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是什麼
應該是:一元,兩儀(二氣),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七宿),八卦,九宮,十方
一元:即為混沌,天地初開,一切初始,無中生有,有生一,先天一氣,是為混沌。
二氣:也稱兩儀,即陰陽兩儀,也稱陰陽二氣,一生二,混沌化生陰陽二氣,清氣(即陽氣)上升是為天,濁氣(即陰氣)下沉是為地。陰陽二氣也可互相轉換:陽極生陰,陰極化陽,陰陽互換世稱太極。
三才:即天、地、人三才。陰陽二氣,化生天地,天地育人,三才始出。
四象:是指地火水風,兩儀生四象,兩儀指的是陰陽,而陰陽衍生出地火水風。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是四象的代表物,青龍代表木,白虎代表金,朱雀代表火,玄武代表水,它們也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來劃分天上的星星,也稱四神、四靈。春秋易傳的天文陰陽學說中,是指四季天然氣象,分別稱為少陽,太陽,少陰,太陰。中國傳統方位是以南方在上方,和現代以北方在上方不同,所以描述四象方位,又會說左青龍(東)、右白虎(西)、前朱雀(南)、後玄武(北)來表示,並與五行學在方位(東木西金,北水南火)上相呼應。四象的概念在古代的日本和朝鮮極度受重視,這些國家常以四聖、四聖獸稱之。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近來受到日本流行文化的影響,而開始習慣這種說法,但事實上中國歷來對此四象並沒有四聖的說法,一般所指的四聖乃伏羲、文王、周公和孔子等四個聖人。四象也指風、雨、雷、電,四種自然天候氣象。
五行: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多用於哲學、中醫學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認為大自然由五種要素所構成,隨著這五個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產生變化,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不已。五行學說認為宇宙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行(運動)和變化所構成,是由於中國古代人對世界認識不足造成的,。它強調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構關系和運動形式。如果說陰陽是一種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則五行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論。
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左、右、前、後)。
七星:可用於表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二十八宿中的天罡。俗稱北斗七星: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
八卦:我國古代的一套有象徵意義的符號。用「一」代表陽,用「--」代表陰,用三個這樣的符號,組成八種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離代表火,震代表雷,艮(gèn)代表山,巽(xùn)代表風,兌代表澤。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來象徵各種自然現象和人事現象,基於當今社會人事物繁多,大陸學者王黛林已將八卦三重疊完善出512卦,預測准確率明顯提高。在中醫中,指八卦指圍繞掌心周圍八個穴位的總稱。
九宮:乾宮、坎宮、艮宮、震宮、中宮、巽宮、離宮、坤宮、兌宮。其中,乾、坎、艮、震屬四陽宮,巽、離、坤、兌屬四陰宮,加上中宮共為九宮。九宮在奇門遁甲中代表地,大地,為奇門遁甲之基,是不動的,奇門遁甲分為天、地、人、神四盤,四盤之中唯有地盤是不動,為坐山。漢代徐岳《術數記遺》:「九宮算,五行參數,猶如循環。」北周甄鸞注曰:「九宮者,即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九宮」之法用之多端。漢代時有「九宮占」、「九宮術」、「九宮算」、「九宮八風」、「太一下行九宮」、「太一壇」等,是於占、術、算、醫、緯、建等方面的應用。
十方:佛教原指十大方向,即上天、下地、東、西、南、北、生門、死位、過去、未來。
㈡ 兩儀四象的介紹
中國古代漢族人民把東、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像為四種動物形象,叫作四象。四象在漢族傳統文化中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源於中國古代的星宿信仰。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來劃分天上的星星,也稱四神、四靈。四象在春秋易傳的天文陰陽學說中,是指四季天然氣象。
㈢ 一元生兩儀、兩儀生三才、三才四象、四象五行、六氣七情、八卦九宮,指的都是什麼
一元: 指太極
一元者,大始也。就是天地還是混沌的狀態,在這里可以理解為太極。無極化生天地萬物,其時間與空間原是無窮無盡,空間的總集稱為「宇」;而時間的總集則稱為「宙」。
為便於紀元,乃在無窮延伸的時間中,取天地循環終始為一巡,稱為「元」,以「元」作為計算時間的最大單位。其下又分有「會」、「運」、「世」、「年」、「月」、「日」、「時」、「分」、「秒」等單位。
《皇極經世》:三十年為一世,十二世為一運,三十運為一會,十二會為一元大學雲:「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當一元會數盡,天地結束,大混沌以後,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子會再開天,丑會再闢地,寅會再生人,又開創新紀元。如此周期性之循環,乃是宇宙間自然規律的功能。
兩儀: 陰陽兩極
表示萬物兩兩對應、相反相成的對立統一。所謂'萬物負陰而抱陽、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對立面。
《周易.系辭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有七種說法:天地,陰陽,奇偶,剛柔,玄黃,乾坤,春秋。
三才:天、地、人
即天格,地格,人格,《周易·系辭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而兩之。」《三字經》:「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從卦象上:分別稱為少陽,太陽,少陰,太陰,一般指天象中的四象:青龍(東)、白虎(西)、朱雀(南)、玄武(北)。
五行 :金、木、水、火、土
人有五元,即元性、元神、元氣、元情、元精。
還對應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稱之為「五星」。對應一年中的春、夏、長夏、秋、冬「五季」。
六合氣: 體、心、意、氣、精、神
是指自然界的六種不同的氣候變化。包括風、寒、暑、濕、燥、火。若這六種氣候變化太過或不及,就有可能導致人體發病。
五體啟示錄認為的六是:體合於心、心合於意、意合於氣、氣合於精、精合於神、神合於空。
七情: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
即北斗七星,天樞(貪狼)、天璇(巨門)、天璣(祿存)、天權(文曲)、玉衡(廉貞)、開陽(武曲)、搖光(破軍)。
前四顆為魁,勺柄為斗。斗柄指東為春季,斗柄指南為夏季,斗柄指西為秋季,斗柄指北為冬季。
中醫中有七情之說,指人的七種情志變化,是機體的精神狀態,包括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太過,也可致病,是內傷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八卦 :乾、坤、坎、離、震、艮、巽、兌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離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風,兌代表澤。
先天八卦: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兌東南,震東北,巽西南,艮西北 。
另有奇門遁甲里的八門一說:休門、生門、傷門、杜門、景門、死門、驚門、開門 。
九宮 : 乾宮、坎宮、艮宮、震宮、中宮、巽宮、離宮、坤宮、兌宮。
一宮坎(北),二宮坤(西南),三宮震(東),四宮巽(東南),五宮中(寄於坤),六宮乾(西北),七宮兌(西北),八宮艮(東北),九宮離(南)。
(3)兩儀四象交易系統擴展閱讀
《易經》:「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孔穎達疏:「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整段話的意思指浩瀚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包含著陰和陽,以及表與里的兩面。而它們之間卻既互相對立斗爭又相互資生依存的關系,這即是物質世界的一般律,是眾多事物的綱領和由來,也是事物產生與毀滅的根由所在。
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氣造化萬物。天地、日月、雷電、風雨、四時、於前午後,以及雄雌、剛柔、動靜、顯斂,萬事萬物,莫不分陰陽。
人生之理,以陰陽二氣長養百骸。經絡、骨肉、腹背、五臟、六腑,乃至七損八益,一身之內,莫不合陰陽之理。這一理論建立至今凡兩三千年,仍在為人們描述萬象。人與自然之間存在著互動的關系。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一體之盈虛消息,皆通於天地,應於物類。
㈣ 基礎概念何為兩儀,四象
1、兩儀:兩儀一詞在文言文中是表示「星球的兩種儀容」的意思,代表著上古華人對宇宙星體模糊又抽象的認識。源自古代中國人民的自然觀。古人觀察到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聯的大自然現象,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學的思想方式,歸納出「陰陽」的概念。早至春秋時代的易傳以及老子的道德經都有提到陰陽。陰陽理論已經滲透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學,歷法,中醫,書法,建築堪輿,占卜等。陰陽是「對立統一或矛盾關系」的一種劃分或細分,兩者是種屬關系。
2、四象:四象在中國早期文化中指《易傳》中的老陽,少陰,少陽,老陰,又指四季天然氣象,在秦漢以後逐漸指代源於遠古星宿信仰中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上的群星,也稱四神、天之四靈,四聖將。
㈤ 兩儀、四象、八卦分別是什麼意思
兩儀包含多種意思,通常是指陰陽。如易學家的解釋有一說為陰陽,一說為天地,一說為奇偶,一說為剛柔,一說為玄黃,一說為乾坤,一說為春秋。
四象同樣也包含多個意思如太陽、太陰、少陰、少陽;從方位角度論四象為東、南、西、北;從一年季節論四象為春、夏、秋、冬;從飛禽走獸論四象為青龍、玄武、白虎、朱雀。
八卦包含八個內容,即乾、坤、巽、震、坎、離、艮、兌。八卦是從四象中分離出來,以便於應用。在易學中八卦又分別代表了不同的意思,如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離代表火、巽代表風、艮代表山、兌代表澤、震代表雷等。
(5)兩儀四象交易系統擴展閱讀:
八卦主要類型:
1、先天八卦:先天八卦圖通常與太極圖搭配出現,太極就是陰陽合一的混元、混沌,因此一些人把「太極式先天八卦」稱為混元八卦。
2、中天八卦:當代學者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提出多種中天八卦點陣圖。
3、後天八卦:相傳為周文王所繪制。後天八卦一式兩種,一式指其方點陣圖只有一種,兩種指其九宮配數有兩種,普通配數是洛書,坎一乾六,特殊配數是太乙神數式,乾一坎八。
㈥ 夢幻西遊兩儀生四象 四象是指房屋風水提升問的問題
樓主,這句話是出自《易傳》,原文為:「是故,易有大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太極即為天地未開、混沌未分陰陽之前的狀態。
關於「兩儀」,綜合歷代易學家的理論,計有七說:一說為陰陽,一說為天地,一說為奇偶,一說為剛柔,一說為玄黃,一說為乾坤,一說為春秋。但通常是指陰陽。
四象的說法更多,如少陽、老最、少陰、老陰;東、南、西、北;春、夏、秋、冬;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金、木、水、火……
在夢幻裡面是什麼意思就不清楚了。
㈦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中兩儀、四象和八卦各是什麼意思
所謂太極即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
太極即為天地未開、混沌未分陰陽之前的狀態。
兩儀:
兩儀指天地或陰陽。一些武術家借用此詞來引申到拳法中,如武術家孫祿堂就將動為陽、靜為陰,合稱動靜為兩儀。
關於「兩儀」,綜合歷代易學家的理論,計有七說:一說為陰陽,一說為天地,一說為奇偶,一說為剛柔,一說為玄黃,一說為乾坤,一說為春秋。但通常是指陰陽。
四象:
四象即為:太陽、太陰、少陰、少陽
而其又名:少陽、老陽、少陰、老陰。
從數學角度論四象為:七、九、八、六。
從方位角度論四象為:東、南、西、北。
從一年季節論四象為:春、夏、秋、冬。
從人的名字論四象為:孟章、執名、監兵、陵光
從飛禽走獸論四象為:青龍、玄武、白虎、朱雀。
八卦:
乾qián、坤kūn、震zhèn、巽xùn、坎kǎn、離lí、艮gèn、兌ì。亦稱經卦、單卦、三爻卦、小成之卦,由陽爻「—」、陰爻「- -」排列而成,是由三個爻自下而上排列而成的記號。有的人亦用漢字「三求平未,斗非半米」來記八卦符號。
將兩個單卦上下組合,即為六十四卦中的一卦,稱重卦。
八卦是易學體系的基礎,先秦易學主要是「三易」即夏代的連山(連山易)、商代的歸藏、周代的周易,後世人們熟悉的是周易,它分為易經和易傳。
八卦代表了早期中國的哲學思想,除了占卜、風水之外,影響涉及中醫、武術、音樂、數學等方面。
先天八卦圖通常與太極圖搭配出現。太極和無極代表中國傳統信仰(儒,道)的終極本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