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與商品零售價格指數有何區別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度量一組代表性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價格水平隨著時間而變動的相對數,反映居民家庭購買的消費品及服務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它是宏觀經濟分析和決策、價格總水平監測和調控以及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指標。其按年度計算的變動率通常被用來作為反映通貨膨脹或緊縮程度的指標。現行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按用途分為八個大類,包括食品、煙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
商品零售價格指數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城鄉商品零售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商品零售價格的變動直接影響城鄉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國家的財政收入,影響居民購買力和市場供需的平衡,影響消費與積累的比例關系。因此,該指數可以從一個側面對上述經濟活動進行觀察和分析。
從上海統計年鑒的1978年到2011年間的數據來看,http://www.stats-sh.gov.cn/tjnj/nj12.htm?d1=2012tjnj/C0801.htm,兩者有以下區別和聯系:
除了1979年~1981年,1985年~1989年之間這兩段時間外,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漲幅都高於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的漲幅。
這33年積累下來,和1978年價格相比,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明顯要高於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約高了58%。
存在差異無外乎是由於兩者的統計范圍不同。按照定義的字面意思看,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只包含零售商品,不包含服務和居住類等,而後兩者恰恰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中占據了不小的比例。
這個解釋符合我們的生活體驗,漲價厲害的是人工工資和不動產等,而商品價格由於製造能力的提升並沒有太大的提價空間。
❷ 零售物價指數有什麼概念區別
零售物價指數(RetailPriceIndex),簡稱RPI。商品零售價格指數(RetailPriceIndex)是指反映一定時期內商品零售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相對數。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分為食品、飲料煙酒、服裝鞋帽、紡織品、中西葯品、化妝品、書報雜志、文化體育用品、日用品、家用電器、首飾、燃料、建築裝潢材料、機電產品等十四個大類,國家規定304種必報商品,需要予以特別說明的是,從1994年起,國家、各省(區)和縣編制的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不再包括農業生產資料。零售物價的調整變動直接影響到城鄉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國家的財政收入,影響居民購買力和市場供需平衡,影響消費與積累的比例。因此,計算零售價格指數,可以從一個側面對上述經濟活動進行觀察和分析。
在美國,這個數據由美國的商務部每個月對全國性商業企業進行抽樣調查,把用現金或信用卡形式支付的零售的商品均做為調查的對象,包括傢具,電器,超市上銷售的商品和葯品等,不包括服務業的消費。零售物價指數是反映市場物價變動情況的基本標志。是反映不同時期商品零售價格水平變動程度和趨勢的相對數。許多外匯市場分析人員十分注重考察零售物價指數的變化。
如果社會的經濟發展迅速,個人的消費就會增加,供不應求,導致物價的上升,這個指數就會上升,將為後來帶來通貨膨脹的壓力,該國的政府就會收緊貨幣政策,利率趨於上升,相應對美元匯率帶來利好支持。
零售物價指數與職工生活費用價格指數的區別:
其一是零售物價指數的觀察對象是城鄉居民購買的全部商品價格,而職工生活費用價格指數的觀察對象只限城市職工及其家庭所購買的消費品價格。
其二是零售物價指數只包括商品部分,而職工生活費用價格指數則包括商品支出和服務支出兩個部分。
我國的零售物價指數主要有:零售商品牌價指數、零售商品議價指數、集市貿易價格指數和全社會零售物價總指數。零售物價指數主要用來觀察研究零售物價變動對城鄉居民生活的影響,為平衡市場供求、加強市場管理、控制貨幣發行量提供參考。
零售物價的調整升降直接影響城鄉居民的生活費用節約或多支,直接關系國家財政的收支,直接影響居民購買力和市場商品供需平衡,還影響消費和積累的比例。
零售物價指數是編制財政計劃、價格計劃、制定物價政策、工資政策的重要依據。目前,統計工作中按月、季、年編制零售物價指數,計算工作量和采價工作量非常大。
零售物價指數採用加權算術平均公式計算。權數直接影響指數的可靠性,因此每年要根據居民家庭收支調查的資料調整一次權數。物價不可能全面調查,只能在部分市、縣調查,在我國根據人力、財力,大約選200個市、100個縣城作為物價變動資料的基層填報單位。在城市選商品350種左右,在縣城選400種左右。每種商品的指數採用代表規格品的平均價格計算。
❸ 舉例說明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的編制過程和編制方法!編制過程越詳越好!!!感謝!
用於衡量消費者經常購買的確定的一籃子商品和勞務的價格變化,每月公布一次。其中能源和食品專案的價格變化很大,因此將它們扣除以後得到「核心資料(Core Rate)」,能更為真實地反映價格的變化。消費價格指數的變化反映了零售水平的通脹壓力。消費價格指數在國外被稱為消費指數或生活費用指數,是度量一組代表性消費品及服務項目價格水平隨時間而變動的相對數,反映居民家庭所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和服務的價格水平對職工貨幣工資的影響,是研究具名生活、宏觀經濟分析和決策、價格總水平監測和調空的依據。按年度計算的變動率通常被視為反映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程度的指標。 從2001年起,我國採用國際通用做法,逐月編制並公布以2000年價格水平為基期的居民消費價格定基指數,作為反映我國通貨膨脹(或緊縮)程度的主要指標。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統計局城調總隊負責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編制及相關工作,並組織、指導和管理各省區市的消費價格調查統計工作。 我國編制價格指數的商品和服務項目,根據全國城鄉近11萬戶居民家庭消費支出構成資料和有關規定確定,目前共包括食品、煙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交通和通訊、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八大類,251個基本分類,約700個代表品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就是在對全國550個樣本市縣近3萬個采價點進行價格調查的基礎上,根據國際規范的流程和公式算出來的。
❹ 什麼是全社會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
全社會零售物價總指數(Society-wide general retail price index):
是指全面反映市場零售物價水平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經濟指標。
按其包括的地域范圍,可分為城鎮零售物價指數,農村零售物價指數和全國(或省)零售物價指數。城市和農村零售物價指數及全國(或省)零售物價總指數均採用加權算術平均數指數公式計算。
全社會零售商品的種類多達上百種,要編制包括全部商品的零售價格指數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在編制價格指數時,只能選擇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商品。首先應對商品進行科學的分類,在此基礎上分別選擇能代表各類別的代表規格品。例如,我國目前對消費品分為食品類、飲料和煙酒類、服裝和鞋帽類、紡織品類、中西葯品類、化妝品類、書報雜志類、文化體育用品類、日用品類、家用電器類、首飾類、燃料類、建築裝潢類、機電產品類等14個大類。大類下又分小類,小類下分若干商品細目。
現在多用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
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它是反映兩個時期市場上商品零售價格水平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商品零售價格是商品在流通過程中的最後一個環節的價格。是商業、飲食業、工業和其他零售企業向城鄉居民、機關團體出售生活消費品和辦公用品的價格。通過編制零售價格總指數,可以掌握零售市場上商品價格水平的總體變化及其所產生的各種影響,為國家制定經濟政策提供依據。
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按國家統計局規定自1995年正式使用,和原社會商品零售物價總指數的區別是:本指標不包括生產資料價格指數。
❺ 零售物價指數 與 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區別
可以參考 社會商品零售總額 和 最終消費的區別
零售物價指數 是只包括商品零售價格的變動
而消費者價格指數 還包括居民消費的服務價格
當然這裡面的代表品選擇在此基礎上會跟著變化,我認為最根本的就是是否有服務。
❻ 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和消費者價格指數又什麼關系
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屬於消費領域的價格指數,它是反映一定時期居民生活消費品及服務項目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一種相對數,它可以觀察居民生活消費品及服務項目價格變動對居民生活的影響,為各級政府掌握居民消費狀況,研究和制定居民消費價格政策、工資政策以及為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消除價格變動因素的核算提供科學依據。
城市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屬於流通領域的價格指數,它是反映一定時期市場零售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一個相對數,據此掌握零售商品的平均價格水平,為各級政府制定經濟政策,研究市場流通和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提供科學依據。
二者都依據商品零售價格編制, 而且都包括生活消費品部分, 有著密切聯系, 但也有明顯區別。
❼ 食品價格漲幅指數
2007年11月
2007年12月
2008年1月 18.2%
2008年2月
2008年3月
2008年4月 22.1%
2008年5月
2008年6月
❽ 物價指數的計算方法
1、消費者物價指數測量的是隨著時間的變化,包括多種(常有幾百種)商品和服務零售價格的平均變化值。這多種商品和服務會被分為幾個主要的類別。在計算消費者物價指數時,每一個類別都有一個能顯示其重要性的權數。這些權數是通過向成千上萬的家庭和個人調查他們購買的產品和服務而確定的。
權數會經常修正,以使它們與現實情況相符。CPI是一個固定的數量價格指數並且無法反映商品質量的改進或者下降,對新產品也不加考慮。CPI若扣除容易波動的食物與能源的統計數字,此數據稱為「核心物價變動率」,當核心物價變動率低於3%時,經濟成長率應是處於相對低的水準。
中國大陸的CPI的構成包含食品、煙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醫療保健、交通通信、娛樂教育文化、居住八大類產品價格,在八大類產品中CPI權重最高的。
為更好地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鄉居民消費結構變化,切實保障CPI計算的科學性和准確性,我們對CPI調查方案進行了例行調整,涉及對比基期、權數構成、調查網點和代表規格品的調整。
一、從2011年1月起,我國CPI開始計算以2010年為對比基期的價格指數序列。這是自2001年計算CPI定基價格指數以來,第二次進行基期例行更換,首輪基期為2000年,第二輪基期為2005年。調整基期,是為了更容易比較。因為對比基期越久,價格規格品變化就越大,可比性就會下降。選擇逢0逢5年度作為計算CPI的對比基期,目的是為了與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保持相同周期,便於數據分析與使用。
二、根據2010年全國城鄉居民消費支出調查數據以及有關部門的統計數據,按照制度規定對CPI權數構成進行了相應調整。其中居住提高4.22個百分點,食品降低2.21個百分點,煙酒降低0.51個百分點,衣著降低0.49個百分點,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降低0.36個百分點,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降低0.36個百分點,交通和通信降低0.05個百分點,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降低0.25個百分點。
三、根據各選中調查市縣2010年最新商業業態、農貿市場以及服務消費單位狀況,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的原則和方法,增加了1.3萬個調查網點。採集全國CPI價格的調查網點(包括食雜店、百貨店、超市、便利店、專業市場、專賣店、購物中心以及農貿市場與服務單位等)達到6.3萬個。
四、各選中調查市縣根據當地居民的消費水平、消費習慣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的原則和方法,對部分代表規格品及時進行了更新。
❾ 消費物價指數的歷年數據
消費者物價指數又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簡稱CPI。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
現列舉消費物價指數5年數據如下:
2015年9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0%。
2016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0%。
2017年CPI同比增1.6%,PPI同比增6.3%。
2018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2%。
2019年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3.8%,漲幅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
(9)食品零售價格指數貴州擴展閱讀: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涵蓋全國城鄉居民生活消費的食品、煙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等八大類、262個基本分類的商品與服務價格。
數據來源於全國31個省(區、市)500個市縣、6.3萬家價格調查點,包括食雜店、百貨店、超市、便利店、專業市場、專賣店、購物中心以及農貿市場與服務消費單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