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知道黃金分割的畫法的原理(三角形法)
黃金分割又稱黃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間一定的數學比例關系,即將整體一分為二,較大部分與較小部分之比等於整體與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為1∶0.618或1.618∶1,即長段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認為最具有審美意義的比例數字.上述比例是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稱為黃金分割.
黃金分割三角形
正五邊形對角線連滿後出現的所有三角形,都是黃金分割三角形. 黃金分割三角形有一個特殊性,所有的三角形都可以用四個與其本身全等的三角形來生成與其本身相似的三角形,但黃金分割三角形是唯一一種可以用5個而不是4個與其本身全等的三角形來生成與其本身相似的三角形的三角形.由於五角星的頂角是36度,這樣也可以得出黃金分割的數值為2Sin18
❷ 黃金分割在金字塔上的應用
數學家法布蘭斯在13世紀寫了一本書,關於一些奇異數字的組合。這些奇異數字的組合是1、1、2、3、5、8、13、21、34、55、89、144、233┅┅ 任何一個數字都是前面兩數字的總和 2=1+1、3=2+1、5=3+2、8=5+3┅┅,如此類推。有人說這些數字是他從研究金字塔所得出。金字塔和上列奇異數字息息相關。金字塔的幾何形狀有五個面,八個邊,總數為十三個層面。由任何一邊看入去,都可以看到三個層面。金字塔的長度為5813寸(5-8-13),而高底和底面百分比率是0.618,那即是上述神秘數字的任何兩個連續的比率,譬如55/89=0.618,89/144=0.618,144/233=0.618。 另外,一個金字塔五角塔的任何一邊長度都等於這個五角型對角線(Diagonal)的0.618。還有,底部四個邊的總數是36524.22寸,這個數字等於光年的一百倍! 這組數字十分有趣。0.618的倒數是1.618。譬如14/89=1.168、233/144=1.168,而0.618?.168=就等於1。 另外有人研究過向日葵,發現向日葵花有89個花辮,55個朝一方,34個朝向另一方。 神秘?不錯,這組數字就叫做神秘數字。而0.618,1.618就叫做黃金分割率(Golden Section)。
黃金分割與人體美。<br>在研究中發現:體形健美者的容貌外觀結構中,很多數據和「黃金分割」有關。人體黃金分割因素包括18個「黃金點」,如臍為頭頂至腳底之分割點、喉結為頭頂至臍分割點、眉間點為發緣點至頦下的分割點等;15個「黃金矩形」,如軀干輪廓、頭部輪廓、面部輪廓、口唇輪廓等;6個「黃金指數」,如鼻唇指數是指鼻翼寬度與口裂長之比、唇目指數是指口裂長度與兩眼外眥間距之比、唇高指數是指面部中線上下唇紅高度之比等;3個「黃金三角」,如外鼻正面觀三角、鼻根點至兩側口角點組成的三角等。另外,近年國內學者陸續發現有關的「黃金分割」數據,如前牙的長寬比、眉間距與內眥間距之比等,均接近「黃金分割」的比例關系。
黃金比例
黃金比例是一個定義為 (1+√5)/2 的無理數。 所被運用到的層面相當的廣闊:數學、物理、建築、美術.音樂以及人體。 黃金比例的獨特性質首先被應用在分割一條直線上。如果有一條直線的總長度為黃金比例的分母加分子的單位長,若我們把它分割為兩半,長的為分子單位長度,短的為母子單位長度 則長線長度與短線長度的比值即為黃金比例。 黃金分割
黃金分割也叫「黃金律」、「中外比」、「中末比」等。就是把一條已知線段分成兩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另一部分與全部的比例中項,這樣的分割稱為「黃金分割」。從古希臘到19世紀,人們都認為這種分割法在藝術造型中具有美學價值,故稱之為「黃金分割」。
古希臘的畢達格拉斯學派對此已有研究。到中世紀,義大利數學家巴巧利在1509年出版《神聖比例》一書中也論述了中外比,德國刻卜勒稱之為「神聖分割」,使分割蒙上了神秘色彩。
數學家法布蘭斯在13世紀寫了一本書,關於一些奇異數字的組合。這些奇異數字的組合是1、1、2、3、5、8、13、21、34、55、89、144、233┅┅ 任何一個數字都是前面兩數字的總和 2=1+1、3=2+1、5=3+2、8=5+3┅┅,如此類推。有人說這些數字是他從研究金字塔所得出。金字塔和上列奇異數字息息相關。金字塔的幾何形狀有五個面,八個邊,總數為十三個層面。由任何一邊看入去,都可以看到三個層面。金字塔的長度為5813寸(5-8-13),而高底和底面百分比率是0.618,那即是上述神秘數字的任何兩個連續的比率,譬如55/89=0.618,89/144=0.618,144/233=0.618。 另外,一個金字塔五角塔的任何一邊長度都等於這個五角型對角線(Diagonal)的0.618。還有,底部四個邊的總數是36524.22寸,這個數字等於光年的一百倍! 這組數字十分有趣。0.618的倒數是1.618。譬如144/89=1.168、233/144=1.168,而1.618-0.618=就等於1。 另外有人研究過向日葵,發現向日葵花有89個花辮,55個朝一方,34個朝向另一方。 神秘?不錯,這組數字就叫做神秘數字。而0.618,1.618就叫做黃金分割率(Golden Section)。
====黃金比例與斐波那契數列====
斐波那契數列指的是這樣一個數列:1,1,2,3,5,8,13,21……
這個數列從第三項開始,每一項都等於前兩項之和。它的通項公式為:(1/√5)*{[(1+√5)/2]^n - [(1-√5)/2]^n}【√5表示根號5】
很有趣的是:這樣一個完全是自然數的數列,通項公式居然是用無理數來表達的。
而我們會發現這個數列的數字越大時,其前後兩個數字的比就越接近黃金比例0.618 。
❸ 黃金分割點是什麼原理
黃金分割的原理 原理1 「黃金分割」公式可以從一個正方形來推導,將正方形底邊分成二等分,取中點X,以X為圓心,線段XY為半徑作圓,其與底邊直線的交點為
Z點,這樣將正方形延伸為一個比率為5︰8的矩形,(Y』點即為「黃金分割點」), A︰C = B︰A = 5︰8。幸運的是,35MM膠片幅面的比率正好非常接近這種5︰8的比率(24︰36 = 5︰7.5) 6原理2 通過上述推導我們得到了一個被認為很完美的矩形,連接該矩形左上角和右下角作對角線,然後從右上角向Y』點(黃金分割點,見圖A)作一線段 圖B圖B-1交於對角線,這樣就把矩形分成了三個不同的部分。現在,在理論上已經完成了黃金分割,下一步就可以將你所要拍攝的景物大致按照這三個區域去安排,也可以將示意圖翻轉180度或旋轉90度來進行對照。 「三分法則」實際上僅僅是「黃金分割」的簡化版,其基本目的就是避免對稱式構圖,對稱式構圖通常把被攝物置於畫面中央,這往往令人生厭。在圖C1和C2中,可以看到與「黃金分割」相關的有四個點,用「十」字線標示。用「三分法則」來避免對稱在使用中有兩種基本方法。
❹ 黃金分割的原理
我覺得黃金格力基本上非常好的一個情況,他是黃金分割的,原理基本上都是非常棒的。
❺ 黃金分割原理
把一條線段分割為兩部分,使其中一部分與全長之比等於另一部分與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一個無理數,用分數表示為(√5-1)/2,取其前三位數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於按此比例設計的造型十分美麗,因此稱為黃金分割,也稱為中外比。這個分割點就叫做黃金分割點(golden section ratio通常用φ表示)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數字,我們以0.618來近似表示,通過簡單的計算就可以發現:(1-0.618)/0.618=0.6一條線段上有兩個黃金分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