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一個古國號稱黃金國,有無數財寶,但亡國後寶藏神秘消失,至今成迷
這個國家是位於南美的印加帝國,在帝國被殖民者統治之前,印加王室就把這批黃金轉移,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成為了一個謎團。
古代歷史中任何一個王朝都掌握著大量的財富。在我們的印象中,古埃及是一個神秘又富裕的王朝。據報道,即使到了現代也無法確切的估計古埃及王朝所擁有了財富數量。而今天要說的是一個比古埃及更神秘富有的國家,南美大陸上的印加帝國。
印加帝國也被稱為黃金國,是南美洲著名的古代王朝,其帝國的位置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相傳,印加帝國的人是從亞洲大陸遷移過去的。隨後,印加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了獨特的文明。例如,現在我們廣泛食用的紅薯、玉米,以及煙草等作物都屬於印加文明的產物。
弗朗西斯科控制了印加帝國之後,便四處尋找他渴望已久的黃金。可惜他什麼也沒有找到,這批黃金就像憑空消失了一樣。後來有傳說稱,印加帝國的皇室,在帝國破滅之前把黃金密轉移,因此這批黃金就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至今也沒有被發現,成為了一個歷史遺留的謎團。
2. 黃金國是怎麼回事
驢子愛草料,人們愛黃金。當人類文明經過千萬年的發展,商品的生產和交換成為最基本的生產生活方式後,作為價值標準的貨幣——黃金便成了資本主義發展初期人們所最渴望的東西。在黃金的召喚下,殖民者在世界上每一片古老而寧靜的土地上都留下了罪惡的足跡,當然他們也沒有放過亞馬孫流域熱帶叢林中的人間天國——印加帝國。
印加黃金天國
13世紀時,南美大陸的蓋丘人強盛起來,他們戰勝了宿敵昌蓋人,建立了地跨整個亞馬孫平原的大帝國——塔萬廷蘇龍帝國,從傳說中的開創者曼可喀巴科到1553年死於西班牙人之手的最後一任帝王阿塔瓦爾帕,共傳14世。他們創造了輝煌顯赫的印加文明,成為南美大陸文明的兩大源頭之一。帝國不斷進行擴張,最終形成了包括沿海沙漠帶、安第斯山峽帶、亞馬遜雨林帶、玻利維亞高原帶等四大部分組成的當時美洲最大的帝國,控制人口約1200萬,首都設於庫斯科(在今秘魯南部),而生活在首都地區的人被稱為印加人,通用印第安語。
為了有效地統治龐大的帝國,印加人創立了嚴密的統治機構和宗教信仰系統。但因疆域的遼闊和交通的限制,整個國家還是處於比較渙散的狀態,在一些天高皇帝遠的地方,軍事上的征服只使他們被迫對印加王俯首稱臣,並沒有具體的統一的管理措施。印加人實行一種國內殖民的制度,把一些本族或忠於帝國的部族遷徙到新征服的地區,對當地人民實行統治和同化,但是這種做法的經濟效果比政治效果更明顯一些。印第安人藉此開辟了新的土地、礦山和其他資源,而安第斯山脈的開發也正是在這時候。
維系印加帝國的更好方式是宗教信仰。他們對太陽神的崇拜是一個古老的傳統,也是古代農耕文明的一個體現。因為太陽對於地球和人類的意義是至關重要的,萬物的滋長、人類的繁衍都離不開太陽的恩賜,所以在幾乎所有的古代文明中都能發現崇拜太陽神的痕跡,無論是在美洲還是非洲,或者歐洲。印加人很早就發現和開始使用黃金,他們認為金子是太陽神的象徵,大多用其來塑造太陽神的金身和宮殿,而不僅是進行商品交換的中介和工具。黃金是財富和權位的象徵,是神聖的和純潔的。他們用黃金裝飾神廟和宮殿,製作生活用品和一些奢侈品,但是從來沒有引起爭奪和屠殺。據不完全統計,印加人自形成以來到帝國滅亡為止所積蓄的黃金超過埃及所有法老的財富。當西方人自命為文明人而將古老的印第安土著稱為野蠻人的時候,野蠻人還不知道為了黃金的爭戰是多麼血腥和殘酷,一切都沉浸在神聖、和平的光輝之中。
文明與野蠻
自從500年前西班牙的一個探險家第一次發現了亞馬孫河,人們便開始對這片古老而神秘的流域充滿了幻想。他們的冒險精神和對財富的渴望鼓勵著他們一次又一次來到這片原始的叢林,但天造地設的屏障卻一次又一次地保護了叢林中那些淳樸而善良的人們。1511年,當另一位探險家巴爾沃亞在叢林邊緣處的一個原始部落里看到遍地金光閃閃的器具時,簡直目瞪口呆;看到那裡的人「揮金如土」地生活,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敦厚而善良的老酋長在弄明白了他的來意後,告訴他在叢林的深處有更多的金子,那裡的人們吃飯喝水用的器具都是金子製成。但是他不明白為什麼這個東西能讓這個營養不良、皮膚蒼白的人如此痴迷,竟然不顧生命的危險,千里迢迢、背井離鄉地來搜尋。他也不知道這些在他們看來普通平常的東西將會給他們帶來什麼樣的災難。巴爾沃亞的腳步在毒蛇猛獸、食人部落的阻擋下停住了,叢林中的危機和恐懼使西班牙人在20年裡沒敢輕舉妄動。但是,機會終於還是來了。
由於王位繼承製度的不健全,印加帝國經常在王位繼承問題上發生糾紛。在倒數第二代國王瓦納·卡佩死後,國家甚至因此發生了嚴重的分裂。他的長子瓦斯卡在都城庫斯科宣布即位,但是一直與父親在北方生活的阿塔瓦爾帕卻詐稱父親在死時將國家分成兩份,分別交給他們兄弟二人統治。於是他在北部城市基多建立了一個新的首都,由此引發了兄弟二人之間連續數年的混戰,帝國瀕於瓦解的邊緣。雖然阿塔瓦爾帕在戰爭的最後僥幸取得了勝利,但他萬萬沒有料到,就在他前往舊都接收整個帝國的統治權時,他碰上了來自西班牙的征服者弗朗西斯科·皮薩羅。
皮薩羅早就聽到了印加黃金國的傳說,在黃金魔咒的驅使下,他蠢蠢欲動。1531年,他徵得西班牙國王的同意,帶領著一支不到200人但卻全副武裝的隊伍來到了南美大陸。1532年,在征服阿茲特克人後,他探聽到了印加人正在進行內戰的消息,他喜不自禁,以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一邊向西班牙國王請求增援,一邊急不可待地帶著他的隊伍向印加首都庫斯科進軍了。他們來到離庫斯科不遠的一座小城卡沙馬爾卡駐下,並請求會見阿塔瓦爾帕。與世隔絕的印加人根本想不到這幫外來客的險惡用心,阿塔瓦爾帕高興地答應了皮薩羅的請求,決定於第二天在卡沙馬爾卡城的中央廣場與皮薩羅進行會晤。他雖然剛剛在王位之爭中打敗了自己的兄長,但是對皮薩羅卻毫無戒心。當他率領著自己的臣民和軍隊耀武揚威地來到卡沙馬爾卡城時,他那金燦燦的皇冠和權杖已經不能證明他那高不可攀的地位了。預先埋伏好的西班牙人在皮薩羅一聲令下,蜂擁而出,火槍大炮一起發射,印加國王還沒有弄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他的隊伍早巳被打散,而他自己也早已被五花大綁地帶到了皮薩羅面前。他憤怒地大罵,但是已經無法挽回他血戰五年才爭得的王位和傳承數百年的帝國基業了。
狡詐的皮薩羅囚禁了國王,並且威脅說,如果他不能讓印加人在規定的時間內用黃金填滿關押他的房子,他便沒有活命的機會。也許是阿塔瓦爾帕怕死,也許是他沒有意識到這種黃澄澄的金屬對於這幫侵略者的意義,他命令他的人民按照西班牙人說的話去做。印加人果然在規定的時間里送來了約6萬噸黃金和12萬噸白銀,滿足了皮薩羅貪婪的慾望,但卻最終沒能救得他們敬愛的國王一命。背信棄義的皮薩羅恐怕國王在返回後組織力量反擊,便卑鄙地絞死了他。隨後的1533年,他們在援軍到達後瘋狂地進攻庫斯科城,佔領了它並把它洗劫一空,印加人上千年的燦爛文明,便在自詡為文明人的炮火中從此銷聲匿跡。
寶藏不知去向
據皮薩羅的一個兄弟佩德洛·皮薩羅描述,當他們攻入庫斯科城時,並沒有找到如他們所期望的那麼多金銀財寶,盡管也搜刮到了很多,但更多更好的珍寶還是讓印加人掩藏起來或者帶走了。他們探知附近有一個秘密洞穴,是阿塔瓦爾帕的兄長瓦斯卡藏寶的地方,但是他們沒有找到。他又聽說印加人的祭司負責了藏寶的過程,祭司命令人們一撥一撥地交替去將寶藏藏到隱秘的地方,最後一批最忠誠的人在藏寶之後集體跳下懸崖,而祭司也隨後不知去向。
盡管西班牙人掠奪的只是一小部分寶藏,但是邪靈已經附在這些沾滿貪欲與血腥的財寶上,因為據說阿塔瓦爾帕在死前憑著他對太陽神的信念,對侵略者發出了最惡毒的詛咒。神當然不會親自降臨人間處理這些繁瑣的事,但是在人們的心中時時都能看到他的恩典與懲罰。當強盜們因為分贓不均而大打出手,最終在自相殘殺中走向末路時,也可以說是阿塔瓦爾帕的詛咒發生了效力。皮薩羅為了獨吞寶藏,借故處死了一直並肩作戰的同伴迪耶科·阿爾馬格羅;阿爾馬格羅的部下則於數年後為復仇殺死了皮薩羅,並殺死或囚禁了他的四個兄弟。一切惡念的種子都是自我毀滅的源頭,心中懷著最純真的信仰的人們,往往把握了最真實的道理。但人們在拍手稱快的同時,還是忘不了追問一句:那些強盜們最終把寶藏弄到哪裡去了?
西班牙人佔領庫斯科後,曾任命瓦斯卡的弟弟曼科繼任國王。他們開始是希望培養一個傀儡國王為他們搜刮財富,但是曼科繼位後卻領導印加人進行了長達30餘年的反抗斗爭,終因實力不敵撤到烏魯巴姆河的大峽谷里,然後又退入安第斯山脈的腹地,並把印加人的寶藏藏在了那裡。也有人說他們奪回了贖阿塔瓦爾帕的寶藏,並將它與阿塔瓦爾帕一起葬在了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
後來不斷有人追問、搜尋這些寶藏,結果都未得其所。16世紀下半葉,一位西班牙商人古特尼茨聲稱在一位當地印第安人的帶領下找到了阿塔瓦爾帕國王的陵墓,印第安人答應他只要協助修復庫斯科城,就讓他取走所有珍寶。古特尼茨借機發了大財,在1576年的西班牙稅收記錄里,他曾慷慨地捐獻了400千克黃金作為稅金,但是後來就再沒有人如此幸運過。
有人說印加人在撤出庫斯科時將財寶沉到了他們的聖湖的喀喀湖中,它位於現在秘魯和玻利維亞交界處的安第斯山脈中,距庫斯科城東南100多千米,但事實證明這只是另一處傳說中的寶藏。又有人發現庫斯科北面的薩克薩伊瓦曼要塞有神秘的地道,認為財寶應該被藏在了那裡。但這只是一個由堅固石塊築成的軍事堡壘,裡面沒有任何寶藏的氣息。因為曼科領導印加人撤到了帝國的大後方,人們便猜測他將寶藏藏在了那裡,一座叫做維爾卡班巴或者馬丘比丘的城市。1911年,一位美國考古學家賓海姆在一位印第安人的帶領下找到了它。它位於庫斯科城西北112千米的高原上,海拔2280米,兩側部是高約600米的懸崖,峭壁之下是飛流急湍的烏魯巴姆河。盡管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但也與寶藏無關。
1964年,在安第斯山脈又有了新的發現。一批到秘魯北部去開闢土地的農民,在途中發現了一座龐大的印加古城——大帕哈頓,這也是印加帝國鼎盛時期的遺跡,人們稱它為「理想中的黃金國」,但在這里仍然沒有發現寶藏的影子,理想中的黃金國依舊存在人們的想像中。
巴克維茲的突破
20世紀後期多次以科學考古名義進行的尋寶活動都最終失敗,1972年尼科斯帶領的法美探險隊幾乎全軍覆沒,而1997年挪威考古學家哈科斯約德隻身前往,一去不返。人們幾乎巳不再相信關於黃金國的傳說,但是巴克維茲的發現又為人們帶來一線新的希望。他是一名有著波蘭和義大利雙重血統的探險家,2003年,他偶然發現一直以來撲朔迷離的印加寶藏其實就藏在亞馬孫河底某處的隧道和洞穴中。他從1996年開始試圖尋找亞馬孫河的真正源頭,但在不斷的實地考察過程中,他發現了在一處隱秘而至今尚未被人開發的河谷中有一座古城的遺址,他認為這就是傳說中的印加古城帕提提遺址。因為這座古城遺址位於古印加帝國首都庫斯科城北部約105千米處,正好符合歷史記載的印加人後撤時的地理方位。
盡管最近期的兩次科學考察在人們的心裡蒙上了恐怖的陰影,巴克維茲還是對自己的發現深信不疑。波斯頓人類學家哥科里從1984年起開始主持各種關於帕提提古城的研究項目,數十年的徒勞使他信心全無,面對巴克維茲的沖動,他「好心」地勸說:科學研究已經證明印加人逃出庫斯科逃到亞馬孫流域的事情是不可能的,歷史記載不夠明確,而且最關鍵的是印加人原先居住的高原地區,與亞馬孫流域的氣候完全不同,他們不可能在大河流域的新環境和新挑戰(比如疾病)中獲勝,不可能在那裡建立龐大的古城,那隻是一個很浪漫的傳說。巴克維茲沒有聽進去,他樂觀地認為他離寶藏只有一步之遙了,因為無論是雷達探測和水下勘測都證明在那不到4平方千米的水域下有建築痕跡,這里肯定是一座濱河的古城,後來由於戰爭或者自然原因(如河流泛濫被淹沒)而廢棄了。遺址中的建築堅固而隱秘,巴克維茲認定這是為了藏寶而設計。
巴克維茲的信念來自另一個方面,據說在一份基督教會的檔案中發現了16世紀末在南美傳教的傳教士的手稿,對帕提提城進行了詳盡的描述,說那裡是一座到處堆積著金銀珠寶和奇珍異玩的城市。巴克維茲興奮地宣布他們的探險隊必將滿載而歸。他耗費巨資邀請世界知名的洞穴研究專家和技術人員一起,於2003年10月開始進行了第一次實地勘測,結果如何尚不得而知,但人們還是希望他能夠帶回來一些奇跡。如果沒有對成功的信念和敢於失敗的勇氣,人們永遠不可能做出新的突破。創造歷史的會是那些勇於行動的人,我們像巴克維茲一樣期待著奇跡的出現!
3. 聽說過"黃金國"的一定要進來看看
從1492年登陸聖薩瓦多島的第一次航海之後,哥倫布在12年內共到達新大陸4次,探險足跡遍及巴哈馬、西班牙島、中美洲等地。人們不禁要問,已經找到新大陸的他究竟還在找什麼?哥倫布和當時的許多西歐人一樣,夢想著那一望無際的水平線彼端,有一個遍地黃金的國度。然而,終其一生,他也沒能如願以償。但是這一切並沒有阻止西歐人探險的步伐,他們爭相出海,百折不撓地尋找著夢中的黃金國。 1530年,身材粗壯的西班牙探險家弗朗西斯科·皮薩羅,帶領180人自巴拿馬出航,瘋狂地掠奪印加王國的財寶。這支探險隊人數雖少,但卻個個驍勇善戰,武器精良,還有著一位天才的統帥。 1532年11月15日,皮薩羅率領的這批人抵達印加皇帝阿塔瓦爾帕(?——1533)所在的卡哈麥卡(位於秘魯)。印加皇帝在可俯瞰皮薩羅一行人的山丘上布防了三四萬大軍,西歐人在不安之中度過了一個難熬的長夜。 翌日中午,阿塔瓦爾帕率眾人來到山谷底下的開闊廣場,皮薩羅一行人正等待在那裡。來自西歐的天主教傳教士要求阿塔瓦爾帕向天主教和西班牙國王效忠。擁兵自重的印加皇帝怎肯就範。一時間槍聲大作,號角齊鳴,皮薩羅率領的步兵和騎兵向印加軍隊奮勇沖去。從沒聽過槍響也從沒見過馬跑的印加人頓時被嚇得呆若木雞,阿塔瓦爾帕束手就擒,戰爭從發生到結束不過是瞬間的事。被皮薩羅幽禁的印加皇帝為保存性命,願以黃金贖身。他表示可在2個月之內,在自己遭禁錮的寬6米,長7米的房間里,將黃金堆至手能伸及的高度(約2.3米),以作為釋放他的條件。不久之後,黃金從印加王國的四面八方源源不斷地送來,阿塔瓦爾帕在期限內實現了自己的承諾。然而,身陷敵國、孤立無援的皮薩羅卻不敢將其釋放。最後聽從部下的建議,把印加皇帝絞死。仇恨的種子從此深深地埋在了印加人的心中,他們頻頻襲擊來自西歐的掠奪者。然而,此時的皮薩羅卻不斷充實自己的隊伍,1533年11月15日,他率領480名士兵將印加帝國的首都庫斯科洗劫一空。 西歐人找到的黃金越多,就越激起他們到新大陸發財的慾望。他們相信只要越過萬里重洋,穿過叢林鳥道,渡過蠻荒河谷,翻過崇山峻嶺,必定還有更大的寶藏,他們一心想找到那個遍地黃金的地方。被他們俘虜的印第安人,不管東西南北地亂指一通,告訴他們只須再向前走不遠,便能發現夢寐以求的寶藏。這一切都增加了他們更多的幻想。一時間,各種傳言在尋金人間輾轉流傳。 在人類尋找黃金的歷史中,最富傳奇色彩的就是關於愛多拉都——黃金國的故事。1535年,遠征印加的老手、厄瓜多首都基多城的創建人塞瓦斯蒂安·德·貝拉卡薩遇到一個印第安人,這人向他敘述了那個著名的關於奇布恰族部落的「黃金人」的故事。這個黃金人便是奇布恰族的酋長。每年當部落舉行庄嚴的儀式時,酋長便將自己的全身抹上油,再在油上塗滿金粉,然後率領祭司乘木筏到山地聖湖裡,把黃金和祖母綠寶石投入湖中。 貝拉卡薩深深地被這個故事所吸引,他替這個酋長取了個名字叫「多拉都」——黃金人,後來人們又把酋長的領地稱作為「愛多拉都」——黃金國。從此,幾個世紀以來,愛多拉都便一直印在每一位尋金者的腦海里。接著酋長便縱身躍入水裡。此時,金粉在聖湖的湖面上慢慢地向四周擴散開來,在夕陽的余輝下閃閃發光。族人隨之高聲歡呼,也紛紛將黃金、白銀、寶石等投入湖中,以祭太陽神明。 在眾多的早期陷入愛多拉都黃金夢的人中,有一位薩洛·布梅涅斯·德·奎沙達的西班牙探險家。此人行事老成持重,是一位深受人們信賴的官員。他決心征服異教徒,尋找黃金國。1536年,奎沙達在哥倫比亞北岸登陸,率領700名白人和3000名印第安人沿馬格達萊納河而上。他們涉越水蛇與短吻鱷出沒無常的沼澤;穿過野獸肆虐,密不透風的森林,披荊斬棘,歷盡艱險。在熱病、瘧疾、土著的侵襲下許多隊員相繼死去。正當他們山窮水盡之際,卻突然柳暗花明。在全隊總人數只剩下不足200人時,奎沙達一行人終於苦盡甘來,探險隊進入了一處風和日麗的肥沃山谷。在這里他們見到了盛產玉米、豆類的田地,見到了結滿各種堅果的果園,並且還見到了鹽!這一發現簡直讓奎沙達一行人興奮得發瘋,因為「找到鹽,就找到了黃金」早已成為探險隊激勵士氣的口號。當時來自西歐的各支探險隊中,廣泛流傳著印第安人用鹽來交換愛多拉都的黃金的傳說。原來他們已闖入位於哥倫比亞昆地納瑪迦高原的奇布恰族部落境內,奎沙達一行人知道,黃金國就在眼前! 在黃金國中,奇布恰族以黃金打造大門的建築物鱗次櫛比,相連成片。此時,各樣戶外黃金裝飾物在陽光的照耀下正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奎沙達一行人被眼前的一切驚得目瞪口呆,手足無措。純朴善良的奇布恰族從沒見過白種人,他們滿臉微笑地接待客人。可喪心病狂的西歐造訪者卻早已按捺不住心頭的狂喜,他們將接待者一一擊斃,瘋狂地掠奪黃金和祖母綠寶石。奇布恰族有三個聚集地,南邊的部落驚聞悲劇發生之際,正是行動迅猛的奎沙達一行人兵到之時,他們擊潰南部的軍隊,又找到了大量的黃金和綠寶石。並從被俘虜的奇布恰人那裡得知,若想找到更多的黃金,就應向北去。奎沙達立即率隊轉北,迅速征服了另一個奇布恰族部落。當探險隊進入索加莫索村時,看到一座祭祀太陽神的廟宇,廟里存放著許多奇布恰族酋長的木乃伊,乾燥的遺體上覆蓋著黃金飾物,眼眶裡塞滿了綠寶石。 至此,奎沙達終於搜集到了數千顆寶石和無數的黃金。然而,此人卻並非一般的尋金人,而是一個抱負遠大的拓疆者。他據此建立了後來被稱作聖菲波哥大的城市——即今天的哥倫比亞首都。被俘的奇布恰人稱黃金和寶石都是以鹽塊向另一印第安部落換來的。還說距該地數天行程的地方有一個湖,名叫瓜地維塔,在這個湖上每年都要舉行一次奇特的儀式,那就是黃金人祭祀太陽神的大典。探險隊立即帶著一名印第安向導向該地進發。然而,他們看見的卻是海拔3000米,位於火山口中的一片幽深暗黑的水域。那裡僅有幾間房子,卻並無黃金人及其族人的蹤影。若是真有寶藏的話,怕早已沉到了湖底。奎沙達發現愛多拉都黃金國的消息傳到歐洲,更激起了那些早就對新大陸心馳神往的人們的發財慾望。一時間各大銀行,甚至各國王室都爭先恐後地或出資招募,或賜封領地給探險家,以期獲得更大的利益。其中受聘於德國偉爾塞銀行,被「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賜封的奧雷利亞納探險隊沿著大河航行時,曾遇到一個部落,那裡的長發女人射箭的技術勝過任何男人,於是他們把那條大河命名為亞馬遜(希臘神話中善射的女戰士)。1568年,已到垂暮之年的奎沙達奉西班牙國王命令,再次率隊探險。往日的舊部幾乎全都逝去,但他仍念念不忘那個深藏珍寶於水底的湖。他率領2800人離開波哥大,苦尋3年,毫無收獲,才頹然放棄。 1580年,波哥大富商安東尼諾·塞普爾維達請求西班牙王室准許他疏浚那個位於海拔3000米的瓜地維塔湖,並答應把所獲財物的1/5交給國庫。他經過多方努力,終於獲得恩准。塞普爾維達組織了一隊印第安人,來到那個龐大的錐形火山口前。他們使用簡陋的工具,在湖壁上鑿開了一個缺口。湖口湧出,水平面降了約5米。人們彷彿見到黃金和寶石在污泥里閃爍發光。正當塞普爾維達一行人找到了一塊如雞卵般大小的祖母綠和幾件金器時,缺口卻突然崩潰。塞普爾維達的努力傾刻間付之東流,他不無遺憾地返回波哥大,未能再作探險便逝世了。 但是,人們還是忘不了黃金人和那個湖。17世紀初葉,尋金路上不知死了多少領隊、士兵和印第安人。可除了為數不多的黃金和綠寶石外,歷時百年的探險活動並無顯著成就,誰也沒找到黃金人,誰也沒再見過那個湖。
4. 世界四大黃金國分別是哪四個國家
南非,年產500噸以上,其次俄羅斯、加拿大、巴西
5. 傳說中的黃金國是指什麼地方
多數人認同的觀點是在哥倫比亞的瓜塔維塔湖,不過我有另一個答案,如果你有耐心的話,慢慢看http://bbs.tianya.cn/post-16-973735-1.shtml
6. 黃金國在哪裡
公元1536年,西班牙總督授命凱薩率領一支由900多人組成的探險隊,在南美洲的西北部進行考察達三年多之久,他們曾經深入到科迪勒拉山脈和馬格達雷那河一帶的深山密林中探索黃金,結果只剩下凱薩一人返回,沒有發現「黃金隧道」與「黃金國」的一絲一毫蹤跡。凱薩不死心,27年後,他又重新組織一支2800多人的龐大探險隊,從海拔2645米的波哥大出發,在荒山野嶺度過了三年多,最後仍然一無所獲。
公元1539年,西班牙探險家率領一支龐大的探險隊在南美洲北端進行考察,他們曾經深入到梅里達山脈和馬拉開波湖區周圍的沼澤地,他們宣稱他們所到達的「馬卡多亞」就是傳說中的「黃金國」。可是,事實的真相是:「馬卡多亞」只是一個古老部族的聚居地,根本不是「黃金國」。
公元1541年,一支由310個西班牙人和4000個印第安人組成的探險隊,深入原始森林地區。從此以後,許多支探險隊在從安第斯高地至委內瑞拉和巴林的廣大森林地區大規模地開展尋找「黃金隧道」與「黃金國」的活動,結果都毫無所獲,失敗而歸。
公元1595年,英格蘭探險家洛津率領一支探險隊,以東南部蓋亞那高原作為探索「黃金隧道」與「黃金國」的中心地帶,他們深入到奧里諾科河谷和熱帶草原,考察過埃塞奎博河、德梅拉拉河、伯比斯河和著名的魯普努尼草原。探險結束後,他在他所撰寫的《蓋亞那帝國的發現》一書中宣稱:他曾經發現過一個名叫「馬洛亞」的「黃金國」,他描述這個「黃金國」的情景:「蓋亞那帝國比秘魯更靠近海,而在正東的赤道上出產黃金比秘魯的任何地點都要豐富,具有與秘魯最繁榮時相同數目或更多的大城市。那個帝國根據同秘魯同樣的法律來統治,皇帝和臣下一起信仰同一種宗教。定名為『馬洛亞』的『黃金國』,亦即是蓋亞那國的首都,我確信那個帝都的雄偉、富裕,皇宮的壯麗為世界之冠。都城建在與加勒比海相等長度(約1000公里)的鹹水湖畔……皇帝的用具包括桌、廚具等全是金銀製品,就是最下等的物件也為了獲得強度和耐久性而用銀、銅製作。在皇帝的寢宮內,有巨大的黃金人像,以及模擬地球上生長的一切飛禽走獸、游魚潛鯨、花草樹木等同樣大小的黃金模型。此外,還有黃金制的繩束、筆箱子以及用類似樹木的黃金棒束架起來作成的篝火。……但是後人大都認為這些描述純屬憑空捏造,沒有史實根據,不可相信。因此,洛津在《蓋亞那帝國的發現》一書中所描寫的「黃金國」,也根本不是古代傳說中的「黃金國」。
但在公元16、17、18世紀時,歐洲一些人卻對洛津《蓋亞那帝國的發現》一書中所描寫的「黃金國」——馬洛亞帝都,深信不疑。公元1599年,繪制的「黃金蓋亞那的新地圖」上,竟然畫著巴里馬「黃金湖」,在湖畔標明了「馬洛亞帝都」。後來,甚至把馬里馬湖標在赤道上,西面是「黃金國」及其帝都馬洛亞,而把蓋亞那卻畫在北面。再後來,把巴里馬湖錯寫成「黃金的海」。從當時繪制地圖上所表現出來的前後矛盾、混亂和荒唐的情況,可見當時人們根本弄不清「黃金隧道」與「黃金國」究竟在哪裡。
直至現代,還有很多人依然在興致勃勃地尋找「黃金隧道」與「黃金國」。在西班牙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資助下,西班牙探險家曾率領大批民工,由色布盧貝特負責指揮,鑿通了巴里馬湖,排出了約五米多深的水,在湖底污泥中找到了一些有卵石大的綠寶石和黃金製成的精美工藝品。公元1912年,戈德拿泰茲公司花費了15萬美元的巨額經費,僱用大批民工,運用新式排水機器,把位於海拔2700米高原的「哥亞達比達湖」汲幹了,從湖底污泥里撈出了一些黃金以及用黃金製成的工藝品和貴族的酬神金俑。公元1969年,有兩個農場工人無意中在一個小山洞裡發現了幾件純金的製品:金木筏一件,小金人像一件,金王座一件。這些偶然發現,更加激起了許多人尋找「黃金隧道」與「黃金國」的濃厚興趣。他們認為,這些偶然發現為進一步探尋「黃金隧道」與「黃金國」之謎提供了重要線索和依據。
從1976年以來,考古學家在南美洲曾發現許多重要的遠古文化遺址和文物,對今後深入揭開「黃金隧道」與「黃金國」之謎很有參考價值。
7. 黃金國存在嗎
不存在。
存在,黃金就只是銅價錢了。
8. EXO黃金國中文歌詞,急用
El Dorado(黃金國) - EXO
我做了相同的夢 在空曠沙漠之中
在遙遠盡頭是一座 耀眼的城市到達前消失
為了要到達 我要去的地方
卻不怕很遙遠 又艱難的旅途
甚至還無法完全確定 無法預知未來也要沖
Find the El Dorado 現在我 准備向前
大冒險的確 非常的致命的極度危險
緊跟眼前展開的一道光線
走向誰都未知的那個明天
這一步很久以後 變傳說 The El Dorado
雖然某天我們會在暴風里頭 只要一起
就不必害怕 oh El Dorado rado
去尋找樂園
Sail sail sail, gotta gotta go go,
gotta find the El Dorado El Dorado do
Sail sail sail, gotta gotta go go,
gotta find the El Dorado El Dorado
我聽到會是無聲的風聲
那是從哪裡吹過來 金色旋律
閉上眼 就更明顯 我會清晰的可見
心中的神秘地點
無法預知的盡頭 卻也回不到源頭
Find the El Dorado 當這地方呼喚我
我再也不會 停在原地停滯不動
緊跟眼前展開的一道光線
走向誰都未知的那個明天
這一步很久以後 變傳說 The El Dorado
雖然某天我們會在暴風里頭 只要一起
就不必害怕 oh El Dorado rado
在遠處哪怕大的風沙浪波又滔滔滾向我
這是我的命運 那就 El Dorado
Sail sail sail, gotta gotta go go,
gotta find the El Dorado El Dorado
旅途再顛簸 把障礙都越過
前路越來越亮 因為共同面對這一切了
No pain No gain 這里是未知的世界
十根手指攥在一起 這種力量 We are the one
Now we're here 無數的時間都與我們擦身而過
我更期待開啟在 未來眼前的奇跡
對相信我 每張臉說 證明自我 那信念從沒有錯
緊跟眼前展開的一道光線
走向誰都未知的那個明天
這一步很久以後 變傳說 The El Dorado
站在相同天空 相同名字我們是一體的
也彼此相信 oh El Dorado rado
Sail sail sail, gotta gotta go go,
gotta find the El Dorado El Dorado do
Sail sail sail, gotta gotta go go,
gotta find the El Dorado El Dorado
在遠處哪怕大的風沙浪波又滔滔滾向我
我們一起拼搏 抵達 El Dorado
Sail sail sail, gotta gotta go go,
gotta find the El Dorado El Dorado
9. 世界十大失蹤文明的黃金國
黃金國為一傳說,始於一個全身披滿金粉的南美部落族長的故事。據傳一西班牙冒險家在南美叢林掠奪了大量的黃金,激起了其它西班牙冒險家們的貪欲,在他們遠征過程中聽印第安人講述在一遠方湖有全身塗滿金粉的黃金人和黃金國度,因此黃金國的傳說由此傳開。
野蠻開采新大陸的征服者們發現了許多奇怪的景觀。最經久不衰的景象之一就是黃金國Musica部落首領埃爾多拉多的啟蒙儀式。埃爾多拉多的王國靠近現代的波哥達,最終他全身塗滿金粉跳入到了高原湖中。征服者掠奪了埃爾多拉多的王國,但是卻沒有發現他們所認為的隱藏的黃金之城。埃爾多拉多的傳說已經延續了幾個世紀,數不清的探險家都在試圖尋找這座傳說中的黃金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