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想要了解對黃金周的評價應該怎樣才客觀准確一些、
所謂黃金周就是周期長,國家為了促進消費的提出的一個名詞而已,這樣就造成了大家想去的地方,住宿方面特別搶手(寸土寸金)
『貳』 對於國慶黃金周旅遊有什麼看法
今年的「十一」黃金周是新節假日制度實行後的首個長假。「奧運後效應」多點釋放,奧運會舉辦城市一批新景點出現「井噴」行情;泛長三角城市群旅遊合作框架初具雛形,區域合作迎來「同城時代」;人們的出遊方式日趨多樣化和大眾化,自駕出遊、回歸自然、健康休假漸成時尚……假日制度改革後,如何適應公眾旅遊觀念的變化,更好地引導人們理性出遊,促進假日經濟健康發展,成為一道各方正在求解的現實課題。
「十一」黃金周順利落幕
「奧運後效應」多點釋放
-未出現大規模遊客滯留現象
-119個旅遊景區(點)形成年內首次國內游高峰
-創造黃金周假日游單日增幅之最
-假日消費呈多樣化和大眾化趨勢
-紅色旅遊等主題旅遊廣受青睞
-赴港台成為假日旅遊新亮點
今天是本次黃金周最後一天,據全國假日辦發布的2008年「十一」黃金周第7號旅遊信息通報顯示,「十一」黃金周順利結束。遊客集中返程,未出現大規模遊客滯留現象。截至18時,全國納入監測的119個直報景區點共接待遊客123.9萬人次,比昨天回落43.5%,比去年同期增長13.2%,收入同比增長5.4%。
今天全國假日辦接到1起旅遊安全事故報告。10月4日下午,廣東省職工國際旅行社組織的旅遊團中2名遊客在肇慶市硯州島非游泳區擅自下水游泳失蹤,至今仍未找到。肇慶市旅遊局及有關部門已組織力量開展進一步搜救工作。
今年「十一」黃金周假日旅遊市場形成首次國內旅遊高峰。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納入全國假日旅遊統計預報體系的119個旅遊景區(點)共接待遊客1829.1萬人次,同比增長13.2%,門票收入同比增長16.4%。
今年「十一」期間,居民出遊規律發生明顯變化。本次假日旅遊高峰比以往延後兩天出現,在長假前兩天出遊人數同比大幅下降後,到第四天迅速形成高峰,同比增幅高達33.42%,創造了黃金周假日旅遊單日增幅之最。
假日消費呈現多樣化和大眾化趨勢,出現了一些新的消費增長點。「奧運後效應」呈現多點釋放,受奧運會成功舉辦的影響,北京等主協辦城市的假日旅遊全面升溫;家庭自駕車游和散客自助游成為市場主體;紅色旅遊、文化旅遊、科普旅遊等主題旅遊受到大眾的歡迎,相關消費明顯增長;內地居民赴香港購物旅遊和大陸居民經金馬澎赴台旅遊成為假日旅遊亮點。
據了解,9月29日至10月5日,全國假日辦共接到旅遊投訴279起;旅遊安全事故報告4起,死亡2人,傷4人,失蹤2人。
剛剛結束的「十一」黃金周是今年第一個長假。這是在上半年我國連續發生重大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旅遊業發展遭遇重創後形成的首次國內旅遊高峰。
1999年至今,陪伴國人十年之久的黃金周記錄的不僅是假日經濟的輝煌十年,更記錄下無數普通中國人休假心態和方式的轉變:從最初的興奮與激動,到後來的疲憊與厭倦,再到現在的平和與理性……
奧運舉辦城市成熱點
今年「十一」是奧運會結束後的第一個黃金周。作為主賽場的北京奧運場館,無論從建築本身還是其代表的意義來說,都對遊客有著巨大吸引力。
據北京市假日旅遊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計,「奧運效應」使北京「十一」期間旅遊市場出現「井噴」態勢,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接待遊人數量超過故宮、頤和園、八達嶺長城等京城著名旅遊景點。僅10月4日一天,北京21家重點景區就接待遊客43萬人次,同比增加一倍以上。
9月29日,是奧林匹克中心區正式向市民開放的第一天,「鳥巢」、「水立方」、國家體育館也同時開放。據公共區管委會統計,開放首日,奧林匹克中心區共接待遊客超過18萬人次。記者在現場看到,操著不同方言的遊客匯聚成一條蜿蜒的人流,一直延伸向中心區,足有1公里長。
「我要在這里拍一張。」來自山東的劉長城迫不及待地讓父親給他在「水立方」前拍照。正上小學的他和父母9月28日到了北京。「奧運會期間主要在家看電視,現在能到現場看一看,太高興了!我要把奧運場館都游遍。」劉長城說。
據全國假日辦信息,受到奧運場館游的拉動,「十一」期間,青島海底世界、極地海洋世界景區接待遊客同比增長分別是90%、53%。沈陽主要景點接待遊客數量也大增,棋盤山、清沈陽故宮接待同比增幅超過70%。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法律與產業規制研究中心韓玉靈認為,從國際規律看,有所謂的「前7後3」效應——奧運舉辦前7年和後3年都會有持續的「奧運熱」。奧運結束後,更多國人的奧運激情迸發出來,形成了奧運旅遊熱。這給國內旅遊業帶來了機遇。
「目前,我們對奧運場館的利用還停留在淺層面上,主要是以場館本身作為依託,收取參觀門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發展研究院張凌雲教授建議,奧運遺產可以被更好地利用,比如開發奧運紀念品,就可以更符合遊客的需求,推動北京旅遊業形成「兩條腿」走路的格局。
合作迎來「同城時代」
越來越多的大橋、動車、高速公路、航班,縮短了泛長三角地區城市間的距離,讓該區域城市旅遊趨近「同城時代」。
「十一」黃金周前5日,來自長三角地區的遊客占黃山接待遊客量的70%;受每小時200公里至250公里「滬寧合動車組」引擎強勢拉動,黃金周期間,鐵路沿線城市間頻現火爆景象……
作為我國旅遊業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泛長三角區域25個城市旅遊管理部門不斷拓展新領域,一個以長三角城市群旅遊市場為紐帶的區域旅遊合作框架已初具雛形。
「經濟繁榮、城市文明、生態和美、宜居宜游是泛長三角城市的主要特色。」上海市旅遊事業管理委員會主任道書明表示,長三角旅遊城市合作組織25 個城市間,既在文化、旅遊上具有一定的差異性,面對國際市場、國內市場,長三角城市卻又有著同質性。世界旅遊組織亞太部主任徐京分析,現在把泛長三角城市群作為一個旅遊目的地的條件已非常成熟。
旅遊「同城時代」的到來,給意欲利用旅遊資源優勢打造泛長三角旅遊勝地的安徽帶來機遇與挑戰。
「目前,長三角已成為安徽省旅遊最大的外來客源地。旅遊是開放程度最高的產業之一,安徽旅遊理應積極投身泛長三角區域旅遊合作。」安徽省旅遊局局長江山說。今年8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就參與泛長三角區域發展分工合作,提出「抓錢庄、造糧倉、建天堂」,第一次把旅遊強省與工業強省和農業強省擺在一起加以論述。
旅遊業內人士認為,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前夕,泛長三角各城市之間應以文化融合為紐帶,將城市間營銷上升為區域間整體營銷,培育世界級的旅遊品牌。
出遊漸趨平和理性
為了避開旅遊高峰,人們的旅遊觀念開始趨於平和與理性,不再一味選擇出遠門「暴走」,而是以輕松旅遊、回歸自然、節儉休閑等方式健康休假。記者發現,人們的出遊方式呈現出多樣化和大眾化的趨勢,家庭自駕車游和散客自助游成為市場主體;紅色旅遊、文化旅遊、科普旅遊等主題旅遊受到大眾的歡迎。尤其是不受約束的自助游,在長假國內旅遊中越來越受青睞。
「十一」黃金周期間,重慶的山水都市游、生態郊遊以及到周邊城市的城際旅遊呈現火爆情形。重慶市旅遊局發布的統計信息表明,今年國慶長假第一天,重慶機場離港旅客1.82萬人次,同比增長了7.69%,但重慶火車站和重慶港發送旅客分別同比下降11%和48%。出遠門、走遠路的少了,到周邊鄰近城市以自駕方式進行城際旅遊的遊客多了。
北京的王先生「十一」黃金周期間開著私家車到山西的榆次、平遙玩了4天,非常開心。「連續幾年都跟團旅遊,感覺有點累,今年換了自駕游,想停就停,想走就走,這才是假日休閑的本質回歸。」王先生說。
但不容忽視的是,自駕游、「一日游」等,對城市周邊干線和景區周邊交通造成一定壓力,而「停車難」等煩惱,考驗著旅遊景區管理能力和旅行者的耐心。如何適應遊客旅遊觀念的變化,更好地引導遊客平和、理性出遊,促進假日經濟健康發展,也是擺在旅遊管理者和經營者面前的一道現實問題。
「今年『十一』期間北京市政府號召市民去京郊旅遊,把市區景點讓給外地遊客。這就是一項很有效果的措施。」韓玉靈說。
為了更好地享受旅遊休閑的樂趣,張凌雲建議:對可以休年假的遊客而言,最好避開「五一」、「十一」等出遊高峰期;對於目前暫不能休年假的遊客,選擇長假出遊要更加關注出行的相關信息,理性地規劃出遊計劃。
『叄』 誰能幫我寫篇有關於對黃金周看法的英語作文誰能幫我寫
Ann is an American teacher.Today,she's teaching the class about activities on a typical Thanksgiving day.One would get up at around eight thirty on Thanksgiving.This is early for a holiday,but there are a lot to do.Before 10,one needs to make sure that all materials for cooking are available.So from 9 to 10,one would do some last minute shopping.Then,starting from ten o'clock,one begins to prepare the huge dinner for the family.Usually,the cooking last at least until 3 o'clock in the afternoon.Then,the guys in the family watch the football game.And at around 6,when all the family members arrive,they eat!
『肆』 關於取消黃金周,談談你的看法!
希望國內在這方面盡快能跟國際接軌。
傳統節日不要這么放假,但可以把這些原本在黃金周的休假,放到個人的年假中休假。
好處:
如果大家都只有黃金周有假,就沒有選擇的餘地----你不出去玩,你在家待著,你也沒有可能再休到假,於是大家明知道黃金周哪兒都是人,可是還是得出去,還是要旅行,人擠人,玩不痛快,這樣的假期就是雞肋,不休可惜,休了也是白休。
放到個人的年假中,一方面每人可以在公司里跟其他同事協調,互相輪著休假,這樣可以避開旅遊高峰期,另外,公眾假期期間,各景點人也不會太多,可以緩解一下。
『伍』 黃金周旅遊的利與弊
「黃金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當初預計的拉動內需目的,但卻人為地干涉了旅遊運行波動,不符合旅遊業的經營規律;不僅企業的營收離期望值越來越遠,消費者行為也漸趨理性,甚至對黃金周出遊存在恐懼。
另外,每次黃金周,景點人滿為患,交通負荷過重,景點景區不堪負荷破壞嚴重,生態嚴重受損,環境慘遭破壞,酒店價格上漲,供需矛盾凸出,服務質素下降,遊客怨聲載道層出不窮。
黃金周造成的全民的「群眾性大運動」形式給社會工作和政府工作造成的影響和沖擊更是無法用金錢來計算的。在「黃金周」期間,除了最上層的中樞包括國防、外交及最底層的飲食購物旅遊外,社會運作基本停頓。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可以三次在整整一周的時間里,停頓日常社會運作,真是不可思議。
此外,單位為拼湊「黃金周」,常需要安排員工在假期前連續工作七、八天以上,典型如2004年的「五一放假辦法」,職工就需在五一前超長時間連續工作十個工作日,這樣的制度簡直是侵蝕社會效率。
『陸』 十一黃金周對我國旅遊景區的影響 地理題目
十一黃金周作為一年最長的假期,很多人都是選擇在這個時間段去旅遊的。可想而知,旅遊景區的遊客量是非常多的,而影響方面常見的就有交通堵塞現象,人員密集易造成安全事故,景區工作人員的人力增加,客流疏導措施的合理性,服務質量方面若不到位易早成遊客的體驗度下降,人員的排隊時間要比平常的多,若遊客不注意衛生會導致環境污染的或者踐踏草地等。
『柒』 你認為2020年中秋國慶黃金周對於中國經濟的影響是什麼
十月一日是我們的國慶紀念日,是我國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標志,承載著反映國家、民族凝聚力的功能。尤其現在隨著中國經濟的巨大飛躍和國際政治地位的不斷提高,國慶節更是成為我國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確實,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槃鳳凰,華夏五千年,從炎黃到商周,從秦漢到唐宋,從晚清的積貧積弱再到如今天宮二號的順利騰空,中華民族經歷了太多輝煌與落寞的沉浮變換,如今的國慶與過去也有了雲泥之別,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國慶假期國人出遊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巨大影響。
七天長假過去,各部門相繼發布了相關監測數據,統計為下:
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200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7%,消費供給更重創新。線上線下融合創新加快發展,傳統商貿企業積極發展線上業務,網路零售企業大力布局線下。集購物、餐飲、娛樂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購物中心、奧特萊斯等綜合業態人氣興旺,銷售額大幅增長。黃金周期間,重慶、湖南、四川、江蘇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3%、12%、11.6%和11.1%,廣東、廣西、黑龍江、天津分別增長11%、10.8%、10.6%和10.5%。
民航運送旅客996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11.6%,平均客座率超過80%。保障飛行班次82865班,比去年同期增長18.6%。國慶期間,各主要機場出港航班客座率普遍高於平日。旅客出行熱點城市主要集中在拉薩、天津、烏魯木齊、上海、北京、深圳、寧波、太原、濟南、廣州、哈爾濱、西安、鄭州、杭州、麗江、黃山等地,其中拉薩、天津、烏魯木齊、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出港航班平均客座率超過90%。9月30日和10月1日是國慶假期前期的出行高峰,其中9月30日共運輸旅客154萬人次,達到節前最高峰,10月2日—10月5日旅客運輸量略有下降,趨於平穩,10月6日旅客運輸量再次回升,10月7日和10月8日成為節日後期旅客運輸高峰。
正
國慶黃金周長假對我國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總結如下:
1、促進了交通、信息、景區、住宿、餐飲、購物、娛樂、安全等服務設施的配套組合,推動了旅遊產品的調整優化(如國內度假產品的啟動、環城市休憩帶的形成),加速了旅遊消費從單一觀光型向觀光度假型的轉變。
2、擴大了城鎮居民的休閑消費需求,帶動了交通客運、網路電訊、餐飲零售、金融保險、文化文物、休閑娛樂、體育健身、農業林業和城建園林等相關行業/部門的建設,拉動內需、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增長。
3、加快了溫、冷旅遊地的開發、建設,促進了人流、消費流、資金流、信息流從中心城市向邊遠地區的流動,帶動了城郊、農村和山區的發展。
4、由上而下各級政府假日協調機構的建立和城市假日旅遊信息系統的啟動。促進了「大旅遊」格局的形成,提高了旅遊行業的服務、協調和管理水平。
負
然而,國慶黃金周對經濟的負面作用也不可低估。
1、著名的景區景點,無論是自然的、歷史的,還是新建的,幾乎無不是國慶黃金周內車水馬龍、人滿為患,節後車馬稀少、門庭冷落。特別是世界遺產、國保、國寶級景點,超負荷的接待與經營無疑會加速資源的損耗、環境的破壞,嚴重地損害了旅遊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
2、在國慶黃金周內出遊,景點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既導致旅遊質量下降,又增加了不安全因素,長此下去勢必挫傷國民對旅遊持續消費的積極性。如按照國慶黃金周的需求量建設交通、住宿等旅遊供給設施,勢必造成常年性的過剩;如不能滿足國慶黃金周的集中需求,則勢必形成客房爆滿、車船擁塞。前者形成企業的經營性虧損,後者引起企業的破壞性運營,兩者同樣導致經營成本提高。這種兩難境地使旅遊企業長期陷入低利甚至虧損運行窘境,損害了旅遊企業可持續的經營基礎。
3、國慶黃金周期間如果不採取行政限價措施,勢必消費價格上漲、甚至暴漲,導致遊客不滿;但這種行政式的限價違背供求規律,不符合市場經濟法則。國慶黃金周期間的突擊性、超負荷供給,勢必加大企業的經營成本(能源、設備損耗、人力成本),如果強制限價必然影響企業群體的近期效益和長遠利益。這一矛盾在全面走向市場經濟體制的條件下,勢必越來越突出。
4、國慶黃金周期間旅遊、娛樂、餐飲、購物的集中花費,盡管使消費市場火爆一時,但是社會的總消費量在一定時段內基本上是一個恆數。節日期間消費的火速升溫總是伴隨著節後的急劇降溫。
我們在看到國慶黃金周給經濟發展帶來好處的同時,也應對其帶來的負面影響有足夠的認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才是正確的道路。
『捌』 我國為什麼要搞黃金周,其他的國家有嗎
1999年9月,國務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國慶節、春節和「五一」法定節日加上倒休,全國放假7天。從此,3個「黃金周」掀起的旅遊消費熱成為我國經濟生活的新亮點,假日經濟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新話題。
在1999年國慶第一個「黃金周」到來時,席捲全國的假日旅遊熱潮令各界人士始料不及。據有關統計,全國出遊人數7天內達到28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實現141億元。
2000年春節7天假期,國內旅遊人數超過2000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一成;全國旅遊花費約16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六分之一。
2000年「五一」黃金周,全國國內旅遊人數達4600萬人次,旅遊收入181億元;「十一」黃金周期間,旅遊人數達598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30億元。
第五個「黃金周」是2001年春節,在這7天中全國共接待遊客4496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98億元,人均花費支出為44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