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交易者之家金融帝國

交易者之家金融帝國

發布時間:2021-06-15 16:44:18

『壹』 金融帝國2做空公司的問題

原因很簡單:你提到的方只適合游戲剛剛開始的那種特定環境。

據本人實踐,一旦游戲開始(比如時間進行了≥1分鍾),市場各公司的股價發生變化(估計是公司凈資產出現增值),通過5%的拋空與接盤的方式,已無法將其股打到接近於0元,最低只會無限接近公司凈資產。

你的例子中,可能是因為選了第5關的原因,公司股價波動的起點不為0.0元(即凈資產不為0),所以不論如何拋壓,股價總在凈資產價格即5塊多,附近止住。

『貳』 走出幻想 走向成熟 作者 金融帝國是誰

做交易是找死,不做交易是等死。 --------金融帝國

過去兩年波瀾壯闊的大牛市,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股票市場。其中也不乏一些學生,他們也夢想著通過資本市場來實現自身的價值、改變自己的命運。當我第一次聽到「學生股民」這個詞時真的倍感親切,畢竟十年前我就是一位名副其實的「中學生股民」。

前幾天我的一個好朋友對著他女朋友「抱怨」說,他都是跟我學壞的。他說上學的時候,我教他抽煙、喝酒、賭博。出人意料的是,他女朋友反問道:「他怎麼沒有教你炒期貨呀?」他很經典、很搞笑的回答:「譚總(我)說了,這個可不能學。」

也許是經受的挫折太多了吧,我真的從來沒有勸過身邊的人去做交易。就連最近很多同齡人讓我教他們炒股票時,我也都是盡量的推託,並且和他們講明炒股的弊端。因為我深知一個交易者的成長是非常痛苦的。這需要和行業環境、自身本能、信仰體系等一切固有的東西對抗。我從來不相信有人能夠在沒有經歷過慘重虧損後,就能真正的學會做交易。事實上,初學者賺來的錢,通常都是市場借給你的,等到市場討賬的時候會更加的兇狠。似乎這個世界上什麼東西都能教,但唯獨兩件事情只能靠自己去感受。一個是戀愛、另一個就是做交易。你無法向一個兒童解釋出戀愛的感覺,更無法教他戀愛的技巧。事實上,交易也是別無二致的。

『叄』 本人自學投資理財 有沒有從入門開始的書籍

我自己遠不能算上一個投資專家,不過總算栽過些跟頭,有過些教訓。我真希望自己能在很年輕的時候想你一樣,有投資的意識,並且真的願意去花時間來系統學習投資理財!現在年齡大了些,也在2007年開始積累了第一桶金,而第一桶金的累積就依靠的是投資理財,所以我特別希望能夠將這種「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你自己的世界」的理念傳達給更多的年輕人。

先來說說如何理財,基礎理財當然是依靠儲蓄,你一定要有一定的儲蓄,才可能「有財可理」,當然了,看了題主貌似已經有了一定的資金,那麼你可以進入到第二階段——管理資產並投資自己。

投資理財的啟蒙請看——《富爸爸窮爸爸》,雖然是很久以前的書,但是裡面的理念放在現在完全不過時,反而讓你更深刻理解自己的現狀。看完《富爸爸窮爸爸》就可以系統的研究一下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說句實在話,我也是依靠這個理論慢慢梳理,形成了自己的投資觀,現在我和很多一起研究理財的朋友建立的半公益性質的理財交流學習平台,長投學堂,我們現在2000多個人從零基礎-初級-進階-長投圈-長投智庫,逐步摸索了一個學習模型,因為是半公益性質的,所以我們一直在互助和分享,歡迎你也加入,我們很多的知識都是免費的,只要你夠努力,夠用心,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理財之路。

當然了,在加入以前,你至少要看一些長投小熊老師的投資書單,具體你搜搜小熊書單吧,看完這些書有了些基礎,對你以後琢磨自己的路肯定有幫助。我們這個學堂因為是共同學習為目的的,所以——這個學堂所不能做的

1、 直接告訴你該買哪個產品。有些朋友也爽直,說兄弟我相信你,你痛快點直接報個名字,我直奔銀行買了就完事了,別磨磨嘰嘰在這里講半天。 抱歉,這點小站做不到,這么能忽悠我做券商去了。投資理財最重要的是要有獨立思考的腦袋,有嚴謹的邏輯,你身邊已經有太多可以忽悠你的人了,銀行銷售人員、電視台所謂股票專家、投資顧問等等。你必須有清醒的頭腦來分辨哪些說得沒錯,哪些純粹是忽悠。

2、 告訴你如何達到超高收益率。投資理財第一要素就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所有的收益都是與風險相伴隨的,一般來說,收益越高,風險越高。 過分追求高收益率,那還是趕緊在網上直接搜索「高手薦股,年收益率高達300%」、「波段選股王,18天81%漲幅的奇跡」之類的關鍵詞吧。

3、 提供宏觀經濟分析觀念說這個怕要得罪好多人。但這確實不是本學堂能做的。宏觀經濟分析基本如同算命,連世界銀行的經濟學家通常都分為兩個派別,你是信誰都有一半的贏面。但投資理財只需要關注每一個具體的產品,確實需要一定的全局觀,但你並不需要變成宏觀經濟學家。動不動就說「中國人的投資觀念」「未來中國經濟何去何從」的人,對不起,您需要更大的舞台,小廟容不下您。

這個學堂能做的

1、 告訴你知識而不是信息知識和信息是一會事嗎?恐怕不是。

書店裡鋪天蓋地的理財書籍,網路上蓋地鋪天的資料,甚至有很多人大學專業就是金融投資類的。哪裡都能找到,請問為什麼要來學堂呢?打個比方,每天都看新聞聯播國際消息,是不是就成政治家了呢?我每天都看娛樂八卦,但除非我能深入這個行業,才能發現日常消息里哪些是真,哪些是宣傳,哪些確實可以彰顯這個明星會發跡。投資也是一樣的。尋常八卦你只當聽聽而已,除非有完整的邏輯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否則根本不足以從日常信息中過濾出有價值的東西。學校里的金融課程更多是幫助就業,而非幫助提高投資能力。

2、 樹立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這個學堂里,每講一課,都會留下一下作業,或者說是思考題。我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回答所有的問題,我也並不是精通所有的投資品種,但是投資的基本邏輯是一樣的,因此,希望看這些課程的豆友們能夠積極思考問題,相互討論和相互解答,形成自己的投資邏輯。

3、 內容盡量活潑生動和淺顯易懂學堂定位是給剛入門甚至零基礎的朋友們看的,因此在課程和內容上,盡量能滿足這些朋友的要求。太高難度的權證、對沖之類的不會講(我也不懂),另外盡量尋找生動的例子,來幫助大家理解一些術語。盡量貼近生活實際,遠離枯燥的理論。 暫時就想到這些,總之,希望大家能在學堂有所收獲,也希望在與大家的互動中我能收獲更多,做得不好的地方,請多多包涵,多多提意見。

學習就是對自身的一種投資,所以不要心急,先把手裡的錢攥緊了,定存、貨幣基金都是安全的投資方式,做投資理財切記不要「貪心「,調整好心態才是制勝的關鍵。

希望有一天能在學堂里見到你。

『肆』 玩過《金融帝國2金融帝國實驗室>的大神請進。

先回答第二年需求急劇下降的問題

首先同一種商品不能開那麼多的銷售點,一個城市一種商品只能有一個銷售點,

只要出現一個以上銷售點,就會產生競爭,即使那幾家店都是你的,也不行。

第二是價格問題,決定一個商品的供需,是由品牌、質量、價格三個計算而來的

總體評價,只有高於城市平均值,才能保證供需穩定。在游戲剛開始,品牌、質

量都無從談起,只有靠大幅降價來使總體評價上升,隨著品牌、質量的提升,可

以逐步的提價,但也有一個限度,否則即使品牌、質量再好,總體評價一旦低於

城市平均值,需求立刻消失,成為供大於求。這個限度每種商品都不一樣,上下

多試幾次就找到了。

第三是復合經濟的影響,即繁榮和蕭條,不同經濟階段,市場需求的差別是非常

明顯的。如果碰上大蕭條,需求是大幅度下降的。

第四是市場容量,可從世界地圖調看城市情況,4000萬人口、高消費的城市市場

要遠遠大於1000萬人口、低消費的城市。有的玩家,反復開局,就為了開出一個

大的城市。

第五是產量增加,隨著農場工廠升級產量是成倍的增加,開始時的產量是不足的

,但後期就過剩了。

還有不要指望一兩年內就實現盈利,很多以農產品開局的玩家(農產品好像反而

是實驗室最容易的開局),以1分錢的價格銷售,待把品牌、質量都提升上去,超出城市

平均一大截後才敢提價要利潤的。

其他的問題

品牌策略在信息中心——總公司明細報表,選擇自己的公司,右邊品牌里調整。
只有建了總部才能招聘員工。員工能力,查信息中心——人物信息。
工廠的成本跟部門多少無關,建幾個部門都一樣。
自己生產的商品就不用貼標簽了。如果用了劣質產品,當然會影響自己所售商品

的總體評價,總體評價一低,銷售就不好了。
同一種商品只需要連接一個廣告,就會對自己整座城市內的同一種商品起到作用

,但也只對該城市有效,其他城市無效。
大量傾銷產品,需求不會下降,但會擠出其他競爭者,不過財力不雄厚別干,即

使擠出其他競爭者,你一提價,他們又回來了。
倉庫是為了平滑、保證供應,有些商品的供需節奏不一致,要用倉庫來平滑。比

如羊毛的供應有季節性(六到十月),就需要倉庫來儲存,否則其他月份就沒法

用了。
大中小超市成本和銷售同比增長,專賣店的銷售相比會更高一些。如果你是買別

人的產品來銷售,做零售商,就建超市,可以根據市場靈活變換商品。如果自產

自銷,就建專賣店吧。

『伍』 金融帝國2中主角的錢如何轉移到主角的公司

可以通過買賣股票實現。不過推薦買別家的股票--為什麼讓自己的股票波動呢?
1)你讓你控制的公司先買入A公司股票,
2)再讓你個人買入A公司股票,
3)再控制公司賣出A公司股票,這樣公司肯定賺錢了。
4)個人再賣出剩下的A公司股票。
5)這樣反復操作幾回,你的個人賬戶的錢,就轉到公司賬戶上了。

當然股價有升有降,也可能你稍微賺點或者虧點。同樣,你可以用反向操作的手段,將公司的錢轉到個人賬戶上,稍微多一點,然後用個人賬戶和公司賬戶聯合,可以在適當的機會在股票上大賺特賺。

『陸』 金融帝國2的股票哪裡看啊。

二、融資與資本市場

要賺錢,首先手中得有錢(馬太效應:窮的越窮,富的越富)。所以融資和資本市場放在第一個講。

1.融資

國外的創業學課程中,首先講的必然是融資。在國內,融資卻只有做投行的人才會接觸到。這部分是因為國外的資本市場發達,融資的成本低,不像國內有種種中國國情和中國特色,上市資格是稀缺資源,要向證監會和省級申核單位進貢才能拿到,而銀行融資對於私人資本是有歧視的。部分是因為中國傳統缺乏信用體系和信用文化,騙子太多了,在一個連中央都還在強調依賴人治而非法治的社會,無法建立強有力的契約社會,小企業創業只能依賴於自我積累和親朋的投資。 游戲中的融資包括貸款和增發股票兩種。貸款和增發的上限是由你的總公司的利潤決定的,具體的演算法公式不明。增發的價格是市價,而貸款的利率波動的原因不明。

在游戲初期,貸款的總額只得幾個或者十幾個百萬元(雖然游戲的基本單位是元,定價時甚至有分,但百萬元是一個你作規劃時的基本單位,象一個礦場連地皮帶建築需要8-15個百萬元,一家大型工廠連帶車間大約是3.5個百萬元),只能作為流動資金不足時的應急,初期的投資仍需依賴於增發新股。

增發新股雖然不要利息,但是會稀釋你的股權。相對於你公司壯大後的股票回購所付出的代價,貸款的利息簡直微不足道。一般而言,貸款的年利率在10%上下,也就是月利率在千分之八左右。貸10M的月利息才80k,而10M所能購得的經營類資產的月利潤至少要比這個數多一個0(現實世界中當然不可能有這種事,游戲中作生意比現實中要容易很多)。所以初期過後你的資金鏈站穩腳跟了,就可以用貸款去擴張,並且習慣於債務的存在,因為在自有資金不多(十幾個M)的情況下,用幾十個M的貸款去擴張,有助於你利潤的迅速擴大和股票價值的上升。我有次借了200多M的資金去收購對手50%的股權,後來股價上揚,只賣了5%就還掉了貸款。

2.股價

因為股價主要取決於業績,所以長期而言股票都能成長。除非是NPC在AI上出了BUG,造了工廠卻不生產,或者生產出產品卻不設零售店或者下游工廠來吸收產品。我遇到過一次,NPC的公司非常弱智地持續虧損,最後倒閉了。可能這種情況只有在一家NPC對手時才會發生,因為NPC之間的上下游合作是很密切的。另一種NPC業績下降的情況是玩家在所有行業對NPC的全面圍剿,不過這種情況很難發生,幾十個行業的管理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而並購相對來說相簡單得多。 資本主義2中只有增發,沒有紅股或者象鐵路大亨2中的拆細,所以比較象艾倫.巴菲特,幾年之後股價就會飛到天上去,我最快的記錄是7年從10元升到了3千多元每股。

股價的其它影響因素包括:

(1)分紅。適當的分紅有助於增加投資者的信心,可以提高你的市盈率。(2)投資者關系部。每個月在這個部分上花一點錢也有助於提高市盈率。(3)對股票的買賣行為。每一筆買賣都會對股價發生影響,不論這個買賣行為是投資人還是某家上司公司作出的。游戲中有十幾個獨立投資人,這些人可以被你聘為部門總監,他們也會在城市購置自用的房產(你也可以用個人的錢買個人自用的房產,沒有什麼意義,大概只能用來哄抬地價),以及在股市自行投資。當所有的NPC的公司都倒掉或者被兼並後,這些獨立投資人還會開設新的公司。(4)隨機因素。這個有點象大富翁里的股市突發事件。這兒的隨機因素主要是股市突然崩盤或者長紅,以及家畜的流行病(讓你的農場在相當長時間內無法生產),我碰到過一次科研突發事件,才研發半個月就通知我研發完成,而且完成度相當於研發了10年。

初期通過增發新股進行融資時,股價很重要,因為這時的貸款上限太小,無法以貸款擴張。在資金鏈上站穩腳跟後,利潤開始上升,每個月能達到1個M以上,這時貸款上限上升了許多,就不需要再通過增發新股進行融資了,股價就變得不太重要了。等到貸款所作的投資出效益後,利潤大幅增加,每個月的營業利潤能達到10個M以上,就主要以營業利潤作為擴張資金來源了。

除了對股價和總市值有要求的幾關,我一般不太注意股市,而且一般是只有買進沒有賣出。除非是准備以股市為經營重點的,否則主要的資金和注意力還是放在其它行業比較好。
3.股權控制和並購

資本主義2對於股權控制有兩條:

一是控股超過50%時,就可以對NPC公司的資金實現部分控制。此時NPC的身份從董事長兼CEO變成了CEO。你不能控制NPC公司的投資,所謂的部分控制就是,你可以用NPC公司的資金去買第三家公司的股票。NPC的公司是否仍會自行進行股市投資的決策,自行進行股市買賣,這點目前還不清楚。但是NPC公司如果手中現金多的話,會自行進行回購。

二是控股超過75%時,會出現一個並購的選項。根據中國或者美國的證券法應該是強制合並的事,在游戲中卻變成了可並可不並,大概是為了減低游戲難度吧。

大概是為了演算法上的方便,相互持股在游戲中是禁止的。即A公司持有B公司的股票,同時B公司也持有A公司的股票,這只有在A和B之間沒有相互控制(即持股50%以上)時才允許,當你的A公司控制了B公司,這時你就無法讓B公司去買A公司的股票,只能去買第三家公司的股票。相互持股在會計上的處理是很復雜的,持股比例小的尚可以用原始成本或者市價作價,持股比例大的需要合並報表的會計處理就會復雜到讓人想跳樓,沒學過會計的人大概是無法體會這種痛苦。

控制的標准,是指所有你控制的公司對目標公司的持股比例。例如你作為投資人持有C公司10%,你游戲一開始就有的A公司持有C公司20%,A公司控制的B公司持有C公司20%,這時你或者A或者B再購入1股,你就達成了對C的控制。因此你作為投資人在股市的買進賣出,除了增加你的個人資產外,還可以用來控制別的公司。

感覺資本主義2在股權控制上做得不如鐵路大亨2。鐵路大亨2中的概念是相對控制,而資本主義2中則要求絕對控制,增加了股權控制的難度。鐵路大亨2中即使股權比例上處於少數的地位,只要在並購案的開價上足夠高,仍能拿到許多贊成票,這樣在對手未能絕對控股的情況下,降低了控股的難度,同時也降低了對手控制我的公司的難度,若我一再增發之後股權大多稀釋,很容易就被對手搶走控制權。而在要求絕對控制的情況下,即使我控股比例處於少數,有對手控股比我多,在未滿50%的情況下仍無法奪取我任董事長的地位。所以在資本主義2中不需要顧及對一上手就有的A公司的控制,不需要對別人進行狙擊,即使在聯網時,對手也很難拿到你50%的股權,這點做得不如鐵路大亨真實。

不過我有次一上手把自己的股權稀釋到31%,而我僱用的一個市場總監有強烈的購買自家公司的慾望,不斷地從市場和別人手中買股票,持股到了47%,差一點就過半了。不知如果過半的話是否會發生失去控制的事。

當然鐵路大亨在股價的影響因素上做得不如資本主義2。鐵路大亨中,你賣1股和1萬股,股價下跌的幅度是一樣的,所以你可以先控股55%,再1股1股地賣,賣到股價跌到底限再也跌不下去了,同時你手中仍有51%以上的股權,這時再提出並購案,可以以最小的成本實現並購。

資本主義2的絕對控股要求造成另一個後果就是,你無法收購一家持續虧損的企業。一家持續虧損的企業,其股價並不一定立刻就跌到地板上,雖然有網易這種從上市第一天的23美元慢慢地跌破1美元的事例,但中國的ST、PT依然股價堅挺,美國的安然和WorldCom也是突然間崩潰的。許多持續虧損的企業後來扭虧為盈,在虧損期間雖然股價低迷,但也沒有跌到地板上。在資本主義2中,持續虧損的企業,其股價仍高於凈資產,但是控股超過50%的要求,而不是投票願意合並超過50%的要求,使得你無法接手這家公司。當這家公司倒閉時,你只能分到它資產變賣後的所得,而它的無形資產就成了凈損失,另外它資產變賣後,那些工廠和公司並沒有變成無主的小企業,而是就此人間蒸發。鐵路大亨中有許多無主的小企業,作為中性的第三方提供資源,是一個很好的設計。

A並購B之後,你可以得到B的科技,但是無法得到B的其它無形資產,主要是品牌。B的產品全部以A的品牌出售,而B的部分產品在品牌上比A要強,這是製作公司在邏輯設計上的弱點。這些在後面的品牌一節中會提到。

在收購中,當公眾持股為0,全部為機構或者獨立投資人持股時,你可以直接向機構或者投資人買股票,價格是協商的,對方的要價一般會比市價高一些,視你控股的程度而定,若你的控股達到了90%以上,要價甚至會是市價的3-4倍。這一點做得比較好,你不需要等待別人把股票賣到市場上之後再去買進來。

4.回購

公司在現金多時可以回購股票,因為回購不會造成股價的變動。我的一個慣常作法是,上市時先圈一大筆錢,因為第一年我的重點在研發上面,往往股價一種下跌,跌到研發結束要開設工廠和店面進入贏利階段 時,就開始准備回購。回購前先把工廠和店面建設好,這時手中應該還有大量資金。這時拋一點股票,以把價格砸下去,再用公司的現金進行回購,只要留點流動資金就可以了。因為虧損的公司很少有投資人願意長期持有,所以大部分股份都是在公眾手中,回購之後你被稀釋的控股權又回來了。

三、行業

前面提到了,在這個世界中有著礦業、種植業、畜牧業、製造業、零售業、房地產業、傳媒業、以及金融業和運輸業。金融業和運輸業是中性的存在,我們不必管,其它行業下面將會一一介紹。 1.零售業:最簡單的買進賣出。

零售業是最基本的行業,也是你最先入手的行業。它是直接面向最終消費市場的企業,通過買賣差價獲取毛利,再扣除維持費、員工費用,培訓費用即是凈利。它一般有購、銷、商標、廣告,共四種部門。商標部門是做OEM的(後面商標一節中會提到),沒有另外的開支,只有員工的開支。而廣告部門也只有員工的開支,廣告費用是計在總公司的頭上的。

在這里介紹一下部門的概念。每一家公司都有3x3的空位,可以設立最多9個部門,如果是工廠的話也可以叫做車間,如果是農場的話也可以叫畜牧場或者農田。每個部門都可以與橫向、直向、斜向的相鄰的部門相連接,表示物流。如:采購-商標-銷售-廣告,四個部門以這個順序連接起來,表示采購部門進貨,送到商標部門把產品打上自己的標簽,再送到銷售部門拿去賣,最後這個銷售部門賣的產品要由廣告部門負責做廣告,當然你連上廣告部門但不作任何廣告支出也可以。如何設計這3x3的位置,特別是工廠中一種原材料出幾種產品,或者幾種原材料出一種產品,或者幾種原材料出幾種產品,通過位置設計以最大限度利用空間出產盡可能多的產品,或者最大限度增加產能,這是一個智力游戲。游戲里提供了一些參考方案,不過我習慣於使用自己的設計。

部門有一個等級,當你設置一定的訓練費用,或者在總部的人事部組織一次特訓,或者這個部門長期在100%的滿負荷情況下工作,部門就會升級,最高是9級。除了農場外,升級後,部門的工作能力就會提高,6級的產能大約是1級的3倍半,而9級的產能是1級的6倍多。農場升級的結果除了產能上升外,出產的畜產品和農作物的品質也上升。 雖然教程說,特訓過於密集反而有反效果,但我試驗的結果是,游戲暫停時連訓兩次,與隔40-50天再訓一次,在級別的提高上沒有差別。一次性最大開支特訓100K,和分兩次每次開支50K相比,分兩次的效果之和要略高於一次性特訓。一個員工大約要花250K才能從1級升到9級。特訓時,每家公司的平時的訓練費的柱子如果打滿的話,特訓的效果要好一倍。因為我特訓都是在暫停時進行的,而平時的訓練費的設置不影響特訓的開支,所以特訓前把費用都打滿,特訓結束後再把訓練費的設置調回去。想來這也算是一個演算法上的BUG。另外,就算你員工的級別到了9級,仍然會參加特訓,因為特訓是全員進行的,這樣實際上就造成了浪費。

部門的等級也會下降。當你更換采購和銷售的貨品品種時,等級會下降一級;當你更改製造部門的製造內容時,等級會降到1;如果用另一個部門替換這個部門,等級也是從1開始。所以,部門等級是你的無形資產。

零售業包括了專賣店和百貨店兩類。專賣店包括了從電腦汽車到玩具和體育用品等十幾個行業,但是不包括食品業。也就是說除了食品之外的所有類別消費品都有自己的專賣店,但有幾個消費品類別是共用專賣店的,像手錶和首飾,以及電器與電子產品。不包括食品業,大概是因為食品業很難做出精品式的品牌,必竟象哈根達斯那樣的成功者在食品業中是少數。最近幾年小日本的零食似乎在國內也開了專賣店,我不是很清楚他們的經營情況。百貨店包括了從便利店到大型超市的各型百貨類商店,除了百貨商店是專營食品類以外的商品,其它都是以食品為主,並依規模大小兼營食品以外的商品。 專賣店和百貨店的差別是,專賣店容易吸引購買者,而百貨店經營范圍大。若某個產品比較受市場歡迎,專賣店的銷售額會更大;若不受市場歡迎,專賣店就會變成一根雞肋,而百貨店則可以改進別的貨。另外,在競爭中,以專賣店對抗對手的百貨店,是一種基本策略。 零售店需要的投資少,見效快,資產收益率高,特別是各型百貨店,因為可以隨時調整進貨,在每一關都是初期的必然選擇。

『柒』 金融帝國陳歡歡老師是專業做外匯培訓的嗎他們可信嗎

現在外匯這類投資詐騙案太多了,虧錢的人到處都是,沒有免費給你培訓,都是有目的的,如果真好做,他自己不早就發財了,還用輪得到你來嗎?還不是坑的,遠離吧朋友,城市套路多的

『捌』 金融帝國2 里如何增加CEO個人財富自己的公司已經百分百控股了,可是公司現金多CEO少,有什麼辦法轉移么

總部建立首席執行官辦公室在自己的頭像下調整自己的工資發錢。
分紅會給其他持股者錢。你100%控股就分吧,

『玖』 金融帝國2

關於股票:
1.融資

國外的創業學課程中,首先講的必然是融資。在國內,融資卻只有做投行的人才會接觸到。這部分是因為國外的資本市場發達,融資的成本低,不像國內有種種中國國情和中國特色,上市資格是稀缺資源,要向證監會和省級申核單位進貢才能拿到,而銀行融資對於私人資本是有歧視的。部分是因為中國傳統缺乏信用體系和信用文化,騙子太多了,在一個連中央都還在強調依賴人治而非法治的社會,無法建立強有力的契約社會,小企業創業只能依賴於自我積累和親朋的投資。

游戲中的融資包括貸款和增發股票兩種。貸款和增發的上限是由你的總公司的利潤決定的,具體的演算法公式不明。增發的價格是市價,而貸款的利率波動的原因不明。

在游戲初期,貸款的總額只得幾個或者十幾個百萬元(雖然游戲的基本單位是元,定價時甚至有分,但百萬元是一個你作規劃時的基本單位,象一個礦場連地皮帶建築需要8-15個百萬元,一家大型工廠連帶車間大約是3.5個百萬元),只能作為流動資金不足時的應急,初期的投資仍需依賴於增發新股。

增發新股雖然不要利息,但是會稀釋你的股權。相對於你公司壯大後的股票回購所付出的代價,貸款的利息簡直微不足道。一般而言,貸款的年利率在10%上下,也就是月利率在千分之八左右。貸10M的月利息才80k,而10M所能購得的經營類資產的月利潤至少要比這個數多一個0(現實世界中當然不可能有這種事,游戲中作生意比現實中要容易很多)。所以初期過後你的資金鏈站穩腳跟了,就可以用貸款去擴張,並且習慣於債務的存在,因為在自有資金不多(十幾個M)的情況下,用幾十個M的貸款去擴張,有助於你利潤的迅速擴大和股票價值的上升。我有次借了200多M的資金去收購對手50%的股權,後來股價上揚,只賣了5%就還掉了貸款。

2.股價

因為股價主要取決於業績,所以長期而言股票都能成長。除非是NPC在AI上出了BUG,造了工廠卻不生產,或者生產出產品卻不設零售店或者下游工廠來吸收產品。我遇到過一次,NPC的公司非常弱智地持續虧損,最後倒閉了。可能這種情況只有在一家NPC對手時才會發生,因為NPC之間的上下游合作是很密切的。另一種NPC業績下降的情況是玩家在所有行業對NPC的全面圍剿,不過這種情況很難發生,幾十個行業的管理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而並購相對來說相簡單得多。

資本主義2中只有增發,沒有紅股或者象鐵路大亨2中的拆細,所以比較象艾倫.巴菲特,幾年之後股價就會飛到天上去,我最快的記錄是7年從10元升到了3千多元每股。

股價的其它影響因素包括:

(1)分紅。適當的分紅有助於增加投資者的信心,可以提高你的市盈率。(2)投資者關系部。每個月在這個部分上花一點錢也有助於提高市盈率。(3)對股票的買賣行為。每一筆買賣都會對股價發生影響,不論這個買賣行為是投資人還是某家上司公司作出的。游戲中有十幾個獨立投資人,這些人可以被你聘為部門總監,他們也會在城市購置自用的房產(你也可以用個人的錢買個人自用的房產,沒有什麼意義,大概只能用來哄抬地價),以及在股市自行投資。當所有的NPC的公司都倒掉或者被兼並後,這些獨立投資人還會開設新的公司。(4)隨機因素。這個有點象大富翁里的股市突發事件。這兒的隨機因素主要是股市突然崩盤或者長紅,以及家畜的流行病(讓你的農場在相當長時間內無法生產),我碰到過一次科研突發事件,才研發半個月就通知我研發完成,而且完成度相當於研發了10年。

初期通過增發新股進行融資時,股價很重要,因為這時的貸款上限太小,無法以貸款擴張。在資金鏈上站穩腳跟後,利潤開始上升,每個月能達到1個M以上,這時貸款上限上升了許多,就不需要再通過增發新股進行融資了,股價就變得不太重要了。等到貸款所作的投資出效益後,利潤大幅增加,每個月的營業利潤能達到10個M以上,就主要以營業利潤作為擴張資金來源了。

除了對股價和總市值有要求的幾關,我一般不太注意股市,而且一般是只有買進沒有賣出。除非是准備以股市為經營重點的,否則主要的資金和注意力還是放在其它行業比較好。

3.股權控制和並購

資本主義2對於股權控制有兩條:

一是控股超過50%時,就可以對NPC公司的資金實現部分控制。此時NPC的身份從董事長兼CEO變成了CEO。你不能控制NPC公司的投資,所謂的部分控制就是,你可以用NPC公司的資金去買第三家公司的股票。NPC的公司是否仍會自行進行股市投資的決策,自行進行股市買賣,這點目前還不清楚。但是NPC公司如果手中現金多的話,會自行進行回購。

二是控股超過75%時,會出現一個並購的選項。根據中國或者美國的證券法應該是強制合並的事,在游戲中卻變成了可並可不並,大概是為了減低游戲難度吧。

大概是為了演算法上的方便,相互持股在游戲中是禁止的。即A公司持有B公司的股票,同時B公司也持有A公司的股票,這只有在A和B之間沒有相互控制(即持股50%以上)時才允許,當你的A公司控制了B公司,這時你就無法讓B公司去買A公司的股票,只能去買第三家公司的股票。相互持股在會計上的處理是很復雜的,持股比例小的尚可以用原始成本或者市價作價,持股比例大的需要合並報表的會計處理就會復雜到讓人想跳樓,沒學過會計的人大概是無法體會這種痛苦。

控制的標准,是指所有你控制的公司對目標公司的持股比例。例如你作為投資人持有C公司10%,你游戲一開始就有的A公司持有C公司20%,A公司控制的B公司持有C公司20%,這時你或者A或者B再購入1股,你就達成了對C的控制。因此你作為投資人在股市的買進賣出,除了增加你的個人資產外,還可以用來控制別的公司。

感覺資本主義2在股權控制上做得不如鐵路大亨2。鐵路大亨2中的概念是相對控制,而資本主義2中則要求絕對控制,增加了股權控制的難度。鐵路大亨2中即使股權比例上處於少數的地位,只要在並購案的開價上足夠高,仍能拿到許多贊成票,這樣在對手未能絕對控股的情況下,降低了控股的難度,同時也降低了對手控制我的公司的難度,若我一再增發之後股權大多稀釋,很容易就被對手搶走控制權。而在要求絕對控制的情況下,即使我控股比例處於少數,有對手控股比我多,在未滿50%的情況下仍無法奪取我任董事長的地位。所以在資本主義2中不需要顧及對一上手就有的A公司的控制,不需要對別人進行狙擊,即使在聯網時,對手也很難拿到你50%的股權,這點做得不如鐵路大亨真實。

不過我有次一上手把自己的股權稀釋到31%,而我僱用的一個市場總監有強烈的購買自家公司的慾望,不斷地從市場和別人手中買股票,持股到了47%,差一點就過半了。不知如果過半的話是否會發生失去控制的事。

當然鐵路大亨在股價的影響因素上做得不如資本主義2。鐵路大亨中,你賣1股和1萬股,股價下跌的幅度是一樣的,所以你可以先控股55%,再1股1股地賣,賣到股價跌到底限再也跌不下去了,同時你手中仍有51%以上的股權,這時再提出並購案,可以以最小的成本實現並購。

資本主義2的絕對控股要求造成另一個後果就是,你無法收購一家持續虧損的企業。一家持續虧損的企業,其股價並不一定立刻就跌到地板上,雖然有網易這種從上市第一天的23美元慢慢地跌破1美元的事例,但中國的ST、PT依然股價堅挺,美國的安然和WorldCom也是突然間崩潰的。許多持續虧損的企業後來扭虧為盈,在虧損期間雖然股價低迷,但也沒有跌到地板上。在資本主義2中,持續虧損的企業,其股價仍高於凈資產,但是控股超過50%的要求,而不是投票願意合並超過50%的要求,使得你無法接手這家公司。當這家公司倒閉時,你只能分到它資產變賣後的所得,而它的無形資產就成了凈損失,另外它資產變賣後,那些工廠和公司並沒有變成無主的小企業,而是就此人間蒸發。鐵路大亨中有許多無主的小企業,作為中性的第三方提供資源,是一個很好的設計。

A並購B之後,你可以得到B的科技,但是無法得到B的其它無形資產,主要是品牌。B的產品全部以A的品牌出售,而B的部分產品在品牌上比A要強,這是製作公司在邏輯設計上的弱點。這些在後面的品牌一節中會提到。

在收購中,當公眾持股為0,全部為機構或者獨立投資人持股時,你可以直接向機構或者投資人買股票,價格是協商的,對方的要價一般會比市價高一些,視你控股的程度而定,若你的控股達到了90%以上,要價甚至會是市價的3-4倍。這一點做得比較好,你不需要等待別人把股票賣到市場上之後再去買進來。

4.回購

公司在現金多時可以回購股票,因為回購不會造成股價的變動。我的一個慣常作法是,上市時先圈一大筆錢,因為第一年我的重點在研發上面,往往股價一種下跌,跌到研發結束要開設工廠和店面進入贏利階段 時,就開始准備回購。回購前先把工廠和店面建設好,這時手中應該還有大量資金。這時拋一點股票,以把價格砸下去,再用公司的現金進行回購,只要留點流動資金就可以了。因為虧損的公司很少有投資人願意長期持有,所以大部分股份都是在公眾手中,回購之後你被稀釋的控股權又回來
關於房產:
物業租賃很簡單,正常玩法:當公司現金太多,而游戲中放銀行沒利息時,選擇投資房產,物業租賃收點租金也算是資產保值增值了。其中有個bug,就是利用合同隨時可以修改,月初房客入住0房租,月末提價100元,下月初再調回0房租,房客流失很少。如此操作理念下,物業租賃也成了暴利行業,我們可以選擇貸款建房,開局就做房產。
隨著房子租賃收益率的不斷提高,房子價值也在不斷提升,有時NPC會眼紅,高價接盤,也常常由於經營管理不善(它可不會合同修改秘籍),出現巨額虧損,從而低價出售。這時我們殺個回馬槍,高出低進,大賺一筆,繼續上述操作,周而復始的炒房牟利。(炒房部分個人感覺很難找到合適下家接盤,又有錢又傻的自投羅網的NPC可遇不可求,偶只有一次順利高拋又低接)
參考資料:摘自網路

『拾』 世界有那十大金融帝國

NO1:羅斯切爾德家族

知道美元是怎麼來的嗎?很多人都會說是美聯儲印的唄。
但你知道美聯儲的幕後老闆嗎?
羅斯切爾德家族-歐洲唯一的強權也是全球最大最神秘的社團
倒霉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做了件愚蠢的事,他想把羅斯切爾德家族給辦了,可是他低估了這個家族結果死在了車上。
當國際媒體成天炒作身家500億美元的比爾.蓋茨,蟬聯世界首富寶座的時候,如果你信以為真,你就上當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所謂富豪排行榜上,你根本找不到"大道無形"的超級富豪們的身影,因為他們早已嚴密地控制了西方主要的媒體。
所謂"大隱,隱於朝",羅斯切爾德家族今天仍在經營著銀行業務,但是如果我們隨機在北京或上海的街頭問100個中國人,其中可能有99個知道美國花旗銀行,而不見得有1個知道羅斯切爾德銀行。
究竟誰是羅斯切爾德?如果一個從事金融行業的人,從來沒有聽說過"羅斯切爾德"(Rothschild)這個名字,就如同一個軍人不知道拿破崙,研究物理學的人不知道愛因斯坦一樣不可思議。奇怪卻並不意外的是,這個名字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陌生的,但它對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影響力是如此的巨大,而其知名度卻是如此之低,其隱身能力讓人嘆為觀止。 羅斯切爾德家族究竟擁有多少財富?這是一個世界之迷。保守的估計是30萬億美元!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沃德斯登庄園

羅斯柴爾德家族(又稱洛希爾家族)發跡於19世紀初,其創始人是梅耶·羅斯柴爾德(Mayer Amschel Bauer)。他和他的5個兒子(即「羅氏五虎」)先後在法蘭克福、倫敦、巴黎、維也納、那不勒斯等歐洲著名城市開設銀行,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國。在19世紀的歐洲,羅斯柴爾德幾乎成了金錢和財富的代名詞。據估計,1850年左右,羅斯柴爾德家族總共積累了相當於60億美元的財富。鼎盛時期,歐洲大部分國家的政府幾乎都曾向他們家族貸款,到了20世紀初的時候,世界的主要黃金市場也是由他們家族所控制,其家族資產至少超過了50萬億美元。可以說,這個家族建立的金融帝國影響了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歷史的發展。他的五個兒子分別是: 阿姆斯洛 Amschel Mayer Rothschild(1773~1855年) —— 法蘭克福所羅門 Salomon Mayer Rothschild (1774~1855年) ——維也納 內森 Nathan Mayer Rothschild (1777~1836年) —— 倫敦 卡爾 Calmann Mayer Rothschild (1788~1855年) —— 那不勒斯 傑姆斯 James Mayer Rothschild (1792~1868年) —— 巴黎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家訓:「金錢一旦作響,壞話隨之戛然而止。」「只要你們團結一致,你們就所向無敵;你們分手的那天,將是你們失去繁榮的開始。」「要堅持家族的和諧。」
編輯本段
家族興衰史
興起的時代背景
在工業革命在歐洲迅猛發展、金融業空前繁榮的時代,全新的金融實踐和思想從荷蘭和英國向全歐洲輻射開來。隨著1694年英格蘭銀行的成立( Bank of England),一個遠較過去復雜得多的金錢的概念和實踐被一大批富於冒險精神的銀行家創造了出來。在 17 世紀的一百年中,金錢的概念和形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從1694年到1776年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問世時,人類歷史上銀行發行的紙幣量第一次超過了流通中的金屬貨幣總量。工業革命所產生的對鐵路、礦山、造船、機械、紡織、軍工、能源等新興行業空前巨大的融資需求與傳統金匠銀行的古老低效和極為有限的融資能力之間產生了日益強烈的矛盾。法國大革命中逃到英國的法國貴族中,包括印刷發行法郎紙幣和法國國債的主要負責人和設計者。為了對革命政府和督政府報復,也為了解決己方經濟上的窘迫,他們大量印刷虛假法郎紙幣和法國國債到法國套購物資,這一經濟過程持續了了大約15年,給法國經濟和社會秩序沉重的打擊。拿破崙上台後,為了反向打擊英國,也僱傭了大量剪刀手偽造假英鎊紙幣,先令銀幣,並且成功的迫使英國放棄了金本位數年至久。這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金融戰行為產生了巨額利潤和前所未有的混亂,從中也就催生出第一代金融門閥門。以羅斯柴爾德家族為代表的新興銀行家,抓住了這一歷史性的重要機遇,以對自己最為有利的方式,全面主導了現代金融業的歷史走向。[1]

NO2: 洪門

主席身後的神秘紅門大佬

2003年洪門選舉

排名第二的當能是我們中國的洪門了其人數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社團。
據統計截至到2005年洪門在世界各地的幫眾超過了90多萬人 。
洪門由明清時期的「天地會」演變而來現今以成立400多年。
分支遍布美國,法國,南非,澳大利亞,越南等20多個國家。
1904年,孫中山就是以「洪門大哥」身份赴美進行革命活動。
1992年,「洪門老大」林紳在美國檀香山去世,前來參加追悼會的人數達到9萬多人其中包括世界各地的洪門壇主還包括全球各大社團,包括義大利3K黨,日本的雅庫扎,香港的三合會,俄羅斯的戰斧,台灣的竹聯幫等等。
當時美國政府在僅在檀香山地區就布置了超過20萬的防暴警察,以防止暴亂的發生。
註:如果大家留意 開國大典的照片的話 毛主席身後有一個誰都叫不出名字的神秘人物,那便是那個時候中國的 洪門 老大!
NO3:俄羅斯戰斧

據報道在俄羅斯活動的黑幫有5700多個,其中最大的就是連俄政府都敬畏三分的「戰斧」
「戰斧」主要以洗黑錢,從事販.毒,製造恐怖.爆炸,國際賣.淫,走私軍火,甚至走私核武器。
據俄內務部的質料,隨著俄羅斯黑幫勢力的迅速崛起和不段發展壯大,他們的勢力以不再僅僅限於俄羅斯國內發展。
據報告戰斧組織以滲透美國,澳大利亞,德國等地。澳大利亞一名高級官員表示,已有足夠的證據顯示戰斧已在悉尼,墨爾本,昆士蘭州作為據點。
澳大利亞警方表示,戰斧即將取代三合會成為澳大利亞主要的犯罪組織。

NO4:雅庫扎

如果有人在日本街頭尋釁滋事,那麼最先趕到的不是警察,是雅庫扎的。他們會用最殘酷的手段對付鬧事者以維持自己地盤的秩序。
雅庫扎一個有數百年歷史的東亞黑幫。他在日本可以公開活動。
教父(老大)由民族選舉產生,並通過記者招待會公之於眾。
三個最大的分會分別是山口組,稻川會,住吉會。年收入在1000億美元以上,其中35%來自毒.品,也有20%的正當投資所得的合法收入。
雅庫扎目前約有10萬幫眾,僅山口組就有6萬多人,所以很多人知道山口組而不知雅庫扎。
雅庫扎和政府也不是完全沒有沖突。當時山口組教父田剛葛路因心臟病去世,山口組不顧警方的反復規勸決定公開舉行佛葬。
作為報復警方逮捕了1000多名山口組成員其中包括日本的頭號明星高倉建。

NO5:三合會

三合會,以前叫洪門三合會,英文名字「Triad」顧名思義三合會以前是洪門在香港的分會,不知什麼原因脫離洪門。
香港現有三合會分會50多個,其中包括香港市民熟知的「新義安」「14K」「和勝和」等。
據說周潤發就是新義安的元老。
三合會是僅次於洪門的華人黑幫,他們主要以澳大利亞,荷蘭,日本為主要發展市場。

NO6:竹連幫

竹連幫,是台灣著名也是國際性知名有組織性的廣域黑社會團體。
以台灣為據點及中,美,歐,澳皆有其據點。主要核心成員約2萬,總成員數高達10萬人。
於四海幫,天道盟並稱台灣三大黑幫。
其幫內高層以滲透台政界。
2007年10月4日晚間9時15分竹連幫第一任幫主陳啟禮,在香港九龍法國醫院逝世。
陳啟禮出殯時兩萬人送行統一的黑西裝,黑皮鞋實屬壯觀。
註:大佬是 五月天阿信的 親戚

NO7:青幫
青幫也稱洪門青幫,青幫也是由洪門的分支演變而來,30年代正是青幫的鼎盛時期,上海成為青幫的聖地,杜月笙則是青幫史最顯赫的教父。
共和國成立之後,對全中國的黑社會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青幫在大陸難於立足,便轉到海外和港台地區。
今天在海外的青幫於義大利的黑手黨齊名。
青幫現今分布在美國,加拉大等地區。如果你在國外碰到肩膀上紋有『龍』和W標記的人那就是青幫的成員。
蔣介石曾入青幫,30年後他的兒子卻打壓青幫。
現如今青幫仍是世界上最神秘的組織之一。

這是2006年,青幫在唐人街的選舉新一屆老大

閱讀全文

與交易者之家金融帝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民營企業金融服務講話 瀏覽:173
中國順客隆股東 瀏覽:186
sjs交易所 瀏覽:865
附近的海通證券交易所 瀏覽:934
資產負債率與融資約束的關系 瀏覽:595
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預留權益失效 瀏覽:138
安卓版外匯天眼 瀏覽:407
買理財產品和基金哪一個好 瀏覽:260
理財公司客戶答謝發言稿 瀏覽:237
日本4月份外匯儲備 瀏覽:724
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注冊材料 瀏覽:735
1979外匯卷的最新收藏價格 瀏覽:781
金融期貨論文參考文獻 瀏覽:987
浙商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96
廣發證券使用手冊 瀏覽:940
標普調低遠洋集團 瀏覽:91
貴金屬粉體材料 瀏覽:241
湘財證券新民路 瀏覽:989
網路定期理財屬於基金 瀏覽:55
金三角戰法策略指標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