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關聯方交易抵消分錄

關聯方交易抵消分錄

發布時間:2021-07-26 06:15:03

A. 請問合並財務報表內部交易抵消分錄怎麼做

按內部交易事項的具體內容分為內部存貨交易、內部債權債務、內部固定資產交易、內部無形資產交易等,涉及內部存貨交易時,按其銷售方向,在順銷的情況下,存在兩種抵消方法:

借:營業收入

貸:營業成本

同時將存貨中未實現內部利潤予以抵消,

借:營業成本

貸:存貨

借:營業收入

貸:營業成本;存貨

內部存貨交易在合並財務報表中的抵消處理包括三方面內容:分別是內部存貨交易未實現銷售損益抵銷的處理;存貨計提跌價准備的抵銷處理;抵銷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產生的遞延所得稅的處理 。

(1)關聯方交易抵消分錄擴展閱讀:

營業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是指企業經常性的、主要業務所產生的收入。如製造業的銷售產品、半成品和提供工業性勞務作業的收入;

商品流通企業的銷售商品收入;旅遊服務業的門票收入、客戶收入、餐飲收入等。主營業務收入在企業收入中所佔的比重較大,它對企業的經濟效益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其他業務收入,是指除上述各項主營業務收入之外的其他業務收入。包括材料銷售、外購商品銷售、廢舊物資銷售、下腳料銷售,提供勞務性作業收入,房地產開發收入,咨詢收入,擔保收入等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在企業收入中所佔的比重較小。

營業收入的實現,一般為產品或者商品已經發出,工程已經交付,服務或者勞務已經提供,價款已經收訖或者已經取得收取價款的權利。

B. 合並報表關聯交易抵消

為了規范上市公司與關聯方之間交易的會計處理,2001年財政部發布了財會[2001]64號《關聯方之間出售資產等有關會計處理問題暫行規定》。按照該文件的要求,上市公司通過向關聯方出售資產、由關聯方承擔債務、由關聯方承擔費用、受託經營資產以及收取資金佔用費等方式,獲取的超過公允價格部分的利益不得確認為當期利潤,而應作為資本公積處理。

如果上市公司與其母公司、子公司或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公司發生了此類關聯交易,在編制以上市公司為母公司或子公司的集團合並報表時,就會遇到如何抵銷這部分交易的問題。通過筆者的研究,此類交易由於會計處理的特殊性使得抵銷方法也與一般內部交易有所區別,而且對於不同關系的關聯方以及不同種類的關聯交易,抵銷方法也不盡相同。

以下分別就上市公司與母公司、兄弟公司和子公司三種關系下的兩種典型關聯交易的抵銷進行探討。(註:以下討論不提及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凈資產以及母公司投資收益與子公司凈利潤等基本抵銷分錄。)

一、上市公司與其母公司發生關聯交易,編制其母公司合並報表(略)
假設S為上市公司,P為S的母公司,持有S60%的股份。

1.關聯公司為上市公司承擔費用

例1:P代S支付廣告費1000,按照上述文件的規定,雙方應做如下會計處理:
P:借:營業外支出 1000
貸:銀行存款 1000
S:借:營業費用 1000
貸:資本公積—關聯交易差價 1000
同時,由於S資本公積增加了1000,P還應做一筆權益法核算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S 600
貸:資本公積—股權投資准備 600

編制以P為母公司的集團合並報表時,在正常抵銷了P的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收益與S的凈資產凈利潤後,仍舊沉澱於集團合並報表中的與此項關聯交易有關的項目有:

(1)營業外支出1000(來自於P);

(2)營業費用1000(來自於S);

(3)資本公積600(來自於P)。

顯然,無論這筆廣告費由誰來支付,對於整個集團而言均屬於一項銷售費用,因此第(2)項不應抵銷。第(1)項與第(3)項都是由於集團內部交易而產生的項目,應該抵銷,但兩項的數額並不一致,應該這樣抵銷。

上市公司從這筆關聯交易中獲得1000的利益,雖然不能體現在利潤表中,但還是以資本公積的形式增加了凈資產,因此上市公司的少數股東所享有的權益會按照相應比例增加。上述營業外支出與資本公積之間的差額400實際上正是這筆超額利益中被少數股東享有的部分,已經包含在了合並報表的「少數股東權益」中。因此若要將營業外支出和資本公積全部抵銷掉,就要做以下分錄:

方法一:
借:資本公積(P) 600
借:少數股東權益(S) 400
貸:營業外支出(P) 1000
還有一種方法是保留少數股東權益和一部分營業外支出,僅把資本公積全部抵銷:

方法二:
借:資本公積(P) 600
貸:營業外支出(P) 600

第一種方法將全部項目都抵銷干凈,相當於上市公司自己支付了這筆廣告費。第二種方法則沒有將交易內容完全抵銷,剩餘的影響用分錄的形式可以表示為:
借:營業外支出(P) 400
貸:少數股東權益(S) 400

按照國際會計准則的規定,內部交易所產生的利潤應全額抵銷,但並未明確指出抵銷的利潤是否應由集團股東和少數股東按比例分擔。目前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是由集團股東和少數股東按比例分攤這部分抵銷,這樣抵銷的結果相當於該筆業務未曾發生過。

而國內的做法是由集團股東全部承擔抵銷額,不抵銷少數股東損益和權益,這樣處理的結果是,在內部交易產生正利潤的情況下,抵銷後合並凈利潤較之沒有發生該筆交易反而有所減少(減少部分相當於少數股東應承擔的抵銷額)。

如果按照國際會計准則,應該採用第一種方法,將關聯交易的影響抵銷干凈。但筆者認為,站在母公司P的股東角度看,當S不是P全資子公司時,這筆廣告費由S支付還是由P代付是有區別的,由S自己支付則S的少數股東要按比例承擔一部分(400),其餘(600)由集團股東承擔;而由P代付則等於全部費用(1000)由集團股東承擔。第一種抵銷方法不能體現這種差別,也沒有客觀反映少數股東所享有的權益,因此筆者更為傾向於第二種方法。

(以下討論中只採用第二種方法。)

2.上市公司向關聯公司銷售商品

例2:S向P銷售一批產品,價格為10000,成本為8000,公允價格為9000,假設該批產品當期全部未對外銷售。雙方會計處理如下(不考慮稅項):
S:
借:銀行存款 1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9000
貸:資本公積—關聯交易差價 1000
借:主營業務成本 8000
貸:存貨 8000
P:
借:存貨 1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
借:長期股權投資—S 600
貸:資本公積—股權投資准備 600
關聯交易抵銷分錄:
借:主營業務收入(S) 9000
借:資本公積(P) 600
貸:主營業務成本(S) 8000
貸:存貨(P) 1600
按上述方法抵銷後,該筆內部存貨銷售業務對合並報表的影響體現為:
借:存貨(P) 400
貸:少數股東權益(S) 400
(如採用第一種方法,只需做相反分錄抵銷上述影響即可。)
這種影響可以理解為:S從P獲得超額利益的40%被S的少數股東享有,因而此筆集團內部存貨轉移使得存貨成本上升了400.

二、上市公司與其子公司發生關聯交易,編制上市公司的合並報表(略)
假設P為上市公司,S為P的子公司,P持有S 60%股份。

1.子公司代母公司承擔費用

例3:S代P支付廣告費1000,雙方應做如下會計處理:
S:
借:營業外支出 1000
貸:銀行存款 1000
P:
借:營業費用 1000
貸:資本公積—關聯交易差價 1000
在編制P的合並報表時,應作如下抵銷:
借:資本公積(P) 1000
貸:營業外支出(P) 1000
按上述方法抵銷後,這筆關聯交易對合並報表的的影響體現為:
借:少數股東權益(S) 400
貸:少數股東損益 (S) 400
(如採用第一種方法,只需做相反分錄抵銷上述影響即可。)

這種影響可以理解為:由於非全資子公司代母公司承擔費用,使得該子公司的少數股東權益和損益減少。

2.母公司向子公司銷售商品

例4:P向S銷售一批產品,價格為10000,成本為8000,公允價格為9000,假設該批產品當期全部未對外銷售。雙方會計處理如下(不考慮稅項):
P:
借:銀行存款 1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9000
貸:資本公積—關聯交易差價 1000
借:主營業務成本 8000
貸:存貨 8000
S:
借:存貨 1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
在編制P的合並報表時,應作如下抵銷:
借:主營業務收入(P) 9000
借:資本公積(P) 1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P) 8000
貸:存貨(S) 2000

按上述方法抵銷後,由於該批存貨未實現對外銷售,該筆關聯交易對當期合並報表不存在影響,但會影響到對外銷售期間的少數股東權益及損益。

三、上市公司與其母公司控制的其他公司之間發生關聯交易,編制集團的合並報表(略)
假設S1、S2同為P的子公司,其中S2為上市公司,P持有S1 60%的股份,持有S2 70%的股份。

1.兄弟公司為上市公司承擔費用
例5:S1代S2支付廣告費1000,雙方應做如下會計處理:
S1:
借:營業外支出 1000
貸:銀行存款 1000
S2:
借:營業費用 1000
貸:資本公積—關聯交易差價 1000
同時,P對S2權益法核算應做以下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S2 700
貸:資本公積—股權投資准備 700
在編制P的合並報表時,應作如下抵銷:
借:資本公積(P) 700
貸:營業外支出(S1) 700
按上述方法抵銷後,該筆關聯交易對合並報表的的影響體現為:
借:營業外支出(S1) 300
借:少數股東權益(S1) 400
貸:少數股東權益(S2) 300
貸:少數股東損益(S1) 400
(如採用第一種方法,只需做相反分錄抵銷上述影響即可。)

這種影響可以理解為由於P對S1、S2持股比例不同,相應地S1、S2少數股東所享有的權益比例也不同,因此站在集團母公司角度看,S1代為支付這筆費用與S2自己支付相比,少數股東所承擔的數額並不相同,因此對母公司股東的影響也有區別。本例中利益由持股比例低的子公司流向持股比例高的子公司,使得合並報表的凈利潤和凈資產增加了100.

2.上市公司向兄弟公司銷售商品

例6:S2向S1銷售一批產品,價格為10000,成本為8000,公允價格為9000,假設該批產品當期全部未對外銷售。雙方會計處理如下(不考慮稅項):
S2:
借:銀行存款 1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9000
貸: 資本公積—關聯交易差價 1000
借:主營業務成本 8000
貸:存貨 8000
S1:
借:存貨 1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
同時,P對S2權益法核算應做以下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S2 700
貸:資本公積—股權投資准備 700
在編制P的合並報表時,應作如下抵銷:
借:主營業務收入 (S2) 9000
借:資本公積(P) 700
貸:主營業務成本(S2) 8000
存貨(S1) 1700
按上述方法抵銷後,該筆內部存貨銷售業務對合並報表的影響體現為:
借:存貨(S1) 300
貸:少數股東權益(S2) 300
(如採用第一種方法,只需做相反分錄抵銷上述影響即可。)

這種影響可以理解為:S2從S1獲得的關聯交易利益的30%被S2的集團外股東享有,因而此筆集團內部存貨轉移使得存貨成本上升了300.

拓展資料:

合並報表(Consolidation of Accounting statement) :是指由母公司編制的包括所有控股子公司會計報表的有關數據的報表。該報表可向報表使用者提供公司集團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也可以說,是以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組成會計主體,以控股公司和其子公司單獨編制的個別財務報表為基礎,由控股公司編制的反映抵消集團內部往來賬項後的集團合並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財務報表, 合並報表包括合並資產負債表、合並損益表、合並現金流量表或合並財務狀況變動表等。

編制合並會計報表的合並理論一般有三種理論可供遵循,即母公司理論、實體理論和當代理論;有兩種方法可供選擇,即購買法和權益結合法。實務中多採用經修正的當代理論。

隨著少數股權在許多國家的普遍存在,相繼帶來在合並會計報表中對少數股權的處理問題,從而引起對合並范圍及相關問題的不同理解,進而形成三種合並理論。

第一,母公司理論。按照母公司理論,在企業集團內的股東只包括母公司的股東,將子公司少數股東排除在外,看作是公司集團主體的外界債權人,以這個會計主體編制的合並資產負債表中的股東權益和合並損益表中的凈利潤僅指母公司擁有和所得部分,把合並會計報表看作是母公司會計報表的延伸和擴展。

第二,實體理論。按照實體理論,在企業集團內把所有的股東同等看待,不論是多數股東還是少數股東均作為該集團內的股東,並不過分強調控股公司股東的權益。採用這種理論編制的合並會計報表,能滿足企業集團內整個生產經營活動中管理的需求。

第三,當代理論實際上是母公司理論與實體理論的混合,美國公認會計原則採納了當代理論,所以它在美國實務中被廣泛運用。

由於當代理論吸收了母公司理論和實體理論的一部分內容,缺乏內在一致性。它雖然避免了母公司理論在會計概念運用上的矛盾,但在合並凈資產的計價上,仍然存在計價不一致的問題。



C. 審計中那些是合並關聯方(即要做抵消分錄的),那些是非合並關聯方

除下面所述的以外,都是非合並關聯方。

母公司在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應當將其所控制的境內外所有子公司納入合並會計報表的合並范圍。
1.母公司擁有其過半數以上(不包括半數)權益性資本的被投資企業,包括:
A.直接擁有其過半數以上權益性資本的被投資企業;
B.間接擁有其過半數以上權益性資本的被投資企業;
C.直接和間接方式擁有其過半數以上權益資本的被投資企業。
間接擁有過半數以上權益性資本是指通過子公司而對子公司的子公司擁有其過半數以上權益性資本。
直接和間接方式擁有其過半數以上權益性資本是指母公司雖然只擁有其半數以 下的權益性資本,但通過與子公司合計擁有其過半數以上的權益性資本。
2.其他被母公司所控制的被投資企業。母公司對於被投資企業雖然不持有其 過半數以上的權益性資本,但母公司與被投資企業之間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將 該被投資企業作為母公司的子公司,納入合並會計報表的合並范圍:
(1)通過與該被投資公司的其他投資者之間的協議,持有該被投資公司半數 以上表決權;
(2)根據章程或協議,有權控制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
(3)有權任免董事會等類似權力機構的多數成員;
(4)在董事會或類似權力機構會議上有半數以上投票權。
3.在母公司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下列子公司可以不包括在合並會計報表的 合並范圍之內:
(1)已關停並轉的子公司;
(2)按照破產程序,已宣告被清理整頓的子公司;
(3)已宣告破產的子公司;
(4)准備近期售出而短期持有其半數以上的權益性資本的子公司;
(5)非持續經營的所有者權益為負數的子公司;
(6)受所在國外匯管制及其他管制,資金調度受到限制的境外子公司。

D. 合並報表中如何抵消內部交易

合並報表中抵消內部交易分以下幾種情況:

1、內部交易的購買方當期全部實現對外銷售,此時梳理清楚合並前母公司與子公司發生內部交易時的業務處理,分析母公司、子公司第二筆分錄業務屬於對外交易,不能抵銷。所以,合並之後只能將內部銷售收入和內部銷售成本予以抵銷。

2、內部交易的購買方當期全部未實現對外銷售,此時首先梳理合並前母子公司的交易,然後用整個集團視角分析,實際上只是商品存放地點發生變動,並沒有真正實現對企業集團外的銷售。

因此,合並時應當將銷售企業已經確認的內部銷售收入和內部銷售成本予以抵銷。同時,購買企業的個別資產負債表中存貨的價值包含銷售企業實現的銷售毛利即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也應予以抵銷。

3、內部交易的購買方當期部分實現對外銷售部分未實現銷售形成期末存貨,此時:

(1)對於實現銷售部分按照上述第一種情況處理,而未實現銷售部分按照上述第二種情況處理。

(2)按照上述第二種情況處理。即首先找出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再找出當期銷售收入,其差額就是銷售成本。抵銷分錄歸納為:借記「主營業務收入」(內部銷售收入,是當期的收入),貸記「存貨」(期末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主營業務成本」(兩者差額是銷售成本)。

(4)關聯方交易抵消分錄擴展閱讀

內部交易核算應該注意的問題:

1、定義區分。

必須注意的是,內部交易僅僅是發生在一個機構單位內的經濟活動。至於在一個機構部門或一個國家內,發生在機構單位或機構部門之間的經濟活動不能稱為內部交易,前者是通常所認為的一般性交易,後者是不同部門之間的交易。

2、虛擬交易。

從某種角度來看,內部交易是一種「有實無名」的交易,即確實存在這種經濟活動,但未發生在機構單位之間。

盡管內部交易只涉及到一個機構單位,但該單位往往具有兩種身份,如生產者與消費者(自產自用)、生產者與投資者(自製設備)、所有者與使用者(固定資本消耗)等,這意味著可將單主體的內部交易轉化為發生在雙重身份之間的一般性「交易」,並在此基礎上確認和記錄流量。

3、范圍確定。

在現實生活中,單位內部的經濟活動種類繁多,且經常發生。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內部交易沒有納入核算范圍,這些交易大都發生在住戶部門。

E. 審計時,我們要進行合並報表的編制,首先要統計關聯交易然後編制抵消分錄,請問關聯交易是如何統計

選:a、不登記賬簿,直接在工作底稿中編制
為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所編制的抵消分錄(a、不登記賬簿,直接在工作底稿中編制
)。

F. 把商品銷售給關聯單位,關聯單位將其用於在建工程,合並報表時需要抵銷嗎如需要,則該如何做分錄

需要合並抵銷內部關聯方交易形成的利潤對於在建工程的影響

借:營業收入
貸:營業成本
在建工程

G. 請教如何合並利潤表,母子公司之間有相互交易,如何抵消如何檢查合並的利潤表是正確的

【企業會計准則第36號----關聯方披露】分類中將要抵消的項目解釋得比較清楚,我摘錄一下。要做的抵消主要有:債權債務抵消、內部長期資產購銷業務抵消、內部存貨購銷業務抵消、基於投資關系的抵消。
企業合並中的報表合並幾句話講不清楚,你也會雲里霧里。有需要的話我把關於企業合並的課件發給你。。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關聯方及其交易的信息披露,根據《企業會計
准則——基本准則》,制定本准則。
第二條 企業財務報表中應當披露所有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
相關信息。對外提供合並財務報表的,對於已經包括在合並范圍內各
企業之間的交易不予披露,但應當披露與合並范圍外各關聯方的關系
及其交易。
第二章 關聯方
第三條 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對另一方施加重大影響,
以及兩方或兩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構成關
聯方。
控制,是指有權決定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並能據以從該
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約定對某項經濟活動所共有的控制,僅
在與該項經濟活動相關的重要財務和經營決策需要分享控制權的投
資方一致同意時存在。
2
重大影響,是指對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有參與決策的權
力,但並不能夠控制或者與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這些政策的制定。
第四條 下列各方構成企業的關聯方:
(一)該企業的母公司。
(二)該企業的子公司。
(三)與該企業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企業。
(四)對該企業實施共同控制的投資方。
(五)對該企業施加重大影響的投資方。
(六)該企業的合營企業。
(七)該企業的聯營企業。
(八)該企業的主要投資者個人及與其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主
要投資者個人,是指能夠控制、共同控制一個企業或者對一個企業施
加重大影響的個人投資者。
(九)該企業或其母公司的關鍵管理人員及與其關系密切的家庭
成員。關鍵管理人員,是指有權力並負責計劃、指揮和控制企業活動
的人員。與主要投資者個人或關鍵管理人員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是
指在處理與企業的交易時可能影響該個人或受該個人影響的家庭成員。
(十)該企業主要投資者個人、關鍵管理人員或與其關系密切的
家庭成員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的其他企業。
第五條 僅與企業存在下列關系的各方,不構成企業的關聯方:
(一)與該企業發生日常往來的資金提供者、公用事業部門、政
府部門和機構。
(二)與該企業發生大量交易而存在經濟依存關系的單個客戶、
3
供應商、特許商、經銷商或代理商。
(三)與該企業共同控制合營企業的合營者。
第六條 僅僅同受國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關聯方關系的企業,不
構成關聯方。
第三章 關聯方交易
第七條 關聯方交易,是指關聯方之間轉移資源、勞務或義務的
行為,而不論是否收取價款。
第八條 關聯方交易的類型通常包括下列各項:
(一)購買或銷售商品。
(二)購買或銷售商品以外的其他資產。
(三)提供或接受勞務。
(四)擔保。
(五)提供資金(貸款或股權投資)。
(六)租賃。
(七)代理。
(八)研究與開發項目的轉移。
(九)許可協議。
(十)代表企業或由企業代表另一方進行債務結算。
(十一)關鍵管理人員薪酬。
第四章 披露
4
第九條 企業無論是否發生關聯方交易,均應當在附註中披露與
母公司和子公司有關的下列信息:
(一)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名稱。
母公司不是該企業最終控制方的,還應當披露最終控制方名稱。
母公司和最終控制方均不對外提供財務報表的,還應當披露母公
司之上與其最相近的對外提供財務報表的母公司名稱。
(二)母公司和子公司的業務性質、注冊地、注冊資本(或實收
資本、股本)及其變化。
(三)母公司對該企業或者該企業對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和表決權
比例。
第十條 企業與關聯方發生關聯方交易的,應當在附註中披露該
關聯方關系的性質、交易類型及交易要素。交易要素至少應當包括:
(一)交易的金額。
(二)未結算項目的金額、條款和條件,以及有關提供或取得擔
保的信息。
(三)未結算應收項目的壞賬准備金額。
(四)定價政策。
第十一條 關聯方交易應當分別關聯方以及交易類型予以披露。
類型相似的關聯方交易,在不影響財務報表閱讀者正確理解關聯方交
易對財務報表影響的情況下,可以合並披露。
第十二條 企業只有在提供確鑿證據的情況下,才能披露關聯方
交易是公平交易。

H. 關聯交易的一方計入資產一方計入收入如何做合並分錄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1. 乙方出售無形資產,甲方做費用是不可能的,甲方只能做無形資產。

    這種情況在cpa和中級教材中已經詳細說明了。

  2. 乙方提供技術服務並開技術服務發票,甲方計入費用,這種情況比較簡單,直接:

    乙方

    借:銀行存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等

    甲方:

    借:研發支出等

    貸:銀行存款等

    然後轉入管理費用

    抵銷:

    借:主營業務收入(乙公司收入)

    貸:主營業務成本(乙公司成本)

    管理費用(收入和成本的差額)

    抵銷以後,合並報表中發生的管理費用與乙公司提供服務所確認的成本一致。

  3. 乙方提供技術服務並開技術服務發票,甲方計入無形資產:

    乙方

    借:銀行存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等

    甲方:

    借:研發支出等

    貸:銀行存款等

    然後轉入無形資產

    抵銷:

    借:主營業務收入(乙公司收入)

    貸:主營業務成本(乙公司成本)

    無形資產(收入和成本的差額)

    抵銷以後,後續無形資產攤銷時,與第一種類似。

I. 在合並報表編制抵消分錄的過程中,內部交易損益未實現會不會導致遞延所得稅產生

企業在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因抵銷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導致合並資產負債表中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在納入合並范圍的企業按照適用稅法規定確定的計稅基礎之間產生暫時性差異的,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中應當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同時調整合並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但與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及企業合並相關的遞延所得稅除外。

企業在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按照合並報表的編制原則,應將納入合並范圍的企業之間發生的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予以抵銷。

因此,對於所涉及的資產負債項目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中列示的價值與其在所屬的企業個別資產負債表中的價值會不同,並進而可能產生與有關資產、負債所屬個別納稅主體計稅基礎的不同,從合並財務報表作為一個完整經濟主體的角度,應當確認該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

(9)關聯方交易抵消分錄擴展閱讀

2014年修訂的《企業會計准則第33號――合並財務報表》第三十條規定:因抵銷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導致合並資產負債表中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所屬納稅主體的計稅基礎之間產生暫時性差異,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中應當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同時調整合並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但與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及企業合並相關的遞延所得稅除外。

平流交易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全資子公司向子公司出售資產;一種是非全資子公司向子公司出售資產。前者的抵銷分錄與順流交易相同,後者的抵銷分錄與非全資子公司逆流交易類似,要考慮少數股東損益的分配,關鍵是要弄清母公司對內部交易出售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

在企業集團內部交易中,順流交易、逆流交易和平流交易所發生的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抵銷時不同之處在於是否考慮少數股東損益的分配和分配比例問題,實質上依據是否考慮少數股東損益金額的確定。

J. 合並報表的內部交易抵消處理

上年利潤已結轉,所以上年損益調整會在未分配利潤中調整。內部存貨交易只要清楚為什麼這樣作分錄就能看明白:子公司對外出售的部分,營業成本是以內部交易價格確認的,但在合並報表層面應當以內部交易中售出方(即順流交易的母公司或逆流交易的子公司)的賬面確認。以順流交易為例,因為存貨對外售出了,內部交易確認的這部分營業收入和子公司對外售出的營業成本剛好抵消,如果這筆對外交易是上年發生的,因為本年不必沖回上年的營收和營業成本,只需要調減上年的所有者權益項目,所以這項剛好抵消的損益對所有者權益項目影響為0,本年不作處理。當然,如果以前年度內部交易存貨仍然存在未對外售出的部分,此時的營業成本其實只是一個用於核算的中間科目,如果本年這部分存貨仍然未售出,這里的營業成本會被完全抵消掉,最終結果就是調整所有者權益項目金額和存貨金額。如果本期對外售出了一部分,那這里的營業成本最終會存在一個差額,這個金額其實是以前年度沖回的內部交易未實現損益(在本期已經通過未分配利潤進行了沖回)本期實現部分。只要你能始終區分在合並報表層面存貨應當列示金額,對外售出存貨在合並報表層面應當確認的營業成本,在個別報表基礎上進行調整就可以了。

閱讀全文

與關聯方交易抵消分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超贏主力資金流向指標 瀏覽:705
青島港上市交易 瀏覽:530
稀貴金屬紅 瀏覽:330
福建恆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721
陸新貴股票 瀏覽:199
果殼金融信息服務怎麼樣 瀏覽:532
香港雲海信電子集團 瀏覽:990
2019房地產經營杠桿 瀏覽:714
水壺行業融資商業計劃書 瀏覽:423
apifx外匯平台 瀏覽:888
銀行對理財產品賠付嗎 瀏覽:344
股票資金杠桿厶楊方配資 瀏覽:215
中圉銀行外匯排 瀏覽:254
電腦開機後有個小杠桿 瀏覽:867
2015年法國匯率是多少錢 瀏覽:850
金融控股集團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13
湖南省外匯管理 瀏覽:177
企業的外部融資需求的正確估計為 瀏覽:167
杠桿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瀏覽:709
黃金外匯長線投資杠桿 瀏覽: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