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子商務的交易模式有哪幾種
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六種類型:
1、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電子商務(Business to Consumer,即B2C)。
2、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Business to Business,即B2B)。
3、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電子商務(Consumer to Consumer 即C2C)。C2C商務平台就是通過為買賣雙方提供一個在線交易平台,使賣方可以主動提供商品上網拍賣,而買方可以自行選擇商品進行競價。
4、線下商務與互聯網之間的電子商務(Online To Offline即O2O)。這樣線下服務就可以用線上來攬客,消費者可以用線上來篩選服務,還有成交可以在線結算,很快達到規模。該模式最重要的特點是:推廣效果可查,每筆交易可跟蹤。
5、BoB模式, Business-Operator-Business的縮寫,意指供應方(Business)與采購方(Business)之間通過運營者(Operator)達成產品或服務交易的一種新型電子商務模式。
6、B2Q模式,通過在采購環節中引入第三方工程師技術服務人員,提供售前驗廠驗貨、售後安裝調試維修等服務。
Ⅱ 電子商務交易模式
電於商務模式分為B2B、B2C和C2C三種類型。1、B2C模式是商家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如網上商店、網上超市。D2C網上商店或網上超市根據所出售商品的種類不同,又分為網上食品店、網上葯店、網上花店等。
2、 B2B電子商務模式是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如網上采購中心、岡上交』市場。這類交易平台上交易的商品覆蓋門類齊全,閏為企業和企業之間的交易產品並不懂普通消費者那樣以日用、休閑和娛樂消費品為主,並且是單宗、小額交易而交易量大等特點,企業和企業間的交易則是大額交易。
3、C2C交易平台上交易產品豐富、范圍廣並且以個人消費品為主。因為C2C交易本質土也是網上撮合成交通過網上或者網下的方式進行交易。
Ⅲ 簡述電子商務的交易模式有哪些
按交易對象分類的商業模式:
1、B2B模式
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模式特點:1.交易次數少、交易金額大;2.交易對象廣泛;3.交易操作規范
分類:1.水平型B2B:跨行業;2.垂直型B2B:某一類產品
2、B2C模式
企業通過Internet為消費者提供在網上購買商品並完成支付的運行模式
流程:消費者訪問企業網站,向銀行付款,企業通知配送站發貨
3、C2C模式
消費者個人對消費者個人的電子商務模式
4、G2B模式
B2G(business-to-government)模式是企業與政府管理部門之間的電子商務。
5、G2C模式
政府對公民的電子商務模式。
6、O2O
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是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如此線下服務就可以用線上來攬客,消費者可以用線上來挑選服務,成交和在線結算。
Ⅳ 現貨的交易模式有哪些
現貨交易模式:
(一)電子交易合同的標准化:電子交易 合同的標准化指的是除價格外,合同的所有其他條款都是預先規定好的,具有標准化的特點。這種標准化的電子交易合同一經注冊,便成為 倉單。
(二) 雙向交易:指的是 投資者可以通過對 倉單的低價位買入,高價位賣出獲利;也可以高價位賣出,低價位買入獲利。 交易方式更加靈活,增加交易機會。
(三) 對沖機制: 對沖機制指的是對電子化合同採取反方向的操作,達到解除履約責任的目的。
(四)當日結算制度:每日對 投資者賬戶進行核算,避免債務糾紛,達到控制風險的目的。
(五) 保證金制度:保證金制度是指對交易雙方凍結適當的保證金,以達到保證合同履行的目的,同時起到資金的 杠桿作用,充分利用資金。
(六)T+0交易制度:就是當天就可以對訂立的合約進行轉讓處理,當日獲利,當日就可以對沖 平倉,充分利用資金,同時減輕長期 持倉帶來的風險,操作機動靈活。
Ⅳ 電子商務交易模式和交易流程
電子商務交易與傳統商務交易的流程是兩個不同類型的交易機制,兩者之間沒有相同點。
區別如下:
1、支付方式不同:
電子商務交易流程中的支付方式:使用電子銀行進行網上支付;傳統商務交易流程中的支付方式:使用現金進行支付。
2、商品流轉機制不同:
電子商務交易的商品流轉機制:電子商務的出現使得每一種商品都能夠建立最直接的流轉渠道,製造廠商可把商品直接送達用戶那裡,還能從用戶那裡得到最有價值的需求信息,實現無阻礙的信息交流。
傳統商務交易的商品流轉機制:傳統商務下的商品流轉是一種「間接」的流轉機制。製造企業所生產出來的商品大部分都經過了一系列的中間商,才能到達最終用戶手中。
3、運作過程不同:
電子商務交易的運作過程:電子商務的運作過程雖然也有交易前的准備、貿易的磋商、合同的簽定與執行以及資金的支付等環節,但是交易具體使用的運作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在電子商務的模式中,交易前的准備、交易的供需信息一般都是通過網路來獲取的。
傳統商務交易的運作過程:傳統商務的交易過程中的實務操作由交易前的准備、貿易磋商、合同與執行、支付與清算等環節組成。其中交易前的准備就是交易雙方都了解有關產品或服務的供需信息後,就開始進入具體的交易協商過程,交易協商實際上是交易雙方進行口頭協商或書面單據的傳遞過程。
Ⅵ 菜鳥提問:該怎麼選擇股票的交易方式謝謝!
自己選擇價格就可以了,沒那麼多條條框框
Ⅶ 撮合式交易模式和市商模式有什麼區別
做市商制交易時間採用24小時交易(模仿倫敦金交易模式的金融衍生品),國際同步報價。撮合式交易就是跟你去買某樣東西一樣,首先要有賣的你才能買的到。有買的你才能賣的出去。做市商就是你想買一定能買到,想賣也一定能賣出去。
2. 撮合制10小時交易,相對國際金價有延遲。做市商就是指時間上即時報價即時成交採用T+0的模式,做市商交易相對會比較活躍,風險也相對提高.
撮合交易是指在買賣雙方必須是同時進行的交易,也是採用T+0模式,但是在操作的時間上可能會相對滯後一些。
3. 撮合交易的價格由交易參與者制定,所以每個交易參與者將直接影響市場;而做市商交易的價格由具有一定實力、信譽及資質的交易商制定,交易參與者只能用交易商制定的買賣價格進行交易.
4. 而在做市商模式下,有信譽的交易商需要無條件按照報出的價格執行成交以及保證足夠的流動性,用戶的單不存在不成交或者部分成交的情況。兩種不同的模式分別滿足了不同用戶的需要。
Ⅷ 請問各位。T+5交易模式是什麼
「T+5」交易則是指買入後賣出同一交易品種的時間間隔不少於5個交易日。
在清理整頓「回頭看」活動清理整頓前,各交易場所均使用「T+0」交易制度,當天買入的藏品,當天即可賣出。
「T+0」屬於短線操作,特點是雙向交易,現買現拋,投機性強,容易助漲助跌;「T+5」可有效抑制過度投機,規范市場秩序,防範和化解風險。
傳統的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多以杠桿交易發現和鎖定價格,風險較高,手續繁瑣,還不利於監管,多年的清理整頓,交易商也都無心投入金融產品,商城模式針對名優特農產品生產基地,由專業化農產品銷售公司以「公司+基地+農戶」形式;
由公司統一市場、統一品牌負責銷售,用高於產地批發價20%以上價格向基地下達訂單,在當地政府監管和專業公司技術資金支持下,由「基地+農戶」以統一標准、統一質量,按訂單規定的數量、生產方式、產品質量等要求組織標准化生產。
專業公司向市場申請掛牌銷售按訂單生產的農產品,並按商城模式以供需關系確定價格,實行點對點實名買賣,按政策文件中規定的「T+5」模式精神要求進行進一步規范交易模式和交易規則。
實現「庫存量越大賣價越低,庫存量越小買價越高」的自組織運行,促進商品流通,確保價格波動符合價值規律,切實反映供需關系。
商城直供以供需關系決定商品價格:農產品庫存越大,掛牌價就越低,價格越低就越能刺激經營會員提貨;經營會員提貨量越大,去庫存能力越強、庫存量越低、商品價格越高。這種去中間化的商城直供模式銷售能力強,特別適合庫存較大、規模化生產的農產品。
Ⅸ 電子商務交易模式的類別有哪些
電子商務按照商業活動的運行方式,可以分為完全電子商務和非完全電子商務;按照商務活動的內容,電子商務主要包括間接電子商務(有形貨物的電子訂貨和付款,仍然需要利用傳統渠道如郵政服務和商業快遞車送貨)和直接電子商務(無形貨物和服務,如某些計算機軟體、娛樂產品的聯機訂購、付款和交付,或者是全球規模的信息服務);按照開展電子交易的范圍,電子商務可以分為區域化電子商務、遠程國內電子商務、全球電子商務;按照使用網路的類型,電子商務可以分為基於專門增值網路的電子商務、基於互聯網的電子商務、基於Intranet的電子商務、基於移動互聯網的電子商務等;按照交易對象,電子商務可以分為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B2B),企業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B2C),企業對政府的電子商務(B2G),消費者對政府的電子商務(C2G),消費者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C2C),企業、消費者、代理商三者相互轉化的電子商務(ABC),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全新商業模式(C2B2S),以供需方為目標的新型電子商務(P2D),等等。
1.C2B2S
C2B2S模式是C2B模式的進一步延伸,該模式很好地解決了C2B模式中客戶發布需求產品初期無法聚集龐大的客戶群體而致使與邀約的商家交易失敗的問題。全國首家採用該模式的平台是晴天樂客。
2.B2B
B2B模式是商家泛指企業)對商家的電子商務,即企業與企業之間通過互聯網進行產品、服務及信息的交換。通俗的說法是指進行電子商務交易的供需雙方都是商家(或企業、公司),他們使用了Internet的技術或各種商務網路平台,完成商務交易的過程。這些過程包括:發布供求信息,訂貨及確認訂貨,支付過程,以及票據的簽發、傳送和接收,確定配送方案並監控配送過程等。
3.B2C
B2C模式是中國最早產生的電子商務模式,如今的B2C電子商務網站非常多,比較大型的有天貓商城、京東商城、1號店、亞馬遜、蘇寧易購、國美在線等。
4.C2C
C2C同B2B、B2C一樣,都是電子商務的幾種模式之一。不同的是C2C是用戶對用戶的模式,C2C商務平台就是通過為買賣雙方提供一個在線交易平台,使賣方可以主動提供商品上網拍賣,而買方可以自行選擇商品進行競價。
5.B2M
B2M是相對於B2B、B2C、C2C的電子商務模式而言,是一種全新的電子商務模式。而這種電子商務相對於以上三種有著本質的不同,其根本的區別在於目標客戶群的性質不同,前三者的目標客戶群都是作為一種消費者的身份出現,而B2M所針對的客戶群是該企業或者該產品的銷售者或者為其工作者,而不是最終消費者。
6.B2G
B2G模式是企業與政府管理部門之間的電子商務,如政府采購、海關報稅的平台、國稅局和地稅局報稅的平台等。
7.M2C
M2C是針對B2M的電子商務模式而出現的延伸概念。B2M環節中,企業通過網路平台發布該企業的產品或者服務,職業經理人通過網路獲取該企業的產品或者服務信息,並且為該企業提供產品銷售或者提供企業服務,企業通過經理人的服務達到銷售產品或者獲得服務的目的。
8.O2O
O2O是新興的一種電子商務新商業模式,即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了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這樣線下服務就可以用線上來攬客,消費者可以用線上來篩選服務,此外,成交還可以在線結算,從而很快達到規模。該模式最重要的特點是:推廣效果可查,每筆交易可跟蹤。如以美樂樂的O2O模式為例,其通過搜索引擎和社交平台建立海量網站入口,將在網路的一批家居網購消費者吸引到美樂樂家居網,進而引流到當地的美樂樂體驗館。線下體驗館則承擔產品展示與體驗以及部分的售後服務功能。
9.C2B
C2B是電子商務模式的一種,即消費者對企業。最先由美國流行起來的C2B模式也許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嘗試。C2B模式的核心,是通過聚合分散分布但數量龐大的用戶形成一個強大的采購集團,以此來改變B2C模式中用戶一對一出價的弱勢地位,使之享受到以大批發商的價格買單件商品的利益。
10.P2D
P2D是一種全新的、涵蓋范圍更廣泛的電子商務模式,強調的是供應方和需求方的多重身份,即在特定的電子商務平台中,每個參與個體的供應面和需求面都能得到充分滿足,充分體現特定環境下的供給端報酬遞增和需求端報酬遞增。
11.B2B2C
B2B2C是一種新的網路通信銷售方式。第一個B指廣義的賣方(即成品、半成品、材料提供商等);第二個B指交易平台,即提供賣方與買方的聯系平台,同時提供優質的附加服務;C即指買方。賣方不僅僅是公司,還可以包括個人,即一種邏輯上的買賣關系中的賣方。
12.B2T
國際通稱的B2T,是繼B2B、B2C、C2C後的又一種電子商務模式。B2T即為一個團隊向商家采購。團購B2T,本來是「團體采購」的含義,而今,網路的普及讓團購成了很多中國人參與的消費革命,進而使網路成為一種新的消費方式。所謂網路團購,就是互不認識的消費者,藉助互聯網的「網聚人的力量」來聚集資金,加大與商家的談判能力,以求得最優的價格。盡管網路團購出現的時間不長,卻已經成為在網民中流行的一種新型消費方式。據了解,網路團購的主力軍是年齡25~35歲的年輕群體,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十分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