指標,前者可稱之為應計制利潤,後者可稱之為現金制利潤。二者的關系,通過現金流量表的補充資料揭示出來。具體分析時,可將現金流量表的有關指標與損益表的相關指標進行對比,以評價企業利潤的質量。
(一)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比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業利潤的質量。也就是說,企業每實現1元的賬面利潤中,實際有多少現金支撐,比率越高,利潤質量越高。但這一指標,只有在企業經營正常,既能創造利潤又能盈得現金凈流量時才可比,分析這一比率也才有意義。為了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計算口徑一致,凈利潤指標應剔除投資收益和籌資費用。
(二)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主營業務收入比較,可以大致說明企業銷售回收現金的情況及企業銷售的質量。收現數所佔比重大,說明銷售收入實現後所增加的資產轉換現金速度快、質量高。
(三)分得股利或利潤及取得債券利息收入所得到的現金與投資收益比較,可大致反映企業賬面投資收益的質量。
三、現金流且表與資產負債表比較分析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期末資產和負債狀況的報表,運用現金流量表的有關指標與資產負債表有關指標比較,可以更為客觀地評價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及支付能力。
(一)償債能力分析。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之比,而流動資產體現的是能在一年內或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的資產,包括了許多流動性不強的項目,如呆滯的存貨,有可能收不回的應收賬款,以及本質上屬於費用的待攤費用,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和預付賬款等。它們雖然具有資產的性質,但事實上卻不能再轉變為現金,不再具有償付債務的能力。而且,不同企業的流動資產結構差異較大,資產質量各不相同,因此,僅用流動比率等指標來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往往有失偏頗。可運用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資產負債表相關指標進行對比分析,作為流動比率等指標的補充。具體內容為:
l、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流動負債之比。這指標可以反映企業經營活動獲得現金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比率越大,說明償債能力越強。
2、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全部債務之比。該比率可以反映企業用經營活動中所獲現金償還全部債務的能力,這個比率越大,說明企業承擔債務的能力越強。
3、現金(含現金等價物)期末余額與流動負債之比。這一比率反映企業直接支付債務的能力,比率越高,說明企業償債能力越大。但由於現金收益性差,這一比率也並非越大越好。
(二)盈利能力及支付能力分析。由於利潤指標存在的缺陷,因此,可運用現金凈流量與資產負債表相關指標進行對比分析,作為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等盈利指標的補充。
l、每股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總股本之比。這一比率反映每股資本獲取現金凈流量的能力,比率越高,說明企業支付股利的能力越強。
2、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凈資產之比。這一比率反映投資者投入資本創造現金的能力,比率越高,創現能力越強。徑一致,凈利潤指標應剔除投資收益和籌資費用。
(三)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主營業務收入比較,可以大致說明企業銷售回收現金的情況及企業銷售的質量。收現數所佔比重大,說明銷售收入實現後所增加的資產轉換現金速度快、質量高。
(四)分得股利或利潤及取得債券利息收入所得到的現金與投資收益比較,可大致反映企業賬面投資收益的質量。
❸ 常用的現金流量財務指標有哪些
(一)償債能力分析
企業當期取得的現金收入在滿足生產經營所需現金支出後,是否有足夠的現金用於償還到期債務。在擁有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基礎上,可以用以下兩個比率來分析:
1.短期償債能力=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流動負債。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與流動負債之比,這個指標是債權人非常關心的指標,它反映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是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動態指標。其值越大,表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好,反之,則表示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差。
2.長期償債能力=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總負債。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與企業總債務之比,反映企業用經營活動中所獲現金償還全部債務的能力,比率越高,說明償還全部債務的能力越強。
以上兩個比率值越大,表明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越強。但是並非這兩個比率值越大越好,這是因為現金的收益性較差,若現金流量表中「現金增加額」項目數額過大,則可能是企業現在的生產能力不能充分吸收現有資產,使資產過多地停留在盈利能力較低的現金上,從而降低了企業的獲利能力。
(二)支付能力分析
1.支付股利的能力=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與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之比,反映企業支付股利的能力。如每股現金流量=(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優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加權平均股數,反映企業在維持期初現金存量的情況下,有能力發給股東的最高現金股利金額。
2.支付現金股利的能力=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現金股利。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與現金股利之比,反映企業年度內支付現金股利的能力。他們之間的比例大,就證明企業支付現金的能力強,反之,就會形成支付風險。
3.綜合支付能力=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股本。
這一指標反映企業的支付能力大小。該比率越高,企業綜合支付能力也就越強。
當企業當期經營活動的現金收入和投資活動取得的現金收入足以支付本期的債務和日常經營活動支出時,可以有一部分余額用於投資和分派股利;反之則無法用於投資活動和分派股利。如果這種狀況持續下去,得不到扭轉,則說明企業面臨支付風險。所以,無論是企業的投資者還是經營者,都非常關心企業的支付能力,都需要通過分析現金流量表了解企業的支付能力。
(三)盈利能力分析
通過現金流量,可以把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資本支出進行比較,揭示企業保持現有經營水平、創造未來利潤的能力。
1.銷售現金比率=經營現金凈收入/同期銷售額。
它能夠准確反映每元銷售額所能得到的現金。
2.每股營業現金凈流量=經營現金凈流入/普通股股數。
它反映的是企業對現金股利的最大限度的分派能力。
3.全部資產現金的回收率=經營現金凈流量/全部資產。
它表示的是企業資產在多大程度上能夠產生現金,或者說,企業資產生產現金的能力有多大。
4.創造現金的能力=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凈資產。
這一比率反映投資者投入資本創造現金的能力,比率越高,創現能力越強。
5.每股現金流量總資產現金報酬率=支付利息和所得稅前的經營凈流量/平均資產總額。
這一比率是對現行財務分析中總資產報酬率的進一步分析,用以衡量總資產產生現金的能力,它表明企業使用資源創造現金的能力,也是投資評價的關鍵之一。對於一個企業來說,評價其獲利能力最終要落實到現金流入能力的保證上,即通過對現金流量的分析來對企業的獲利能力進行客觀分析。
(四)未來發展潛力分析
企業要實現自身規模的不斷擴大,就必須追加大量的長期資產,反映在現金流量表中即投資活動中的現金流出量要大幅度提高。無論是對內投資的現金流出量,還是對外投資的現金流出量,它們的大幅度提高,往往意味著一個新的投資機會和發展機遇的到來。除此之外,也可以將投資活動與籌資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聯系起來,對企業未來發展狀況進行分析和考察。當投資活動中的現金凈流出量與籌資活動中現金凈流入量在本期的數額都相當大時,說明該企業在保持內部經營穩定進行的前提下,能夠從外界籌集大筆資金用以擴大生產經營規模。
❹ 請問什麼是現金流,什麼樣的現金流比較理想,有什麼指標嗎
現金流即現金流量
現金流量是企業一定時期的現金流入和流出的數量。經濟越快速發展,現金流量在企業生存發展和經營管理中的影響就越大,現代財務管理之一大轉變就是對現金流量的重視。
一、現金流量分析指標
現金流量表以現金、現金等價物為編制基礎,旨在為會計報表使用者提供企業一定時期內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出、流入的信息,以便於會計報表使用者了解和評價企業獲取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能力,並據以預測企業未來現金流量,進而判斷企業流動性、獲利能力。現金流量分析指標:
(一)流動性比率
⒈現金比率=(現金+約當現金)/流動資產
該指標旨在衡量企業流動資產的質量
⒉現金對流動負債的比率=(現金+約當現金)/流動負債
這個指標比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更嚴格。
(二)償債能力比率
⒈到期債務本息償付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本期到期債務本金+現金本息支出)
該指標旨在衡量本期內到期的債務本金以及相關利息可由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支付的程,若比值小於1,說明企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不足以支付本期到期的債務本息。若大於1,則說明足夠於支付。
⒉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流動負債
該指標旨在反映本期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凈流量足以抵付流動負債的比率。
⒊現金利息保障倍數=(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現金利息支出+所得稅付現)/現金利息支出
該指標根據傳統財務報表比率分析中利息杠桿比率變化而來,可反映企業變現能力及支付約定利息的能力
(三)獲利能力比率
凈利潤和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凈利潤
該指標旨在分析企業凈利潤與經營活動產生凈現金流量差異的變化,以便反映企業經營的真實的獲利能力。
(四)財務管理比率
⒈流通在外每股普通股的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優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加權平均普通股股數
該指標旨在反映流通在外普通股的現金流量。
⒉支付現金股利的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的現金凈流量/現金股利
該指標反映現金股利宣布日企業年度內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支付本年度現金股利的比率。
(五)充足性比率
現金流量充足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負債償付額+投資+股利)
該指標衡量企業能否產生足夠的現金以償付債務,進行投資,和股利支付。若企業連續幾年該比率均大於1,說明企業有較大能力可滿足企業現金要求;若小於1,則需採取籌集資金或處置資產的方式補足現金餘缺。為避免重復性和不穩定性因素,一般採用5年的總數為計算單元。
(六)效率比率
資產的現金流量目標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資產總額
該指標反映企業每一元資產所能獲得的現金流量。
二、現金流量分析對企業理財的影響
(一)現金流量對企業籌資決策的影響。企業籌集資金額根據實際生產經營需要,通過現金流量表,可以確定企業籌資總額。一般來說,企業財務狀況越好,現金凈流量越多,所需資金越少,反之,財務狀況越差,現金凈流量越少,所需資金越多。
(二)現金流量對企業投資決策的影響。現金流量是企業評價項目可行性的主要指標,投資項目可行性評價方法有動態法和靜態法,動態法以資金成本為折現率,進行現金流量折現,若現金凈流量大於0或現值指數大於1,則說明該投資項目可以接受,反之該投資項目不可行。靜態法投資項目的回收期即原始投資額除以每年現金凈流量,若小於預計的回收期,則投資方案可行。否則,投資方案不可行。
(三)現金流量對企業資信的影響。企業現金流量正常、充足、穩定,能支付到期的所有債務,公司資金運作有序,不確定性越少,企業風險小,企業資信越高;反之,企業資信差,風險大,銀行信譽差,很難爭取到銀行支持。因此,現金流量決定企業資信。
(四)現金流量對企業盈利水平的影響。現金是一項極為特殊的資產,具體表現為:一、流動性最強,可以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和應變能力;二、現金本身獲利能力低下,只能產生少量利息收入,相反由於過高的現金存量會造成企業損失機會成本的可能,因此合理的現金流量是既能滿足需求,又不過多積囤資金,這需要理財人員對資金流動性和收益性之間做出權衡,尋求不同時期的最佳資金平衡點,有效組織現金流量及流速以滿足偶然發生資金需要及投資機會的能力。
(五)現金流量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在有效資本市場中,企業價值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投資者對企業資產如股票等的估價,在估價方法中,現金流量是決定性因素。也就是說,估價高低取決於企業在未來年度的現金流量及其投資者的預期投資報酬率。現金流入越充足,企業投資風險越小,投資者要求的報酬率越低,企業的價值越大。企業價值最大化正是理財人員追求的目標,企業理財行為都是為實現這一目標而進行的。
(六)現金流量對企業破產界定的影響。我國現行破產法明確規定企業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嚴重虧損,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可依法宣告破產,即達到破產界限,這與以往的「資不抵債」是兩個不同概念,通過現金流量分析,若企業不能以財產、信用或能力等任何方式清償到期債務,或在可預見的相當長期間內持續不能償還,而不是因資金周轉困難等暫時延期支付,即使該公司尚有盈利,也預示企業已瀕臨破產的邊緣,難以擺脫破產的命運。因此理財人員對現金流量要有足夠的重視,未雨綢繆,透過現象看本質,將信息及時反饋到公司管理層重視,當好公司的理財參謀。
❺ 企業現金流量分析包括哪些方面
現金流量表結構分析就是在現金流量表有關數據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現金流入的構成、現金支出的構成及現金余額是如何形成的。現金流量的結構分析可以分為現金流入結構分析、現金支出結構分析及現金余額結構分析。
1、現金流入結構分析
現金流入構成是反映企業的各項業務活動現金流入,如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投資活動現金流入籌資活動現金流入等在全部現金流入中的比重以及各項業務活動現金流入中具體項目的構成情況,明確企業的現金究竟來自何方,要增加現金流入主要應在哪些方面採取措施等等。
2、現金支出結構分析
現金支出結構分析是指企業的各項現金支出占企業當期全部現金支出的百分比。它具體地反映企業的現金用於哪些方面。
(5)企業現金流指標擴展閱讀
現金流量分析具有以下作用:
1、對獲取現金的能力作出評價;
2、對償債能力作出評價;
3、對收益的質量作出評價;
4、對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作出評價。
❻ 研究現金流量管理需要哪些指標
1.分析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1)在正常情況下,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財務費用+本期折舊+無形資產遞延資產攤銷+待攤費用攤銷)。計算結果如為負數,表明該企業經營的現金收入不能抵補有關支出,存在經營困難。
(2)現金購銷比率。在一般情況下,這一比率應接近於商品銷售成本率。如果購銷比率不正常,可能有兩種情況:商品呆滯積壓;經營業務萎縮。兩種情況都會對企業產生不利影響。用公式表示為:
現金購銷比率=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銷售商品出售勞務收到的現金
(3)營業現金回籠率。此項比率一般應在95%左右,如果低於95%,說明銷售工作不正常或銷售信用政策不適當;如果低於90%,說明可能存在比較嚴重的虛盈實虧。用公式表示為:
營業現金回籠率=本期銷售商品出售勞務收回的現金/本期營業收入×100%
(4)現金購銷比率。這一比率可以與企業過去的情況比較,也可以與同行業的情況比較,如比率過大,可能是人力資源有浪費,勞動效率下降,或者由於分配政策失控,職工收益分配的比例過大;如比率過小,反映職工的收益偏低。用公式表示為:
支付給職工的現金比率=用於職工的各項現金支出/銷售商品出售勞務收回的現金
2.分析企業短期償債能力
分析企業短期償債能力,主要是看企業的實有現金與流動負債的比率,由於流動負債的還款到期日不一致,這一比率一般在0.5-1之間。這個比率越大,說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強。用公式表示為:
企業的實有現金與流動負債的比率=(期末現金+現金等價物余額)/流動負債
3.分析企業固定付現費用的支付能力
這一比率如小於1,說明經營資金日益減少,企業將面臨生存危機,可能存在經營萎縮,資產負債率高,投資失控,企業人力資源配置不當等問題。用公式表示為:
固定付現費用支付能力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注入-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支付各項稅金的現金)/各項固定付現費用
4.分析企業發展能力
(1)盈利現金比率。該比率越高,企業創造未來現金流量或利潤的能力就越強。用公式表示為:
盈利現金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凈利潤
(2)現金流量資本支出比率。這個比率主要反映企業利用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量維持或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的能力。其比值越大,說明企業發展能力越強,反之,則越弱。用公式表示為:
現金流量資本支出比率=經營活動的凈現金流量/資本支出總額
公式中,「資本支出總額」是指企業為維持或擴大生產能力而購置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而發生的支出。
(3)現金流入對現金流出比率。這個比率表明企業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滿足其所需現金流出的程度。用公式表示為:
現金流入對現金流出比率=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累計數/經營活動引起的現金流出累計數
❼ 現金流量表主要分析哪幾個重要指標
你好,淺談現金流量表指標:(1)在正常情況下,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財務費用+本期折舊+無形資產遞延資產攤銷+待攤費用攤銷)。計算結果如為負數,表明該企業經營的現金收入不能抵補有關支出,存在經營困難。
(2)現金購銷比率。在一般情況下,這一比率應接近於商品銷售成本率。如果購銷比率不正常,可能有兩種情況:商品呆滯積壓;經營業務萎縮。兩種情況都會對企業產生不利影響。用公式表示為:
現金購銷比率=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銷售商品出售勞務收到的現金
(3)營業現金回籠率。此項比率一般應在95%左右,如果低於95%,說明銷售工作不正常或銷售信用政策不適當;如果低於90%,說明可能存在比較嚴重的虛盈實虧。用公式表示為:
營業現金回籠率=本期銷售商品出售勞務收回的現金/本期營業收入×100%
(4)現金購銷比率。這一比率可以與企業過去的情況比較,也可以與同行業的情況比較,如比率過大,可能是人力資源有浪費,勞動效率下降,或者由於分配政策失控,職工收益分配的比例過大;如比率過小,反映職工的收益偏低。用公式表示為:
支付給職工的現金比率=用於職工的各項現金支出/銷售商品出售勞務收回的現金,祝你順利。
❽ 從財務報表中哪些指標可以看出一個企業現金流充足、閑置資金多營運資金算嗎現金流量表中有哪些指標能用
應該用兩個報表套起來看,首先看資產負債表,如果貨幣資金余額超過總資產的25-30%,且現金流量表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正,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為正,那麼基本可判定現金流充足存在閑置資金。至於營運資金,並非是貨幣資金概念,這個指標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