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碳交易
碳交易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採用的市場機制。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通過艱難談判,於1992年5月9日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7年12月於日本京都通過了《公約》的第一個附加協議,即《京都議定書》(簡稱《議定書》)。《議定書》把市場機製作為解決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簡稱碳交易。
2011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等七省市開展碳交易試點工作。兩年來,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指導和支持下,深圳積極推動碳交易相關研究和實踐,努力探索建立適應中國國情且具有深圳特色的碳排放權交易機制,先後完成了制度設計、數據核查、配額分配、機構建設等工作。
(1)個人碳交易擴展閱讀:
碳交易的機制
能源結構優化,新的能源技術被大量採用與發展中國家能源效率低,減排空間大,成本低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直接導致同一減排量在不同國家之間存在著不同的成本,形成了價格差。從而產生了碳交易市場。
深圳市於2013年6月18日啟動全國首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為中國碳排放權交易拉開了序幕。同時,深圳排放權交易市場對個人投資者開放,為全國人民打開了新的投資渠道。為方便全國各地關注碳排放交易的機構和個人,開設了「足不出戶,異地開戶」的服務
⑵ 有誰知道個人投資碳匯如何交易,怎樣購買以及出售.!
按照《京都議定書》的規定,發達國家必須在2008年至2012年間將溫室氣體排放水平在1990年的基礎上平均減少5.2%。因為發達國家的減排量成本比發展中國家高5至20倍,所以發達國家願意以資金援助和技術轉讓的方式,在沒有減排指標的發展中國家實施環保項目。經認證後,如果這些項目確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那麼發達國家就可獲得相應的減排額度,這就是所謂的CDM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該合作項目產生的額外的、可核實的二氧化碳減排量,由發展中國家的項目企業所擁有,並可出售。工業發達國家的企業如果在不減產的情況下要實現減排,則在本國通過技改降低排放的成本會很高。但如果與發展中國家進行CDM合作,購買發展中國家在其幫助下通過基礎改造減排的二氧化碳,成本則相對會低很多,發展中國家也可以從中獲益,也稱「碳匯交易」。通俗一點的講法就是「發展中國家可以把工業廢氣二氧化碳等賣給發達國家賺錢」。
CDM項目的審批流程的復雜和技術難度也帶來很多的不確定性。首先,CDM項目必要要履行國內、國際兩套程序,經過多個機構審批,一個項目從申請到批准最順利也需要3-6個月時間,復雜的審批程序可能會給最後的結果帶來不確定性,而不論結果如何,前期的設計、包裝等費用甚少需要投入10萬美金。此外,即使項目通過審批,改造資金,購買方通常不會直接支付,而是考慮申請世界銀行的碳基金,在實際操作中同樣存在難度。
CDM操作項目流程
前期開發:
(1) 項目前期分析
確定企業有哪些項目符合CDM的概念。一般需要企業的規劃部門直接參與以便於准確的獲悉項目信息,需要搜集的資料也僅限於一般性項目信息,時間大約需要1天。
(2) 減排量的估算以及基準線方法學的確定
根據初步確定的項目信息收集進一步信息,以便於確定採用什麼樣的方法學來測算其減排量。需要的資料應包括可研報告和環評報告,至少需要按照咨詢單位要求提供的技術參數以便於測算減排量和分析項目的額外性,這項工作咨詢單位所需時間為1天,配合單位為企業的工程設計和施工部門。
(3) 企業資質分析
這項工作主要需要咨詢單位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市場未來趨勢進行預測並確定開發成本以及開發風險。一般需要3-5天時間,同時需要企業的市場部門、財務部門配合。
(4) 企業開發談判
碳資產開發
(5) 碳資產項目開發主要包括:PDD製作、PIN製作
(6) 中國政府的審批
(7) 購碳協議簽署
(8) 第三方認證(OE)
(9) 買方政府批准
(10) 聯合國注冊
注冊登記需要掛網50天,無重大失誤以及重大疑議,公示期結束自動注冊成功。
碳資產項目管理
(11)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流程的監控以及企業運營信息的獲取,目的在於保障企業碳資產的穩定收益,及時保持與買家的溝通,避免因企業原因或其他原因在沒有產生減排量的情況下,提前與買家溝通,採取防範措施,進行臨時抽撿、協助DOE對業主項目的監察。
(12) 監測報告(英文)
根據實際產生的減排量,按照企業的要求分季度或年度出具項目檢測報告;
(13) 第三方認證(OE)
(14) 聯合國登記
(15) 碳資產交割
⑶ 碳交易市場來了,什麼是碳交易市場
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不了解什麼是碳交易市場,那麼對於這樣的一個碳交易市場,就是通過這樣的一些煤炭的排放量交易達到一定的控制排放量的總目的。而對於這樣的一個效益來說,這的確能夠得到穩步的增長的,現在每一個企業基本上都會進行一些煤炭的排放。尤其是對於一些工廠,企業來說,對於這樣的一些技術改造,能夠讓這樣的一些煤碳排放量減少的話,那麼對於這樣的一個煤炭排放就可以在市場上去出售。
所以說,煤炭交易市場的確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幫助的作用。尤其是對於一些企業來說,能夠幫助他們在去保護自己綠色低碳的同時也幫助別人有收獲。
⑷ 碳積分可以自由交易,那麼未來個人可以掙積分賣給車企嗎
世界上綠化使用權的使用已經導致了現在許多的化石,能源面臨著枯竭的危險,所以現在世界上許多的國家開始開發新的能源來代替這些化石能源或者盡量少使用化石能源,我們都知道化石,能源的儲備是有限的,而且要源源不斷的生產出化學能元素是要的時間是要達到億萬年之久。所以,如果我們的化石能源被消耗殆盡的話是很難得到普及了,因此我們全世界開始實行的一種碳交易以及碳達峰的這些政策和目標。
⑸ 一個人一天的碳排放量大概是多少
一個人一天至少排放50千克二氧化碳,需種植1千棵樹才能吸收。
碳排放量:
是指在生產、運輸、使用及回收該產品時所產生的平均溫室氣體排放量。而動態的碳排放量,則是指每單位貨品累積排放的溫室氣體量,同一產品的各個批次之間會有不同的動態碳排放量。
比如一家超市貨架上的某隻箱子來自某一特定的裝瓶廠,而其旁邊的另一隻箱子則來自數百公里以外的工廠,並且這兩只箱子是通過不同的物流公司運輸的,那麼它們的碳排放量就具有很大的不同。
⑹ 什麼是個人碳排放量
就是你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量
⑺ 個人如何購買碳排放。
┠殼盎姑揮刑峁┥蹋
⑻ 全國碳交易市場真的要來了,作為普通人可以入場投資嗎
全國碳交易市場真的要來了,作為普通人真可以入場投資嗎?其實吧,普通人並非不可以入場投資,但是呢,我不建議普通人去投資這種東西,因為這種東西一不小心的話就是傾家盪產,自己投入的錢全部都會跟丟到水裡面一樣不見聲響,因為投資這種東西的話需要我們有很高的見識,普通人的話是基本上沒有這種見識的,所以說不建議去投資,對這東西風險太大了,普通人的話玩不起,可能會身無分文,因為實在是風險過高了,普通人還是不要去玩這種東西。
總的來說,作為普通來說資金不多,那麼我們也沒有必要去投資這種風險特別高的東西,對於我們來說穩才是最重要的,能夠投資下去就正常的收益,那麼對於我們來說,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投資這個東西的話很有可能會傾家盪產,那麼對於我們來說這種是一件好事,我們要的是穩而不是投資下去就是傾家盪產的東西。
⑼ 碳交易如何開戶
首先,個人是可以參與碳交易的,早在2011年,就有個人投資者參與碳交易獲利的先例。該投資者以30萬元買進了7000噸碳排放配額(碳交易都是以噸為單位購買),兩個月後獲利10萬元。深圳、北京、重慶等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均允許個人投資者參與交易。只不過目前全國碳交易系統還沒有正式上線,具體的開戶等事項還沒有公告。
不過我們可以參考交易試點機構的個人投資者開戶流程。
這里以天津碳排放權交易所開戶流程為例。
1、開立銀行賬戶
投資者需要先開立銀行賬戶,目前可以在交易所結算銀行全國任意網點辦理銀行賬戶或者銀行卡開戶手續。之前已有對應銀行卡的可以忽略這一步。(每個交易所結算銀行不一樣,比如天津交易所的是招商銀行)2、合格投資者確認個人投資者需要符合年齡在18到60周歲,金融資產不少於30萬元人民幣等條件。(每個交易所開戶資金門檻不同,有的更高,有的更低。)3、選擇交易會員交易所實行會員管理制,投資者可以自行選擇交易會員,辦理交易賬戶開戶手續。
4、聯系交易會員,提交資料
個人他偶組字和開戶需要提交:開戶申請表、風險揭示書、身份證復印件,交易所會員審核無誤後,開立交易賬戶。
5、簽署三方存管協議
投資者到交易所結算銀行簽署三方存管協議。
6、入金、下載客戶端
通過網銀或者銀行櫃台,辦理入金,在交易所網站下載客戶端後,轉賬入金即可交易。
碳交易市場建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服務綠色低碳發展,而不是為了個人投資者而建立,碳交易市場是一個有多重風險的交易市場,個人投資者必須進行充分了解之後再考慮是否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