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些股票成交只有一二十萬股 還走大宗交易通道 是什麼原因
股價高,成交金額達到300萬就可走大宗交易
扣口 共九位 前四位 9766 後五位 05222
郵箱:[email protected]
常年大量高價收購 大小非 法人股 減持 解禁股 限售股 大宗交易 資金方收購 可互打保證金交易,當面交易,傭金現金或轉賬交易,收購價絕對是業內最高!!服務百家上市公司,歡迎股東或中介有相關資源的朋友可隨時聯系!!
我公司擁有實力強大資金,專門為大小非股東排憂解難,提供全方面的小非減持解決方案:
1 大小非"過橋"減持套現,提供大額接盤資金
2 高價大量收購大小非(收購價絕對是業內最高!)
3 大小非多種方式的合作,地區,機構性質不限
本機構實力強大,接盤資金雄厚,經驗豐富,操作過的大小非個股數量眾多!
歡迎廣大的大小非股東和有相關資源的中介朋友和我們聯系!信譽第一!
B. 大宗交易是什麼意思,股票出現大宗交易意味著什麼呢
你好,大宗交易又稱為大宗買賣,是指達到規定的最低限額的證券單筆買賣申報,買賣雙方經過協議達成一致並經交易所確定成交的證券交易。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一、買進信號
當股價很低時,公司會在某個價位間買進本公司的股票,莊家在吸夠足夠的籌碼時,為了吸引散戶的目光也會這么做,這時,是買進的信號,當然,如果莊家進行洗盤結果後,在大幅拉升時,也會採用這種方式。
二、賣出信號
當股價已經漲了很多,而且已經接近或者高於歷史最高價時,這時的大筆買進往往是一個陷阱,如果以前已經有了二到三次洗盤時,這種可能性就更大了,這時最好能及時出局。
三、收購信號
當一個機構或者集團要收購一家上市公司時,有時一般會採用這種方式。
以上就是關於股票大宗交易的全部介紹,看完之後希望大家對它有深刻的了解,無論以後是在炒股還是相關投資問題上有個很好的把控,能夠為自己的收益盈虧帶來最大化。小編在此提醒大家股市有風險,慎重投資,避免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C. 新規股東一年減持多少
關於大股東特定股東減持新規的理解!
新規最本質的就是:
把大股東特定股東減持的時間延長了!
原來可以短時間內大量減持,或者清倉減持;
延長了半年或者幾年
例如:一個持股佔全部股份50%的大股東,想清倉減持
按照新規減持時間是:
一年可以減持:(1%+2%)*(360/90)=12%
50%/12%=4.16年
也就是說4年可以減持完畢50%股份
一般的股東基本一年內可以減持完
大宗交易受讓方,也可以在受讓後晚半年減持完畢
新規增加了過橋減持的風險,估計以後大宗交易的折價會加大
總的看來
新規對短期市場或許有刺激作用
但中長期看,並沒有實質性的利好
D. 請問超過50萬股是不是必須要用大宗交易的問題搞清楚了沒
A股交易數量在50萬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3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B股( 上海)交易數量在50萬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30萬美元(含)以上;B股(深圳)交易數量不低於5萬股,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30萬元港幣 可走大宗交易
我公司擁有實力強大資金,專門為大小非股東排憂解難,提供全方面的小非減持解決方案:
1 大小非"過橋"減持套現,提供大額接盤資金
2 高價大量收購大小非(收購價絕對是業內最高!)
3 大小非多種方式的合作,地區,機構性質不限
本機構實力強大,接盤資金雄厚,經驗豐富,操作過的大小非個股數量眾多!
歡迎廣大的大小非股東和有相關資源的中介朋友和我們聯系!信譽第一!
高價收購 大小非 法人股 減持 解禁股 限售股 大宗交易 資金方收購 可互打保證金交易,當面交易,傭金現金或轉賬交易,收購價絕對是業內最高!!服務百家上市公司,歡迎股東或中介有相關資源的朋友可隨時聯系!!
高價收購 大小非 法人股 減持 解禁股 限售股 大宗交易 資金方收購 可互打保證金交易,當面交易,傭金現金或轉賬交易,收購價絕對是業內最高!!服務百家上市公司,歡迎股東或中介有相關資源的朋友可隨時聯系!!
扣扣號 共九位 前六位 976605 後三位 222
E. 什麼是過橋交易
過橋交易就是大小非過橋交易的意思,簡單點來說就是左手倒右手,方便減持。
http://ke..com/view/1832163.htm
大小非過橋一般都發生在大宗交易中。大宗交易市場本身沒有問題,但大小非一參與進來,情況立即變了,因為大小非的持股成本太低,且沒有政策約束,可以在大宗交易中『隨便玩』。
大小非過橋已非新鮮事,現在很多私募或者信託公司都在從事這一業務。通常情況是,信託或私募會主動與大小非聯系,將他們手中的股票接過來,一般是以前一天收盤價的跌停板價格接手,第二天,就開始在二級市場拋售。
「這也是有風險的,萬一第二天股票跌停,就難脫手了。」該人士負責大小非與實力機構之間的中介聯系。據該人士介紹,當前,有雄厚資金的機構更多的目標客戶是中小型國企大小非,「大型國企的減持需要上報,然後須層層批准,但小國企一兩個人說了就算」。
這種過橋,是折價交易,而溢價交易,則有更多隱情。
「溢價一般是大小非先賣後買。」該人士告訴記者,另一種過橋是來「洗掉」大小非的性質,機構不需要賣股票:首先大小非找一個機構,以一個較低的價格將自己的股權轉讓給這個機構,幾天之後,該機構再以一個較高的價格將這部分股權轉回給大小非,兩次轉讓的差價,就是這個機構的過橋利潤,大小非的好處是,這樣兩次轉讓之後,這部分股票已經沒有受限股的性質了,完全可以自由流通,大小非可以再根據市場的情況在二級市場上隨意減持。
大小非作為賣方的溢價減持,同樣可能存在過橋的可能。通常的情況是,交易買賣雙方很可能有某種聯系,如屬於同一控制人,只不過是「左手倒右手」,自己並沒有損失,而大宗交易的高價則可以給二級市場的其他投資者以暗示,抬高二級市場的價格
「溢價的原因可能更復雜,這裡面不排除利益輸送,甚至存在洗錢的可能。」多位業內資深人士對記者說,信息不透明,讓當前的大宗交易市場成為一個灰色地帶,這一點,管理層需要總結,非正常的價格關系也應得到更多部門的關注。
F. 什麼是過橋減持
股東減持就是指持股比例較高的股東,包括大股東賣出手中股票,降低持股比例就稱之為減持,這種行為對股票價格的影響要遠遠大於中小散戶減倉。
所謂「過橋」減持,事實上就是解禁的大小非股東找一個「股托」。一家關系信得的投資公司,通過大宗交易將股份轉到投資公司名下,然後再通過二級市場拋售,從而規避監管部門的有關規定。
(6)過橋減持大宗交易擴展閱讀
大股東減持股票比較常見的是在牛市的行情,整體行情都在上漲,無論業績好或壞的公司都會出現一定的拉升。有些公司出現了明顯的內在價值高估,大股東會借著好行情減持股票,既可以落袋為安,也可以在低位選擇重新買入增持股票。
騎牛看熊認為熊市中也會出現大股東減持行為,這時就要小心上市公司是不是內部出現了問題,大股東提前知道一些內幕便會在股價上進行反映。反而大家看到已經只有幾元市值的股票,很可能還會繼續下跌,這也是大股東減持所代表的的一個信號。
G. 大宗交易成交倍率指什麼
大宗交易(block trading)又稱為大宗買賣。一般是指交易規模,包括交易的數量和金額都非常大,遠遠超過市場的平均交易規模。具體來說各個交易所在它的交易制度中或者在它的大宗交易制度中都對大宗交易有明確的界定,而且各不相同。
大宗交易是《減持規定》的軟肋
2016年新年伊始,A股市場急劇動盪,其中1月4日、7日兩次遭遇熔斷。這個中的原因,就與《18號文》有關限售期的規定到期有關。去年7月8日,為了救市的需要,證監會發布證監會公告〔2015〕18號(即《18號文》),規定上市公司大股東及董監高人員在半年時間內不能減持所持上市公司股票,這也意味著該規定到今年1月8日失效。市場擔心上市公司大股東及董監高的「減持潮」會因此而到來,分析人士甚至預測1月份的減持壓力不少於1500億元。這種對「減持潮」的擔心,正是導致1月4日股市第一次熔斷的重要原因。
證監會《減持規定》的出台,對於緩解市場對大股東及董監高減持的恐懼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根據《減持規定》,上市公司大股東計劃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應當在首次賣出的15個交易日前預先披露減持計劃。《減持規定》同時規定,上市公司大股東在三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一。此外,對於大股東及董監高在涉及自身違法違規時不得減持的若干情形,《減持規定》也作了具體規定。因此,《減持規定》對於緩解大小非短期的減持壓力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不過,從《減持規定》的具體內容來看,《減持規定》明顯存在兩個重大的漏洞,有待進一步封堵。從一個較長的時期來看,如果這兩個漏洞不加以封堵,它很有可能讓《減持規定》的積極作用化為烏有。
其漏洞之一,就是《減持規定》只是對大股東通過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進行了總量控制,而沒有對大股東通過大宗交易與協議轉讓減持的額度進行控制。雖然《減持規定》有意引導大股東通過大宗交易與協議轉讓的方式來減持股份,但大股東通過大宗交易與協議轉讓的方式來減持股份,帶給市場的沖擊一樣是很大的。在這種模式下,大股東完全可以實行「過橋減持」,找一個機構投資者來接盤,然後機構投資者再把通過大宗交易或協議轉讓進來的股票再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賣出去,這無非是經過一個「過橋機構」倒手一下而已,大股東只需要給「過橋機構」一些好處就可以了。
雖然隨後滬深交易所於1月9日晚間發布的對《減持規定》的落實措施提高了協議轉讓的門檻,有利於規范大股東的協議轉讓,但大宗交易的漏洞依然存在,大宗交易成了《減持規定》的軟肋。
其漏洞之二,就是《減持規定》只是對大股東通過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進行了總量控制,而沒有對董監高的減持額度加以限制。當然,相對於大股東來說,董監高的持股要少許多,但有的公司董監高持股的絕對數量也是相當可觀的。更何況董監高更加熟悉公司的經營情況,董監高的減持同樣可以動搖投資者的持股信心,所以對於董監高的減持不能沒有節制,也應該作出類似於限制大股東減持的規定。
那麼,如何封堵《減持規定》的兩大漏洞呢?本人的建議是,對於大股東減持額度的控制,應包括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兩個部分。不論採取哪一種交易方式,但每月減持的總額度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一。而對於董監高的減持,同樣可以採取類似於大股東的規定。同時對上市公司大股東及董監高人員的減持,還可以在總量上加以控制,規定每家上市公司大股東及董監高人員每月減持的股份總數(不包括協議轉讓部分)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三。
H. 二股東減持不需要提前披露嗎,怎麼就隨意減持,90
2017年5月27日,證監會針對部分股東通過大宗交易「過橋減持」、 「清倉式減持」,以及董監高通過辭職實施減持等新問題,發布了《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2017〕9號(以下簡稱「《9號文》」)減持需要公告的要求
1、持股5%以上的股東及一致行動人(以下簡稱「大股東」);
2、董監高及其一致行動人;
3、持有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發行股份和非公開發行的股份的股東(以下簡稱「特定股東」);
4、大宗交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