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化驗煤的詳細流程
煤炭化驗採制化流程:
1、 采樣:
在被采樣四周取有代表性的八個點,共采3~5千克 .采樣深度為0.4米,煤堆表面的煤不宜採取。因為堆表面的煤在空氣中經受了不同程度的氧化後,性質也逐漸變化。取樣鏟的使用角度與煤堆表面呈垂直狀,遇到矸石、大塊、黃鐵礦時不可以隨意舍棄。
采樣後如不及時化驗,試樣應密封。
2、破碎:
將試樣粒度破碎至<13mm或<6mm水分小的可一次性破碎到6mm
3、縮分:
堆錐四分法(二分器法取一邊的一份,全部通過二分器,再進行縮分至需要重量) 方法:將破碎過的試樣攤成圓錐狀,十安交叉分成四份,取對角兩份,另兩份捨去,然後,再混合攤成圓錐狀,進行縮分,直至最後縮分至所需重量既可(約100g)
4、烘乾:
將縮分過的試樣平攤於不銹鋼盤中,厚度不大於粒度的1.5倍,待乾燥箱溫度升至145度時,將試樣放入,鼓風條件下(提前3分鍾鼓風),乾燥30~40分 註:預先鼓風是為了使溫度均勻
5、全水分(外水) :
a、用預先乾燥並稱量過的稱量瓶(75乘35),迅速稱取粒度小於6mm的煤樣10~12g,平攤在稱量瓶中
b、打開稱量瓶蓋,放入預先鼓風並已加熱到145度的乾燥箱中,鼓風條件下,乾燥30~40分(國標法:105~110度,鼓風情況下,煙煤1小時,無煙煤1.5小時)
c、從乾燥箱中取出稱量瓶,立既蓋上蓋,在空氣中冷卻約5分,然後放入乾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約20分)稱量
d、進行栓查性乾燥,每次30分,直到連續兩次乾燥煤樣質量的減少不超過0.01g或質量有所增加為止。在後一種情況下,應採用質量增加前一次的質量作為計算依據。水分在2%以下時,不必進行檢查性乾燥。
(1)太原化驗煤炭指標擴展閱讀:
化驗測量對象:
一、水分(M )
煤的水分分為兩種,一是內在水分(Minh ) ,是由植物變成煤時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Mf ) ,是在開采、運輸等過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內在水分總和。一般來講,煤的變質程度越大,內在水分越低。褐煤、長焰煤內在水分普通較高,貧煤、無煙煤內在水分較低 。
水分的存在對煤的利用極其不利,它不僅浪費了大量的運輸資源,而且當煤作為燃料時,煤中水分會成為蒸汽,在蒸發時消耗熱量;另外,精煤的水分對煉焦也產生一定的影響。一般水分每增加2 % ,發熱量降低100kcal/kg(大卡/千克);冶煉精煤中水分每增加1 % ,結焦時間延長5 一10min .
二、灰分(A ):
煤在徹底燃燒後所剩下的殘渣稱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內在灰分。外在灰分是來自頂板和夾研中的岩石碎塊,它與採煤方法的合理與否有很大關系。外在灰分通過分選大部分能去掉。內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無機物,內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選性越差。
灰是有害物質。動力煤中灰分增加,發熱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結渣;一般灰分每增加2% 發熱量降低10okcal / kg 左右。冶煉精煤中灰分增加,高爐利用系數降低,焦炭強度下降,石灰石用量增加;灰分每增加1 % ,焦炭強度下降2 % ,高爐生產能力下降3 % ,石灰石用量增加4 % 。
三、揮發分(V ):
煤在高溫和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時,所排出的氣體和液體狀態的產物稱為揮發分。揮發分的主要成分為甲烷、氫及其他碳氫化合物等。它是鑒別煤炭類別和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一般來講,隨著煤炭變質程度的增加,煤炭揮發分降低。褐煤、氣煤揮發分較高,瘦煤、無煙煤揮發分較低。
四、固定碳含量(FC ):
固定碳含量是指除去水分、灰分和揮發分的殘留物,它是確定煤炭用途的重要指標。從100減去煤的水分、灰分和揮發分後的差值即煤的固定碳含量。根據使用的計算揮發分的基準,可以計算出干基、乾燥無灰基等不同基準的固定碳含量。
五、發熱量(Q ):
發熱量是指單位質量的煤完全的燃燒時所產生的熱量,主要分為高位發熱量和低位發熱量。煤的高位發熱量減去水的汽化熱即是低位發熱量。發熱量國際單位為百萬焦耳/千克(MJ/kg ) 。為便於比較,我們在衡量煤炭時消耗時,要把實際使用的不同發熱量的煤炭換算成標准煤。
國內貿易常用發熱量標准為收到基低位發熱量( Qnet,ar) ,它反映煤炭的應用效果,但外界因素影響較大,如水分等,因此Qnet,ar 不能反映煤的真實品質。國際貿易通用發熱量標准為空氣乾燥基高位發熱量( Qnet,ar) ,它能較為准確的反映煤的真實品質,不受水分等外界因素影響。
參考資料:煤炭化驗_網路
㈡ 煤炭化驗指標詳解是什麼
煤的化驗指標有煤的發熱量(熱值)、含硫量(硫份)、灰分、揮發份、固定碳、焦渣特徵、全水分、分析水等。
煤的水分分為兩種,內在水分由植物變成煤時所含的水分和外水,是在開采、運輸等過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大小取決於煤灰熔融性、膠質體生成期間析氣情況和膠質體的不透氣性。
(2)太原化驗煤炭指標擴展閱讀
成分分析:
1、水分(M ):
煤的水分分為兩種,一是內在水分由植物變成煤時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是在開采、運輸等過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內在水分總和。一般來講,煤的變質程度越大,內在水分越低。褐煤、長焰煤內在水分普通較高,貧煤、無煙煤內在水分較低 。
2、灰分(A ):
煤在徹底燃燒後所剩下的殘渣稱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內在灰分。外在灰分是來自頂板和夾研中的岩石碎塊,它與採煤方法的合理與否有很大關系。外在灰分通過分選大部分能去掉。內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無機物,內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選性越差。
3、揮發分(V ):
煤在高溫和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時,所排出的氣體和液體狀態的產物稱為揮發分。揮發分的主要成分為甲烷、氫及其他碳氫化合物等。它是鑒別煤炭類別和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一般來講,隨著煤炭變質程度的增加,煤炭揮發分降低。
㈢ 煤炭化驗收費標準是多少
這個收費標準是不一樣的,像有些個人煤質化驗室化驗常規五項指標全分析是100元,不過根據各地行情不同會略有不同,如果到專業機構檢測會更貴。常規煤炭化驗設備有:測硫儀、量熱儀、馬弗爐、乾燥箱、破碎機、粉碎機、電子天平這一套設備,就可以檢測煤炭常規五項指標。以上是由鶴壁華諾煤炭化驗設備為您分享,如果對煤質化驗方面什麼不明白的也可以私信我。
㈣ 煤炭化驗具體化驗哪些煤炭指標
煤炭化驗項目具體化驗哪些煤炭指標:
一般包括煤炭化驗指標包括:煤的發熱量(熱值)、含硫量(硫份)、灰分、揮發份、固定碳、焦渣特徵、全水分、分析水等指標。若是焦煤的話,還需要化驗粘結指數(g值)、膠質層(x值、y值)等指標,檢測更多的指標還包括煤炭的灰熔點(灰熔融性)、碳氫、哈氏可磨指數、煤的燃點、奧亞膨脹度、煤炭活性、煤炭結渣性等指標。
煤炭化驗這些常規指標所需的基本儀器有:量熱儀、測硫儀、馬弗爐(高溫爐)、微電腦程式控制儀或時溫控制器、乾燥箱(烘箱)、粘結指數測定儀、膠質層測定儀、灰熔點測定儀等,另外還需要輔助設備:破碎機、制樣粉碎機、電子天平、振篩機、二分器等。
㈤ 太原哪裡有煤質檢測中心
太原不太清楚哪裡檢測煤炭分析化驗,石家莊有賣煤質分析化驗室儀器設備的,地址石家莊市元氏縣城嘉惠街中段。免費安裝調試培訓化驗員!質量好,信譽高。所售儀器設備免費三包一年,終身維護!河北石家莊的朋友可以聯系咨詢訂購!網路搜索永芳儀器化玻瀏覽網站
㈥ 煤炭全指標化驗需要多長時間
灰分30、硫10、內水60、全水90、揮發10、粘結20。(預備工作40分鍾)》即4.5小時
㈦ 求問煤炭化驗哪些指標 焦煤化驗指標有哪些 煤質檢測指標有哪些
煤炭化驗項目 煤炭指標化驗:
一般包括煤炭化驗指標包括:煤的發熱量(熱值)、含硫量(硫份)、灰分、揮發份、固定碳、焦渣特徵、全水分、分析水等指標。若是焦煤的話,還需要化驗粘結指數(G值)、膠質層(X值、Y值)等指標,檢測更多的指標還包括煤炭的灰熔點(灰熔融性)、碳氫、哈氏可磨指數、煤的燃點、奧亞膨脹度、煤炭活性、煤炭結渣性等指標。
煤炭化驗這些常規指標所需的基本儀器有:量熱儀、測硫儀、馬弗爐(高溫爐)、微電腦程式控制儀或時溫控制器、乾燥箱(烘箱)、粘結指數測定儀、膠質層測定儀、灰熔點測定儀等,另外還需要輔助設備:破碎機、制樣粉碎機、電子天平、振篩機、二分器等。
㈧ 煤炭化驗有幾種方法
1、全水:稱取6毫米以下煤樣10~12克精確至0.001克,放入事先升溫至105~110度的鼓風乾燥箱內,無煙煤烘乾3小時,煙煤烘乾2小時後取出。
2、分析水:稱取0.2毫米以下煤樣1克精確至0.0001克,放入事先升溫至105~110度的鼓風乾燥箱內,無煙煤烘乾1.5小時,煙煤烘乾1小時後取出。
3、灰分:打開高溫爐電源,用灰皿稱取0.2毫米以下煤樣1克精確至0.0001克,打開爐門將試樣放在爐門口,緩慢將試樣推入爐膛中央的高溫帶。
4、揮發分:用揮發份坩堝稱取0.2毫米以下煤樣1克精確至0.0001克,打開爐門將試樣放在爐門口,迅速將試樣放入爐膛中央的高溫帶。取出後在空氣中冷卻約5分鍾後放入乾燥器15分鍾後稱量。
(8)太原化驗煤炭指標擴展閱讀
精煤化驗的指標:
1、膠質層最大厚度:煙煤在加熱到一定溫度後,所形成的膠質層最大厚度是煙煤膠質層指數測定中利用探針測出的膠質體上、F 層面差的最大值。它是煤炭分類的重要標准之一。動力煤膠質層厚度大,容易結焦;冶煉精煤對膠質層厚度有明確要求。
2、粘結指數:在規定條件下以煙煤在加熱後粘結專用無煙煤的能力,它是煤炭分類的重要標准之一,是冶煉精煤的重要指標。枯結指數越高,結焦性越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煤炭化驗
㈨ 我國煤炭化驗的各項指標及標准數據
1、煤炭質量的基本指標
一、水分(M )
煤的水分分為兩種,一是內在水分(Minh ) ,是由植物變成煤時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Mf ) ,是在開采、運輸等過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內在不分總和。一般來講,煤的變質程度越大,內在水分越低。褐煤、長焰煤內在水分普通較高,貧煤、無煙煤內在水分較低。
水分的存在對煤的利用極其不利,它不僅浪費了大量的運輸資源,而且當煤作為燃料時,煤中水分會成為蒸汽,在蒸發時消耗熱量;另外,精煤的水分對煉焦也產生一定的影響。一般水分每增加2 % ,發熱量降低100kcal/kg(大卡/千克);冶煉精煤中水分每增加1 % ,結焦時間延長5 一10min .
二、灰分(A )
煤在徹底燃燒後所剩下的殘渣稱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內在灰分。外在灰分是來自頂板和夾研中的岩石碎塊,它與採煤方法的合理與否有很大關系。外在灰分通過分選大部分能去掉。內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無機物,內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選性越差。灰是有害物質.動力煤中灰分增加,發熱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結渣;一般灰分每增加2% ?發熱量降低10okcal / kg 左右。冶煉精煤中灰分增加,高爐利用系數降低,焦炭強度下降,石灰石用量增加;灰分每增加1 % ,焦炭強度下降2 % ,高爐生產能九下降3 % ,石灰石用量增加4 % .
三、揮發分(V )
煤在高溫和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時,所排出的氣體和液體狀態的產物稱為揮發分。揮發分的主要成分為甲烷、氫及其他碳氫化合物等。它是鑒別煤炭類別和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一般來講,隨著煤炭變質程度的增加,煤炭揮發分降低。褐煤、氣煤揮發分較高,瘦煤、無煙煤揮發分較低。
四、固定碳質最(FC )
固定碳含量是指除去水分、灰分和揮發分的殘留物,它是確定煤炭用途的重要指標。從100減去煤的水分、灰分和揮發分後的差值即煤的固定碳含量。根據使用的計算揮發分的基準,可以計算出干基、乾燥無灰基等不同基準的固定碳含量。
五、發熱量(Q )
發熱量是指單位質量的煤完全的燃燒時所產生的熱量,主要分為高位發熱量和低位發熱量。煤的高位發熱量減去水的汽化熱即是低位發熱量。發熱量國際單位為百萬焦耳/千克(MJ/kg ) ,常用單位大卡斤克,換算關系為:1MJ / kg =239 . 14kcal / kg ? 1J = 0.239gcal ? 1cal= 4 . l8J 。如發熱量550kcaL/ g , 5500kcal / kg=550÷239 . 14 = 23MJ/kg .為便於比較,我們在衡量煤炭時消耗時,要把實際使用的不同發熱量的煤炭換算成標准煤,標准煤的發熱量為29 . 27MJ/kg ( 700okcal / kg )。國內貿易常用發熱量標准為收到基低位發熱量( Qnet,ar) ,它反映煤炭的應用效果,但外界因素影響較大,如水分等,因此Qnet,ar 不能反映煤的真實品質。國際貿易通用發熱量標准為空氣乾燥基高位發熱量( Qnet,ar) ,它能較為准確的反映煤的真實品質,不受水分等外界因素影響。在同等水分、灰分等情況下,空氣乾燥基高位發熱量比收到基低位發熱量高1.25MJ/g ( 300kcal / kg)左右.
六、膠質層最大厚度(Y )
煙煤在加熱到一定溫度後,所形成的膠質層最大厚度是煙煤膠質層指數測定中利用探針測出的膠質體上、F 層面差的最大值。它是煤炭分類的重要標准之一。動力煤膠質層厚度大,容易結焦;冶煉精煤對膠質層厚度有明確要求.
七、粘結指數(G )
在規定條件下以煙煤在加熱後粘結專用無煙煤的能力,它是煤炭分類的重要標准之一,是冶煉精煤的重要指標。枯結指數越高,結焦性越強.
八、煤灰熔融性溫度(灰溶點)
在規定條件下得到的隨加熱溫度而變化的煤灰熔融性變形溫度(DT )、軟化溫度( ST )、流動溫度(FT ) ,常用軟化溫度(ST )來表示。灰熔融性溫度越高,煤灰不容易結渣。因鍋爐設計不同,對灰熔融性溫度要求也不一樣。煤灰熔融性溫度的高低,直接關繫到煤作為燃料和氣化原料時的性能,煤灰熔融性溫度低,煤灰容易結渣,增加了排渣的難度,尤其是固態排渣的鍋爐和移動床的氣化爐,煤灰熔融性溫度要求較高。
九、哈氏可磨指數(HGI )
哈氏可磨指數是反映煤的可磨性的重要指標。煤的可磨性是指一定量的煤在消耗相同的能量下,磨碎成粉的難易程度。可磨指數趙大,煤趙容易磨碎成粉。在發電煤粉鍋爐和高爐噴吹用煤,可磨指數是質量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吉氏流動度(ddpm)煤的流動度是表徵煤在干餾時形成的膠質體的粘度,是煤的塑性指標之一。流動度是研究煤的流變性和熱分解力學的有效手段,又能表徵煤的塑性,可以指導配煤和焦炭強度預測。吉氏流動度是以固定力矩在煤受熱形成的膠質體中轉動的最大轉速表示的流動度指標,用每分鍾轉動的角度來表示。
十一、增鍋膨脹序數(CSN )
增塌膨脹序數是在規定條件下以煤在增禍中加熱所得焦塊膨脹程序的序號表徵煤的膨脹性和塑性指標.增禍膨脹序數的大小取決於煤灰熔融性、膠質體生成期間析氣情況和膠質體的不透氣性。
十二、焦渣特徵(CRC )
煤炭熱分解以後剩餘物質的形狀。根據不同形狀分為8 個序號,其序號即為焦渣特徵代號。
1——粉狀。全部是粉末,沒有相互粘著的顆粒.
2——粘著。用手指輕碰即為粉末或基本上是粉末,其中較大的團塊輕輕一碰即成粉末。
3——弱粘性。用手指輕壓即成不塊。
4 ——不熔融粘結。用手指用力壓才裂成小塊,焦渣上表面無光澤,下表面稍有銀白色光澤.
5 ——不膨脹熔融枯結。焦渣形成扁平的塊,煤粒的界限不易分清.焦渣上表面有明顯的銀白色金屬光澤,下表面銀白色光澤更明顯。
6——微膨脹熔融粘結。用手指壓不碎,焦渣的上、下表面均有銀白色金屬光澤,但焦渣表面具有較小的膨脹泡.
7——膨脹熔融粘結。焦渣的上、下表面均有銀白色金屬光澤,明顯膨脹,但高度不超過15mm。
8——強膨脹熔融粘結。焦渣的上、下表面有銀白色金屬光澤,焦渣高度大於15mm。
㈩ 煤炭使用需要檢測哪些指標
煤炭化驗項目
煤炭指標化驗:
一般包括煤炭化驗指標包括:煤的發熱量(熱值)、含硫量(硫份)、灰分、揮發份、固定碳、焦渣特徵、全水分、分析水等指標。若是焦煤的話,還需要化驗粘結指數(g值)、膠質層(x值、y值)等指標,檢測更多的指標還包括煤炭的灰熔點(灰熔融性)、碳氫、哈氏可磨指數、煤的燃點、奧亞膨脹度、煤炭活性、煤炭結渣性等指標。
煤炭化驗這些常規指標所需的基本儀器有:量熱儀、測硫儀、馬弗爐(高溫爐)、微電腦程式控制儀或時溫控制器、乾燥箱(烘箱)、粘結指數測定儀、膠質層測定儀、灰熔點測定儀等,另外還需要輔助設備:破碎機、制樣粉碎機、電子天平、振篩機、二分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