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官方製造業pmi對匯率有什麼影響
PMI指數與匯率之間沒有直接換算關系或直接聯系,但有一個大概的相互影響的趨勢。這個趨勢是,當PMI連續低於50%的「榮枯線」時,或者PMI連續下行時,說明製造業不景氣,則工業經濟會進入或處於不景氣狀態,如果一國經濟是以工業經濟佔主導地位,則工業經濟會拖累整個國民經濟下行,此時該國貨幣匯率的趨勢是貶值為主趨勢。而如果PMI指數持續上行,則國民經濟必然增長有力,貨幣堅挺的可能性就大,貨幣匯率升值的可能性就大一些。由於對匯率影響的因素實在太多,僅僅說PMI,也只能從純技術角度,簡單分析二者之間的趨勢規律了。
『貳』 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情況如何
2017年11月30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采購經理指數。對此,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進行了解讀。
建築業景氣度明顯提升。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1.4%,比上月上升2.9個百分點,升到60.0%以上的高位景氣區間。從市場需求和預期看,新訂單指數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5.1%和65.6%,分別高於上月1.0和2.4個百分點,建築業需求穩步增長,生產增速加快,企業對未來市場預期向好。
經濟永遠是越來越好的。
『叄』 中國製造業pmi指數高好還是低好
pmi指數英文全稱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中文翻譯為采購經理指數。
pmi指數計算公式如下:pmi=訂單×30%+生產×25%+雇員×20%+配送×15%+存貨×10%
pmi是一套月度發布的、綜合性的經濟監測指標體系,分為製造業pmi、服務業pmi,也有一些國家建立了建築業pmi。目前,全球已有20多個國家建立了pmi體系,世界製造業和服務業pmi已經建立。pmi是通過對采購經理的月度調查匯總出來的指數,反映了經濟的變化趨勢。
兩個指數主要反映的是不同行業,不是重復的指標:
製造業直接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是區別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重要因素。製造業在世界發達國家(developed
countries)的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份額。
製造業包括:產品製造、設計、原料采購、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零售。
這些行業包括:
01
農副食品加工業
02
食品製造業
03
飲料製造業
04
煙草製品業
05
紡織業
06
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
07
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製品業
08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製品業
09
傢具製造業
10
造紙及紙製品業
11
印刷業和記錄媒介的復制
12
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
13
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
14
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
15
醫葯製造業
16
化學纖維製造業
17
橡膠製品業
18
塑料製品業
19
非金屬礦物製品業
20
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21
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22
金屬製品業
23
通用設備製造業
24
專用設備製造業
25
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
26
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
27
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
28
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
29
工藝品及其他製造業
30
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業
我國非製造業pmi調查指標體系的設置主要參考了美國做法,共有10項指數構成:商務活動、新訂單、新出口訂單、積壓訂單、存貨、中間投入價格、收費價格、從業人員、供應商配送時間、業務活動預期。但同美國不同的是,我們沒有進口指數,因為我們在前期的調研中,絕大多數企業反映沒有進口活動。另外,我們參考國際上相關研究機構的做法,增加了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和收費價格指數。指標的選取,既適應了同國際接軌的要求,也兼顧了中國的國情,做到了科學性與合理性的統一。
非製造業,就是西方國家所說的服務業。在國民經濟核算的實際工作中一般將服務業視同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包括除了農業、工業、建築業(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細分為1、農業,2、采礦業,3、製造業,4、電力、燃料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5、建築業等五大實物商品生產部門)之外的所有其它十五個產業部門。即,
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2、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
3、批發和零售業
4、住宿和餐飲業
5、金融業
6、房地產業
7、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8、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
9、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10、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
11、教育
12、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
13、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14、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
15、國際組織。
服務業與其它產業部門的基本區別是,服務業生產的是服務產品,服務產品具有非實物性、不可儲存性和生產與消費同時性等特徵。
服務業和第三產業在日常應用上是有區別的。一般地,通過國民經濟具體產業部門如農業、工業、建築業等來描述國民經濟產業部門時,就採用「服務業」;通過國民經濟產業發展層次如第一次產業(簡稱第一產業,下同)、第二產業等描述國民經濟產業部門時,就採用「第三產業」。
『肆』 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是什麼意思
采購經理人指數
采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簡稱PMI),是衡量一個國家製造業的「體檢表」,是衡量製造業在生產、新訂單、商品價格、存貨、 雇員、訂單交貨、新出口訂單和進口等八個方面狀況的指數。
采購經理人指數是經濟先行指標中一項非常重要的附屬指標,是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商業報告中關於製造業的一個主要參數。通常采購經理人指數與金屬需求指標密切相關,因而能被看作是金屬需求增長率變化的有效指標。
中文名:
采購經理人指數
外文名:
Purchase Managers' Index
縮寫:
PMI
用途:
衡量一個國家製造業的體檢表
定義:
經濟先行指標中一項非常重要的附屬指標。
指數計算計算方式優勢計算建設歷程意義特色PMI指數數據5月數據
PMI
PMI是一項全面的經濟指標,概括了美國整體製造業狀況、就業及物價表現,是全球最受關注的經濟資料之一。除了對整體指數的關注外,采購經理人指數中的支付物價指數及收取物價指數也被視為物價指標的一種,而其中的就業指數更常被用來預測失業率及非農業就業人口的表現。同時,PMI是對亞洲及中國出口很有預測力的一個前瞻性指標。PMI已是國際通行的宏觀經濟監測指標體系,對國家經濟活動的監測和預測具有重要作用。采購經理人指數為每月第一個公布的重要數據,加上其所反映的經濟狀況較為全面,因此市場十分重視該數據所反映的具體結果。在一般意義上講采購經理人指數上升,會帶來美元匯價上漲;采購經理人指數下降,會帶來美元匯價的下跌。采購經理指數(PMI)是國際通行的宏觀經濟監測體系,涵蓋生產與流通、製造業與非製造業等領域,對國家經濟活動的監測和預測具有重要作用。建立中國采購經理指數的重大意義在於:
首先是有利於與國際接軌。目前,已有美國、英國、新加坡等22個國家制定了PMI指數。中國加入WTO之後,正在日益成為世界采購中心與製造中心,中國經濟發展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中國經濟形勢如何已是全球關注的焦點,所以是中國需要PMI, 世界也需要中國的PMI。建立中國PMI,將在兩個方面與國際接軌:一是調查方法與統計方法的接軌;二是數據的可比性。
第二,有利於國家經濟與產業經濟的宏觀調控與預測。PMI是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反映經濟活動快速的、及時的先行指標。通過PMI,可以及時監測和預測經濟與商業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和趨勢,使政府對宏觀經濟的走向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
第三,有利於指導企業的采購、生產、經營等活動。PMI調查涉及企業生產、采購、庫存、銷售、價格等多個環節,反映了企業全面的商業活動,PMI以及基於PMI的商務報告對企業實際經營活動具有極強的指導作用,使企業特別是大企業集團的戰略決策與業務調整有一個可靠的依據。
建立特色PMI
國外的PMI分為製造業與非製造業,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我們決定先實施製造業的PMI,待條件成熟時,再實施非製造業的PMI。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標體系的編制,是國內一項開創性工作,也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建立PMI的過程中,我們重點解決了下述問題:
1、與國際接軌
如前所述,目前世界上已有22個國家建立了PMI指數,國際上已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規范的調查制度、調查方法和指標體系。因此,中國的PMI,在指標和問卷的設計、調查方法與計算方法方面需要和國際接軌,參照了國際通行做法。
2、符合中國國情
國外PMI指數,多數是在發達國家建立的,其國情與中國存在一定的差異。制定中國PMI,一方面要考慮與國際接軌,另一方面也要兼顧中國的現實情況,這表現在幾個方面。
『伍』 ISM製造業PMI指數,這是什麼意思
采購經理人指數是一個綜合指數。及 訂單指數 生產指數 從業人員指數 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 原材料庫存指數
『陸』 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是什麼意思
(一)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說明 製造業采購經理調查從全國製造業企業中抽取820家樣本企業,對企業采購經理進行月度問卷調查。 調查范圍涉及《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中製造業的28個行業大類,每個行業按其規模比重分配樣本企業。 調查問卷涉及生產量、新訂單、出口訂貨、現有訂貨、產成品庫存、采購量、進口、購進價格、原材料庫存、從業人員、供應商配送時間等11個問題。對每個問題分別計算擴散指數,即正向回答的企業個數百分比加上回答不變的百分比的一半。 PMI是一個綜合指數,由5個擴散指數(分類指數)加權計算而成。5個分類指數及其權數是依據其對經濟的先行影響程度確定的。具體包括:新訂單指數,權數為30%;生產量指數,權數為25%;從業人員指數,權數為20%;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權數為15%;原材料庫存指數,權數為10%。 PMI是國際上通行的宏觀經濟監測指標體系之一,對國家經濟活動的監測和預測具有重要作用。通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PMI高於50%,反映製造業經濟擴張;低於50%,則反映製造業經濟衰退。 (二)2011年4月份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CFLP)發布
中國製造業PMI為52.9% 2011年4月份,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9%,環比回落0.5個百分點。本月PMI指數經過上月短暫回升後,再次延續回落勢頭,顯示出伴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經濟增長處在適度回調過程之中。
從各分項指數來看,整體呈小幅回落態勢。同上月相比,從業人員指數持平,原材料庫存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略有上升,其餘各指數均不同程度回落,其中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進口指數、購進價格指數回落較明顯,回落幅度超過1個百分點。
本月20個行業中,紡織業、醫葯製造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5個行業低於50%,其餘15個行業均在50%以上。從產品類型看,原材料與能源、中間品、生活消費品和生產用製成品類企業均高於50%,差距較小,均在51.7%-53.6%之間。
針對4月份製造業采購經理調查情況,特約分析師張立群分析認為:「4月份PMI指數回落,與需求變化趨勢相同,一季度消費、出口增幅均出現回落。新出口訂單指數回落,可能預示出口增速繼續降低。總體看PMI指數反映中國經濟增速仍有下降的可能,特別是需求增長減慢導致庫存調整,並引起經濟增速下降的可能性增加了。」
新訂單指數回落。本月新訂單指數為53.8%,比上月回落1.4個百分點。20個行業中,木材加工及傢具製造業、紡織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等行業低於50%;通用設備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等行業高於50%。從產品類型來看,原材料與能源、中間品、生活消費品和生產用製成品類企業均高於50%,其中生產用製成品類企業最高,超過為55%。
生產指數小幅回落。本月生產指數為55.3%,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20個行業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醫葯製造業、木材加工及傢具製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5個行業低於50%;其餘15個行業高於50%,其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等行業較高,達到60%以上。
進口指數、新出口訂單回落。本月進口指數為50.6%,比上月回落1.4個百分點。20個行業中,通用設備製造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等10個行業高於50%;煙草製品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金屬製品業等10個行業低於50%。分產品類型來看,原材料與能源、生活消費品類企業低於50%;中間品和生產用製成品類企業高於50%。
本月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1.3%,比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20個行業中,通用設備製造業、煙草製品業、飲料製造業等11個行業高於50%,其中通用設備製造業最高,達到60%以上。醫葯製造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造紙印刷及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等9個行業低於50%。從產品類型來看,原材料與能源類企業低於50%;中間品、生活消費品和生產用製成品企業高於50%。
從業人員指數持平。本月從業人員指數為51.8%,同上月持平。20個行業中,服裝鞋帽製造及皮毛羽絨製品業、醫葯製造業、化纖製造及橡膠塑料製品業等14個行業高於50%;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等6個行業低於50%。分區域來看,東、中、西部均高於50%。
購進價格指數繼續回落。本月購進價格指數為66.2%,比上月回落2.1個百分點。分行業來看,20個行業中,全部高於50%,其中以石油加工及煉焦業為首的7個行業達到70%以上,為首的行業高於80%。分區域來看,東、中、西部普遍較高,均高於60%。分產品類型來看,生產用製成品類企業最高,達到70%以上;原材料與能源、中間品和生活消費品類企業稍低,但也高於60%。
『柒』 什麼是製造業PMI值
采購經理指數(PMI)是通過對企業采購經理的月度調查,了解其對產品訂貨、生產量、生產經營人員、供應商配送時間、主要原材料庫存以及主要原材料價格和主要產品價格等商業活動指標的判斷,用科學的方法對調查指標進行匯總編制而成的綜合指數。
製造業PMI是針對製造業企業采購經理進行的調查。反映了企業或行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具體情況和發展趨勢。
『捌』 財新中國製造業pmi是什麼意思
正確完整的叫法是:「財新中國通用製造業PMI初值」
不知道題主是不明白哪個詞是什麼意思…
總的來說就是:
「財新傳媒」冠名贊助的由「Markit財經信息服務公司」編制發布的某月中國通用製造業的「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的「預覽值」。2010年到2015年都是由匯豐贊助的,所以那時候叫「匯豐PMI」,2015年8月起冠名權易主財新。
【關於PMI】
1. PMI就是「采購經理人指數(PMI)」,英文全稱為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
2. PMI是通過對采購經理的月度調查匯總出來的指數,是一套月度發布的、綜合性的經濟監測指標體系,反映了經濟的變化趨勢,分為製造業PMI、服務業PMI,也有一些國家建立了建築業PMI。調查目前覆蓋全球逾 30 個國家及歐元區等重要區域。
3. 該指數系列已成為全球密切關注的商業調查數據,因能夠及時、准確而且獨到地把握每月經濟動態而深受各國央行、金融市場和商業決策者的推崇。
4. PMI指數50為榮枯分水線。當PMI大於50時,說明經濟在發展,當PMI小於50時,說明經濟在衰退。
【關於財新中國通用製造業PMI】
1. 《財新中國通用製造業報告》每月向逾 420 家製造業廠商的采購主管發出問卷,然後根據回收的數據編制報告。
2. 調查樣本庫採用分層抽樣法,按公司規模,並根據行業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影響,採用標准行業分類法 (SIC) 予以分層抽樣。根據每月中旬收集的數據,調查的結果可反映當月對比上月的變化。對於每項指標「報告」都會列出每種答案的百分比、回答「較高」/「較好」和回答「較低」/「較差」的人數之間的凈差額,以及「擴散」指數 (選擇正面答案的人數與半數選答 「相同」的人數的總和)。「擴散」指數具有先導指數的各種特性,可概況顯示當前的主流變化趨勢。指數高於 50,說明該單項整體上升;低於 50,則說明整體下降。
3. 「采購經理人指數 (PMI™)」是一個建基於五個單項指標的綜合指數,各指標及其權重分別是:新訂單─0.3、產出─0.25、就業人數─0.2、供貨商供貨時間─0.15、采購庫存─0.1,其中供貨時間指數作反向計算,使其可比性與其它指標一致。
【關於初值】
1. 初值比終值發布得早,提前發布節約時間,對市場有初步指導作用。
2. 不過Markit在2015年10月1日的報告里說,將停止發布初值,所以2015年9月23日發布的「財新中國通用製造業PMI預覽」是最後一期初值。(每個月的通用製造業PMI終值在下個月第一個工作日北京時間9:45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