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暴雨指標

暴雨指標

發布時間:2021-06-16 10:39:59

Ⅰ 武漢暴雨究竟有多大現在情況怎樣了

武漢暴雨目前來說已經達到一百多毫升,整個市區都已經淹沒在暴雨之中,好在沒有重大人員傷亡!

Ⅱ 科學家們把降雨量分為十三個等級對嗎

科學家們把降雨量分為十三個等級? 沒有啊。

在沒有測量雨量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從當時的降雨狀況來判斷降水強度:
小雨:雨滴下降清晰可辨;地面全濕,但無積水或積水形成很慢。
中雨:雨滴下降連續成線,雨滴四濺,可聞雨聲;地面積水形成較快。
大雨:雨滴下降模糊成片,四濺很高,雨聲激烈;地面積水形成很快。
暴雨:雨如傾盆,雨聲猛烈,開窗說話時,聲音受雨聲干擾而聽不清楚;積水形成特快,下水道往往來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現象。

Ⅲ 20年內一遇最大降雨量是多少

20年內一遇最大降雨量:
1、沒有明確的答案。
2、題目就沒有明確是指一個縣一個市一個省。
我國氣象部門一般採用的降雨強度標准為:
1、小雨:12小時內雨量小於5毫米,或24小時內雨量小於10毫米;
2、中雨:12小時內雨量為5-14.9毫米,或24小時內雨量為10-24.9毫米;
3、大雨:12小時內雨量為15-29.9毫米,或24小時內雨量為25-49.9毫米。
暴雨的定量標准,各地並不一致,視具體情況而定。氣象上大致規定暴雨按強度分三級:
1、暴雨:12小時雨量等於和大於30毫米,或24小時雨量等於和大於50毫米;
2、大暴雨:12小時雨量等於和大於70毫米,或24小時雨量等於和大於100毫米;
3、特大暴雨:12小時雨量等於和大於140毫米,或24小時雨量等於和大於250毫米。降雨在某一歷時內的平均降落量。它可以用單位時間內的降雨深度(mm/min)表示,也可以用單位時間內單位面積上的降雨體積(L/(s·ha))表示,是描述暴雨的重要指標,強度愈大,雨愈猛烈。計算時特別有意義的是相應於某一歷時的最大平均降雨強度,顯然,所取的歷時愈短則所求得的降雨強度愈大,年降雨量高的地區常常出現高強度的降雨。

Ⅳ 防水指數5000mm的沖鋒衣大概能防多大雨

防水指數5000mm的沖鋒衣大概能防中雨到大雨。

5000mm的意思是:當在沖鋒衣的表面有一個5000mm的水柱的壓力,即當有5米的水柱壓在沖鋒衣表面時,它就會不防水了。

防水指數,它們的單位是毫米水柱壓強,通常的解釋是,當10000mm高的水柱壓在面料上面,24小時內從面料滲出的水不超過3滴,那麼我們就認為這件衣服的防水指數是10000mm。

(4)暴雨指標擴展閱讀:

防水指數越高,防水性能越強,當然價格也就越高。挑選何種指標下的沖鋒衣,關鍵要看自己的實際需求。

如果只是用於城市間旅行、日常戶外穿著的話,防水指數3000mm到5000mm就可以了。

如果是准專業的戶外徒 步、野營或穿越等活動,6000mm到8000mm防水指標的沖鋒衣褲足以應對自如。

如果需要前往自然條件比較艱苦的環境進行專業的登山、探險等戶外活動,最好選擇防水指數10000mm以上的沖鋒衣褲。

Ⅳ 降雨量可分為幾個等級

分為6個等級。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小雨:1d(或24h)降雨量小於10mm者。

中雨:1d(或24h)降雨量10~25mm者。

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者。

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者。

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100~250mm者。

特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在250mm以上者。

(5)暴雨指標擴展閱讀:

降雨的基本要素

(1)降雨歷時和降雨時間:降雨歷時是指一次降雨的持續時間,即一場降雨自始至終所經歷的時間。降雨時間是指對應某一降雨量而言的時段長,在此時間內,降雨並不一定是持續的。降雨歷時和降雨時間均以min、h計。

(2)降雨強度:指單位時間內的降雨量,以mm/min或mm/h計。

(3)降雨面積:指某次降雨所籠罩的水平面積,以km2計。

(4)暴雨中心:指暴雨強度較集中的局部地區。

雨的成因多種多樣,它的表現形態也各具特色,有毛毛細雨,有連綿不斷的陰雨,還有傾盆而下的陣雨。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陽光的照射後,就變成水蒸氣被蒸發到空氣中去了。

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氣便凝聚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徑只有0.01~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2毫米。它們又小又輕,被空氣中的上升氣流托在空中。就是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雲。

它主要依靠兩個手段,其一是凝結和凝華增大。其二是依靠雲滴的碰並增大。在雨滴形成的初期,雲滴主要依靠不斷吸收雲體四周的水氣來使自己凝結和凝華。

如果雲體內的水氣能源源不斷得到供應和補充,使雲滴表面經常處於過飽和狀態,那麼,這種凝結過程將會繼續下去,使雲滴不斷增大,成為雨滴。

雨通常以四種形式出現:

1、鋒面雨(梅雨):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與來自陸地的冷空氣相遇,由於冷空氣重,暖空氣輕,暖濕氣流被迫上升,遇冷凝結,形成一條很長很寬的降雨帶,這就是鋒面雨。

2、對流雨:夏季在強烈的陽光照射下,局部地區暖濕空氣急劇上升,遇冷凝結,形成降雨, 這就是對流雨,氣象學上叫「雷陣雨」,我們通常叫「爆天」,另外,台風雨也是屬於對流雨的一種。

3、地形雨: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遇到山脈,被迫上升,遇冷凝結,形成降雨。

4、台風雨:熱帶洋面上的濕熱空氣大規模強烈地旋轉上升。在上升過程中,氣溫迅速降低,水汽大量凝結成雲雨,這就是台風雨。

Ⅵ 24小時降雨量30毫米是什麼雨

24小時降雨量30毫米是什麼雨——答案:大雨。


我國氣象部門一般採用的降雨強度,標准為:

1、小雨:12小時內雨量小於5毫米,或24小時內雨量小於10毫米;

2、中雨:12小時內雨量為5-14.9毫米,或24小時內雨量為10-24.9毫米;

3、大雨:12小時內雨量為15-29.9毫米,或24小時內雨量為25-49.9毫米。

暴雨的定量標准,各地並不一致,視具體情況而定。氣象上大致規定暴雨按強度分三級:

1、暴雨:12小時雨量等於和大於30毫米,或24小時雨量等於和大於50毫米;

2、大暴雨:12小時雨量等於和大於70毫米,或24小時雨量等於和大於100毫米;

3、特大暴雨:12小時雨量等於和大於140毫米,或24小時雨量等於和大於250毫米。

降雨在某一歷時內的平均降落量。它可以用單位時間內的降雨深度(mm/min)表示,也可以用單位時間內單位面積上的降雨體積(L/(s·ha))表示,是描述暴雨的重要指標,強度愈大,雨愈猛烈。計算時特別有意義的是相應於某一歷時的最大平均降雨強度,顯然,所取的歷時愈短則所求得的降雨強度愈大,年降雨量高的地區常常出現高強度的降雨。

Ⅶ 25年一遇的暴雨是指多大的暴雨

水文上,「N年一遇」有個更科學的名稱「重現期」。根據某地長期水文記錄, 可以算出某量級的洪水平均多少年出現一次,也就是洪水重現期。洪水重現期為百年,表示當地發生某量級洪水的概率為1%,那就是俗稱的百年一遇洪水。不同地方概率為1%的洪水大小並不相同,常年乾旱地區「百年一遇」洪水,搬到長江流域某支流就可能變成「五十年一遇」。政府在確定防洪建設規模和等級時,要參考當地的重現期。這樣可以有效防洪的同時,避免過度建設。值得一提的是,「重現期」要假定「歷史會穩定重現」。如果氣候變化讓一個乾旱地方的雨水逐年增多,過去概率為1%的洪水就會慢慢變成2%,也就是「五十年一遇」。因此,在防洪抗旱決策制定過程中不僅要計算「重現期」,也應該把未來氣候變化趨勢考慮進去。

「N年一遇」不是說每N年災害就會發生一次,它只代表了歷史上災害的罕見程度。如果連續多年某地報道「N>50年一遇」的同種災害,要麼是當地氣候發生改變,讓原本罕見的災害頻繁發生,要麼就是媒體濫用詞彙。

因而,25年一遇只是某地的數據考察,只是出現25年一遇暴雨的地區,在歷史上,出現這種雨量的僅僅1/25而已。例如某地,降水超過100ml的大雨在過去的100年中,有記錄的是出現了4次,那麼概率就是1/25,而今年又出現了100ml降水,那麼就是25年一遇。

當然各地的降水不通,沿海地區降水較多,可能100ml以上才算,而內陸地區50~80ml就可以算。N年一遇只是針對某一地區的指標所表示的語言,而不是一個固定的標准,因地而異。

希望幫助到樓主!

Ⅷ 請問如何知道50年一遇 100年一遇暴雨量的具體數值是多少 謝謝

水文上,「N年一遇」有個更科學的名稱「重現期」。根據某地長期水文記錄,
可以算出某量級的洪水平均多少年出現一次,也就是洪水重現期。洪水重現期為百年,表示當地發生某量級洪水的概率為1%,那就是俗稱的百年一遇洪水。不同地方概率為1%的洪水大小並不相同,常年乾旱地區「百年一遇」洪水,搬到長江流域某支流就可能變成「五十年一遇」。政府在確定防洪建設規模和等級時,要參考當地的重現期。這樣可以有效防洪的同時,避免過度建設。值得一提的是,「重現期」要假定「歷史會穩定重現」。如果氣候變化讓一個乾旱地方的雨水逐年增多,過去概率為1%的洪水就會慢慢變成2%,也就是「五十年一遇」。因此,在防洪抗旱決策制定過程中不僅要計算「重現期」,也應該把未來氣候變化趨勢考慮進去。
「N年一遇」不是說每N年災害就會發生一次,它只代表了歷史上災害的罕見程度。如果連續多年某地報道「N>50年一遇」的同種災害,要麼是當地氣候發生改變,讓原本罕見的災害頻繁發生,要麼就是媒體濫用詞彙。
因而,50年一遇只是某地的數據考察,只是出現50年一遇暴雨的地區,在歷史上,出現這種雨量的僅僅1/50而已。例如某地,降水超過100ml的大雨在過去的100年中,有記錄的是出現了2次,那麼概率就是1/50,而今年又出現了100ml降水,那麼就是50年一遇。
當然各地的降水不通,沿海地區降水較多,可能100ml以上才算,而內陸地區50~80ml就可以算。N年一遇只是針對某一地區的指標所表示的語言,而不是一個固定的標准,因地而異。
希望幫助到樓主!

閱讀全文

與暴雨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公司客戶答謝發言稿 瀏覽:237
日本4月份外匯儲備 瀏覽:724
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注冊材料 瀏覽:735
1979外匯卷的最新收藏價格 瀏覽:781
金融期貨論文參考文獻 瀏覽:987
浙商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96
廣發證券使用手冊 瀏覽:940
標普調低遠洋集團 瀏覽:91
貴金屬粉體材料 瀏覽:241
湘財證券新民路 瀏覽:989
網路定期理財屬於基金 瀏覽:55
金三角戰法策略指標 瀏覽:724
杭又集團股價 瀏覽:549
香港接受境外匯款 瀏覽:463
金融公司新媒體運營 瀏覽:80
我國銀行理財公司 瀏覽:265
港股委託價格範圍 瀏覽:327
2008年6月美元匯率 瀏覽:299
招商基金高端理財 瀏覽:742
阿里巴巴最大股份是 瀏覽: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