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資本形成詞語解釋
資本形成(Capital Formation) 是西方國家反映固定資本凈投資規模的重要指標。一定時期內資本資產 (廠房、設備、車輛等投資品) 的凈投資。它等於一定時期內資本資產總投資扣除折舊和其他有形損耗後的新增資本。資本形成是未來生產擴大的基礎,對經濟發展影響很大。
② 公司資本的形成
(一)、股東出資公司資本是指在章程中登記的由股東認繳的出資總額。因而股東出資是公司資本形成的最基本的途徑。公司資本雖在章程中均應貨幣化,表現為一定貨幣額,但就股東的具體出資方式而言,並不以貨幣或現金為限,它還可以其他非現金財產出資,也稱現物出資。
中國公司立法對現物出資作了較充分的規定:一是規定了出資的基本范圍,即包括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及土地使用權(公司法第24條);二是規定了一系列限制制度。包括:規定現物出資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25條第一款);股東出資須經法定的驗資並出具證明。(公司法第26條):規定了股東以現物出資不實時所應承擔的差額填補責任和股東的連帶繳付責任(28條)。但是應該看到,上述規定仍是不完善的。表現在:首先在出資范圍上,以列舉性條款加以規定的方式(第24條)不具有靈活性,難以適應新經濟發展的需要。一個典型的問題是,在上述規定情況下,是否能以對公司的債權作為出資,即債作股問題。嚴格來說是不允許的,但在中國公司制改造過程中,債轉股已在實踐中採納。此外對采礦權、地役權甚至承包租賃權等用益物權能否作為出資,也是實踐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因為在中國大部分自然資源屬於國家所有的情況下,以國有資源的經營權如采礦權,勘探權等出資是有現實依據的,而目前中國公司法只規定土地使用權一種,顯然也難以適應現實需要。
(二)、股東和發起人的出資責任及其救濟出資是股東對公司的基本義務,也是形成公司資本的基本途徑。
中國公司法關於股東出資責任的規定。中國公司法在「有限責任公司設立和組織機構設置」一節中對股東的出資違約責任和差額填補作了規定,但上述法律規定顯然過於簡單,缺乏操作性,在體繫上也存在著較大的漏洞。表現在:首先,在適用范圍方面,它僅適用於有限責任公司的場合,而對於股份有限公司是否也適用,則無明確的規定。其次,在股東出資違約責任方面,它只規定了對股東承擔的違約責任,而未規定有對公司承擔的違約責任。而這兩種責任是有所區分的,一般而言,在公司成立存續的場合,違反出資義務的股東只能是直接向公司承擔違約責任,而不是向已足額繳納出資的任一股東承擔違約責任,只有因出資義務不履行而導致公司不成立、解散或被撤銷等場合,違反出資義務的股東才向已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責任。再次是在資本充實責任方面,從公司法第28條的規定看,只有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差額填補責任,並且只適用於現物出資場合,對於現金出資則沒有相應的規定。
③ 資本形成的資本形成的方式
資本形成的方式也就是儲蓄轉化為投資的機制或渠道。縱觀先進國家工業化的經驗,資本形成的方式主要有下列六種:
(1)運用行政或經濟手段動員農業剩餘;
(2)運用財政政策進行政府融資;
(3)運用通貨膨脹辦法強制儲蓄;
(4)企業本身的資本積累;
(5)通過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融資;
(6)通過外貿和利用外資加速資本形成。
④ 在經濟學中,「資本形成」是指
因為只有B屬於投資范疇
⑤ 資本形成有哪些來源
是公司成立的實收資本嗎?那一般就是股東一起按照比例出的錢,還有一些股東出的設備,汽車或者是一些無形的資產,比如技術。。。等等,妮可以參考看看會計基礎的書
⑥ 資本和資產的區別
一、定義不同
資本是人類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各種社會經濟資源的總稱。資本可以分為制度或社會生產關系資本,它的提升或增值由社會政治思想等變革來實現。
資產是指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不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不能作為資產,是企業的權利。
二、特徵不同
資本的主要特徵有:
1、資本是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
2、資本是一種運動。
3、資本是一個歷史范疇,它體現資本家剝削雇傭工人的關系,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范疇。
資產的主要特徵有:
1、資產是一項由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資源。資產必須是現實的資產,而不能是預期的資產。這里所指的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包括購買、生產、建造行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項。也就是說,只有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才能形成資產,企業預期在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不形成資產。
企業有購買某存貨的意願或者計劃,但是購買行為尚未發生,就不符合資產的定義,不能因此而確認為存貨資產。
「過去形成」原則在資產的定義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也是傳統會計的一個顯著特點。盡管現有的一些現象,特別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現,已對「過去形成」原則提出了挑戰,但這一原則仍然在實物中得到普遍的接受。
2、資產必須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是指企業享有某項資產的所有權,或者雖然不享有某項資產的所有權,但該資源能被企業所控制。例如,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要求,也應將其作為企業資產予以確認。
3、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是指直接或間接導致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企業的潛力。資產必須具有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沒有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不能給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資源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三、分類不同
資本的分類:
制度或社會生產關系資本。它的提升或增值由社會政治思想等變革來實現;人力資本;物力資本,包括自然賦予的和人類創造的兩種。通過剝削雇傭工人而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體現資本家剝削雇傭工人的關系。
資本在現象上表現為一定數量的貨幣和生產資料,但貨幣和生產資料本身並不是資本,只有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前提條件下,貨幣和生產資料被資本家用來作為剝削雇傭工人的手段時,才轉化為資本。
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商人資本和高利貸資本,雖然剝削小生產者的剩餘勞動,並從奴隸主和封建主那裡瓜分一部分奴隸和農奴的剩餘勞動,但由於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商人資本和高利貸資本,不是在生產領域中通過剝削雇傭工人獲得剩餘價值,因而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資本。
因此,資本不是物,而是通過物體現出來的資本家與僱傭勞動者之間的剝削與被剝削的生產關系,資本是一個歷史的范疇。
資產的分類:
分類按照不同的標准,資產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別。按耗用期限的長短,可分為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根據具體形態,長期資產還可以作進一步的分類;
按是否有實體形態,可分為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中國會計實務中,綜合這幾種分類標准,將資產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等類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資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資產
⑦ 資本的形成過程
在資本積累過程中,個別資本是通過資本的積累、積聚和集中這些形式增大的,從而使社會財富有利於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手中。同時,隨著資本積累的發展,資本家必然要不斷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使資本有機構成發生質的變化,使可變資本在總資本中的比率越來越小。而資本有機構成的不斷提高,要求擴大個別資本的規模,從而更加劇了社會財富的集中。可見,資本積累過程從資產階級方面來說,就是資本規模擴大和社會財富集中的過程,就是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的過程。
從工人階級方面來說,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的過程,就是他們淪為失業者和陷於貧困的過程。因為,隨著資本積累的增長和資本總額的增加,可變資本的絕對量雖然也會增加,但由於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可變資本的相對量則日益下降。而且,當有些部門或企業採用新的技術設備,迅速提高資本有機構成時,資本對勞動力的需求還會絕對減少。同時由於機器的廣泛使用,大批婦女兒童走進工廠,破產農民和手工業者及一部分中小資本家也加入了僱傭勞動者的行列,使得無產階級隊伍不斷增長。這兩種完全對立的趨勢,必然出現相對過剩人口,造成大批工人失業,使無產階級陷於貧困。可見,相對過剩人口是資本積累發展的必然產物,同時也是資本積累的杠桿,甚至成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存在和發展的一個條件。所以,資本積累的過程,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過程,就是產業後備軍的形成過程,就是社會財富創造者無產階級的貧困過程。
馬克思正是通過資本積累進程中資本有機構成作用機制的分析,揭示了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社會的財富即執行職能的資本越大,它的增長的規模和能力越大,從而無產階級的絕對數量和他們的勞動生產力越大,產業後備軍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勞動力同資本的膨脹力一樣,是由同一些原因發展起來的。因此,產業後備軍的相對量和財富的力量一同增長。但是同現役勞動軍相比,這種後備軍越大,常備的過剩人口也就越多,他們的貧困同他們所受的勞動折磨成反比。最後,工人階級中貧苦階層和產業後備軍越大,官方認為需要救濟的貧民也就越多。這就是資本主義積累的絕對的、一般的規律。」
中國當代資本的形成過程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1/30/97593_3.html
資本形成的機制和過程(下載pdf)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XCJ2000S2065.htm
網路了下「資本形成」
http://www..com/s?lm=0&si=&rn=10&tn=360se_3_dg&ie=gb2312&ct=0&wd=%D7%CA%B1%BE%D0%CE%B3%C9&pn=10&ver=0&cl=3&uim=1&usm=0&f=1
論文材料是一個方面,重要的是有自己的 idea~~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