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炒期貨的人都在想什麼
做趨勢的人多數死在震盪里;
做盤整的人多數死在趨勢里;
做短線的人多數死在暴拉里;
沒方法的人多數死在亂做里;
有方法的人多數死在執行里;
靠主觀的人多數死在感覺里;
靠消息的人多數死在新聞里;
沒整死的就是勝者。
交易是一個學習型的學校,它的最熱門專業行為學!
二、順勢為什麼這么難?
第一是因為你不相信趨勢,趨勢不是不存在,只是你不相信。
第二是因為你心裡總想著回調,害怕回調,不知道如何處理回調。
第三是因為你沒有一套順勢的規則。
成功的期貨投機,其原理建立在這樣的假設上:
人們在未來會重犯他們在過去犯過的錯誤;
期貨交易中少數的成功者在重復正確的方法;
失敗者在重復各種錯誤;
市場就是靠大部分人的錯誤存在的;
有一個人能戰勝市場,市場就不存在了。
順勢的本質就是跟隨;
要順勢就要等待趨勢明確,不要走在趨勢前面;
提前行動不是順勢,是想讓行情順你的想像;
要順勢就要放棄自己的想像,這樣才能跟隨行情實際交易;
正常的思維,正常的情感,正常的習慣都是不可能在市場成功的;
少數人成功的地方,必定是要超常的;
總得有與眾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思維,方法,習慣;
對紀律執行的越是殘酷,成功的可能性就越高,不遵循潛在的規則,無強烈的紀律意識,無疑,淘汰!
三、投資者賠錢的原因
根本原因:沒有正確的交易理念,沒有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沒有執行交易計劃,靠預測想像交易,通常掙一點就平倉,賠了遲遲不止損。掙小賠大,違背了成功的根本原則。
投資者常常是資金少,頭寸大;急於掙錢,入市越頻繁,賺錢越艱難。
冒大風險去搶蠅頭小利,註定是要踏上虧損之路。
追求完美,把自己當神仙,總想搶頂或者搶底,那是不可能的。抓到趨勢的一段足夠了。
許多投資人是用感覺和情緒交易,而不是用大腦去交易,用交易系統交易。
滿倉操作,極小的波動,也可能損失很大,心理壓力大無法止損,最終被迫斬倉出局。
一年中大的機會就幾次,一天中主要的波動幅度就在十幾分鍾內完成,交易太多本身就是風險。
期貨交易里沒有什麼新東西!游戲規則沒有變;人性也沒有變。
生活從來就不是一條直線。每一個成年人都知道這一點。可是,當我們在觀看圖表時太容易被引導得忘掉這一點。
警惕圖表製作者創造的幻覺。圖表的趨勢更是彎曲趨勢!
對市場寬容,市場也會寬容我們!過分追求投資機會和價格的完美,只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損失。
期貨上能照顧你的只有趨勢。
如果趨勢不照顧你了,那說明你錯了或趨勢變了。
最可恨的是波動。波動是個騙子,老是讓你看不清趨勢和趨勢的改變。
所以區分清波動和趨勢,就是找到了朋友和敵人。
通常情況下,市場不會朝任何方向直來直去。
所謂市場趨勢,正是由波峰加波谷依次上升或下降的方向所構成的上升、下降、橫向延伸三種趨勢。
期貨市場上大多數時候,大多數投資者都是錯的,錯誤主要是被回調波動誘導。
看對趨勢的人多,但是想到趨勢可能回調,而平倉或做反向操作,忽視趨勢的人更多。
要想抓住趨勢,就得放棄小的波動;找到趨勢的工具也很重要。相信感覺不如相信眼睛。
大多數技術工具和系統在本質上都是順應趨勢的,其主要設計意圖在於追隨上升或下降的市場。
四、賠錢是一種懲罰:
懲罰你的無知;懲罰你的貪婪;懲罰你的僥幸;懲罰你的違規
一萬個空洞的理論,還不如一個實際的行動規則;再多的行情分析,還不如一個實際的買賣計劃。
天才就是把全部精力注於特定目標;交易天才就是把精力用於一種交易方法,形成交易習慣。
真正的哲人,必然象大海一樣寬厚;對市場寬容,市場也會寬容我們,放棄一些機會,才能抓到更多機會。只有一分錢的胸懷,決不可能得到二分錢的收獲。天天盯著20點的機會,肯定會錯過翻翻的機會。
一旦你改變了思維方式,你就改變了自己的信念;
一旦改變了信念,就改變了期望;
一旦改變了期望,就會改變態度;
一旦改變了態度,也就會改變行為;
一旦改變了行為,績效自然會隨之改變;
一旦績效改變了,你的生活將為之一新!
五、為什麼交易太多?為什麼滿倉操作?為什麼搶頂逆勢?為什麼不想止損?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急於求成,僥幸成功。
大部分投資者在止損和持漲上,止損要做得好得多。
止損可以控制風險,但是要成功最最主要的還是在於做對看對時「持漲」。
做不到持漲,也就無法實現以小博大,掙大賠小的原則。
大部分投資者都在做的是掙點就平,賠了等等的交易習慣,這是不成功的根本原因。
打開期市的密碼是順勢?是時機?是止損?是資金管理?都不是!!!打開期市的密碼是執行--簡單的規則,長期的嚴格執行。再好的地圖不行動無法把你帶到目的地,再好的法律不執行無法防止范罪。期市成功的方法,規則,大部分投資者都知道,長期做到了,執行了就成功了。成功與失敗的分界不在於你知道多少,在於你做到了多少。
六、反彈帶給你的禍害
就是因為心裡想著反彈,所以過早平倉,錯過了更大的趨勢利潤;
就是因為心裡想著反彈,等待反彈開倉,結果反彈遲遲不來,錯過了一波趨勢;
就是因為心裡想著反彈,本該止損也想等反彈止損,因而錯過了更好的止損時機;
就是因為心裡想著反彈,去做反彈,才走上逆勢操作,巨大風險因此產生;
要做趨勢大行情,就要過濾次級小波動反彈;逆勢反彈是誘導投資者范錯的主要原因。
七、在對客戶的觀察中發現,在一月內大賠50%以上的常是兩類人
第一類是交易特別少,一月只做幾次,但是錯了不止損死扛,最後大賠的。
第二類是交易特別多,一次賠得少,但是一直在持續的賠錢。當日的短線沒有多少空間,追求的就是成功的次數大於賠的次數;做不到這點就要重新尋找短線交易方法了,持續的賠錢還不停的交易干嗎!急於掙回所賠的錢,急於交易,不按事實交易,常常賠得更多。
常常有投資者說:「我知道那些是對的,能掙錢,可是我做不到。」
市場上沒有秘密,成功的原則人人皆知,成功者堅持讓自己做到,失敗者順應自己的心理感受。比如,掙一點就想跑,生怕到手的錢又飛了;賠了總想等回調,常常是掙小賠大,最終必敗。又比如,掙大錢的是做長線大趨勢,可是大部分投資者感覺當日短線是最安全的,安全嗎?天天做當日短線,一周,一月,一年下來帳戶上的資金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
順應可以掙錢正確的原則交易;不要順應自己感覺舒服的交易。
有人做過研究,如果不止損死扛,那麼80%的交易可以扛到掙錢平倉,但是就是這20%扛不回來,決定了最後必然暴倉!
那麼,可以開倉小一點,止損幅度大一點,這樣即可以控制風險,也可以提高做單成功率。
相對股市,期市有了更大的權力和自由,可以做多,可以做空,可以今平也可以明天平,資金可以少用,也可以多用。哲人說過,有權力的人,沒有不被亂用的。
常見的做期貨的人,滿倉是亂用資金的權力和自由,趨勢也做,回調也做,所以的波動都要抓住是把交易的權力用到極限。做期貨個人有了更大的空間和靈活性,反過來自我控制就成了最重要的成敗因素。
八、做期貨有所放棄才有所得
1、放棄自已的想像、預測、多空看法;才能按技術規則和行情實際交易;
2、放棄逆勢做回調、搶頂;才能順勢而為
3、放棄局部短線小波動機會;才能抓到長線大趨勢機會;
4、放棄僥幸心理;才能按規則交易;
5、放棄異常情況;才能抓到可以把握的行情;
6、放棄金錢的觀念;才能輕松交易。
九、新手要過的5道關
1、換思維:來市場為了掙錢沒錯,但是市場不是提款機;先想著如何控制風險少賠。
2、做止損:沒有人不知道止損,但犯大錯還是沒有止損;把止損做到吃飯睡覺一樣輕松自然。
3、掙大賠小:不要掙一點就想跑,賠了不止損。掙的幅度是止損幅度三倍以上再交易。
4、交易系統:要開火車,先修鐵路。要做交易,先做系統。
5、交易習慣:大部分投資者失敗,不是不知道,是沒做到;把自己的理念和方法做成習慣。
做幾點的人是期市農民,做幾十點的是期市工人,做波段的人是期市商人,做大趨勢的是期市老闆!
而很多做期貨的人都是有著老闆的願望 ,工人的手法,所以很多人都說自己會賺錢,說自己懂很多技術。可是還是虧錢 。說到底就是 他們都在想賺錢
② 為什麼期貨1次漲跌幾分錢
期貨有最小變動價位,沒有你說的漲跌幾分錢的。
③ 炒期貨最壞的情況是不是把保證金虧得一分不剩
期貨最壞的情況是自己的保證金賠光了,還欠期貨公司的錢。
例如:如果按10%保證金計算,用1萬元,可以買賣10萬元的期貨合約。
如果投資者虧損,期貨公司會讓投資者追加保證金,如果投資者不能及時追加保證金,期貨公司會在他們認為適當的時機,將投資者保證金不足的倉單平倉。
但如果是極端行情,期貨合約的價格向不利於投資者連續走3個停板時(停板時,無法平倉,但連續3個停板,交易所一般會安排虧損的客戶平倉),累計的漲跌幅度會大於10%。假設累計的漲跌幅度是15%,投資者會虧損1萬5千元,減去原來1萬元的保證金,投資者還應當交給期貨公司5千元的保證金,如果投資者沒能及時追加保證金,期貨公司有權向投資者討要。
④ 業余如何炒期貨
所謂期貨交易,也叫「合約交易」、即合同交易,交易者之間的交易相當於只是簽了一個合同(不象股票買賣,交易一旦發生就意味著錢貨兩清了),該合同今後還可以轉讓(即所謂的平倉);維持合同權利的基礎就是保證金:保證金如果沒有了就沒權利再繼續持有合同了——當然,如果以後又有保證金了、以後還可以接著再玩(跟打麻將的規矩差不多吧~)。
保證金一般占合同金額比例的5——20%,所以,當行情波動5——20%時,某一方的盈利可能翻番、另一方則理論上分文不剩。因此,期貨投機的重要表現形式就是「逼倉」——令某一方保證金不足而被迫「平倉」——俗稱「斬倉」——從而獲利。相對而言,由於在短時間里籌集貨物的速度一般比籌集資金的速度要慢,因此期貨的逼倉經常表現為「多逼空」。最直觀的表現是,在現貨行情疲軟、期貨行情不跌反漲時,十有八九是要發生逼倉了。
保證金制度具體是如何履行的?
如果把期貨保證金與買樓花的定金相比較,只不過期貨保證金主要的不是購樓「貨款」的一部分、而是用以平衡多空(或曰買/賣)雙方隨時發生的浮動(以及事實)盈虧。以天然膠為例:多空(或曰買/賣)雙方在13700元成交後,當行情漲至14100元時,相當於多方有400元/手的浮動盈利、而空方則有400元/手的浮動虧損,交易所隨時要將虧損方虧損部分的金額從其保證金帳戶內劃撥到盈利方的保證金帳戶內(當然還有手續費也要從雙方保證金帳戶內劃撥出來),如果某方出現保證金值低於規定數額(注意:不是說1分錢都沒有了!),交易所有權對其予以強行平倉。
什麼叫逐日盯市制度
由於期貨行情在一天內的波動幅度經常會很大,如果以「瞬間」的盈虧結果來作為對某方實施比如「強行平倉」的行為的話,極有可能一方面引發大量的交易糾紛,另一方面甚至導致整個交易根本就無法正常進行下去;所以交易所一般採取或在收市前的某個時間、或在次一個交易日開市前的某個時間作「資金結算」(此處用詞可能不當,應該怎麼定義記不太清楚了);在規定的時間內,保證金不足的一方若不能及時將保證金予以補足、交易所才對其行使強行平倉的權力。這就是所謂逐日盯市制度。
套期保值
現貨市場的供需雙方在未來某時間對商品有賣/買要求,因擔心在該時間到來時的價格不利於自己的要求、於是願意在現在期貨市場上的價位先行賣出/買進同等數量的期貨合約 以鎖定成本,此行為即為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分買入套期保值和賣出套期保值2種,從事賣出套期保值可以向交易所申請用注冊倉單質押作保證金用而不必再准備全部所需要的保證金。從事買入套期保值也可以向交易所申請用其他有價證券質押作保證金用而不必再准備全部所需要的保證金。
期貨市場和批發市場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期貨市場不以實貨交割為主要目的和手段,一旦發生大規模的實貨交割某種意義上就意味著事實上已經發生了逼倉。所以,為了迫使實貨交割量減少,交易所會採取一系列的約束措施。主要有:大幅度提高交割月合約的保證金比例、大幅度增加交割手續費等。
什麼叫「爆倉」?
由於行情變化過快,投資者在沒來得及追加保證金的時候、帳戶上的保證金已經不夠維持持有原來的合約了;這種因保證金不足而被強行平倉所導致的保證金「歸零」、俗稱「爆倉」。
2 期貨入門
與股票買賣一樣,購買會員席位是經紀商(證券公司)的事,跟投資者沒有關系。
期市交易的最小單位是什麼?與股票買賣一樣,也叫「手」。只是對於不同的品種、「手」的標准也不一樣:比如天然膠期貨曾經是5 噸/手。
參與期貨交易的幾個步驟
1、開戶:其過程與股票開戶的程序是一樣的;
2、注資:一般准備「最小單位」所需要的10倍以上的資金為宜。比如「最小單位」需要3000元,那麼就准備30000元吧。
3、了解和熟悉各種交易制度以及相關術語。
4、學會並熟練掌握如何計算浮動盈虧。
交易手續費是如何收的?
開倉時收一半,平倉時收一半。各個交易所或品種之間的標准不一,大約相當於2、3個點的值。
期貨合約里的 「2月」、「8月」是指什麼?
指的是合約截止月份,也叫交割月份。
關於「套利」:
比如某甲在13700元買進R308(即2003年8月交割的天然膠合約)、計劃在R311上拋出,假如要在同一時間完成、二者之間的價差(也叫基差)必須大到什麼程度才有利可圖呢?這里涉及這樣一些費用:
從事套利在期貨市場上投入保證金的利息支出;
購買天然膠的貨款所佔用資金的利息支出;
8--11月的倉儲費用;
增值稅:(賣價-買價)X 0.17;
假設以上項目內容合計為350元,就意味著當在同一時間R308為13700元/噸、R311為14050元/噸 以上時,理論上同時買R308賣R311是穩賺不賠的。
如果你還不急於「兌現」,這期間只要假設R312比R311高出一定的價位、都可以在平掉原來持有的R311合約的同時、轉拋R312。
再介紹一個極端的例子(這是我在1996年底為國家儲備局設計的套利方案):
儲備局常年要囤積一定數量的天然膠,假如想通過期貨市場從事套利,在同一時間不同合約之間的價差呈什麼樣的比價時其才會有利可圖呢?
首先是「近」高「遠」低,其次是操作行為上的先拋後買。這里涉及這樣一些費用:
從事套利在期貨市場投入保證金的利息支出;
因賣出天然膠所回籠資金的利息收入;
套利期間所節省的倉儲費用;
少支付增值稅的收益(賣價-買價)X 0.17。
假設以上項目內容正負抵消後合計為250元,就意味著有機會進行「空頭套利」。
(綜上所述,一個完善的期貨市場是不容易出現惡性逼倉的——因為套利盤的存在會令「基差」經常處於一個非常合理的比價狀態。)
關於惡性逼倉
惡性逼倉的最惡劣行為是棄盤、也叫棄倉。當逼倉主力感覺到逼倉的風險已經堆積到無法釋放的地步時,其會將所持有的合約快速集中到若干個「新」席位(一般情況下,該席位的所有者或無人敢惹、或傻得可愛、或願意「監守自盜」)上(其實,整個逼倉的過程一直也是在各個席位之間倒倉的過程)。這樣,逼倉的「利潤」和本金被倒出來了,在「新」席位上僅保留「初始保證金」——也就是維持保證金;一旦行情逆轉、其立即就會出現保證金不足的現象;由於此時「逼倉」主力已經人間蒸發(象前段時間的薩達姆一樣)、所以很快就會發生因無人抵抗而導致的連續「停板」。而交易所很快會發現這些「新」席位已經「爆倉」了,席位「爆倉」的後果就是交易所要接下其手頭上的的所有未了結的持倉。交易所為了自保,必然會要求「對手」掛出平倉單;但是,這時候「對手」離解套還早著呢!!
於是,交易所面對的就是這樣一付爛攤子:協議平倉吧,雙方都說自己的合約還處於虧損狀態(整個市場忽然找不到賺了錢的席位了);如果不協議平倉,行情運行方向對交易所被迫承接下來的合約還將繼續不利、交易所又怎麼承擔得起……
外匯期貨和指數期貨:
我們平時所說的外匯期貨也叫外匯(現貨)按金交易,是投資者與銀行之間發生的現匯交易。所謂行情,其實是各個「報價行」之間報出的價:分買進價和賣出價;當投資者「買進」的時候、銀行就對應地「賣出」。直接和銀行交易只存在買賣差價(一般為5—7個點,10個點也很正常;行情變化特別快的時候也可能為30—50個點)、而沒有手續費,此外還可能涉及「息差」——即投資者買賣幣種之間存款利息的差額。
舉例:某甲在2001年11月末看好美圓兌日圓的匯率,於是拋日圓買美圓(即使投資者手頭持有的就是美圓也可以這樣操作,因為「投資者手頭持有的美圓」只是保證金而已);假設在124拋日圓買美圓合20萬美圓的規模,在134時再把日圓買回來,相當於贏利200萬日圓——折人民幣12萬元。正常情況下所需要的投資額為5萬元人民幣的等值外幣。(其間所需的時間約為3--6個月)
指數期貨是直接將指數「貨幣」化。比如令(即人為規定)上證指數每一個點的價值為200元/手,當上證指數從1350點升至1500點時,投資者每買一手(約需投資 1500X200X0.05=15000元)就有機會盈利30000元。
⑤ 1分錢手續費,期貨公司是噱頭還是真心
確實有真的,不過也比較少。 我的賬戶就是加一分,
⑥ 我用三百萬炒期貨,會虧得一分錢都不剩嗎
你一定要把風險度控制在30%以內-----否則
會虧得一分錢都不剩的------
⑦ 炒期貨到底能不能賺錢
這個風險很大,概率事件,你只要本金足夠虧,等到來一波行情就可以賺回來,但是這里有很多問題,你問這個說明你還不行
⑧ 期貨爆倉後會是一分錢都沒了嗎
期貨爆倉後不會是一分錢都沒了。
爆倉就是虧損大於你的賬戶中的保證金。由公司強平後剩餘資金是總資金減去你的虧損,一般還剩一部分。
在市場行情發生較大變化時,如果投資者保證金賬戶中資金的絕大部分都被交易保證金佔用,而且交易方向又與市場走勢相反時,由於保證金交易的杠桿效應,就很容易出現爆倉。
如果爆倉導致了虧空且由投資者的原因引起,投資者需要將虧空補足,否則會面臨法律追索。
(8)1分錢炒期貨擴展閱讀
爆倉大多與資金管理不當有關。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需要特別控制好持倉量,合理地進行資金管理,切忌像股票交易中可能出現的滿倉操作;並且與股票交易不同,投資者必須對股指期貨的行情進行及時跟蹤。因此,股指期貨實際上並不適合所有投資者。
國內基本上不可會出現爆倉現象,國內有漲跌停限制,在維持保證金以下時,期貨公司即自動平倉了。
在香港的恆生指數期貨中,恆指是4小時交易制,第二天可能出現大幅跳空或跳高現象,導致倉位做反,一開市即爆倉,甚至為負數。
負數即是欠期貨公司的錢,因為期貨經紀公司是貼了錢給期交所,替客戶平的倉。
舉例說明:
8月11日開盤前,客戶沒有將應該追加的保證金交給期貨公司,而9月股指期貨合約又以跳空下跌90點以1060點開盤並繼續下跌。期貨經紀公司將該客戶的15手多頭持倉強制平倉,成交價為1055點。
這樣,該帳戶的情況為:
當日平倉盈虧=(1055-1150)×15×100=-142,500元,
手續費=10×15=150元
實際權益=124,850-142,500-150=-17,800元
即該客戶倒欠了期貨經紀公司17,800元。
⑨ 炒4個億的期貨可不可能賠光 一分不剩呢股市 期貨市場是不是可以洗錢.我沒分了.涉及一個特大案 求高人
股票原因只能做多,一個方向,要洗錢是比較難的。但是多空都可以做的市場洗錢比較容易。國內目前情況是通過期貨市場來洗錢比較多見。證監會查期貨洗錢比較多。簡單操作的原理是,開多個賬戶,在同一價格上,一半資金做多,一資金做空,這樣開倉後,不管價格如何波動,一半帳戶虧多少另一半必然掙多少,盈虧的帳戶就把錢洗了。中間得支付手續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