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黃金閱讀是什麼
kx.xxz.gov.cn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美如玉」。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讀書的民族,一個讀書的人,是不會被歷史摒棄的。對於小寶寶們來說,書的意義不是在文字上的,提供色彩與圖形的刺激,滿足感官享受、滿足好奇心,增強求知慾望,方是寶寶們讀書的重要意義。0-3歲是孩子學習閱讀的一個准備期,1-3歲是閱讀的啟蒙奠基期,而鮮為人知的是,幼兒3-6歲以後就進入了閱讀的黃金期。必須認識到的是:孩子閱讀能力的進展遠遠超出了我們的認識與想像,要是不能很好地把握這些時期,孩子閱讀啟蒙的最佳時期就會在不經意間喪失在父母的疏忽里,而這會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學習能力與智力發展。
如何科學地為幼兒讀書呢?這是在父母們搞清了幼兒早期閱讀的年齡分層後應解決的問題,以下提示可供參考。
為幼兒朗讀書籍可提高幼兒對語言的認知力。但為孩子讀書並非簡單念,而要用面部表情,投入的心境,對書中內容和情景予以表達,使孩子也在讀書。並在聽讀中增長知識,培養興趣和幽默感。
反復讀同一本孩子感興趣的書。因為讀同一本書的次數越多,孩子學習書中的詞彙、語言、講述和理會書中內容的機會也就越多,孩子的收益也會增多。
循循善誘地多提一些開放式的問題。「小老虎在哪兒?」「剛才是誰抱走了那個嬰兒?」「誰深深地親吻了這病重的孩子?」問孩子類似這樣的問題可讓孩子也參與到你所讀的內容中來,不但培養了孩子的思考能力,又提高了孩子參與的興趣。專家們強調:用「是」或「不是」及指一下便能回答的問題應減少,與人物行為動作有關的和概念性的問題要增多。
充分拓展孩子回答的內容。一旦孩子自發評說書中有關內容,回答你的提問甚至是打岔插話時,父母應充分利用孩子思維活躍的大好時機,教孩子更多有關語言的知識。可將其所說內容重復一遍給他聽,但要增加一些內容,可增添一些想像成分和有關語言結構及與書中情節有關而孩子又能明白且感興趣的內容,寓教於樂。
使用多種閱讀方式。講故事時,你是用描述、理解還是在表演?若是描述,便要將重點放在解釋圖片內容上。如果是用理解,你便應著重講說故事的含義。要是你是在為孩子表演,便要將注意力集中在人物與對話上,並善用聲調變化和面部表情,而把問題留到最後。
傾聽孩子的意見。喜不喜歡讀這本書?這樣讀行不行?聽起來開不開心?這需要問孩子的,如果孩子沒興趣、沒收獲,即使他不哭不鬧地在聽,這也不過是在「對牛彈琴」。在聽孩子意見時,大人要蹲下來聽,與他面對面,目光對視,這不但體現了對孩子學習的尊重,也體現了大人對孩子訴說的重視程度,並增加了親切感。
十年育樹,百年育人。而育人,從為幼兒讀書開始……
㈡ 幾歲是孩子閱讀的"黃金時期"
0-6歲是閱讀的黃金階段,7-12歲是白銀階段,12歲以上就是青銅階段了。
一個人從淺閱讀到深度閱讀,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的,一般來說,這種能力的基礎階段是在3-4歲的反復閱讀中逐漸形成的,如果反復閱讀的階段,家長能稍微引導和鼓勵孩子去注意書中的各種細節,養成孩子專心研究一本書和經常重溫一本書的習慣,這個習慣就可以讓孩子在小學階段十分自然地踏進深度閱讀的大門。
閱讀「黃金時期」,試試這些實用技巧
1、重復朗讀可預測情節發展的書時,偶爾在關鍵的詞或句子上停下來,讓孩子自己說出關鍵的內容。在第一次讀一本書時,與孩子討論一下封面上的圖。「你認為這張圖在說些什麼?」朗讀時,有時問孩子:「你認為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以增強孩子的參與感。——從當下的角度看是增強了參與感,提高了閱讀興趣,但更深遠的,是思考能力和注意力的鍛煉,有助於深度閱讀習慣的培養。但應注意應適度,就像精讀和泛讀一樣,篇篇精讀就倒胃口了,過猶不及啊。
2、一本書可以啟發思想,點燃希望,引起恐懼,帶來發現。在讀完一個故事後,勻出時間與孩子討論。讓孩子去探索,幫助他通過口頭表達、寫作或其他藝術表現形式,來表達感受,但關鍵是用孩子自己願意的方式。不要把討論變成隨堂測驗,也切不可盤問孩子對故事的解釋。——哪些值得思考,討論話題設計,可以隨意,當然也可以精心做准備。可簡易,也可費許多心思功夫……
3、在朗讀時,大量運用表情。如果可能,改變自己的聲調,來扮演對話的人物。根據故事情節調整語速。在懸疑時,慢下來,降低聲音。適當的時候壓低聲音,可以讓孩子全神貫注。朗讀最常犯的錯誤是:讀得太快。慢慢念可以讓孩子將聽到的內容,在腦海中勾勒出圖像。放慢速度可以讓孩子仔細觀看書中的圖畫,匆促朗讀會使朗讀者沒時間運用表達技術。——非常實用,有助於孩子去注意書中的各種細節,或在腦海中勾勒出圖像,不僅加深了印象,還激發想像力。
4、一定要提一下書名、作者與圖畫作者。在朗讀前或朗讀後,向孩子介紹作者的情況。讓他們知道書是人寫出來,不是機器製造的。你還可以鼓勵個別孩子寫信給作者,分享閱讀心得。把作家還原成一個活生生的人,就像讓他的故事活靈活現一樣。
——不經意間,慢慢的就會對某些喜愛的作家的風格熟悉,看到他的作品,還沒看到作者是誰就猜到了,這是一種心領神會的樂趣。了解優秀童書背後的故事,作家的性格、創作歷程……無關學習和考試,僅僅是,一種人文需求吧?但當你越津津有味兒的品讀書籍,你就會越多的產生這樣的想法。這是一種由書而人(作家),而歷史社會人文(作家所處的歷史時代背景、地理環境背景、家族背景……),而思想性格(創作歷程、風格)。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無須極刻意的搜羅,讀得多了,自然會對作家有印象,印象越來越深時,你和孩子會去關注和琢磨,慢慢了解和思考。
5、不妨手中拿著鉛筆閱讀。當你與孩子讀到值得背下來的/發人深省的美文佳句時,在旁邊做個小記號,畫個小星星。孩子應該與書有所互動,方式之一就是在書上的精彩之處留下漂亮的筆跡。——開始實踐!這也是一種參與感,和選擇能力的練習,也為回顧打下基礎。
6、可以讀完一本書,然後帶孩子觀看由書改編的電影或電視劇。這種方法能讓孩子體會到文字比影像表達得更豐富。——也是一項對比和不同的情感體驗,孩子會很樂意談論書和電影的差別。
7、偶爾讀一些內容較艱深的書,挑戰孩子的頭腦。——頭腦體操啊。聽的理解能力一般比孩子自身的閱讀能力強。
8、盡早給孩子朗讀。你越早開始,做起來越容易,效果越好。常常聽到有媽媽念叨「我家孩子咋就不愛看書呢?現在這么大咋辦呢?」但請還是不要放棄,從孩子的興趣喜好出發,挑有趣的好書培養和引發興趣,慢慢來吧。
孩子的快樂從這里獲得
孩子的成長從這里起步
㈢ 對學生的學習來說,抓住小學階段的黃金閱讀期有多重要
對於學生的學習來說,抓住小學階段的黃金閱讀期有多重要呢?今天小編就帶著各位家長們一起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吧!
但是小編卻認為,在孩子的黃金閱讀期里,家長不要過度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要多鼓勵孩子閱讀課外書,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因為只有博覽群書才可以讓孩子的智慧不斷成長,最後才能形成一種強大的發展能力。如果在小學期間沒有把握好這個黃金時期,那麼等到孩子上到初中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恰恰是那些博覽群書的孩子們成績提升神速。所以,小編在這里還是建議各位家長,不要過分去注重孩子在小學階段的成績,應該把目標放在培養孩子基礎發展和能力的培養上,才能讓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㈣ 孩子閱讀的黃金期,你知道是什麼時候嗎
第一個是閱讀萌芽期
這個時期從什麼時候開始?
其實從孩子幾個月的時候就開始了。甚至有的父母從孩子在肚裡的時候就給寶寶輕聲吟唱,讀讀小故事。這樣做能起到什麼效果么?最大的作用應該是讓孩子熟悉父母的聲音。
當孩子出生後,初次接觸到書,肯定不知道這是什麼。但是這並不是說孩子就不能「閱讀」。因為很多人覺得讀書是一件嚴肅而無聊的事,所以不想把孩子這么小就關進這個籠子裡面。可是,真的希望孩子能知道「這個就是書,而且它很有趣!」
從出生起,孩子會借著聽覺、視覺、味覺、觸覺、嗅覺的感官來熟悉環境,了解事物。這個時期孩子就可以接觸圖書,由父母開始進行親子共讀。而這個時期的努力,將為接下來閱讀習慣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在閱讀的萌芽期,這個興趣的培養應該是主導。
如果你問這個時期到底是什麼年齡?其實沒有一個固定的年齡。不過我們可以大概估計,從孩子對玩具感興趣時就可以開始。一般是幾個月的時候開始,一直持續到2歲的樣子。因為孩子在兩歲前,基本都無法完整地聽完一個故事,總是在半路跑掉,或者直接拒絕。
那這個階段該怎麼陪他度過的?首先不要強迫他去讀。而是找他安靜而依賴父母的時刻。把好玩的書拿出來,跟他講一講。有時孩子確實會關注一會。就是這樣慢慢的,幾分鍾幾分鍾的積累。一天又一天的堅持後,親子閱讀的大門一步步打開了。
做好了這兩個准備後,還要為孩子挑選合適的書。
比如圖文各佔一定比例的故事書、科普書、繪本都可以。而純文字的閱讀就可以往後,這個不要急。等孩子的能力達到之後,會有一種水到渠成的感覺。
當然,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去接觸一點內容深厚的書,不再簡單地停留在繪本階段,比如類似《國際安徒生獎大獎書系》的經典世界名著。
另外不要逼著孩子去讀一些不感興趣的書,也不要阻止他去閱讀自己想讀的書。有些媽媽看到孩子天天只讀漫畫,就逼著他去讀文學書籍,那孩子一下子肯定接受不了。你可以給他一些故事性強的美繪圖書,圖片還是有很多,文字相對較少,給孩子一個過渡。
在這個過渡的過程中,你可以做的事很多。比如向孩子推薦一些好的書,並且勾起他們的好奇心。增加其他圖書的比例。慢慢地就將重心轉移了。真正養成了閱讀習慣的孩子,閱讀量一般都很大,而且幾乎不挑食的。
當孩子擁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後,識字量不斷增加,閱讀的觸角不斷伸長,閱讀的視野不斷擴大。如果在這個時期還沒有讓孩子的閱讀習慣得到很好的培養,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缺憾。到了高年級或者大學,要想再去彌補,難免「先天缺陷」,無法治癒。
親子閱讀的路上,能最早陪孩子起步的那個人,肯定是爸爸媽媽。而真正想讓孩子走得更遠,那就要盡早給他一個閱讀的習慣。
要相信,這個世界不會虧待愛讀書的孩子。
㈤ 閱讀習慣培養的黃金時期是什麼時候
一個六歲的孩子進入小學,從一年級開始影響他六年的話,他就很容易養成一個閱讀習慣。而且這六年確實是兒童閱讀培養的黃金時期,我們抓住了這個時期,就等於抓住了孩子的閱讀奠基工程。一旦錯過了閱讀培養黃金時期,就很難再養成閱讀習慣。初中課業負擔相對小學重一些,孩子大一些,心思也多了。如果那個時候一個迷戀著視頻的孩子,你要把他要變成一個愛讀書,讀文字的孩子就很難了。
㈥ 孩子閱讀的「黃金時期「大約是什麼時候
早期孩子入學,開始接受教育的時候一直到高中大學有自己的思想,都是黃金時期。閱讀所接觸的相關書籍,對孩子的行為習慣,思想習慣,眼界,談話方式,還有格局都有很大的影響。應多選取有隻是有營養的書籍看,例如某羊某魔仙之類的少看,可以看看伊索寓言,安徒生格林之類的,不光是孩子自己閱讀,還要父母幫助「解讀」,因為孩子看東西還是停留在表面的,而父母可以向孩子灌注一些深層次的思想,久而久之,孩子閱讀理解的能力就會快同齡孩子一步了。啟蒙很重要。
㈦ 孩子的「黃金閱讀期」別錯過,什麼時候是孩子的「黃金閱讀期」
我們發現,能夠長期堅持自主閱讀的孩子,在學習和專注力上表現都非常不錯,做任何事情都能夠做到專心致志,坐得住,自學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學習成績自然也差不了。
想要培養孩子自主閱讀的習慣,家長不要錯過,孩子的“黃金閱讀期”。
3、營造親子閱讀的氛圍。
家長的言傳身教對於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如果父母每天看電視玩手機,一年都不看一本書,那麼孩子怎麼可能會認為閱讀有趣呢?如果父母能夠陪同孩子一起讀書,給孩子形成正面的示範,孩子自然也就會耳濡目染的愛上讀書。
任何習慣的養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家長在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過程中,不能試圖在短時間內就取得不錯的效果。而是要平和心態,潛移默化的引導孩子的方向,幫助孩子從興趣出發,真正的愛上閱讀。
㈧ 是哪個教育家把0-6歲分為孩子的閱讀黃金期
現在孩子閱讀期的年齡都這么靠前了嗎?這個閱讀是指家長和孩子的親子閱讀嗎?
㈨ 孩子黃金閱讀期是什麼年齡最好
孩子的黃金閱讀期一般是一歲到6歲之間是最好的,因為這個時候他已經學會了說話,每天家長陪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多讀一些繪本對他是好的,可以讓他的語言能力有所提高,也能讓他認識更多的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