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促進消費對經濟有什麼好處
促進消費對經濟有以下好處:
1.
消費對生產有反作用,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消費促進生產發展。
2.
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擴大信息消費,可以促進信息產業的發展,促進國名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3.
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能提高勞動力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信息消費可以豐富人們生活,提高人們生活質量
B. 交易經濟學市場都是交易
不知道您提這個問題的背景或者緣由是什麼,嘗試回答一下。
經濟學的門類很多,我了解很多經濟學分支,但沒聽過交易經濟學一說,更嚴謹地說,我聽說過交易成本經濟學。
交易成本經濟學屬於科斯等人開創的新制度經濟學的范疇,其主要研究內容是運用經濟學、組織學的方法來研究交易成本的的頻率和高低,學科代表人物是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姆森。
市場是交易的場所,不能說市場都是交易,市場包括交易主體、交易機制等。
C. 買賣股票能夠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嗎
能 印花稅支持國家建設 傭金支持金融業發展
D. 經濟學角度為什麼說交易對雙方都有利
有交易說明公司業務有流動性,流動性好說明企業有活力有市場份額,對雙方有利
E. 商品的交易促進經濟的發展嗎
交易本身不產生價值,但它會促進經濟發展,會催生很多職業,刺激生產者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量。還會進一步促進優化分工,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從而促進經濟發展。aqui
te
amo。
F. 交易成本經濟學的交易成本的重要性
近年來,經濟學家們認識到專業化和分工並不是免費的午餐。其中涉及到大量的交易成本。那麼交易成本到底有多大呢?本節將對這一問題進行一些討論。 消費者要購買一種產品或服務,首先要花時間和精力來獲得關於產品質量的信息。因此,他必須尋求物有所值的供給。類似產品,甚至同類產品,其價格差別也常常非常大。即使消費者知道某些產品的價格差別極大,他們也常常不花時間和精力來尋找成本最低的供給。如果情況不是這樣,那麼,我們就不會看到同類產品有不同的價格。因此,價格差別的實際存在就度量了消費者自己的交易活動成本。因為如果不存在搜尋成本,那麼,價格差別不會存在。因此,理性的消費者必須在考慮搜尋成本的大小來決定是否進行搜尋活動,以得到盡可能低的價格。
對於昂貴物品的購買,如房產,消費者會聘請顧問,如不動產經紀人,律師和金融顧問等。他們提供「交易服務」。消費者向這些專家支付的費用出現在國民收入帳戶中,因此可以間接地推知其大小。
對市場的供給方來說,交易成本表現為推銷成本中扣除運輸成本的部分。推銷成本用生產成本與最終消費者支付的價格之差來衡量。德國1959年的數據表明,對於116種非食品類商品組來說,平均推銷成本是最終消費價格的49%。其中要扣除3。7%的平均運輸成本,7%的平均流轉稅,因此,供給方的市場交易成本達最終消費價格的38。3%。不過,這一數據還只是代表沒有加權的每一部分的平均數。這就說明交易成本的數量十分巨大。(中國的一個特例,食鹽每斤生產成本不到1角錢,但消費者購買時卻到了1元錢,交易成本佔到90%)。 經理交易成本可以用經常成本(overhand)作為估計的基礎。經常成本既包括生產成本(如折舊、維修、用水和保險成本等),也包括內部交易成本。經常成本占總成本或總附加值的比重自上世紀以來有相當大的增加。在美國,這種成本達到35%到60%。但我們還不知道交易成本在經常成本中所佔的比例。假如交易成本占其中的50%的話,那麼,企業內交易成本就達到18%到30%(包括企業的推銷成本)。因此,與生產有關的交易成本佔到總成本的10%到20%。研究與開發成本雖然在不同企業和行業極為不同,但大致佔到10%到15%,因此,與生產有關的經理交易成本大致是總成本的20%到35%。此外,如果假定生產者每單位產品的利潤是銷售價格的20%(扣除了內部市場交易成本以後),每單位產品的市場交易成本是最終消費價格的40%,那麼,經理交易成本和市場交易成本總共佔到最終消費價格的50%到57%。
一些交易成本採取了「沉澱成本」或「專用性投資」的形式。這也是需要考慮的。
上面的論述只考慮了一個生產階段的交易成本。實際上,生產過程一般有幾個階段。如果假定,每增加一個生產階段,交易成本增加10%,那麼,交易成本不低於最終消費價格的60%到67%。
在瓦利斯和諾斯(Wallis and North,1988)所作的一個研究中,他們估計美國經濟整體的交易成本在1970年佔到GNP的46。66% 到54。71%。他們的估計值還沒有考慮到政府增加到GNP中的價值是100%的交易成本!他們還估計了交易成本在經濟發展中的變化情況,發現交易成本占 GNP的比重從1870年到1970年上升了1倍,即從佔GNP的26。09%上升到54。71%。這個結果令人驚異。他們認為其中的原因在於交易成本的相對增加是獲得專業化與分工利益的必要部分:
First, the costs of specifying and enforcing contracts became more important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market and growing organization in the second half of nineteenth century. As the economy becomes more specialized and urbanized, more and more exchanges are carried out between indivials who have no long-standing relations, that is, impersonal exchange … Rational consumers engage in more search and information-gathering activity (including purchasing information through middlemen, i.e., transaction services) as they come to know less and less about the persons from whom they buy their procts. … The second part of our story is the effect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pro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n transaction services. The new capital intensive proction techniques were often more profitable to operate (i.e., lower costs) at high output levels. … [larger business organizations] placed a premium on the coordination of inputs and outputs and on monitoring the numerous contracts involved in proction and distribution. … The third part of our story is the declining costs of using the political system to restructure property rights. … [The consequence of this change wa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ommissions] which replaced the decision-making ability by executive departments of the government. … [and]imposed transaction costs on the rest of the economy. (1988,122-123).
根據這種發現,瓦利斯和諾斯批評了現在的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他們認為,現在的一般做法是把交易成本當成無關的東西。因此需要改變。國民產品應該分為三個基本種類,其重點是生產、運輸和交易領域的活動。只有按這種方式來分類,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增長。這一點對增長經濟學具有重要含義,因為增長經濟學並沒有考慮一種產出與另一種產出之間的關系。
總的來說,交易成本的應用現已超出了制度經濟學的范圍,它廣泛地應用於會計和統計各個方面。當然,想極小化絕對或相對交易成本,在經濟上並不是一個合理的目標。在判斷一個經濟實體的質量(效率)方面真正重要的是總的經濟結果,而不是交易成本的大小。交易成本現在已吸引了宏觀經濟理論家,經濟史學家,會計師和其他人日益增加的注意力,因為交易成本在總成本和GNP中的比例穩定上升。因此,值得對交易成本進行專門分析。 政治交易成本也值得注意,因為在產生收益的法律例子中,重要的是要考慮獲得收入來源、選民行為和代理人行為方面有關信息的成本,也要考慮這種法律執行的成本。這就是公共選擇的成本。在禁煙禁酒或禁止葯物使用等方面也存在成本和收益。進一步說,一項特定社會法律,不論是新的,還是老的,其成本不僅包括與法律有關的直接政府支出,還包括法律對社會造成的成本,如由於損害了自由交換而導致的資源損失。至於政府行政管理和教育,也是如此。政治組織和壓力集團的建立與運行也存在成本。奧爾森(Olson: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1965)認為,這種成本是一個集團內成員數量的增函數,人均成本不變或不會減少很多。他還認為,由於每個集團成員得到的利益隨著集團的規模而遞減,因此,集團越大,越不可能提供最優的公共物品的供應。這就導致了運用交易成本方法而得到的一個結論:小的利益集團總是掌握著不成比例的大權力!
G. 二手交易對經濟的作用
活躍市場經濟
H. 期貨交易在宏觀經濟中的作用有哪些
期貨市場在宏觀經濟中的作用
(1) 調節市場供求,減緩價格波動;
(2) 為政府宏觀調控提供參考依據;
(3) 促進本國經濟的國際化發展;
(4) 有助於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期貨市場在微觀經濟中的作用
(1) 形成公正價格;
(2) 對交易提供基準價格;
(3) 提供經濟的先行指標;
(4) 迴避價格波動而帶來的商業風險;
(5) 降低流通費用,穩定產銷關系;
(6) 吸引投機資本;
(7) 資源合理配置機能;
(8) 達到鎖定生產成本、穩定生產經營利潤的目的。
I. 交易費用在GDP中佔比高還是低有利經濟發展
低好啊。
交易費用是由於雙方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等而產生的,本質是一種成本,或者說摩擦。
J. 請專業人士指點:股票的買賣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探討一下。
我認為股票交易作為一種交易,雙方的動機是要分析的。買者的心態無為外2種,投機和投資,現實是投機居多;賣者做為交易的參與者,其本質也投機與投資這兩種。
作為一個資本市場,其本質是促進資本流動,同時增加資本數量。促進資本流動要有良好的資本入口和出口中,股票交易有效的創造了這方面的條件,資本操作者可以有效的進入,同時也能夠退出,這體現了資本的逐利性,然後資本的退出,但被投資企業確不一定馬上倒,這就需要別人來接手。此時散戶就成為主力資本持有者的有效替代。散戶無論是投機還是投資都將」錢財「如雨滴般的投入大海。
成熟的交易市場是保護散戶的市場,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市場的活力。A股市場目前如殺雞取卵般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