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中國黃金報電子版官網

中國黃金報電子版官網

發布時間:2021-05-26 12:28:06

1. 報紙名稱

中國報紙大全
綜合性報紙
光明日報 解放軍報 經濟日報 科技日報 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海外版) 人民政協報 中國青年報 新華社 新版人民日報圖文資料庫(試用)

部委行業
報刊文摘 人民法院報 北京青年報 人民郵電報 中華工商時報
大眾科技報 法制日報 人民公安報 諷刺與幽默 工人日報
公益時報 國際金融報 消費日報 國際商報 華夏時報
環球時報 計算機世界 作家文摘 檢查日報 健康報
健康文摘報 今晚報 天津日報 網路世界 金融時報
經濟參考報 市場報 科學時報 名牌時報 新華每日電訊
青年參考 世界新聞報 通信產業報 團結報 文藝報
信息產業報 音樂周報 中國醫葯報 中國保險報 中國財經報
中國產經新聞 中國檔案報 中國電力報 中國電腦教育報 中國攝影報
中國中醫葯報 中國電子報 中國房地產報 中國紡織報 中國服飾報
中國婦女報 中國綠色時報 中國知識產權報 中國工商報 中華讀書報
中國國防報 中國國門時報 中國國土資源報 中國海洋報 中國航空報
中國紅十字報 中國花卉報 中國化工報 中國環境報 中國黃金報
中國信息報 中國畜牧水產報 中國計算機報 中國冶金報 中國建材報
中國建設報 中國交通報 中國教育報 中國經濟時報 中國經營報
中國勞動保障報 中國老年報 中國旅遊報 中國證券報 中國貿易報
中國煤炭報 中國包裝報 中國企業報 中國氣象報 中國汽車報
中國消費者報 中國人事報 中國商報 中國社會報 中國審計報
中國石化報 中國石油報 中國食品報 中國食品質量報 中國質量報
中國水利報 中國稅務報 中國特產報 中國體育報 中國圖書商報
中國文化報 中國文物報 中國鄉鎮企業報

地方報紙
人民攝影 山西日報 財經時報 遼寧經濟日報 遼寧日報
球報 青年報 黑龍江日報 寧夏日報 建築時報
四川日報 旅遊時報 上海金融報 上海大眾衛生報 上海家庭報
上海科技報 上海商報 上海時裝報 解放日報 上海證券報
文匯報 文匯讀書周報 文學報 新民晚報 組織人事報
江蘇經濟報 新華日報 中國剪報 北京日報 北京晨報
浙江日報 安徽日報 北京晚報 福建日報 書刊報
家庭醫生報 江西日報 信息時報 大眾日報 經濟導報
河南日報 湖北日報 書法報 大眾衛生報 當代商報
湖南經濟報 湖南日報 體壇周報 21世紀經濟報道 廣州日報
美食導報 南方日報 南方周末 深圳商報 深圳特區報
周末 羊城晚報 粵港信息時報 文摘周報 廣西日報
海南日報 電腦報 陝西日報 雲南日報 貴州日報
甘肅日報

港澳台報紙
大公報 文匯報(香港) 聯合早報 香港商報 時代論壇周報

2. 中國黃金質量怎麼樣

總的來說還是可以的。

3、從黃金首飾的質量來看

中國黃金的黃金質量怎麼樣,網友都說純度是沒問題,投資金是可以的,只是飾品金的樣式做工不太好,沒有周大福的做工細致,中國黃金的款式好像不太多的,而且每家店的價格都不一樣,不知是什麼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加盟店,不是連鎖店,所以每家店的價格可能不一樣,金條倒是可以,貌似他家的價格低。

3. 中國黃金報的通信地址

地址:北京市安外青年湖北街1號中國黃金大廈中國黃金報社
郵編:100011

4. 方興未艾的中國黃金市場

鄭良豪

過去十年間,隨著世界經濟的繁榮,國際黃金市場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黃金需求和消費紀錄屢創新高,國際金價更是從2001年的不到300美元/盎司一路飆升至2011年的最高點1921美元/盎司。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2011年度《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2011年全球黃金需求達到4067.1噸,價值首次超過2000億美元,其中金飾需求為1962.9噸,價值達到992億美元,創下年度新高(圖1,圖2)。而最新一期的報告顯示,即便是在當前如此嚴峻的全球經濟形勢下,2012年前三個季度的黃金需求依然達到3185噸,價值近1700億美元。黃金這一古老的金屬,正迸發出耀眼的光彩,成為人們眼中的焦點。

圖6 金飾需求分布(按地區劃分)

資料來源:湯森路透GFMS,WGC

2.騰飛的東方「金」龍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國際黃金市場中無疑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主要市場的出口需求降低,而國內的消費需求卻持續增長。中國黃金市場自2002年實行市場化改革以來一直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經歷了騰飛的「黃金十年」。2007年起,中國取代南非連續5年成為世界最大黃金生產國,2011年產量超300噸。2011年下半年,中國首次成為金球金飾需求最大的單一市場。在剛剛過去的2012年第三季度,中國黃金需求達176.8噸,僅次於印度,其中金飾需求為123.8噸,約佔全球金飾需求的27%(圖7)。

圖7 2011年各國黃金首飾需求佔全球比例

資料來源:湯森路透GFMS,WGC

中國黃金首飾市場在「黃金十年」里亦得到快速發展,主要經歷了兩個階段:前五六年,隨著市場開放及生活水平提高,國人的首飾需求不斷增長;近三四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提升了人們的避險意識,黃金的保值功能重獲關注,成為消費者購買金飾的另一個考慮因素。因此,雖然過去十年金價節節攀升,黃金銷售卻火爆不減,購金者絡繹不絕。2011年,中國金飾銷售額約為3300億人民幣,市場規模不容小覷,而未來,這一領域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間。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虎年黃金報告》指出,2009年中國人均黃金首飾消費量僅為0.26克(圖8),位居全球最低水平之列。如果中國內地的人均黃金消費水平趕上印度、香港或沙特,那麼光是金飾領域的年需求量至少會上升100噸。

圖8 2009年世界各國人均黃金首飾消費量

資料來源:GFMS,IMF,WGC

中國人黃金首飾的成色要求較高,目前,金飾需求主要集中在24K黃金飾品,國內品牌成為市場主導,其中以香港品牌佔主流,在中高端以及低端市場都有不俗表現。周大福、周生生等為代表的老字型大小占據中高端市場,而後起之秀如金至尊等則在二三線市場迅速開辟戰場。內地的老鳳祥、老廟等品牌也因其對東方傳統文化的成功詮釋而脫穎而出。

各金飾品牌開拓市場的方式可歸納為三種:一是品牌直接進入大型零售商場,以加盟的方式開設專櫃;二是以直營店的方式開設專櫃,三是在專賣店直接開設專櫃。今年以來,多個品牌都將此前收縮的加盟全面放開,意在迅速開辟三、四線城市,向需求能力不斷增長的地方消費群體進軍。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這些「小城市」正成為金飾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力。

3.古老而年輕的中國金飾市場

在中國,「愛金、藏金」是由來已久的傳統。黃金自古就代表著吉祥,金色也是帝王的象徵。佩戴金飾不僅能彰顯身份,更是慶賀婚禮或生辰的傳統方式。中國人在文化上對黃金的依戀,為黃金首飾市場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中國的金飾經營開放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此前屬於特許經營的范疇。近些年,在整體市場的繁榮下,金飾產業得以快速發展。雖然不過短短十年,卻已顯示出巨大的活力與潛力,也呈現出中國式的獨有特點和趨勢。

婚慶珠寶是主流。幾千年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無論是訂親還是婚禮,黃金一直擔當著重要的角色。金飾象徵吉祥富貴,寓「金玉良緣」之意,是許多新人結婚時的「標配」。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新人表示在采購婚慶珠寶時會選擇黃金飾品。

時尚與個性成新寵。黃金首飾的設計和工藝不斷推陳出新,產品風格不再局限於傳統的端莊大氣,現代時尚氣息蔚然成風,兼具古典與現代氣質的黃金飾品得到了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的青睞。如世界黃金協會2007年推出的唯有金,以其時尚的設計、獨特的創意和精湛的工藝,吸引了廣大年輕消費群體的目光。近幾年,隨著珠寶定製的興起,金飾更趨於前衛和個性,這贏得了相當一部分追求自我標簽的年輕人的青睞。

銷售渠道多樣化。隨著互聯網市場的極速發展,電子商務正成為各大珠寶企業爭奪市場的新發力點。實體店與網店相結合的模式不僅方便消費者挑選和購買產品,也為企業節省了經營成本。越來越多的珠寶企業如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寶等開始涉足網路營銷,並且已經初步嘗到了這種模式帶來的好處。周大福旗下某款足金吊墜在其網店的月銷量達到了近1600件。未來,隨著網路銷售渠道的完善與成熟,這種模式必將為企業帶來豐厚的回報。

投資保值需求增加。隨著對黃金價值了解的不斷加深,中國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開始注重投資。除了購買金條以外,既帶有深刻內涵和寓意,也具有投資價值的金飾正在成為消費者更為普遍的財富保值手段。中國市場獨有的24K足金產品是金飾投資最保值的選擇。此外,先進工藝、精緻設計和個性化定製的獨特性也為金飾附加了更多的收藏價值和意義。

4.方興未艾,闊步向前

近年來,由改革引發的社會經濟巨變一直在加速推進,2011年中國人均GNI突破了5400美元(圖9)。照此趨勢,國內中產階級將在未來數年間不斷壯大。這一重要群體的可支配收入和儲蓄習慣與迅速的城市化相互關聯,可能使中國的黃金需求量在未來十年間翻一番。政府在引領國民經濟穩步增長的同時,一直致力於促進黃金市場的良性發展。2010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等六部委出台了《關於促進黃金市場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豐富交易品種,完善黃金市場體系,促進形成多層次的市場體系。

圖9 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與人均黃金需求量

資料來源:湯森路透GFMS,世界銀行,WGC

在經濟引擎和政策支持的雙重助力下,中國黃金市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並在國際舞台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金飾產業將向著品牌化和創意化的方向邁進,民族品牌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將登陸國際黃金市場,展現東方魅力。隨著品牌的提升,金飾將更加講究個性、內涵和設計,這一改變有望推動金飾銷售方式從傳統的「以克計價」轉向「以件計價」。世界黃金協會的唯有金已經成為了這方面的先行者,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5.世界黃金協會——推動市場發展,塑造金飾未來

世界黃金協會是黃金行業的市場發展機構,致力於在行業中發揮領導作用,促進和維持黃金的需求。同時,基於自身准確的市場洞察力,開發黃金支持的解決方案、服務與市場。

自1992年在北京建立辦事處以來,世界黃金協會與中國黃金行業緊密合作。20年間,協會曾協助中國決策者為國內市場把脈,提出《新時期中國黃金市場開放:相關政策研究與建議》,幫助央行形成了關於中國黃金市場開放的基礎理念;將自身的專業研究成果引入中國,定期發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並與湯森路透GFMS、牛津經濟研究院等機構合作發布了《黃金年鑒》和《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對黃金走勢的影響》等一系列行業研究報告,為業內人士提供了大量深入解讀市場的資料和資源。協會還積極響應政府「藏金於民」的方針,與工商銀行合作,推出了創新型金融產品「工銀金行家積存金」和「唯有金禮贊金條」等投資理財產品

在金飾領域,世界黃金協會致力於重建作為首飾終極選擇的黃金的價值,吸引塑造金飾未來新一代消費者,並創造新觀念、引導新的世界潮流。長期以來,協會一直致力於將國際市場的先進實踐與推廣理念傳播到中國,不僅對傳統金飾領域進行深耕,更進一步探索時尚前沿。

2003年,世界黃金協會推出「金飾時尚」概念K-gold,聯合周大福、周生生、菜百和Just Gold等珠寶企業共同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18K金飾,並將代表義大利最佳設計水平的Gold Expressions系列產品引入中國,為國內首飾工業帶來了新思維、新工藝、新創舉,促成了中國的金飾向著時尚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推動18K金市場獲得了較快的增長。

2004年,世界黃金協會攜手上海城隍珠寶等企業推出囍福結婚金飾,旨在弘揚東方文化,將現代時尚婚禮和中國傳統結婚理念相融合,令年輕的新人既能享受西方現代婚禮的激情,又能體會中國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深層意義。自推出以來,囍福以其獨特的美好寓意和精緻的工藝贏得了人們的廣泛喜愛。

2007年,為全面提升傳統足金產品的生產工藝,世界黃金協會提出「純金精品」概念,發起了唯有金推廣項目,攜手老鳳祥和老廟黃金等珠寶商,用現代營銷手段提升傳統金飾的形象。唯有金在國內率先實行「以件計價」的銷售方式,突出金飾的工藝性,鼓勵加工企業對設計工藝的投入。該品牌一經推出就迅速得到了金飾行業和廣大消費者的熱烈響應,短短五年間就在業界樹立了24K金飾的品牌旗幟,成為兼具保值特性和豐富情感內涵的首飾選擇。唯有金引導人們逐漸從只關注24K金的價值轉向更期待設計時尚、創意獨特、工藝精湛的首飾產品,從而進一步推動了金飾產業向高端邁進。2011年,唯有金實現了超過36噸的銷售業績,並呈現良好的增長態勢。

2012年,中國黃金集團黃金珠寶有限公司與世界黃金協會攜手合作推出「珍·如金」精品首飾品牌。該品牌集時尚設計與經典工藝於一身,更將世界頂尖的設計理念與中國女性獨有的個性與特點相融合,使其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念,更能體現中國現代女性魅力。

在推廣金飾品牌的同時,世界黃金協會也注重行業新生力量的發現與培養。過去幾年間,協會聯合南非安格魯阿山帝黃金有限公司共同舉辦了三屆「黃金暢想」(中國)金飾設計大賽。「黃金暢想」一直被譽為黃金首飾設計行業的奧斯卡獎,以鼓勵「中國設計」和「中國創造」為宗旨,致力於推動金飾設計及金飾加工工藝的發展和進步,並努力嘗試將設計大膽、前衛的展示類黃金首飾轉化為商業類金飾,豐富中國的黃金首飾市場。

未來,除了黃金首飾和黃金投資產品的推廣,世界黃金協會將繼續為中國黃金市場的發展貢獻力量,搭建起國內與國際黃金市場的橋梁,促進國內市場的持續發展與繁榮。

5. 中國黃金報的報刊職能

蘊藏無限商機的中國黃金市場已經開放,黃金已經成為全新的、穩健的投資熱點。《中國黃金報》作為上海黃金交易所指定信息披露媒體,每期辟有《黃金市場》專版,是中國唯一公開報道、深入分析國際、國內貴金屬行情的報紙。
《中國黃金報》已有10年專業新聞出版經驗,在全國各地及世界華語商圈擁有廣泛穩定的讀者群。權威的《黃金珠寶大世界》專刊和《鍾表導刊》依託《中國黃金報》在百貨、零售行業的強大影響力,已經成為珠寶首飾業、鍾表業及其相關行業公認的不可或缺的權威刊物。
《中國黃金珠寶》雜志是由中國黃金總公司主管的一本以黃金珠寶鍾表眼鏡及其延伸產品的高檔視覺雜志。她以流行和消費的視點,精美的視覺表現,成為黃金珠寶銷售、生產、設計等環節的品牌指導手冊。是業內最具視覺表現和品牌影響的營銷平台。
市場定位:國內唯一的以黃金、珠寶、鍾表、眼鏡為核心及其延伸產品的高檔視覺雜志獨特的發行渠道——直接到達40000家珠寶零售商。
強力的讀者群——11年的開拓市場資源淀積,即近90%的專業讀者覆蓋面。讀者對象:黃金珠寶的生產者、經營者、設計人員以及具有強力消費水平、追求高品質生活的人群。

6. 珠寶行業平面媒體

《中國寶石》

中國寶石

CHINA GEMS MAGAZINE

2009年中國珠寶玉石首飾鑒

發現資源是領先業界的貿易傳媒公司,致力於提供最佳行業貿易溝通渠道。

發現資源成立於2001年,總部設在深圳,員工人數600餘人,在全國有8個分支機構,50個發行推廣辦事處。經過8年多的高速發展,以獨特的經營管理和完善、專業推廣模式,現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平面貿易傳媒之一。

7. 求北京報社名稱

沒有《黃金時報》,只有《金融時報》,該報於1987年5月1日創刊,由鄧小平同志題寫報頭,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交通銀行,中信實業銀行聯合創辦的一張全國性、綜合性經濟類報紙,向國內外公開發行。金融時報社是中國人民銀行直屬司局級事業單位。

閱讀全文

與中國黃金報電子版官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橋梁杠桿原理法計算荷載 瀏覽:296
江海證券交易傭金 瀏覽:545
2016年美金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401
液壓杠桿 瀏覽:471
江蘇無煙煤價格 瀏覽:657
證券公司信息系統架構圖 瀏覽:77
英國fca監管降杠桿 瀏覽:523
牛樂樂股票 瀏覽:941
金本位制下匯率不穩定的 瀏覽:762
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是 瀏覽:577
做期貨必須加杠桿 瀏覽:510
杠桿上有三個點什麼什麼什麼 瀏覽:887
13年的美元匯率破6元 瀏覽:969
假設英鎊兌美元的即期匯率為200 瀏覽:386
工商銀行20萬的理財抵押給銀行 瀏覽:480
出口匯率關系 瀏覽:280
2016年6月30日匯率查詢 瀏覽:75
房福田經濟促進局金融機構 瀏覽:707
股東大會簡訊編寫 瀏覽:393
匯率對沖是否可記賬收益 瀏覽: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