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不適用於影視業的財務指標

不適用於影視業的財務指標

發布時間:2021-05-26 13:28:31

1. 能夠適用於影視媒體行業的法律主要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電影管理條例》《廣播電視管理條例》《電影企業經營資格准入暫行規定》
《電影劇本(梗概)立項、電影片審查暫行規定》
《電影片進出境洗印、後期製作審批管理辦法》
《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管理規定》
《電視劇管理規定》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管理規定》《電視劇審查管理規定》
《中外合作製作電視劇管理規定》
《中外合資、合作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企業管理暫行規定》等

2. 對不同行業上市公司分析,需要關注的主要財務指標是什麼

不同的行業財務指標都是一樣的,如:每股收益、凈資產、公積金、、、、。

3. 財務指標有哪些

一、償債能力指標

(一)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2.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3.現金流動負債比率=年經營現金凈流量÷年末流動負債×100%

(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1.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2.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二、營運能力指標

(一)人力資源營運能力指標

勞動效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或凈產值÷平均職工人數

(二)生產資料營運能力指標

1.流動資產周轉情況指標

(1)應收賬款周轉率(次)=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應收賬款余額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平均應收賬款×360÷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2)存貨周轉率(次數)=主營業務成本÷平均存貨

存貨周轉天數=平均存貨×360÷主營業務成本

(3)流動資產周轉率(次數)=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流動資產總額

流動資產周轉期(天數)=平均流動資產總額×360÷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2.固定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固定資產平均凈值

3.總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資產總額

三、盈利能力指標

(一)企業盈利能力的一般指標

1.主營業務利潤率=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2.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成本費用

3.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100%

4.資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觀因素後的年末所有者權益÷年初所百者權益×100%

(二)社會貢獻能力的指標

1.社會貢獻率=企業社會貢獻總額÷平均資產總額

2.社會積累率=上交國家財政總額÷企業社會貢獻總額

四、發展能力指標

1.銷售(營業)增長率=本年銷售(營業)增長額÷上年銷售(營業)收入總額×100%

2.資本積累率=本年所有者權益增長額÷年初所有者權益×100%

3.總資產增長率=本年總資產增長額÷年初資產總額×100%

4.固定資產成新率=平均固定資產凈值÷平均固定資產原值×100%

五、財務指標分析的重要性

1.財務指標分析是評價企業經營狀況的依據

通過觀察企業財務分析,我們可以了解企業的現金流量情況、盈利能力、運營能力、償債能力等,有利於企業管理者及相關人員評價經營者的財務狀況和運營業績。並將影響運營成果的各種微觀因素、宏觀因素、主觀因素、客觀因素等區分開來,及時發現對企業有害的因素並加以解決。還能客觀評價經營者的工作成果,促進其更好的完成任務。

2.財務指標分析是給投資者、債權人提供信息的手段

投資者和債權人如何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並決定投資額度呢?財務報表便能給他們提供相關信息。投資者通過財務分析,可以了解企業的盈利能力,並對比各個企業,從而作出收益較大的投資決策;同時,了解了企業的償債能力,便可以讓投資者正確預測投資的風險,決定投資額度。

3.財務指標分析為企業發展發展提供資料

企業管理人員通過觀察財務分析,可以了解企業當前的不足及生產中的薄弱環節,並採取應對措施,改善經營模式,提高經濟效益,實現資本的最大化。

(3)不適用於影視業的財務指標擴展閱讀:

傳統的業績評價大多使用財務指標,用財務指標來評價業績簡單明了。但是僅用財務指標來評價管理者的業績存在以下缺陷:

⑴財務指標面向過去而不反映未來,不利於評價企業在創造未來價值的能力上的業績。

⑵財務指標容易被操縱,過分注重企業財務報告中的會計利潤,使得企業管理當局採用各種方法操縱利潤。

⑶財務指標主要來自財務報表資料,不包含大多數影響企業長期競爭優勢的因素,如產品質量,員工的素質和技能,也不能反映經營過程和顧客的滿意程度等。

4. 財務指標的選擇運用

財務工作實踐中,通過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解剖和分析,能夠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優劣作出准確的評價與判斷。而作為評價與判斷標準的財務指標的選擇和運用尤為重要。
一、根據企業選指標
要根據不同的對象確定不同的指標。規模一般跨國公司、大型企業、母公司等或決策者需要綜合性分析指標。可運用杜邦分析、沃爾比重評分法將指標綜合起來進行分析,一個指標內含企業的償債、營運、盈利等多方信息。分公司、中小企業、子公司或投資者、債權人適用具體指標分析。針對不同的財務信息需求者的要求,應具體選擇償債能力分析指標、營運能力分析指標、盈利能力分析指標、發展能力分析指標等。不應不分對象盲目適用指標分析方法和選擇不能體現企業特點的指標作為財務分析指標。
財政部頒布的財務分析指標有近30個,但具體到某個企業的一般性分析不必面面俱到都選擇。一般企業可選擇常用的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主營業務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資產負債率、速動比率、資本積累率等10項具有代表性的指標。
二、嚴把指標運算關
⒈了解指標生成的運算過程。會計電算化進入日常工作後,財務指標數據由計算機自動生成,許多指標的計算過程被忽略,若指標波動大,計算生成的結果就不準確。如總資產周轉率,如果資金佔用的波動性較大,企業就應採用更詳細的資料進行計算,如按照各月份的資金佔用額計算,不能用期初與期末的算術平均數作為平均資產。若不了解指標生成的運算過程,就不了解指標的組成因素及各因素體現的管理方面的問題,從而發現控制方向和篩除不真實的因素就無從談起。
⒉進行對比的各個時期的指標在計算口徑上必須一致。如計算存貨周轉率時,不同時期或不同企業存貨計價方法的口徑要一致,分子主營業務成本與分母平均存貨在時間上要具有對應性,否則就無法進行比較。
⒊剔除偶發性項目的影響,使作為分析的數據能反映正常的經營狀況。如企業決算報表年終審計後,往往要調整年初或本期數,若調整數字涉及若干年度,作分析時就應剔除上年度以前的影響數,這樣指標才能反映出企業本年和上年的財務和經營狀況的實際情況。
⒋適當地運用簡化形式。如平均資產總額的確定,若資金佔用波動不大,就可用期初期末的算術平均值,不必使用更詳盡的計算資料。
三、公用標准講科學
財務分析過程需要運用公認科學的標准尺度,對當期指標進行評價。一般採用:①預定目標,如預算指標、設計指標、定額指標、理論指標等;②歷史標准,如上期實際、上年同期實際、歷史先進水平以及有典型意義的時期實際水平等;③行業標准,如主管部門或行業協會頒布的技術標准,國內外同類企業的先進水平,國內外同類企業的平均水平等;④公認國內國際標准。
一般公認標準的選擇除了要注意採用公認標准外,還要看服務對象,企業所有者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增強競爭實力,強調的是與同行業的比較,政府經濟管理機構在考慮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要考慮社會效益,多採用公認的國內國際標准。同時還要看企業類型。同類企業相比,非同類企業沒有可比性。
四、多種方法來分析
⒈對同期指標注意運用絕對值比較和相對值比較、正指標與反指標的多方位比較,可以從不同角度觀察企業的財務和經營狀況,恰當地選用指標間的勾稽關系。如企業資產周轉快,營運能力強,相應地盈利能力也較強,這時可以觀察營運能力的反指標與盈利能力的正指標增減額與增減率的變化是否相對應。
⒉范范分析與重點分析相結合,從范范分析中找出變化大的指標,應用例外原則,對某項有顯著變動的指標作重點分析,研究其產生的原因,以便採取對策,對症下葯。
⒊採取構成比率、效率比率、相關比率等多種分析方法時,計算比率的子項和母項必須具有相關性。在構成比率指標中,部分指標必須是總體指標的子項;在效率比率指標中,投入與產出必須有因果關系。如主營業務利潤率是主營業務利潤與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不可用利潤總額與主營業務收入比;在相關比率指標中,兩個對比指標必須反映經濟活動的關聯性。如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不可用長期與流動指標互比。
⒋運用因素分析法應注意:
一是因素分解的關聯性,構成經濟指標的因素要能夠反映形成該指標差異的內在構成原因。
二是因素替代的順序性,否則會得出不同的計算結果。
三是順序替代的連環性,只有保持計算程序上的連環性,才能使各個因素影響之和等於分析指標變動的差異。如材料費用變動差異由產品產量、單位產品材料消耗量、材料單價三個因素變動影響構成。
替代順序要按以上順序用實際量替代計劃量,且連環替代,三個環節缺一不可。四是計算結果的假定性。因替代順序影響替代結果,因此,計算結果須建立在假設的前提下。合乎邏輯、有實際經濟意義的假定,才能體現分析的有效性。如上例因素假設是建立在由內因到外因影響的基礎上,且材料費用變動差異額已確定。
⒌注意財務指標中存在的辨證關系,即正指標並非越大越好,反指標並非越小越好。如速動比率是正指標,本應越大越好,但一般認為速動比率為l時是安全標准。因為如果速動比率小於1,必須企業面臨很大的償債風險;如果速動比率大於1,盡管債務償還的安全性很高,但卻會因企業現金及應收賬款資金佔用過多而大大增加企業的機會成本。

5.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不適用是什麼意思

不適用,表明上市公司在報告期內未發生題目所列事項。

6. 影視傳媒公司使用什麼財務會計制度稅務局讓填表.他們也找不到答案,就給我添了一個工業會計制度.對嗎

2013年1月1日起,小企業會計制度執行 就是說 我國只有兩種會計制度 一般的會計制度(不是很准確)、小企業會計制度 稅務局所給你確定的工業企業 也不能算錯 因為在我國的國民行業分類中有好多新型的行業類別是找不到的 如果你們是在2013年1月1日前就存在的 使用的是一般會計制度 就不會使用小企業會計制度 其實小企業會計制度 就是原先的那種簡易記賬的升級版 靠向一般的會計制度 好多賬務處理方法就和一般會計制度一樣 就是有的科目簡化了一些 其實你們就是 一般會計制度下的工業企業類別 計提折舊 攤銷 成本歸集 費用的稅務限制 所得稅的匯算方法等 你就按照工業企業的做法 就可以了 不過你們的行業應該比正式的製造業會計上應該簡單很多 沒問題的

7. 從業三年影視行業想改行做會計!!求分析。求幫助 求意見

我的情況和你有點相同啊,我也是學影視的,學了四年發現自己不喜歡這個行業。最終我選擇了物流行業偏向於管理的方面的工作。我個人體會影視行業不是適合於每一個人,如果你能把它當作一個興趣並發展成你的職業那你就好好的發展。如果已經感覺到疲憊建議你撤出來。話又回來了,每一個行業都可以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遵從自己的內心最好啊!!

8. 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區別

財務指標是可以用財務形式計算出來,而非財務指標無法用財務數據計算

存在三類主要的非財務指標:經營、顧客和員工。目前,經常使用的非財務指標主要包括:顧客滿意度;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戰略目標,如完成一項並購或項目的關鍵部分,公司重組和管理層交接;公司潛在發展能力,如員工滿意度和保持力、員工培訓、團隊精神,管理有效性或公共責任;創新能力,如研發投資及其結果、新產品開發能力;技術目標;市場份額。

財務指標如下

1、變現能力比率
變現能力是企業產生現金的能力,它取決於可以在近期轉變為現金的流動資產的多少。
(1)流動比率
公式:流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 / 流動負債合計
意義:體現企業的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流動資產越多,短期債務越少,則流動比率越大,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
分析提示:低於正常值,企業的短期償債風險較大。一般情況下,營業周期、流動資產中的應收賬款數額和存貨的周轉速度是影響流動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動比率
公式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存貨)/ 流動負債合計
保守速動比率=0.8(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凈額)/ 流動負債
意義:比流動比率更能體現企業的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因為流動資產中,尚包括變現速度較慢且可能已貶值的存貨,因此將流動資產扣除存貨再與流動負債對比,以衡量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分析提示:低於1 的速動比率通常被認為是短期償債能力偏低。影響速動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賬面上的應收賬款不一定都能變現,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變現能力分析總提示:
(1)增加變現能力的因素:可以動用的銀行貸款指標;准備很快變現的長期資產;償債能力的聲譽。
(2)減弱變現能力的因素:未作記錄的或有負債;擔保責任引起的或有負債。
2、資產管理比率
(1)存貨周轉率
公式: 存貨周轉率=產品銷售成本 / [(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意義:存貨的周轉率是存貨周轉速度的主要指標。提高存貨周轉率,縮短營業周期,可以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
分析提示:存貨周轉速度反映存貨管理水平,存貨周轉率越高,存貨的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它不僅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也是整個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
(2)存貨周轉天數
公式: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
=[360*(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產品銷售成本
意義:企業購入存貨、投入生產到銷售出去所需要的天數。提高存貨周轉率,縮短營業周期,可以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
分析提示:存貨周轉速度反映存貨管理水平,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的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它不僅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也是整個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
(3)應收賬款周轉率
定義:指定的分析期間內應收賬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
公式: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意義: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說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說明營運資金過多呆滯在應收賬款上,影響正常資金周轉及償債能力。
分析提示:應收賬款周轉率,要與企業的經營方式結合考慮。以下幾種情況使用該指標不能反映實際情況:第一,季節性經營的企業;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結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現金結算的銷售;第四,年末大量銷售或年末銷售大幅度下降。
(4)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定義:表示企業從取得應收賬款的權利到收回款項、轉換為現金所需要的時間。
公式: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 / 應收賬款周轉率
=(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 產品銷售收入
意義: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說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說明營運資金過多呆滯在應收賬款上,影響正常資金周轉及償債能力。
分析提示:應收賬款周轉率,要與企業的經營方式結合考慮。以下幾種情況使用該指標不能反映實際情況:第一,季節性經營的企業;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結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現金結算的銷售;第四,年末大量銷售或年末銷售大幅度下降。
(5)營業周期
公式: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360}/產品銷售成本+{[(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360}/產品銷售收入
意義:營業周期是從取得存貨開始到銷售存貨並收回現金為止的時間。一般情況下,營業周期短,說明資金周轉速度快;營業周期長,說明資金周轉速度慢。
分析提示:營業周期,一般應結合存貨周轉情況和應收賬款周轉情況一並分析。營業周期的長短,不僅體現企業的資產管理水平,還會影響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
(6)流動資產周轉率
公式:流動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期初流動資產+期末流動資產)/2]
意義:流動資產周轉率反映流動資產的周轉速度,周轉速度越快,會相對節約流動資產,相當於擴大資產的投入,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而延緩周轉速度,需補充流動資產參加周轉,形成資產的浪費,降低企業的盈利能力。
分析提示: 流動資產周轉率要結合存貨、應收賬款一並進行分析,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標結合在一起使用,可全面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
(7)總資產周轉率
公式: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
意義:該項指標反映總資產的周轉速度,周轉越快,說明銷售能力越強。企業可以採用薄利多銷的方法,加速資產周轉,帶來利潤絕對額的增加。
分析提示:總資產周轉指標用於衡量企業運用資產賺取利潤的能力。經常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標一起使用,全面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
3、負債比率
負債比率是反映債務和資產、凈資產關系的比率。它反映企業償付到期長期債務的能力。
(1)資產負債比率
公式: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 / 資產總額)*100%
意義:反映債權人提供的資本佔全部資本的比例。該指標也被稱為舉債經營比率。
分析提示:負債比率越大,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越大,獲取利潤的能力也越強。如果企業資金不足,依靠欠債維持,導致資產負債率特別高,償債風險就應該特別注意了。 資產負債率在60%—70%,比較合理、穩健;達到85%及以上時,應視為發出預警信號,企業應提起足夠的注意。
(2)產權比率
公式:產權比率=(負債總額 /股東權益)*100%
意義:反映債權人與股東提供的資本的相對比例。反映企業的資本結構是否合理、穩定。同時也表明債權人投入資本受到股東權益的保障程度。
分析提示:一般說來,產權比率高是高風險、高報酬的財務結構,產權比率低,是低風險、低報酬的財務結構。從股東來說,在通貨膨脹時期,企業舉債,可以將損失和風險轉移給債權人;在經濟繁榮時期,舉債經營可以獲得額外的利潤;在經濟萎縮時期,少借債可以減少利息負擔和財務風險。
(3)有形凈值債務率
公式:有形凈值債務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無形資產凈值)]*100%
意義:產權比率指標的延伸,更為謹慎、保守地反映在企業清算時債權人投入的資本受到股東權益的保障程度。不考慮無形資產包括商譽、商標、專利權以及非專利技術等的價值,它們不一定能用來還債,為謹慎起見,一律視為不能償債。
分析提示:從長期償債能力看,較低的比率說明企業有良好的償債能力,舉債規模正常。
(4)已獲利息倍數
公式: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 / 利息費用
=(利潤總額+財務費用)/(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資本化利息)
通常也可用近似公式:
已獲利息倍數=(利潤總額+財務費用)/ 財務費用

意義:企業經營業務收益與利息費用的比率,用以衡量企業償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也叫利息保障倍數。只要已獲利息倍數足夠大,企業就有充足的能力償付利息。
分析提示:企業要有足夠大的息稅前利潤,才能保證負擔得起資本化利息。該指標越高,說明企業的債務利息壓力越小。
4、盈利能力比率
盈利能力就是企業賺取利潤的能力。不論是投資人還是債務人,都非常關心這個項目。在分析盈利能力時,應當排除證券買賣等非正常項目、已經或將要停止的營業項目、重大事故或法律更改等特別項目、會計政策和財務制度變更帶來的累積影響數等因素。
(1) 銷售凈利率
公式:銷售凈利率=凈利潤 / 銷售收入*100%

意義:該指標反映每一元銷售收入帶來的凈利潤是多少。表示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分析提示:企業在增加銷售收入的同時,必須要相應獲取更多的凈利潤才能使銷售凈利率保持不變或有所提高。銷售凈利率可以分解成為銷售毛利率、銷售稅金率、銷售成本率、銷售期間費用率等指標進行分析。
(2)銷售毛利率
公式: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 銷售收入]*100%
意義:表示每一元銷售收入扣除銷售成本後,有多少錢可以用於各項期間費用和形成盈利。
分析提示:銷售毛利率是企業是銷售凈利率的最初基礎,沒有足夠大的銷售毛利率便不能形成盈利。企業可以按期分析銷售毛利率,據以對企業銷售收入、銷售成本的發生及配比情況作出判斷。
(3)資產凈利率(總資產報酬率)
公式:資產凈利率=凈利潤/ [(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100%

意義:把企業一定期間的凈利潤與企業的資產相比較,表明企業資產的綜合利用效果。指標越高,表明資產的利用效率越高,說明企業在增加收入和節約資金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則相反。
分析提示:資產凈利率是一個綜合指標。凈利的多少與企業的資產的多少、資產的結構、經營管理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影響資產凈利率高低的原因有:產品的價格、單位產品成本的高低、產品的產量和銷售的數量、資金佔用量的大小。可以結合杜邦財務分析體系來分析經營中存在的問題。
(4)凈資產收益率(權益報酬率)
公式: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 [(期初所有者權益合計+期末所有者權益合計)/2]*100%
意義:凈資產收益率反映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投資報酬率,也叫凈值報酬率或權益報酬率,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是最重要的財務比率。
分析提示:杜邦分析體系可以將這一指標分解成相聯系的多種因素,進一步剖析影響所有者權益報酬的各個方面。如資產周轉率、銷售利潤率、權益乘數。另外,在使用該指標時,還應結合對「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 、「 待攤費用」進行分析。
5、現金流量分析
現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第一,提供本企業現金流量的實際情況;第二,有助於評價本期收益質量,第三,有助於評價企業的財務彈性,第四,有助於評價企業的流動性;第五,用於預測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
流動性分析
流動性分析是將資產迅速轉變為現金的能力。
(1) 現金到期債務比
公式:現金到期債務比=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 本期到期的債務
本期到期債務=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應付票據
意義:以經營活動的現金凈流量與本期到期的債務比較,可以體現企業的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
分析提示:企業能夠用來償還債務的除借新債還舊債外,一般應當是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才能還債。
(2)現金流動負債比
公式:現金流動負債比=年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 期末流動負債

意義:反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對流動負債的保障程度。
分析提示:企業能夠用來償還債務的除借新債還舊債外,一般應當是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才能還債。
(3)現金債務總額比
公式:現金流動負債比=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期末負債總額

意義:企業能夠用來償還債務的除借新債還舊債外,一般應當是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才能還債。
分析提示:計算結果要與過去比較,與同業比較才能確定高與低。這個比率越高,企業承擔債務的能力越強。這個比率同時也體現企業的最大付息能力。
獲取現金的能力
(1) 銷售現金比率
公式:銷售現金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 銷售額
意義:反映每元銷售得到的凈現金流入量,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計算結果要與過去比,與同業比才能確定高與低。這個比率越高,企業的收入質量越好,資金利用效果越好。
(2)每股營業現金流量
公式:每股營業現金流量=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 普通股股數
普通股股數由企業根據實際股數填列。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意義:反映每股經營所得到的凈現金,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該指標反映企業最大分派現金股利的能力。超過此限,就要借款分紅。
(3)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
公式: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 期末資產總額
意義:說明企業資產產生現金的能力,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把上述指標求倒數,則可以分析,全部資產用經營活動現金回收,需要的期間長短。因此,這個指標體現了企業資產回收的含義。回收期越短,說明資產獲現能力越強。
財務彈性分析
(1) 現金滿足投資比率
公式:現金滿足投資比率=近五年累計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 同期內的資本支出、存貨增加、現金股利之和。
取數方法:近五年累計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應指前五年的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之和;同期內的資本支出、存貨增加、現金股利之和也從現金流量表相關欄目取數,均取近五年的平均數;
資本支出,從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項目中取數;
存貨增加,從現金流量表附表中取數。取存貨的減少欄的相反數即存貨的增加;現金股利,從現金流量表的主表中,分配利潤或股利所支付的現金項目取數。如果實行新的企業會計制度,該項目為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則取數方式為:主表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項目減去附表中財務費用。
意義:說明企業經營產生的現金滿足資本支出、存貨增加和發放現金股利的能力,其值越大越好。比率越大,資金自給率越高。
分析提示:達到1,說明企業可以用經營獲取的現金滿足企業擴充所需資金;若小於1,則說明企業部分資金要靠外部融資來補充。
(2)現金股利保障倍數
公式:現金股利保障倍數=每股營業現金流量 / 每股現金股利
=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 現金股利
意義:該比率越大,說明支付現金股利的能力越強,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分析結果可以與同業比較,與企業過去比較。
(3)營運指數
公式:營運指數=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 經營應得現金
其中:經營所得現金=經營活動凈收益+ 非付現費用
=凈利潤 - 投資收益 - 營業外收入 + 營業外支出 + 本期提取的折舊+無形資產攤銷 + 待攤費用攤銷 + 遞延資產攤銷

意義:分析會計收益和現金凈流量的比例關系,評價收益質量。
分析提示:接近1,說明企業可以用經營獲取的現金與其應獲現金相當,收益質量高;若小於1,則說明企業的收益質量不夠好。

閱讀全文

與不適用於影視業的財務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橋梁杠桿原理法計算荷載 瀏覽:296
江海證券交易傭金 瀏覽:545
2016年美金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401
液壓杠桿 瀏覽:471
江蘇無煙煤價格 瀏覽:657
證券公司信息系統架構圖 瀏覽:77
英國fca監管降杠桿 瀏覽:523
牛樂樂股票 瀏覽:941
金本位制下匯率不穩定的 瀏覽:762
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是 瀏覽:577
做期貨必須加杠桿 瀏覽:510
杠桿上有三個點什麼什麼什麼 瀏覽:887
13年的美元匯率破6元 瀏覽:969
假設英鎊兌美元的即期匯率為200 瀏覽:386
工商銀行20萬的理財抵押給銀行 瀏覽:480
出口匯率關系 瀏覽:280
2016年6月30日匯率查詢 瀏覽:75
房福田經濟促進局金融機構 瀏覽:707
股東大會簡訊編寫 瀏覽:393
匯率對沖是否可記賬收益 瀏覽: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