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數據密集程度指標

數據密集程度指標

發布時間:2021-07-07 12:19:46

⑴ 數值變數資料的集中程度有哪些指標

你好 描述性指標是指反映社會現象實際情況的指標,如:城鎮人口數、居民擁有電腦數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還有不懂的地方,請繼續「追問」。 如你還有別的問題,可另外向我求助;答題不易,互相理解,互相幫助。

⑵ 描述數據集中趨勢和離散程度的指標分別有哪些各自的適用情況是什麼

集中趨勢指標:算術均數,幾何均數,中位數和百分位數。

集中趨勢適用情況:對稱分布或偏度不大的資料,尤其適合正態分布資料。

離散趨勢指標:極差,方差,標准差,四分位數間距。

離散趨勢適用情況:均數相差不大,單位相同的資料。

在統計學中,集中趨勢或中央趨勢,在口語上也經常被稱為平均,表示一個機率分布的中間值。最常見的幾種集中趨勢包括算數平均數、中位數及眾數。集中趨勢可以由有限的數組中或理論上的機率分配中求得。

計量資料的頻數分布有集中趨勢和離散趨勢兩個主要特徵。僅僅用集中趨勢來描述數據的分布特徵是不夠的,只有把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全面地認識事物。我們經常會碰到平均數相同的兩組數據其離散程度可以是不同的。

(2)數據密集程度指標擴展閱讀:

各指標計算方法:

極差又稱全距,是指一組數據的觀察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

極差的計算較簡單,但是它只考慮了數據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而忽略了全部觀察值之間的差異。兩組數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可能相同,於是它們的極差相等,但是離散的程度可能相當不一致。

平均差是指一組數據中的各數據對平均數的離差絕對值的平均數。一組數據中的各數據對平均數的離差有正有負,其和為零,因此平均差必須用離差的絕對值來計算。平

平均差用絕對值來度量,雖然避免了正負離差的相互抵消,但不便於運算。一般情況下,可用方差來度量一組數據的離散性。方差通常用字母σ2來表示。

算術平均數:算術平均數就是觀察值的總和除以觀察值個數的商,是集中趨勢測定中最重要的一種,它是所有平均數中應用最廣泛的平均數。算術平均數分為簡單算術平均數和加權算術平均數。

調和平均數:調和平均數可以看成是變數χ的倒數的算術平均數的倒數,故有時也被稱為「倒數平均數」。調和平均數分為簡單調和平均數和加權調和平均數。

⑶ 數據的集中趨勢和離散趨勢測度的指標有哪些,各自的表達式是什麼

集中趨勢測度的指標有算術均數,幾何均數,中位數和百分位數。表達式是平均數的概念,它能夠對總體的某一特徵具有代表性,表明所研究的輿論現象在一定時間、空間條件下的共同性質和一般水平。

離散趨勢測度的指標有全距、異眾比率、四分位差、平均差、標准差以及離散系數,其中標准差最重要。表達式是各個變數值遠離其中心值的程度,是數據分布的另一個重要特徵。

(3)數據密集程度指標擴展閱讀:

離散趨勢標准差:

平均差用絕對值來度量,雖然避免了正負離差的相互抵消,但不便於運算。一般情況下,可用方差來度量一組數據的離散性。方差通常用字母σ2來表示。

為了使統計量的單位同觀察值的單位相一致,通常將方差開平方,即得到標准差σ,標准差也稱為均方差。由定義可知,方差和標准差所反映的是一組數據對其均值為代表的中心的某種偏離程度。從定義可知,標准差(或方差)較小的分布一定是比較集中在均值附近的,反之則是比較分散的。

標准差的缺點是計算起來比較麻煩。標准差也是根據全部數據來計算的,但是它也會受到極端值的影響。標准差的計算要比平均差方便,因此,標准差是描述數據離散趨勢最常用的統計量。

在統計中我們通常用sigma^2和sigma分別表示總體的方差和標准差。當總體中的個體數很大,希望通過抽樣,用樣本標准差來估計總體的標准差時,就需要計算樣本的方差和標准差。僅需要對總體方差和標准差的計算公式作一些調整即可。

標准差的概念在統計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對於任意一個總體,在確定了標准差以後,就可以精確地確定總體中的單位落在平均數兩側某個范圍內的頻率大小。對於正態分布的情形,在下一小節中,我們將介紹數據落在某個特定范圍內概率的大小及其意義。

⑷ 反應數據集中趨勢的指標有五種,最常用的一種是什麼呀

集中趨勢指標:算術均數,幾何均數,中位數和百分位數。

集中趨勢適用情況:對稱分布或偏度不大的資料,尤其適合正態分布資料。

離散趨勢指標:極差,方差,標准差,四分位數間距。

離散趨勢適用情況:均數相差不大,單位相同的資料。

在統計學中,集中趨勢或中央趨勢,在口語上也經常被稱為平均,表示一個機率分布的中間值。最常見的幾種集中趨勢包括算數平均數、中位數及眾數。集中趨勢可以由有限的數組中或理論上的機率分配中求得。

計量資料的頻數分布有集中趨勢和離散趨勢兩個主要特徵。僅僅用集中趨勢來描述數據的分布特徵是不夠的,只有把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全面地認識事物。我們經常會碰到平均數相同的兩組數據其離散程度可以是不同的。

(4)數據密集程度指標擴展閱讀

各指標計算方法:

極差,也稱為極差,是一組數據的最大和最小觀測值之間的差。

極差計算簡單,但只考慮了數據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忽略了所有觀測值之間的差異。兩組數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可能是相同的,所以它們的范圍是相同的,但是離散程度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平均差是一組數據中每個數據相對於平均值的絕對偏差的平均值。一組數據中每個數據相對於平均值的偏差是正的或負的,總和是零,所以平均值差必須用偏差的絕對值來計算。平

平均差以絕對值計量,避免了正負偏差的抵消,但不易計算。通常,方差可以用來測量一組數據的離散度。方差通常用字母2表示。

算術平均值:觀測值的和除以觀測值的個數。算術平均值是集中趨勢最重要的度量,也是所有平均值中使用最廣泛的。算術平均數分為簡單算術平均數和加權算術平均數。

諧波均值:諧波均值可以看作是變數的倒數算術均值的倒數,所以有時稱為「倒數均值」。諧波均值分為簡諧波均值和加權諧波均值。

⑸ EXCEL中如何表現數據密集情況

要表現數據的密集情況,毫無疑問要選擇散點圖.

如果你已經對每個范圍內的數字個數進行了統計,可以使用雷達圖來表示其數值個數的多少

⑹ 數據集中趨勢度量的指標有哪幾個

眾數(mode)是一個比其他數出現次數都要多的數值。對於羞怯感的測量值來說,突然殺人犯的眾數反應是yes——10個人中有8個報告說自己是容易感到害羞的。而在慣犯當中,眾數反應是no。在突然的謀殺犯中,性別角色得分的眾數為+5。你能夠計算出他們的自我過度控制分數的眾數嗎?眾數是最容易得出的集中趨勢的指標,但常常又是用處最小的如果你能夠注意到過控得分中只有一個分數高於眾數17但卻有6個分數低於它這一情況的話,你就可能體會出眾數用處很小的一個原因了。盡管17是頻次最高的一個得分,但卻不符合我們關於「代表性」或「集中趨勢」的概念。

中數(median)更明顯的也是一個代表集中趨勢的度量;它將一組數據中高分的一半與低分的另一半區分開來。高出中數分數的數量與低於它分數的數量相等。當分數的個數為奇數時,中數是位於數據分布中間的那個分數;當分數的個數為偶數時,研究者常常以最中間的兩個分數的平均值作為中數;例如,如果將殺人慣犯的性別角色得分按照高低順序排列在單獨的一張紙上,可以看出中數是一10,分別有四個分數高於和低於這一數值。在突然的殺人犯中,中數是+5——第五和第六個分數的平均值,這兩個分數恰巧都是+5。中數不受極值的影響、例如,即使突然殺人犯中最高的性別角色得分是+129而不是這里的+61.中數將仍然是+5。這個分數仍然會把數據中高分的一半和低分的一半區分開來。中數始終處在數據分布的之間位置。

平均數(mean)是多數人聽到平均這個詞時常常會想到的。它同時還是最常用到的描述一組數據的統計量。要計算平均數的話,我們需要把所有數據加在一起,然後再除以這些數據的個數。這一操作可以用下面這個公式來表示:M=(ΣX)/N

⑺ 描述定序數據集中度的指標有什麼

統計指標按照其反映的內容或其數值表現形式可以分為總量指標、相對指標、平均指標、變異指標。按其所反映總體現象的數量特性的性質不同可分為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

一、總量指標
​ 總量指標是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發展的總規模、總水平的綜合指標。即數量指標,也稱為絕對數。例如國內生產總值人口總數、糧食總產量等。

1、按反映的時間狀況不同分為時期指標和時點指標
​ 時期指標:表明現象總體在一段時期內發展過程的總量。它具有可加性、數值大小與時期長短有直接關系、需要連續登記匯總。例如,在某一段時期內的出生人數、死亡人數等。

​ 時點指標:表明現象總體在某一時刻(瞬間)的數量狀況。它不具有可加性、數值大小與時期長短沒有直接關系、由一次性登記調查得到。例如,在某一時點的總人口數。

2、按反映的總體內容不同分為總體單位總量和總體標志總量
​ 總體單位總量:總體所包含的總體單位的數量。

​ 總體標志總量:總體單位在某一數量標志上的標志值的總和。

​ 只有可加總體能夠計算總體單位總量,不可加總體沒有總體單位總量;一個總體中只有一個單位總量,但可以有多個標志總量,它們由總體單位的數量標志值匯總而來。

3、按計量單位不同可分為實物指標、勞動指標和價值指標
二、相對指標
​ 相對指標又稱統計相對數,它是兩個有相互聯系的現象數量的比率,用以反映現象的發展程度、結構、強度,普遍程度或比例關系 。把兩個具體數值抽象化,使人們對現象之間所存在的固有聯系有較為深刻的認識,相對指標在社會經濟領域廣泛存在,藉助於相對指標對現象進行對比分析,是統計分析的基本方法。

1、結構相對數
​ 它是在資料分組的基礎上,以總體總量作為比較標准,求出各組總量占總體總量的比重,來反映總體內部組成情況的綜合指標。例如,恩格爾系數。公式如下:
結 構 相 對 數 = 總 體 部 分 數 值 總 體 全 部 數 值 100 % 恩 格 爾 系 數 = 消 費 支 出 中 用 於 食 品 的 支 出 全 部 消 費 支 出 ∗100 % 結構相對數=\frac{總體部分數值}{總體全部數值} \ast 100 \% \\ 恩格爾系數=\frac{消費支出中用於食品的支出}{全部消費支出} \ast 100 \%
結構相對數=
總體全部數值
總體部分數值


恩格爾系數=
全部消費支出
消費支出中用於食品的支出


​ 用來分析現象總體的內部構成狀況。

2、比例相對指標
​ 它是總體中不同部分數量之比的相對指標,用以分析總體范圍內各個局部、各個分組之間的比例關系和協調平衡狀況。
比 例 相 對 數 = 總 體 中 某 一 部 分 數 值 總 體 中 另 一 部 分 數 值 100 % 比例相對數=\frac{總體中某一部分數值}{總體中另一部分數值} \ast 100 \%
比例相對數=
總體中另一部分數值
總體中某一部分數值


​ 用來反映組與組之間的聯系程度或比例關系。

3、比較相對指標
​ 它是不同總體或單位的同類現象數量對比而確定的相對指標,用以說明某一同類現象在同一時間內各單位發展的不平衡程度,以表明同類事物在不同條件下的數量對比關系。
比 較 相 對 數 = 某 總 體 或 單 位 的 某 一 指 標 另 一 總 體 或 單 位 的 同 一 指 標 100 % 比較相對數=\frac{某總體或單位的某一指標}{另一總體或單位的同一指標} \ast 100 \%
比較相對數=
另一總體或單位的同一指標
某總體或單位的某一指標


​ 用來說明現象發展的不均衡程度。

4、強度相對數
​ 它是兩個性質不同而有聯系的總量指標之間的對比,用來表明某一現象在另一現象中發展的強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強 度 相 對 數 = 某 一 總 量 指 標 數 值 另 一 有 聯 系 但 性 質 不 同 的 總 量 指 標 數 值 100 % 強度相對數=\frac{某一總量指標數值}{另一有聯系但性質不同的總量指標數值} \ast 100 \%
強度相對數=
另一有聯系但性質不同的總量指標數值
某一總量指標

​ 不是同類現象指標的對比。

5、動態相對數
​ 它又稱發展速度,表示同類事物的水平報告期(被研究的時期又稱本期、計算期)與基期(作為比較基準的時期)對比發展變化的程度。
發 展 速 度 = 報 告 期 指 標 數 值 基 期 指 標 數 值 100 % 發展速度=\frac{報告期指標數值}{基期指標數值} \ast 100 \%
發展速度=
基期指標數值
報告期指標數值


​ 用來反映現象的數量在時間上的變動程度。

6、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數
​ 用來檢查、監督計劃執行情況,它以現象在某一段時間內的實際完成數與計劃任務數對比,藉以觀察計劃完成程度。
計 劃 完 成 程 度 相 對 數 = 實 際 完 成 數 計 劃 完 成 數 100 % 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數=\frac{實際完成數}{計劃完成數} \ast 100 \%
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數=
計劃完成數
實際完成數


​ 在上述公式中,分子是根據實際完成情況進行統計而得的數據,分母是下達的計劃指標,公式中的分子和分母數值表明計劃執行的絕對效果。

⑻ 不同類型數據的集中趨勢及對應的離散程度的度量分別採用哪些指標

分析--描述統計--頻率,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調入要分析的變數,點統計量,會發現有集中趨勢的指標,如均值,中位數,也有離散程度的指標,如方差,標准差,選中這些。
確定,即會自動給出結果。 希望對你有幫助,統計人劉得意

閱讀全文

與數據密集程度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房地產企業通過信託的融資比例較低 瀏覽:17
外匯交叉盤跟只哦按有什麼區別 瀏覽:688
融資許可證哪裡辦 瀏覽:362
銀行金融機構錄音錄像資料保留 瀏覽:676
高杠桿買房下跌 瀏覽:11
理財基金裡面取錢要多久到賬 瀏覽:491
分散材料價格走勢 瀏覽:350
日元6月份匯率是多少 瀏覽:851
稀有貴金屬胩 瀏覽:40
南京中國平安金融公司 瀏覽:863
股票瘋狂時刻 瀏覽:470
負責融資的人的職稱 瀏覽:456
公司理財收益應繳什麼稅 瀏覽:749
有用的費力杠桿 瀏覽:279
上汽集團roe開頭汽車 瀏覽:819
金融服務外包公司居間協議模板 瀏覽:931
什麼是股票增發價格 瀏覽:638
縣域金融機構經營理念 瀏覽:987
阿里媽媽的團長傭金比率 瀏覽:456
osc指標通達信公式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