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高手幫助編一個股票公式:30日均線乖離率大於m1,小於m2,謝謝。
BIAS3:=(CLOSE-MA(CLOSE,30))/MA(CLOSE,30)*100;
幅度:BIAS3>=M1 AND BIAS3<=M2;
持續時間:BARSLASTCOUNT(幅度)=N;
選股:幅度 AND 持續時間;
不知道你的目的是啥,BIAS通常用於頂及超跌判斷的參考,頂參考>10,超跌參考<-12為保險起見,超跌選股可以設的更低些如:-20。
即:
BIAS3:=(CLOSE-MA(CLOSE,30))/MA(CLOSE,30)*100;
頂:=BIAS3>=M1;
跌:=BIAS3<=M2;
選股:頂*(1-超跌) OR 跌*超跌;
{M1、M2、超跌,參數,超跌參數值為0或1,當超跌=0時,選股為逃頂,當超跌=1時為超跌選股}
② 求幫忙寫個通達信選股公式 要求 30日平均線向上 30日乖離率等於+3和+3以下 等於-2和-2以上的 先謝謝了
BIAS30:=(CLOSE-MA(CLOSE,30))/MA(CLOSE,30)*100;
XG:BETWEEN(BIAS30,3,-2);
已測試
③ 求高手編一個股價與20日線的乖離,20日線與60日線之間的乖離,60日線與120日線之間的乖離副圖指標公式。
可以編寫通達信乖離率指標修改為下圖紅色是20和60的乖離,灰色是股價和20的乖離,柱狀線是60和120的乖離.下圖是通達信顯示效果。
④ 那位能編個30日均線和60日均線絕對差排序指標指標
在日K線圖中一般白線、黃線、紫線、綠線依次分別表示:5、10、20、60日移動平均線,但這並不是固定的,會根據設置的不同而不同,比如你也可以在系統里把它們設為5、15、30、60均線。
關於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MA)是以道•瓊斯的"平均成本概念"為理論基礎,採用統計學中"移動平均"的原理,將一段時期內的股票價格平均值連成曲線,用來顯示股價的歷史波動情況,進而反映股價指數未來發展趨勢的技術分析方法。它是道氏理論的形象化表述。
移動平均線定義:"平均"是指最近n天收市價格的算術平均線;"移動"是指我們在計算中,始終採用最近n天的價格數據。因此,被平均的數組(最近 n天的收市價格)隨著新的交易日的更迭,逐日向前推移。在我們計算移動平均值時,通常採用最近n天的收市價格。我們把新的收市價格逐日地加入數組,而往前倒數的第n+1個收市價則被剔去。然後,再把新的總和除以n,就得到了新的一天的平均值(n天平均值)。 ■ 計算公式:
MA=(C1+C2+C3+...+Cn)/N C:某日收盤價 N:移動平均周期
移動平均線依計算周期分為短期(如5日、10日)、中期(如30日) 和長期(如60日、120日)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依演算法分為算術移動平均線、線型加權移動平均線、階梯形移動平均線、平滑移動平均線等多種,最為常用的是下面介紹的算術移動平均線。
一)、移動平均線所表示的意義:
1、上升行情初期,短期移動平均線從下向上突破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的交叉叫黃金交叉。
預示股價將上漲:黃色的5日均線上穿紫色的1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10日均線上穿綠色的3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均為黃金交叉。
2、當短期移動平均線向下跌破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的交叉叫做死亡交叉。預示股價將下跌。黃色的5日均線下穿紫色的1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10日均線下穿綠色的3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均為死亡交叉。
3、在上升行情進入穩定期,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從上而下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動,稱為多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上漲。
4、在下跌行情中,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自下而上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下方移動,稱為空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下跌。
5、在上升行情中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走多頭排列的均線可視為多方的防線;當股價回檔至移動平均線附近,各條移動平均線依次產生支撐力量,買盤入場推動股價再度上升,這就是移動平均線的助漲作用。
6、在下跌行情中,股價在移動平均線的下方,呈空頭排列的移動平均線可以視為空方的防線,當股價反彈到移動平均線附近時,便會遇到阻力,賣盤湧出,促使股價進一步下跌,這就是移動平均線的助跌作用。
7、移動平均線由上升轉為下降出現最高點,和由下降轉為上升出現最低點時,是移動平均線的轉折點。預示股價走勢將發生反轉。
(二)、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八大法則
1、移動平均線從下降逐漸走平且略向上方抬頭,而股價從移動平均線下方向上方突破,為買進信號。
2、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運行,回檔時未跌破移動平均線後又再度上升時為買進時機。
3、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運行,回檔時跌破移動平均線,但短期移動平均線繼續呈上升趨勢,此時為買進時機。
4、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以下運行,突然暴跌,距離移動平均線太遠,極有可能向移動平均線靠近(物極必反,下跌反彈),此時為買進時機。
5、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運行,連續數日大漲,離移動平均線愈來愈遠,說明近期內購買股票者獲利豐厚,隨時都會產生獲利回吐的賣壓,應暫時賣出持股。
6、移動平均線從上升逐漸走平,而股價從移動平均線上方向下跌破移動平均線時說明賣壓漸重,應賣出所持股票。
7、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下方運行,反彈時未突破移動平均線,且移動平均線跌勢減緩,趨於水平後又出現下跌趨勢,此時為賣出時機。
8、股價反彈後在移動平均線上方徘徊,而移動平均線卻繼續下跌,宜賣出所持股票。
以上八大法則中第三條和第八條不易掌握,具體運用時風險較大,在未熟練掌握移動平均線的使用法則前可以考慮放棄使用。
第四條和第五條沒有明確股價距離移動平均線多遠時才是買賣時機,可以參照乖離率來解決(將在中級學校中詳講)。
(三)移動平均線的買進時機:
1、股價曲線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移動平均線,且5日均線上穿 10 日均線形成黃金交叉,顯現多方力量增強,已有效突破空方的壓力線,後市上漲的可能性很大,是買入時機。
2、股價曲線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且三條移動平均線呈多頭排列,顯現說明多方力量強盛,後市上漲已成定局,此時是極佳的買入時機。
3、在強勢股的上升行情中,股價出現盤整,5日移動平均線與10日移動平均線糾纏在一起,當股價突破盤整區,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再次呈多頭排列時為買入時機。
4、在多頭市場中,股價跌破10日移動平均線而未跌破30日移動平均線,且30日移動平均線仍向右上方挺進,說明股價下跌是技術性回檔,跌幅不致太大,此時為買入時機。
5、在空頭市場中,股價經過長期下跌,股價在5日、10日移動平均線以下運行,恐慌性拋盤不斷湧出導致股價大幅下跌,乖離率增大,此時為搶反彈的絕佳時機,應買進股票。
(四)、移動平均線的賣出時機:
1、在上升行情中,股價由上向下跌破5日、10日移動平均線,且5日均線下穿10日均線形成死亡交叉,30日移動平均線上升趨勢有走平跡象,說明空方佔有優勢,已突破多方兩道防線,此時應賣出持有的股票,離場觀望。
2、股價在暴跌之後反彈,無力突破10日移動平均線的壓力,說明股價將繼續下跌,此時為賣出時機。
3、股價先後跌破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且30日移動平均線有向右下方移動的趨勢,表示後市的跌幅將會很深,應迅速賣出股票。
4、股價經過長時間盤局後,5日、10日移動平均線開始向下,說明空方力量增強,後市將會下跌,應賣出股票。
5、當60日移動平均線由上升趨勢轉為平緩或向下方轉折,預示後市將會有一段中級下跌行情,此時應賣出股票。
這是移動平均線,分別是(5、10、20、60)日均線
平均線的目的主要是用來判定股票的走勢。
股價的運動常常具有跳動的形式,平均線把跳動減緩成較為平坦的曲線。
計算平均線的方法有許多種,最常用的是取收市價作為計算平均值的參考。比如你要計算十天的平均值,把過去十天的收市價格加起來除以十,便得到這十天的平均值。每過一天,分子式加上新一天的股票收市價,再減去倒第十一天的收市價,分母不變,便得到最新的平均值,把平均值連起來便成為平均線。
平均線的形狀取決於所選擇的天數。天數越多,平均線的轉折越平緩。
一隻股票的升幅,一定程度上由介入資金量的大小決定,莊家動用的資金量越大,日後的升幅越可觀。那麼,如何估算莊家倉位輕重呢?下面有幾種方法:
1、根據吸貨期的長短判斷。對吸貨期很明顯的個股,簡單演算法是將吸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吸貨期,即可大致估算出莊家的持倉量,莊家持倉量=吸貨期×每天成交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吸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因此,若投資者看到上市後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黑馬在默默吃草。有些新股不經過充分的吸貨期,其行情難以持續。
2、根據換手率判斷。在低位成交活躍、換手率高、而股價漲幅不大的個股,通常為莊家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主力吸籌越充分,「量」與「價」似乎為一對互不甘示弱的小兄弟,只要「量」先走一步,「價」必會緊緊跟上「量」的步伐,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股。
3、根據大盤整理期該股的表現來分析。有些個股吸貨期不明顯,或是老莊卷土重來,或是莊家邊拉邊吸,或在下跌過程中不斷吸貨,難以明確劃分吸貨期。這些個股莊家持倉量可通過其在整理期的表現來判斷,長城電工去年上市後逐波下行,吸貨期不明顯,5-6月份的拉升明顯屬於莊家行為,7-9月份大盤調整,而該股6月底在12元附近,9月底依然固守在12元附近的整理區,跌幅小於大盤,莊家介入程度深;再看該股流通股達8000多萬,對這樣的偏大盤股主力亦「調教」自如,持籌量可見一斑。
4、根據上升過程中的放量情況判斷。一般來說,隨著股價上漲,成交量會同步放大,某些莊家控盤的個股隨著股價上漲,成交反而縮小,股價往往能一漲再漲,對這些個股可重勢不重價;莊家持有大量籌碼,在未放大量之前即可一路持有。
1、超跌反彈和搶反彈:股票大幅下跌,跌到了某個支撐位,有向上反彈(就是向上漲)的要求,就叫超跌反彈;此時買入股票,等反彈了就賣,就叫搶反彈,反彈不是反轉,漲了幾天還要向下跌,所以要「搶」。
2、指標股、權重股、權重指標股:這幾個概念相似,是指總股本非常大的股票,因為總股本大,在股市中所佔比重很大,所以他們的漲跌對整個股市影響很大。象中國銀行就是一個標準的權重指標股,他站的權重達25%,他每漲跌1分錢,大盤漲跌1個點。
3、箱體震盪:股票的價格在一定的范圍上下波動,就象一隻股票箱。
4、中國銀行後市看法:有可能跌破發行價,小散戶最好不要碰他。
]如何知道一隻股票第2天是高開,還是平開,還是低開?
這個也不能說算是預測,只能說是推測罷了:
如果今天能量很大比如是昨天的3倍以上,大幅度收陽(沒有漲停),但不能有明顯的上影線,那麼第二天高開的概率將是相當大的。如果上影線在末期形成而且很長,那麼低開的可能比較大,如果低開更應該著手介入
今天的量比開盤較低,到只到收盤時量比總體看是逐步增大趨勢的話,第二天低開的概率極底,高開的可能也很大,如果開盤量比較大,但能量不能持續,到收盤時候也沒能重新放量的話,注意明日低開
尾盤突然爆量拉高,那要看拉高的成交情況,如果成交扎實,一般第二日不會低開,但如果是急速拉高,成交不扎實,那麼很可能是誘多……
這里只是簡單的敘述並沒有包含很多較復雜的情況。
請大家教教我在這么多的股票里如何選擇一隻,總不能每次都靠別人推薦
要自己選股票其實非常簡單,你要是有很多錢,就選高價股貴州茅台或蘇寧電器。你要想信高價股因為能在高價立足就必然是各方面都無可挑剔。其次如果你的錢不是很多,就應選價格便宜的股票,此時就要慎重一些,看這只股票的每股凈資產是多少?每股贏利的多少。凈資產收益率比去年有沒有增長?還要了解公司有沒有外債,有沒有訴訟?公司是什麼產品?有沒有增長潛力?然後還要看看最近時期股票價格的走勢,是在歷史的低位?還是高位?
可以去排行榜里找,按量比排行,量比在1.2-2.0之間,漲幅在2%-4%之間,這種股票一般有較好的漲勢
委比:某品種當日買賣量差額和總額的比值。
委比是衡量某一時段買賣盤相對強度的指標。它的計算公式為: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委買手數:現在所有個股委託買入下三檔的總數量。委賣手數:現在所有個股委託賣出上三檔的總數量。委比值的變化范圍為-100%到+100%,當委比值為-100%時,它表示只有賣盤而沒有買盤,說明市場的拋盤非常大;當委比值為+100%時,它表示只有買盤而沒有賣盤,說明市場的買盤非常有力。當委比值為負時,賣盤比買盤大;而委比值為正時,說明買盤比賣盤大。委比值從-100%到+100%的變化是賣盤逐漸減弱、買盤逐漸強勁的一個過程。如某一時刻,股票G的買入和賣出委託排序情況如下:序號 委託買入價 數量(手) 序號 委託賣出價 數量(手)1 3.64 4 1 3.65 6 2 3.60 7 2 3.70 6 3 3.54 6 3 3.75 3 4 3.50 6現在委託買入的下三檔的數量為17手,賣出委託的上三檔數量為15手,股票G在此刻的委比為: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 100%=(17-15)/(17+15)×100%=6.66%委比值為6.66%,說明買盤比賣盤大,但不是很強勁。
委差:某品種當前買量之和減去賣量之和。反映買賣雙方的力量對比。正數為買方較強,負數為拋壓較重。
委比是(委買-委賣)/(委買+委賣)
委差是委買-委賣,負數表示賣盤多。
誰說放量上漲好了?沒人這么說過啊……
但有時量是敲出來的,有時在某些關鍵位置放量的概率較大。
很多能縮量走出很遠、很高的股票,往往在啟動時已經放出過巨量,這種情況被理解為主力控盤程度高。
量價關系的類型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常見的類型,即低量低價、量增價平、量增價漲、量縮價漲、量增價跌和量縮價跌等六種;另一類是比較特殊的類型,即地量地價、天量天價、無量空漲、無量陰跌、底部放量和頂部對倒等六種。
1、低量低價
低量低價主要是指個股(或大盤)成交量非常稀少的同時、個股股價也非常低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低量低價一般只會出現在股票長期底部盤整的階段。
當股價從高位一路下跌後,隨著成交量的明顯減少,股價在某一點位附近止跌企穩,並且在這一點位上下,進行長時間的低位橫盤整理。經過數次反復築底以後,股價最低點也日漸明朗,同時,由於量能的逐漸萎縮至近期最低值,從而使股票的走勢出現低量低價的現象。
低量低價的出現,只是說明股價階段性底部形成的可能性大大增強,而不能作為買入股票的依據。投資者還應在研究該股基本面是否良好、否具有投資價值等情況後,才能做出投資決策。
2、量增價平
量增價平主要是指個股(或大盤)在成交量增加的情況下、而個股的股價卻幾乎維持在一定價位水平上下波動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量增價平既可以出現在上升行情的各個階段,也可以出現在下跌行情的各個階段之中。同時,它既可以作為賣出股票的信號,也可以作為買人股票的信號。區別買賣信號的主要特徵,是要判斷「量增價平」中的「價」是高價還是低價。
如果股價在經過一段時間比較大的漲幅後、處在相對高價位區時,成交量仍在增加,而股價卻沒能繼續上揚,呈現出高位量增價平的現象,這種股價高位放量滯漲的走勢,表明市場主力在維持股價不變的情況下,可能在悄悄地出貨。因此,股價高位的量增價平是一種頂部反轉的徵兆,一旦接下來股價掉頭向下運行,則意味著股價頂部已經形成,投資者應注意股價的高位風險。
如果股價在經過一段比較長時間的下跌後、處在低價位區時,成交量開始持續放出,而股價卻沒有同步上揚,呈現出低位量增價平的現象,這種股價低位放量滯漲的走勢,可能預示著有新的主力資金在打壓建倉。一旦接下來股價在成交量的有效配合下掉頭向上,則表明股價的底部已經形成,投資者應密切關注該股。
⑤ 20均線與乖離率的用法
這位同學首先我不建議你用這兩套指標互相驗證,因為他們的參數本質上都是利用價格。就好比都是用茄子做兩種口味的菜,茄子本身要是壞了(這里指的是參數短期失靈,比如價格參數在一段時間里波動比較小的時候,相應參數就會鈍化)兩種口味都不會好吃。
正宗的乖離率是反向指標,一般大盤上漲指標向下反之亦然,現在有些軟體為了非專業級客戶方便把該指標做正向的了。這兩種乖離率好區分,看大盤上漲或者下跌的方向與該指標總體上是否同向,同向的就為正向,反之亦然。
下面說與20日線的用法了,當乖離率開始在底端或者頂端鈍化的時候,均線的方向開始改變。以這個來決定買賣點的方法就是均線和乖離率的復合用法。
舉個例子,以正宗乖離率反向指標為准,當在其低端鈍華,而均線由上升改為下跌了。這個時候就是一個賣點。實際操作中是以均線的短期死叉/金叉和乖離率復合應用。
寫了這么多你要是不多加分給我,我就畫圈圈詛咒你!
⑥ 如何看乖離率
1、乖離率有正負之分,當股價位於平均線之上,為正乖離率;當股價位於平均線之下,則為負乖離率;當股價與平均線相交時,乖離率為零。
正的乖離率愈大,表明短期內多頭獲利愈多,那麼獲利回吐的可能性也就愈大;負的乖離率的絕對值愈大,則空頭回補的可能性也就愈大。因而隨著股價走勢的變動,乖離率的高低有一定的測市功能。
2、BIAS乖離率簡稱Y值,它是移動平均原理派生的一項技術指標,其功能主要是通過測算股價在流動過程中與移動平均線出現的偏離程度,從而得出股價在劇烈波動時因偏離移動平均線而造成的可能的回檔與反彈,以及股價在波動過程中繼續原有趨勢的可信度。
3、計算公式:BIAS=(Ct-MAn)/MAn[Ct(當日指數或收盤價)MAn(n日移動平均價)]
N的數值可按自己選用的移動平均線確定,一般有6日、12日、24日;也有10日、30日、75日。在實際運用中,深滬股市短線使用6日乖離率極為有效,中線則一般取12日或10日。
(6)30日線的乖離指標擴展閱讀:
乖離率使用技巧:
1、乖離率低吸術
股價從高位向下形成下跌趨勢時,如果乖離率跟隨股價的階段低點而接近前期負極值,此時股價大概率現階段低點,可以參與短線反彈行情。
操作要點:乖離率負極值為短線買點。
2、乖離率高拋術
股價從低位向上形成上升趨勢時,如果乖離率跟隨股價創新高而接近前期正極值,此時股價大概率現階段高點,短期將迎來調整,此時可以輕倉或留底倉,等待再次回落後的再次入場機會。
操作要點:乖離率正極值為短線賣點。
⑦ 求選股公式: 1、30天均線向上 2、MA5和MA10的乖離率<3 3、10天內有單日K線漲幅>4 4、當日漲跌幅<4
MA5:=MA(C,5);
MA10:=MA(C,10);
BIAS1:=(MA5-MA(MA5,6))/MA(MA5,6)*100;
BIAS2:=(MA10-MA(MA10,6))/MA(MA10,6)*100;
MA30:=MA(C,30);
XG:MA30>REF(MA30,1) AND BIAS1<3 AND BIAS2<3 AND COUNT(C/REF(C,1)>1.04,10)>=1 AND BETWEEN(C/REF(C,1),0.96,1.04);
⑧ 什麼叫乖離率怎麼設置
乖離率(BIAS)是描述股價與股價的移動平均線的相距的遠近程度。BIAS指的是相對距離。
1. BIAS的計算公式及參數。
N日乖離率=(當日收盤價 - N日移動平均價)/ N日移動平均價
式中:分子為股價(收盤價)與移動平均價的絕對距離,可正可負,除以分母後,就是相對距離。
移動平均價為1元時相差0.1元,與移動平均價為10元時相差0.1元是很不相同的,所以在一定場合要用相對距離,不應考慮絕對距離。
BIAS的公式中含有參數的項只有一個,即MA。這樣,MA的參數就是BIAS的參數,即乖離率的參數就是移動平均價的參數,也就是天數。參數大小的選擇首先影響MA,其次影響BIAS。一般說來,參數選得越大,則允許股價遠離MA的程度就越大。換句話說,股價遠離MA到了一定程度,我們就會認為該回頭了,而這個遠離的程度是隨著參數的變大而變大的。例如,參數為5時,我們可能認為BIAS到了4%股價就該回頭了;而參數為10時,我們則必須等到BIAS超過4%,比方說到了7%才認為股價該回頭。
2.BIAS的應用法則。
BIAS的原理是離得太遠了就該回頭,因為股價天生就有向心的趨向,這主要是由人們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另外,經濟學中價格與需求的關系也是產生這種向心作用的原因。股價低需求就大,需求一大,供不應求,股價就會上升;反之,股價高需求就小,供過於求,股價就會下降,最後達到平衡,平衡位置就是中心。
BIAS的應用法則主要是從兩個方面考慮:
(1)從BIAS的取值大小方面考慮。這個方面是產生BIAS的最初的想法。找到一個正數或負數,只要BIAS一超過這個正數,我們就應該感到危險而考慮拋出,只要BIAS低於這個負數,我們就感到機會可能來了而考慮買入。這樣看來問題的關鍵就成了如何找到這個正數或負數,它是採取行動與沉默的分界線。
應該說明的是這條分界線與三個因素有關:
1)BIAS選擇的參數的大小;
2)選擇的具體是哪支股票;
3)不同的時期,分界線的高低也可能不同。
一般來說,參數越大,採取行動的分界線就越大。股票越活躍,選擇的分界線也越大。
在本書中,給出這些分界線選擇的參考數值。應注意,僅僅是參考我們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對它們進行適當的調整。下面僅舉一例。
1. BIAS(5)>3.5%,BIAS(10)>5%,BIAS(20)>8%以及BIAS(60)>10%是賣出時機;
2. BIAS(5)<一3%,BIAS(10)<一4.5%,BIAS(20)<一7%和BIAS(60)<一10%是買入時機。
從上面的數字中可看出,正數和負數的選擇是不對稱的, 般說來,正數的絕對值要比負數的絕對值大一些。例如,3.5>3,5>4.5等。這種正數的絕對值偏大是進行分界線選擇的一般規律。
如果遇到由於突發的利多或利空消息產生的暴漲暴跌的情況,以上的那些參考數字肯定不管用,應該考慮別的應急措施。有關人員的經驗總結,暴漲暴跌時;
1.對於綜合指數
BIAS(10)>30%為拋出時機;
BIAS(10)<-10%為買入時機。
2. 對於個股:
BIAS(10)>35%為拋出時機;
BIAS(10)<一15%為買入時機。
(2)從BIAS的曲線形狀方面考慮。形態學和切線理論在BIAS上也能得到應用。
1)BIAS形成從上到下的兩個或多個下降的峰,而此時股還在繼續上升,則這是拋出的信號。
2)BIAS形成從下到上的兩個或多個上升的谷,而此時股還在繼續下跌,則這是買入的信號。
以上兩條為指標背離原則和趨勢的內容。
(3)從兩條BIAS線結合方面考慮。當短期BIAS在高位下穿長期BIAS時,是賣出信號;在低位,短期BIAS上穿長期BIAS時是買入信號。
3.應用BIAS應注意的問題。
(1)書上提供的具體數字僅僅是參考,正確的做法是在實踐中自己尋找分界線的位置。
(2)在BIAS迅速地達到第一峰或第一谷時,是最容易出現操作錯誤的時候,應當特別小心。
(3)BIAS的應用應該同MA的使用結合起來,這樣效果可能更好。當然,同更多的技術指標結合起來也會極大地降低BIAS的錯誤。具體地結合法如下:
1)BIAS從下向上穿過0線,或BIAS從上向下穿過0線可能也是採取行動的信號。上穿為買入信號,下穿為賣出信號。因為此時,股價也在同方向上穿過了MA。
2)BIAS是正值,股價在MA之上,如果股價回落到MA之下但隨即又反彈到了MA之上,同時BIAS也是呈現相同的走勢,則這是買進信號。對於下降的賣出信號也可類似處理。
3)BIAS是正值,並在向0回落,如果接近0時,反彈向上,則這是買入信號。對BIAS是負值可照此辦理。
⑨ 移動均線的30日負乖離率過大是中短線買入時機
(1) 通常,股價在30日均線之下運行屬於弱勢,很難產生較大的行情,除非向上突破30日均線。股價遠離30日均線一般只可能產生中級反彈,這是在實際操作中應注意的問題。
(2) 對於大盤來說,30日負乖離率達到15%左右即是較佳的買點,除非是重大利空會超過20%更是最佳買點,而個股往往要高些甚至能達到25%以上。
(3) 30日負乖離率時常出現底背離,也就是說30日負乖離率創出新低後,股價並不一定馬上就上漲,甚至還下跌一些再漲,但不管怎麼說也是底部或底部區域。
(4) 弱勢市場搶反彈或所謂的抄底,要注意止損位的設立,以迴避風險。
⑩ 乖離率指標
乖離率(bias)簡稱y值,是移動平均原理派生的一項技術指標,其功能主要是通過測算股價在波動過程中與移動平均線出現偏離的程度,從而得出股價在劇烈波動時因偏離移動平均趨勢而造成可能的回檔或反彈,以及股價在正常波動范圍內移動而形成繼續原有勢的可信度。乖離度的測試原理是建立在:如果股價偏離移動平均線太遠,不管股份在移動平均線之上或之下,都有可能趨向平均線的這一條原理上。而乖離率則表示股價偏離趨向指標所佔到的百分比值。
應用法則:
1.bias指標表示收盤價與移動平均線之間的差距。當股價的正乖離擴大到一定極限時,表示短期獲利
乖離率
上證指數
越大,則獲利回吐的可能性越高;當股價的負乖離擴大到一定極限時,則空頭回補的可能性越高。
2.乖離率可分為正乖離率與負乖離率。若股價大於平均線,則為正乖離;股價小於平均線,則為負乖離。當股價與平均線相等時,則乖離率為零。正乖離率越大,表示短期超買越大,則越有可能見頂;負乖離率越大,表示短期超賣越大,則越有可能見底。
3.股價與bias指標究竟達到何種程度的百分比才算是買進或賣出時機,不同市場、不同時期、不同周期即不同移動平均線演算法所得出的bias值是不同的。在多頭行情中,會出現許多高價,太早賣出會錯失一段行情,可於先前高價的正乖離率點賣出;在空頭市場時,亦會使負乖離率加大,可於先前低價的負乖離點買進。
4.6日bias>+5%,是賣出時機;<-5%,為買入時機。
5.12日bias>+6%是賣出時機;<-5.5%,為買入時機。
6.24日bias>+9%是賣出時機;<-8%,為買入時機
7.bias指標的缺陷是買賣信號過於頻繁,因此要與隨機指標(kdj)、布林線指標(boll)搭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