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程序化交易的其他
在確定了總體的構建思路後,應該對一個完整的交易系統的每一部分進行量化,包括:
一.最大單筆和總體交易頭寸的確立,我覺得以總資金的固定比例同時結合單個品種的的平均振盪幅度來確定比較合適。
二.開倉時機的選擇。既然確定了追隨趨勢,那麼價格就應該是我們最為關心的指標,可以以價格突破某個高點作為開倉的信號,但是這個開倉信號可以加以其它不同條件進行過濾,把明顯的假信號或者風險很大的開倉信號過濾掉,比如可以結合價格與均線的距離來確定。
三.加倉次數和時機的選擇。關於加倉,是比較難於掌握的一個操作步驟,我初步認為加倉應該是在趨勢已經確立後再進行,而這個壓力或者支撐是否可以直接採用在技術分析上的價位?這樣做會不會與整個程序化交易系統產生比較大沖突?因為這個畢竟是主觀的東西,而且還難以在操作之前量化,與程序化交易系統的構造初衷有所背離,究竟可不可行還值得商榷。
四.止損位的設定。止損是整個交易系統中比較重要的部分,與確定最大頭寸相似,我們可以把止損設定為固定比例同時根據不同品種的不同特徵區別對待,並在加倉之後調整止損點位。
五.盈利頭寸的平倉。關於平倉,因為是追隨趨勢,那我們就不能讓價格的小波動影響到總體的操作,但在數量上如何界定是小回調還是大調整,抑或是價格反轉,還是比較困難的。當然運用統計方法我們可以算出歷史數據的大小波動及其對應的價格表現,但這樣的歷史數據對以後的操作有多大的借鑒意義還值得進一步驗證。
總體上來說,以追隨趨勢為思路來設計的交易系統,其成功率一定達不到50%,因為市場的運動特徵必然會導致出現這樣的結果,但是在趨勢明確的時候,盈利率卻很可能很高。如果不考慮交易成本,那麼期貨市場本身就是個零和市場,賺錢的人賺到的錢和虧錢的人虧損的錢是相同的,而長期以來針對這樣的一個市場能不能做出一套保賺不虧的交易系統一直都是有爭議的,因為歷史經驗證明無論是多麼成功的交易者,都會在這個市場中出現反復,市場只要存在其交易就必然進行,而在交易者退出市場之前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現在能賺錢的交易系統在今後的一段時間里可能就不好用了,所以說這個市場上根本就沒有也不可能有那麼一套在任何時間任何情況下都能屢試不爽的交易系統,可見不斷地驗證和修正對於交易系統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提一點,程序化交易可能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幫助系統使用者最大程度地克服人性貪婪和恐懼的弱點。 目前支持股票期貨、外匯等金融產品可編程交易的主要有:tradestation(交易大師)國際一流交易軟體,不過收費比較貴,軟體使用費298$/月,如果你要研究歷史數據還要另買。
MT4(即將升級到MT5) 功能強大,免費使用,因為免費所以它的用戶數迅速增長大有超過tradestation的趨勢。
esignal 國際比較流行
Amibroker 老牌交易軟體 (一)價值發現型
(二)趨勢追逐型
(三)高頻交易型
(四)低延遲套利型 (一)系統設計的投入產出分析
(二)系統設計的原則
1.准確性。
2.穩定性。
3.簡單性。
(三)系統設計的步驟
1.交易策略的提出。
2.交易策略的程序化。
3.程序化交易系統的檢驗。
4.程序化交易系統的優化。 國內證券市場只有20年的歷史,相比歐美以及亞太其他發達地區市場成熟度還有很大差距,不僅如此,國內市場的一些特性也使程序化交易在國內發展受到限制。
首先,國內的交易場所比較單一,股票只在交易所進行交易。而國外的情況則是大量的流動性存在於交易所以外,比如大大小小的暗池、ECN等。即使同一隻股票也會在多個交易所交易,目前NYSE股票只有25%左右的交易量是通過NYSE執行的。國外很多執行演算法就是為這種條件量身定做的,比如各種智能路由演算法,而在國內這些演算法都沒了用武之地。
其次,國內市場的T+1交割制度使得大量日內交易策略不能得以實施,高頻交易策略更是無從談起。除此以外,股票市場不允許賣空、缺乏做市商制度、可供交易的產品簡單、交易指令不夠完善等,都不利於程序化交易策略的開展。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看好程序化交易在國內的發展前景。自今年4月滬深300股指期貨被正式推出以來,大量的程序化套利策略紛紛出爐並創造出驚人的交易量。圖14是滬深300股指期貨月交易額和標普指數期貨(包括普通合約和迷你合約)的月交易額對比。從圖中可以看出如果將兩種貨幣的匯率折算進去,基本上國內的股指期貨交易額已經和標普指數在同一水平。標普指數期貨是面向整個市場的,而股指期貨國內目前並沒有對機構投資者開放,可以想像未來市場全面開放後國內的市場潛力有多大。結合目前國內的情況,我們認為程序化交易有望得到大力發展的幾個原因:
1.股指期貨和ETF的套利交易需要更多的演算法支持,因為類似的交易策略都涉及到一籃子股票的交易執行,有效的演算法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執行風險。
2.國內券商對執行演算法的服務很少。目前國內的股票市場,機構投資者都是通過券商提供的市場直連通道(Direct Market Access)直接下單交易,而券商並沒有提供規模化的演算法附加服務,未來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3.其他潛在市場。其他市場比如商品期貨、權證等同樣實行 T+0交割制度,也是程序化交易的潛在市場。事實上,目前已經有不少從事短線交易(趨勢跟蹤、反轉)的投資者開發出各種程序化交易平台和策略,只是專業化和規模化有待提高。商品期貨程序化交易與股指期貨程序化交易同樣作為現在程序化交易發展的重點。
4.人才優勢。程序化交易通常需要有扎實數理基礎和過硬編程能力的人才,而國內這方面有很好的人才儲備,越來越多的國外量化基金來華開辦分公司並在當地雇傭人才從事演算法策略研究和開發也證明了這點。
② 什麼是上海中期程序化交易黃埔軍校
【上海中期程序化交易黃埔軍校為您解答】:上海中期的程序化交易黃埔軍校,則是為培養程序化交易方面的尖端人才應運而生。它邀請了目前國內最頂尖的程序化交易高手們擔任教官,朱淋靖、陳劍靈、李大鵬、張仲健、丁聖元、馬明超、付愛民、陳四建等人,在這里,學員有機會聆聽國內頂尖的程序化交易高手們傳道、授業、解惑。學員感言:上海中期程序化交易黃埔軍校是國內規模和講師最大的培訓學校!
③ 你們聽說過「金融程序化交易員」證書嗎有用嗎
金融程序化交易員,指經過國家權威機構考試認證,具備交易模型(策略)的設計、資金風險動態管理、模型分析與優化技術、的技術人員。
金融程序化交易員,是國內引進程序化交易概念以後,唯一的權威職業資質認證,認證考試由中國人社保下屬的職業技能開發中心主辦並頒發證書,證書可上網查詢。隨著程序化交易概念在中國金融市場的普及與運用,金融程序化交易員,必將成為金融行業又一個稀缺型人才。
如果你以後要去金融證券信託之類的公司應該用的著。
④ 程序化交易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嗎
程序化交易這塊大中國大概也就是3~5%這個樣子,大多數都是手動操盤。
現在做的比較早的有深圳鼎瑞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專做華爾街mt4 智能交易系統的研發推廣,可以打電話問問他們。
祝你好運!
⑤ 期貨程序化交易好用嗎
程序化交易系統是指設計人員將交易策略的邏輯與參數在電腦程序運算後,並將交易策略系統化。
看好程序化交易。
程序化交易有望得到大力發展的幾個原因:
1.股指期貨和ETF的套利交易需要更多的演算法支持,因為類似的交易策略都涉及到一籃子股票的交易執行,有效的演算法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執行風險。
2.國內券商對執行演算法的服務很少。目前國內的股票市場,機構投資者都是通過券商提供的市場直連通道(Direct Market Access)直接下單交易,而券商並沒有提供規模化的演算法附加服務,未來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3.其他潛在市場。其他市場比如商品期貨、權證等同樣實行 T+0交割制度,也是程序化交易的潛在市場。事實上,目前已經有不少從事短線交易(趨勢跟蹤、反轉)的投資者開發出各種程序化交易平台和策略,只是專業化和規模化有待提高。商品期貨程序化交易與股指期貨程序化交易同樣作為現在程序化交易發展的重點。
4.人才優勢。程序化交易通常需要有扎實數理基礎和過硬編程能力的人才,而國內這方面有很好的人才儲備,越來越多的國外量化基金來華開辦分公司並在當地雇傭人才從事演算法策略研究和開發也證明了這點。
⑥ 中小企業現實的人才觀與人才策略是什麼
1.建立互動性適應的人才觀:中小企業需要建立互動性適應的人才觀,即企業與人才要雙向適應,這樣開放的人才觀更利於中小企業通過對人才的充分利用取得創新性的突破和改進,增加企業活力,為企業的良性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另外,對大多數處於轉型期的中小企業來說,企業自下而上的變革與自上而下變革同樣重要,在企業家自身素質提升的同時,也需要企業員工的素質得到有效提升,而在開放的、互動性適應的人才觀指導下的人才引進機制所形成的交流性變化要比硬性教育的效果好得多,它會大大降低企業變革的阻力,幫助企業更快的找到適合自身實際的運營模式。
2.遠景與目標的現實化:很多中小企業的遠景與目標只停留在口號上或只存在於老闆個人的頭腦中,此種看不見也摸不著的虛無縹緲的東西對人才並沒有什麼吸引力,只有當globrand.com遠景與目標被降低到現實化的可操作層面才能實現對人才的有效凝聚效果。中小企業遠景與目標的現實化需要參考兩個因素,一是在可實現的基礎上的統一認識,二是在行動上設置如何達成目標,即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這樣能使人才更清晰的了解企業的發展方向並確立自身在企業中的位置和作用,堅定與企業共同發展的信心。當中小企業不能為人才提供更多的經濟上的價值時,遠景與目標的現實化就成為了人才策略中的決定性利器。
3.企業利益與個人利益的結合:一說到利益結合,我們想到的常常是單純的薪資待遇與個人績效的捆綁,這是非常片面的,真正的企業利益與個人利益的結合是在經濟利益、發展利益、價值利益等方面的多角度對接,在中小企業的人才策略中,應該更側重於站在員工的角度,以培訓提高員工的社會化生存技能,以切實的分析與指導規范員工的職業發展方向,這樣既可以提高企業的吸引力,聚攏人才、留住人才,又能逐漸搭起人才發揮的優勢平台,構建完善的人才體系,打造出高績效的團隊,達成企業與人才共同成長的目標。
中國中小企業目前的人才狀態並不樂觀,其發展瓶頸與人才匱乏有相當大的關系。而在混亂與錯誤充斥於企業運營中的狀況下,人才有時候實在不是不能適應,而是不敢適應,因為一旦適應,就必須放棄很多正確的東西,這是非常可怕的人性挑戰。我們必須及早從封閉的人才觀中走出來,以開放的人才觀與現實的人才策略助推企業轉型的順利實現。
耳熟能詳的「三顧茅廬」的故事為對「適合的才是人才」的狹隘性人才觀的批判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注腳,當時的蜀漢集團只是一個沒有什麼實力的個小企業,它需要諸葛亮這樣的人才幫助其發展壯大,三顧茅廬便是劉備開放的人才觀的充分體現,也正因此,才有了孔明出山,才有了後來的三分天下有其一。
⑦ 交易員是否需要高學歷
國外對沖基金招收的高學歷人士大部分並不是交易員,而是其他崗位。國內的券商不會去招交易員,要招也是招有經驗的交易員(券商下屬某個營業部的大戶以私人名義招)。
由於國外對沖基金多採用程序化交易,有自己的一套成熟交易模型,需要高學歷的人才才能駕馭。而國內則是以交易員或者交易團隊為主,程序化仍然是摸索發展中。
現在網上招收的美股交易員知道嗎?他們多是鑽外國人程序交易的空子來盈利,你說是人靈活還是程序靈活呢?
⑧ 辶這是生意人才策略,該怎麼回答!
一般情況下:
學習是手段,工作(包括做生意等)是目的。
工作是手段,生存是目的。
生存是手段,婚育是目的。
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學校(學歷教育)和勞動技能培訓班(非學歷教育)最終培養的不是工作的人才,而是婚育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