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安數碼城哪裡有建設銀行
泰然支行 車公廟工業區第三小區304棟首層 天安數碼城A座對面,勁松大廈東面
Ⅱ 天安數碼城集團的天安數碼城管理水平
天安數碼城(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0年,由香港天安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和深業泰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以綜合開發和運營國家科技部認定的首批國家級民營科技園深圳天安數碼城而著稱。集團核心業務為城市產業綜合體的開發和運營。至2010年,集團業務以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和成渝經濟圈為重點,並積極拓展其他經濟較為發達的大中型城市。先後在深圳、廣州、佛山、東莞、常州、江陰、重慶、天津、北京、哈爾濱等10個城市開發運營11個城市產業綜合體項目,開發運營面積達800萬平方米,並相繼成為當地產業發展和城市價值提升的重要引擎之一。
在強調自主創新的今天,它更成為促進城市產業經濟發展、創新文化弘揚、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價值提升的主要內源性力量之一。
希望園區進一步搞好服務,推動更多的創新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走上發展的快車道。--胡錦濤 中共中央總書記
天安數碼城模式已被普遍認為是一個城市解決中小企業集聚發展的最佳方案。--黃興國 天津市委副書記、市長
天安數碼城模式最大的創新在於創造出科技產業園區市場化運營的體制、體系 、機制、制度。--仇和 雲南省委副書記
Ⅲ 天安數碼城的房地產
作為上世紀九十年代第一批涉足工業園開發的企業之一,天安數碼城集團不但在業界積累了良好的口碑,也摸索出了自己獨特的產業地產經營模式。而在借力「換標」展開新一輪全國布局的同時,天安數碼城(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戴宏亮反復向記者強調的是,產業地產的核心是要解決如何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問題。不論是提出「城市產業綜合體」概念,還是不斷為入園中小企業搭建投融資平台,天安數碼城正在以實踐兌現「國家、榮譽、責任、激情、創新」的企業理念,實現「引領區域產業升級和價值提升」的發展願景。
記者:「產業地產「是一個新概念,不同地產公司對此的解讀都不盡相同,作為業界的代表性企業,天安數碼城集團如何解讀「產業地產「這一概念?天安數碼城做產業地產的路徑選擇和模式演變又是怎樣的?
戴宏亮:經過二十二年的摸索與實踐,我們深刻領會了城市化發展過程中最核心的一個理念,即「產業構築城市未來」。一個城市的發展,僅有鐵路、公路、基礎設施投入,或者僅有房地產的住宅和商業開發,是遠遠不夠的。為了防止城市產業空心化,必須要有產業實體支撐,這是城市經濟結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城市可持續發展、惠益百姓和造就社會實質繁榮最有實際推動力的中堅力量。
天安數碼城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始自1990年,立足於傳統的工業園區開發。第二個階段是1995年-2000年,數碼和商貿的概念開始傳入國內,傳統的廠房轉型為工貿大廈,開啟工貿園階段。第三個階段是2000年-2009年,類似於現在最常見的科技園、軟體園,通稱為科技產業園。
第四個階段,針對我們的產品形態和服務功能,我們在全國第一個提出「城市產業綜合體」的概念,它最大的特點在於打造以企業為核心的產業生態環境。通過引導人才、資本、技術、信息、市場、商務、政策等要素的聚集,在企業空間聚集中形成上中下游完善產業鏈,建立產業配套服務體系,通過產業鏈間的互動發展,最終形成產業集群的聚變,建立強大的內生機制,成為新產業和新業態的發源地。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後工業時代的到來,「城市產業綜合體」的概念比較貼切的反應我們產品的特徵。
商業模式的發展,反映了國家的宏觀經濟大背景的變化。實際上現在地產市場也到了細分市場的階段。我們所專注的產業地產,區別於以萬科為代表的住宅地產、以萬達為代表的商業地產和以華僑城為代表的旅遊地產,是因為我們始終把產業放在第一位,以構建產業經濟服務聚集平台為推動力,在以都市經濟圈為紐帶的城市發展建設中做出自己的獨特貢獻。產業地產相對於其他地產模式來講,投資額高,回報期長,所以其他地產公司不願意做,但這些事情正是我們的強項,也是中央鼓勵的、地方政府歡迎的。
產業地產的核心是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產業發展如何與城市發展互動融合,即要解決好工業化與城市化的聯系。二是如何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而中央宏觀調控的目的也是希望地產能夠跟產業實現融合和對接。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產業地產會有一個大發展的歷史機遇。
記者:要幫助成長型中小企業進行發展,首要矛盾就是要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天安數碼城有沒有幫助園區內中小企業進行融資的平台?
戴宏亮:現在國家對於中小企業融資的扶持力度還很不夠,所以我們在園區建設和運營過程中,著力建設針對入園企業的投融資服務平台。
首先,我們有戰略合作的創投公司,並新成立了全資下屬的創新基金,針對園區企業,以物業租金和現金的形式,聯合政府和其他基金,進行股權投資。在入園之前,通過我們的評估之後,就可以得到創投公司的扶持。我們只做創業期和成長期的風投和天使基金,而且也會有自己的選擇標准,處於成長性行業、有發展潛力,管理團隊也值得信任的公司,我們會優先給予扶持。
這其實也是我們物業的資本化過程。
第二,我們有關聯的小額貸款公司,與我們一起在全國各個城市攜手拓展,這也彌補了企業短期的現金不足。
第三就是銀行、擔保等融資體系。我們現在基本上與所有的國有銀行、商業銀行包括外資銀行都有合作。以天安數碼城為橋梁,再加上擔保等公司,可以針對園區成長性企業,做一些一般情況下銀行不願意做的貸款融資服務和產品創新。
記者:這種物業資本化在天安數碼城的盈利模式中是否佔有很大的權重?
戴宏亮:產業地產的盈利模式區別於傳統的住宅地產,實際上是三個方面投資回報的組合。
首先,銷售必須保持一個重要比例。如果沒有充足的銷售額,就難以支撐規模化的開發建設。住宅產品、部分的商業產品會直接銷售,這與傳統地產區別不大,只是我們的產品類型更為豐富,並且面對的客戶主要是企業。總部樓、產業大廈、研發大廈等產品,也會部分直接銷售。
其次,我們會自己持有部分物業經營,賺取租金,並在未來物業升值之後取得收益。
第三部分就是用各種方式將持有的物業資本化。
記者:為什麼天安數碼城要換標?換標後是否意味著將開展新一輪的布局?
戴宏亮:天安數碼城已在全國13個城市擁有14個園區項目,形成「兩洲兩圈」的戰略發展布局,版圖覆蓋環渤海經濟圈、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西南經濟圈四個活躍經濟圈。
基於對宏觀經濟趨勢的深刻理解,以及對目標客戶群需求的准確把握,我們打造了三條不同功能的產品線:城市型科技園、生態型科技園和創意產業園,每個園區都有各自針對的客戶群體。多元的業態確保了入駐企業不同需求的創新環境,並在行業內樹立了無可比擬的領先地位。
然而,在追求規模擴張的同時,我們逐漸意識到集團先前的品牌形象如今已經無法支撐集團的快速發展。首先是因為缺乏能夠獨自擁有的視覺識別資產;其次是原有的標識形象無法繼續承載天安數碼城集團新的使命和責任,無法適應社會價值觀的變遷。因此,我們迫切需要一個新的轉折點,經過反復討論和慎重考慮,我們決定更換標識,使其更能符合天安數碼城新的戰略發展需求,以適應未來快速的發展和擴張。此外,通過本次換標,可以建立統一的品牌系統和品牌規范,彌補以前品牌缺乏系統性和一致性的問題。
這次換標是天安數碼城集團品牌形象蛻變和傳播的一個新起點,也意味著天安數碼城發力全國,將品牌做大做強。未來,天安數碼城將以全新的發展理念,更加註重服務我們的核心客戶---成長性企業,積極謀求中小成長性企業的創新發展道路,成為最具創造力的成長性企業的最佳合作夥伴,從戰略角度實現企業的真正轉型。
轉型後的天安數碼城,將通過設立創新基金,成立全國第一家產業升級體驗中心以及巡迴舉辦成長性企業論壇等一系列的舉措,把創新理念融入園區建設中,以服務創新帶動企業創新,致力將天安數碼城打造成企業創新與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理想平台。
Ⅳ 天安數碼城集團的集團項目
廣東番禺節能科技園位於廣州市番禺區,是一座生態、創意、科技相融合的生態型科技園。園區佔地50萬平米,規劃建築面積80萬平米,集中發展生物科技、新材料和新能源、循環經濟、以及設計、動漫為主的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園區分為總部發展中心、創業中心、研發中心、培訓中心、服務中心、白領公寓等功能組團,國家網路游戲動漫產業基地、國家幹細胞生物實驗室落戶於此。園區已成為番禺區自主創新和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的窗口,也成為促進番禺區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增強區域科技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主要力量之一。
重慶天安數碼城
天安數碼城位於重慶主城區之一的大渡口區。縱觀這幾年重慶主城的發展,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市區建設,江北區、渝中區一直占據這主城區前列,而大渡口區一直被忽略。但去年,隨著重鋼的搬遷,大渡口區的經濟也迎來了春天。 位於廣佛圈的黃金節點——桂城,園區佔地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規劃建設六棟科技產業大廈,總投資達10億元。園區於2006年12月動工興建,是南海區首個大規模、高起點科技地產項目,由天安數碼城(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佛山市天安數碼城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預計2012年建成後園區可容納800多家優質企業和提供逾萬名高素質人才工作崗位,年產值將超過60億元。園區逐步形成以文化創意、低碳經濟、現代服務、科技創新、工業自動化、IT產業為核心的6大產業集群為代表的四大主導產業集群。 天安數碼城模式是市場化運作的科技產業集群建設、運營機制。主要服務於中小民營科技企業,為他們創造適宜的營商環境與創新氛圍,通過聚集效應形成核心產業競爭力與創新能力。園區通過有甄別的引入具有成長活力的創新型企業,培育並完善支持創新體系的內外部環境,給予符合條件入園企業《天安南海數碼新城招商優惠措施》,以「矽谷」效應推動企業的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