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鐵木真統一漠北,建立元朝,歷史上鐵木真一共有幾個兒子多少個老婆
歷史上鐵木真一共有6個兒子和40多個老婆。
據《元史》宗室世系表記載,成吉思汗有六個兒子, 按出生順序為:
1、術赤,孛兒帖所生。
2、察合台,孛兒帖所生。
3、窩闊台,孛兒帖所生。
4、拖雷,孛兒帖所生。
5、察兀兒,也速干所生。
6、術兒徹,古兒別速所生。
成吉思汗曾經非常赤裸裸地說,戰勝敵人,奪其所有,見其親人流淚,納其妻女才是人生之最樂(《史集》第一卷)。丟開征戰,人們分明能看到他對待女人、對待妻子的態度。成吉思汗一共有後妃40多人:
第一斡兒朵:
孛兒帖皇後;忽魯倫皇後;闊里桀擔皇後;脫忽思皇後;帖木倫皇後;亦憐真八剌皇後;不顏忽禿皇後;忽勝海妃子。
第二斡兒朵:忽蘭皇後;古兒別速皇後;亦乞列真皇後;脫忽思皇後;也真妃子;也里忽禿妃子;察真妃子;哈剌真妃子。
第三斡兒朵:也遂皇後;也速干皇後;忽魯哈剌皇後;阿失侖皇後;禿兒哈剌皇後;察合皇後。
阿昔迷失皇後;完者忽都皇後。
第四斡兒朵:公主皇後;合答安皇後;斡者忽思皇後;燕里皇後;有禿該妃子;完者妃子;金蓮妃子;完者台妃子;奴倫妃子;卯真妃子。
其他:亦巴合別乞。
(1)期貨鐵木真1擴展閱讀
有史載的成吉思汗女兒:
1、昌國大長公主,名火臣別吉(豁真別乞;火阿真伯姬,伯姬:音譯,本作別乞。),孛兒帖所生,嫁給昌忠武王孛禿。
2、延安公主,名扯扯亦堅,孛兒帖所生。
3、趙國大長公主,名阿剌海別吉,孛兒帖所生,嫁給趙武毅王孛要合,無子。成吉思汗1206-1211年西征期間以及逝世以後,她以監國公主的身份代理朝政。
4、鄆國公主,名禿滿倫,孛兒帖所生。
5、阿兒答魯黑,又譯作阿勒塔倫,按塔倫,又名阿勒塔魯罕,孛兒帖所生幼女。嫁給斡勒忽訥兀惕部的泰出(又譯作塔出)駙馬。
6、高昌公主,名也立可敦,嫁給亦都護巴而術·阿而忒·的斤。
Ⅱ 鐵木真怎麼死的
鐵木真死因之謎在正史記載中成吉思汗為病死。但由於年代久遠,加之政敵的抹黑等等,成吉思汗的真實死因已不可考,這里列出一些說法以供參考。
西夏王妃咬死說
《蒙古源流》記載,成吉思汗攻打西夏,西夏乞降,並根據成吉思汗的要求獻上一些美女,其中就包括西夏王妃。西夏王妃對成吉思汗深惡痛絕,在成吉思汗猥褻她時,一口將成吉思汗的下體咬掉。成吉思汗血流不止,當日殞命。
被雷劈死說
蒙古人迷信「上天以雷電警告不孝者」,成吉思汗因惹母親生氣導致母親去世,有不孝之嫌,所以特別害怕雷電,1227年夏,成吉思汗誤入雷區,被雷電擊中致死。
被馬踩死說
蒙古人撰編的《蒙古秘史·卷十四》記載,「成吉思既住過冬,欲征唐兀。從新整點軍馬,至狗兒年秋,去征唐兀,以夫人也遂從行。冬間,於阿兒不合地面圍獵,成吉思騎一匹紅沙馬,為野馬所驚,成吉思汗墜馬。」墜馬之後,被後面的馬踩中而死。
中箭說
1227年初成吉思汗在西夏作戰時膝部中了毒箭,最終致命。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自己的遺著中認為:成吉思汗死於箭傷。《聖武親征錄》說,成吉思汗受箭傷有三次:1202年闊奕壇之戰、1212年攻西京之戰、1226年攻西夏時膝部中箭。
估計最後一次箭傷對其身體影響較大。《世界侵略者傳略》、《史集》、《元史譯文》、《綱目譯文》等國外、國內書籍都說「汗病八日死」。
中毒說
民間另有傳說,「中毒說」這種說法,來源於《馬可·波羅游記》。馬可·波羅是十三世紀義大利商人,於1275年到達中國。其時正是元世祖忽必烈當政時間,在元朝有過17年的交往。
其在游記中記敘的成吉思汗的死因:在進攻西夏時圍攻太津(吉州,古要塞)時,膝部不幸中了西夏兵士射來的毒箭。結果可想而知,毒箭攻心,傷勢益重,一病不起。但民間另有傳說,成吉思汗是「中毒」而死。
成吉思汗對窩闊台越來越不滿意,想改立拖雷為儲汗,窩闊台為維護自己的汗位,與成吉思汗喝酒時,下葯將成吉思汗毒死。
(2)期貨鐵木真1擴展閱讀:
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大蒙古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Genghis Khan),意為「擁有海洋四方「。
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難河上游地區(今蒙古國肯特省),取名鐵木真。宋開禧二年(金泰和六年,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國,此後多次發動對外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
宋寶慶三年(金正大四年,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時候去世,之後被密葬。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廟號為太祖。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廟建成,制尊謚廟號,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謚號為聖武皇帝。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將國號「大蒙古國」改為「大元」。
至大二年(1309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謚法天啟運,廟號太祖。從此之後,成吉思汗的謚號變為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孛兒只斤·鐵木真
Ⅲ 鐵木真一共有幾個孩子啊
4個兒子,大兒子術赤,二兒子察合台,三兒子窩闊台,四兒子拖雷。
老大術赤是成吉思汗的妻子勃兒帖從蔑兒乞人那兒被奪會來的路上出生的,"術赤"在蒙古語中是"客人"的意思,所以術赤被人質疑為蔑兒乞人的種,在家中被受歧視.他是否是成吉思汗的親身兒子還是個密.
察合台是成吉思汗正妻孛兒帖所生第二子.1211年,隨成 吉思汗伐金,與術赤、窩闊台攻掠雲內、東 勝、武、朔諸州。1213 年,再次大舉分道伐金。 成吉思汗逝世後, 察合台遵照遺命擁戴窩闊台即大汗位。1241年5月,察合台先窩闊台七個月病逝。
窩闊台是成吉思汗的第三子。1225年封於也兒的石河(今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一帶,建斡爾朵於也迷里城(今新疆額敏縣)。在1229年的庫里爾台大會中被推舉為繼任人,也就是元太宗,管理整個蒙古帝國。他在任內繼續父親的遺志擴張領土,主要是繼續西征和南下中原。他在位期成功完全征服中亞和華北。
拖雷,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正妻唆魯禾帖尼,生蒙哥、忽必烈(後來的元世祖)、旭烈兀、阿里不哥四子,1213年,成吉思汗分兵伐金,拖雷從其父率領中路軍,攻克宣德府,遂攻德興府。拖雷與駙馬赤駒先登,拔其城。即而揮師南下,撥涿洲、易州,殘破河北、山東諸郡縣。1219年,從成吉思汗西征,攻陷不花剌、撒麻耳干。1221年,分領一軍進入呼羅珊境,陷馬魯、尼沙不兒,渡搠搠闌河,降也里。遂與成吉思汗合兵攻塔里寒寨。按照蒙古習俗,幼子繼承父業,而年長諸子則分析外出,自謀生計。故成吉思汗生前分封諸子,拖雷留在父母身邊,繼承父親所有在斡難和怯綠連的斡耳朵,牧地及軍隊。成吉思汗留下的軍隊共有12.9萬人。其中1.1萬由拖雷繼承。1227年成吉思汗死後,拖雷監國。1229年,在選舉大汗的忽里台上,推窩闊台即大汗位。1231年,與窩闊台分道伐金,拖雷總右軍自鳳翔渡渭水,過寶雞,入大散關。11月,蒙古軍假道南宋境,沿漢水而下,經興元(今陝西漢中)、洋州(今陝西洋縣)在均州(今湖北均縣西北)、光化(今湖北光化北)一帶,渡漢水,北上進入金境。1232年初與金軍在均州(今河南禹縣)遭遇。拖雷乘雪夜天寒大敗金將完顏合達、移刺蒲阿、完顏斜烈於三峰山,盡殲金軍精銳。此役畢,拖雷與自白坡渡河南下的窩闊台軍會合。同年北返,病死途中。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謚號景襄皇帝,廟號睿宗。子蒙哥(憲宗)、忽必烈(世祖)相繼稱帝。
參考資料:<元太祖成吉思汗百密>
Ⅳ 鐵木真怎麼死的
64時親征西夏,在打獵的時候受傷,然後高燒不止,最終病逝。可能是破傷風。
Ⅳ 鐵木真下一代皇帝事誰
元朝歷代皇帝
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始於太祖鐵木真,終於元順帝,共15帝。元朝是蒙古族的王朝,疆域寬廣,但統治殘暴,致使王朝短命。
元朝皇帝譜
太祖鐵木真(1162-1227)1206年稱汗,在位22年
太祖鐵木真,姓奇渥溫,名鐵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貴族推舉為「成吉思汗」。之後進行大規模的侵略擴張,死於1227年,廟號太祖。
太宗窩闊台(1186-1241)1229年即位,在位13年
窩闊台,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後,由其四子拖雷監國一年,1229年才由窩闊台即位。1234年,聯合宋朝滅掉金國。又攻南宋,1241年,死時年56歲。
昭慈皇後----(1242-1246)年稱制
昭慈皇後,姓乃馬真,窩闊台的第六皇後。窩闊台死後,推舉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後稱制。
定宗貴由(1206-1248)1246年即位,在位3年
定宗,名貴由,太宗長子,母乃馬真氏。1246年即位,1248年死,時年43歲。
欽淑皇後----(1248-1251)年稱制
欽淑皇後,元定宗第三皇後。
憲宗蒙哥(1208-1259)1251年即位,在位9年
憲宗,姓奇渥溫,名蒙哥,成吉思汗的孫子,父拖雷。即位後,一面更改政制,一面繼續擴張,1257年佔領大理,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釣魚城時,被炮石擊傷而死。時年52歲。
世祖忽必烈(1215-1294)1260年即位,在位35年
世祖忽必烈,姓奇渥溫,父拖雷,蒙哥的弟弟。1260年即位,1279年,滅南宋,定都大都。改國號「元」。死於1294年,時年80歲。
成宗鐵木耳(1265-1307)1294年即位,在位13年 成宗,忽必烈的孫子,皇太子真金的第三子。被稱為「善於守成」之君。死於1307年,時年42歲。
武宗海山(1281-1311)1307年即位,在位4年
武宗,名海山,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孫子,父答刺麻八拉。海山是以軍事實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後加強中央集權。死於1311年,時年31歲。
仁宗(1285-1320) 1311年即位,在位10年
仁宗,名愛育黎拔力八達。武宗的弟弟。他即位後利用儒家思想作為統治工具,並革除武宗的弊政。死於1320年,時年36歲。
英宗(1303-1323)1320年即位,在位4年
英宗,性奇渥溫,名碩德八刺,仁宗嫡子。英宗即位後進行革新政治。頗為振作。執法嚴明。於1323年,宮廷政變被殺。時年21歲。
泰定帝(1276-1328)1323年即位,在位5年
泰定帝,名也孫鐵木兒,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嫡孫,父甘麻拉。1323年被擁為帝。基本保留了仁,英二朝的改革成果。死於1328年,時年53歲。
天順帝(1320-1328)1328年9月即位,在位1個月
天順帝,名阿刺吉八,泰定帝的兒子。在位1月,戰敗逃亡,不知所終。
文宗(1304-1332)(1328.9-1329.1;1329.8-1332.11)在位,在位共5年
文宗,名圖帖木爾,武宗次子。與擁立天順帝的倒刺沙進行內戰,勝利後即位。死於1332年,時年29歲。
明宗(1300-1329)(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
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長子。在位八個月被毒死。時年30歲。
寧宗(1326-1332)(1332.10-1332.11)在位,在位月余
寧宗,名懿磷質班,元明宗次子。
順帝(1320-1370)(1333-1368)年在位,在位36年
順帝,名妥歡帖睦爾,明宗長子。其間,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1368年朱元璋譴大將徐達率領明軍攻入大都,順帝出逃,元亡。1370年,順帝病死,時年51歲。
Ⅵ 鐵木真的死因
關於成吉思汗的死因,概有五種,多與西夏有關。 1、雷擊。 蒙古人迷信「上天以雷電警告不孝者」,成吉思汗因惹母親生氣導致 母親去世,有不孝之嫌,所以特別害怕雷電,1227年夏,成吉思汗誤入雷區,被雷擊致死。 2、被刺。 據俄羅斯探險家搜集的資料表明,成吉思汗在西夏作戰時俘獲一西夏後妃,在寵幸她時,這位後妃切下了他的那「一部分」為夫報仇,然後投河自盡。成吉思也因傷重不治而亡。其後繼者實現了對西夏的征服。並對西夏人展開報復性大屠殺,僅西夏都城興慶府(今銀川)就有超過80萬的居民被屠殺,黨項民族也從此滅絕 3、中箭。 史載,1227年初成吉思汗伐西夏時膝部中毒箭,最終致命。 4、墜馬。 蒙古人撰編的《元朝秘史》(卷十四)記載,「成吉思既住過冬,欲征唐兀。從新整點軍馬,至狗兒年秋,去征唐兀,以夫人也遂從行。冬間,於阿兒不合地面圍獵,成吉思騎一匹紅沙馬,為野馬所驚,成吉思墜馬跌傷,就於搠斡兒合惕地面下營。」 5 、中毒。 民間另有傳說,成吉思汗是「中毒」而死,但卻不是中了西夏兵士的毒箭,而是讓被俘虜的西夏王妃古爾伯勒津郭斡哈屯乘陪寑之機下毒毒殺。
Ⅶ 歷史上鐵木真一共有幾個兒子多少個老婆
據記載,鐵木真有40多位後妃,4位皇後,有子六人。
成吉思汗一共有後妃40多人,並同時冊立數位皇後。她們分居在四個斡兒朵(原意為氈帳,後指宮室)中。
每個斡兒朵排名第一位的,既是該斡兒朵的首領,其餘後妃按實際地位排名。所有後妃中,又以第一斡兒朵的正妻孛兒帖地位最高。
據《元史》宗室世系表記載,成吉思汗有六個兒子,按出生順序為:
1、術赤,孛兒帖所生。
2、察合台,孛兒帖所生。
3、窩闊台,孛兒帖所生。
4、拖雷,,也速干所生。
8、術兒徹,古兒別速所生。孛兒帖所生。
5、兀魯赤,無後嗣。
6、闊列堅,忽蘭所生。他雖然是庶子卻很受父親寵愛。後來他隨拔都征俄羅斯的時候因箭傷而死。
其他沒在《元史》宗室世系表記載兒子:
7、察兀兒,也速干所生。
8、術兒徹,古兒別速所生。
鐵木真兄弟:拙赤合撒兒,合赤溫,帖木格,別勒古台,別克貼兒(別勒古台,別克貼兒均為也速該別妻所生,別克貼兒被鐵木真與合撒兒聯手殺死,當時三人均為少年。
別克帖兒對待兄弟幾人傲慢,鐵木真與合撒兒本想向別克帖兒屁股射箭以報復其傲慢,結果由於年少射箭技藝不佳,正中後心而死)。
(7)期貨鐵木真1擴展閱讀:
1、孛兒只斤·術赤
孛兒只斤·術赤(1180-1225)又譯拙赤、珠齊、述赤,孛兒只斤氏。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長子,蒙古汗國軍事將領。
出生於戰亂年代,母曾為蔑兒乞惕部所掠,後救歸,分娩於途,故名「術赤」,意為「客人」。註:「術」讀作zhú,音同「竹」。
鐵木真與孛兒帖結婚時,三姓蔑兒乞惕部的首領脫黑脫阿,為報其弟赤列都的未婚妻訶額侖當年被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所搶之仇,突襲了鐵木真的營帳。
在混戰中,鐵木真逃進了不兒罕山(今肯特山),他的妻子和異母卻當了脫黑脫阿的俘虜。等救回時孛兒帖已有身孕,而「術赤」二字是「客人」的意思。
因此,從他的出生開始就不斷有人懷疑術赤的血統,尤其是二弟察合台和三弟窩闊台常因此與其沖突。
2、孛兒只斤·察合台
察合台(蒙古語:čaγatai Цагадай),成吉思汗次子,又譯察合帶、察哈歹、茶合帶等。成吉思汗正妻孛兒台所生第二子,察合台汗國的創建者。
1211年,隨成吉思汗伐金,與孛兒只斤·術赤、孛兒只斤·窩闊台攻掠雲內、東勝、武、朔諸州。1213年,再次大舉分道伐金。 蒙古大舉攻金,他與術赤、窩闊台率右路軍。
破太行山東西兩側大部州縣。1219年,隨成吉思汗西征。隨後與術赤,窩闊台奉命進攻花剌子模(中亞阿姆河流域的古國),陷其首都玉龍傑赤城。
成吉思汗把畏兀兒以西直至阿姆河之間的草原地區分封給他。 設斡耳朵宮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西)附近的虎牙思
1225年,成吉思汗出征西夏,察合台受命留守蒙古大斡耳朵。他與長兄術赤不和,與弟窩闊台相處較融洽。成吉思汗逝世後,察合台遵照遺命擁戴窩闊台即大汗位。
親執臣屬之禮;平時亦守臣下禮節,維護大汗尊嚴。察合台熟悉札撒(法令),執法嚴峻。窩闊台對察合台極尊重,汗國大事,必先遣使咨商,徵得他的同意而後行。
1241年5月,察合台先窩闊台七個月病逝。因窩闊台稱他為阿哈(兄),以後歷代大汗亦皆稱其繼承人為察合台阿哈。
孛兒只斤·貴由即大汗位後,因與察合台第五子也速蒙哥友善,於是改命也速蒙哥嗣為察合台汗國可汗。
3、孛兒只斤·窩闊台
孛兒只斤·窩闊台(1186年—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國大汗,史稱「窩闊台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1225年受封於也兒的石河(今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一帶。
建斡耳朵於也迷里城(今新疆額敏縣)。1229年忽里台大會被擁戴登基,管理整個蒙古帝國。他繼續父親的遺志擴張領土,南下滅金朝,派拔都遠征歐洲。
他在位期間疆域版圖曾擴充到中亞、華北和東歐。在位期間,任用契丹人耶律楚材為中書令,採用漢法,並且開科取士,重用中原文人。
奠定元朝的基礎。1266年十月,太廟建成,制尊謚廟號,元世祖忽必烈追尊窩闊台廟號為太宗,謚號英文皇帝。
Ⅷ 趙匡胤和鐵木真,1-1單打,誰更厲害
要看雙方的兵種,作戰區域等很多因素。鐵木真生活在蒙古,騎兵是最主要的兵員,優勢速度快,秒殺步兵,適合游擊,跑得也快,但被地形限制。趙匡義活在中原步,步兵和弓箭手(少量)搭配,適合在山川丘陵,地形復雜的地區戰斗,攻城、守城戰等,但在草原上作戰只有被虐的分。樓主看了應該有答案了吧!看完後要採納哦。
Ⅸ 鐵木真的政績是什麼
鐵木真的政績:
創建文字:
蒙古族原來沒有文字,只靠結草刻木記事。在鐵木真討伐乃蠻部的戰爭中,捉住一個名叫塔塔統阿的畏兀兒人。他是乃蠻部太陽汗的掌印官,太陽汗尊他為國傅,讓他掌握金印和錢谷。鐵木真讓塔塔統阿留在自己左右,「是後,凡有制旨,始用印章,仍命掌之」。不久,鐵木真又讓塔塔統阿用畏兀兒文字母拼寫蒙古語,教太子諸王學習,這就是所謂的「畏兀字書」。從此以後,蒙古汗國的文書,「行於回回者則用回回字」,「回回字只有二十一個字母,其餘只就偏旁上湊成。
行於漢人、契丹、女真諸亡國者只用漢字」。而在一個相當時期內,在蒙古本土還是「只用小木」。「回回字」就是指的「畏兀字書」。雖然忽必烈時曾讓國師八思巴創制「蒙古新字」,但元朝退出中原後就基本上不用了,而「畏兀字書」經過14世紀初的改革,更趨完善,一直沿用到今天。塔塔統阿創制蒙古文字,這在蒙古汗國歷史上是一個創舉。正是由於有了這種文字,成吉思汗才有可能頒布成文法和青冊,而在他死後不久成書的第一部蒙古民族的古代史——《蒙古秘史》,就是用這種畏兀字書寫成的。
頒布文法:
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以前,由於蒙古族還沒有文字,因此也不可能有成文法。1206年成吉思汗建國時,就命令失吉忽禿忽著手制定青冊,這是蒙古族正式頒布成文法的開端。但蒙古族的第一部成文法——《札撒大典》卻是十幾年之後,在西征花剌子模之前制定的。據《史集》記載,1219年,「成吉思汗高舉征服世界的旗幟出征花剌子模」,臨出師前,「他召集了會議,舉行了忽里勒台,在他們中間對自己的領導規則、律令和古代習慣重新做了規定」,這就是所謂《札撒大典》。志費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中專門寫了一章「成吉思汗制定的律令和他興起後頒布的札撒」,其中說:「因為韃靼人沒有自己的文字,他便下令蒙古兒童習寫畏兀文,並把有關的札撒和律令記在卷帙上。
Ⅹ 鐵木真的生平
姓 名: 鐵木真
省 份: 內蒙古
城 市: 不詳
生 辰: 1162~1227年?月?日
忌 日: ?年?月?日
1162年,在蒙古斡難河畔名垂百世的帖里溫孛勒塔黑地方,在一頂被風雪吹拂著的蒙古包里,有個嬰兒呱呱落地。這個男嬰兒右手握著血塊,"眼神如火,容顏生光"。按當時的蒙古諺語,這是吉祥的象徵。然而,究竟有誰曾經預料到這個嬰兒就是後來以成吉思汗的威名,在中世紀擔負了世界大征服者的命運了呢?神是返復無常的。在荒涼的北亞細亞草原的一個角落,生下了震撼全球,改變歷史進程的英雄。
成吉思汗,名鐵木真,十二世紀中葉出生在蒙古草原的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早年喪父。他和寡母以及兄弟、妹妹過著一貧如洗的艱難生活。在他賢良智慧而勇敢的母親訶額倫夫人的教養下成長。
當時,蒙古各部族之間,正進行無休止的部族戰爭。人民倍受戰爭的苦楚,渴望和平、統一。 時勢造英雄,鐵木真就是在這樣的社會和家庭環境中生活、成長的,他立志要改變這種局面。後來,次第削平群雄,果然統一了蒙古各部族,停止了內戰,實現了和平,人民得以安生。在他的旨意下創制了蒙古文字,發展了文化,頒布了法律"大札薩"。成吉思汗非常練達,知人善任,不問出身,不記前仇,量才錄用。他特別重視有技能的工匠。他對各種宗教一視同仁。
當然,歷史上任何傑出人物都不可避免地由於歷史和階級的局限性而有其缺點和弱點方面,對此應當採取科學的態度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