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行美元匯率一天走勢有沒有規律
美元是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柱石,美元和黃金同為最重要的儲備資產,美元的堅挺和穩定就消弱了黃金作為儲備資產和保值功能的地位。
第二,美國GDP仍佔世界GDP的1/4強,對外貿易總額世界第一,世界經濟深受其影響,而黃金價格顯然與世界經濟好壞成反比例關系。
第三,世界黃金市場一般都以美元標價,這樣美元貶值勢必導致金價上漲。比如,20世紀末金價走入低谷,人們紛紛拋出黃金,就與美國經濟連續100個月保持增長,美元堅挺關系密切。
美元與石油
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和凈進口國,石油價格上漲無疑會給美國的經濟帶來負面的影響,並導致美元實際匯率的波動。從歷史情況來看,歷次石油危機都造成了美國經濟的衰退,並且是導致美元實際匯率波動的主要原因。但是對美元實際匯率走勢的分析將不同於前述對一般石油進口國的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國際石油交易都是以美元計價和結算的,油價的上漲意味著對美元支付需求的上升,因而美元仍有可能繼續保持強勢貨幣的地位,從而使分析變得復雜。
學者的理論研究和實證分析均表明石油價格的波動是導致美元實際匯率變化的主要因素。概括而言,石油價格的大幅上漲主要通過以下三種途徑對美元名義匯率產生影響,進而影響美元實際匯率水平的波動。
首先,油價的上漲會全面提高生產資料成本和生活成本,從而導致通貨膨脹水平的上升,而通貨膨脹又會提高名義貨幣需求從而導致國內信貸需求水平的上升,進而吸引更多的外資流入美國。國外資本的流入將導致美元匯率的上升。與此同時,美國國內的貨幣政策又常常會加強美元的升值過程,聯儲往往在石油價格上升的初期採取提高利率等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來控制通貨膨脹水平,這樣利率水平的升高會吸引更多的國外資本流入從而導致美元名義匯率的上升。
其次,油價的上漲使得石油輸出國的貿易出現盈餘,以美元為主的外匯儲備增加,產生所謂的「石油美元」,這些石油美元出於逐利的需要會進入國際金融市場大量購買美元資產,進而導致美元名義匯率的上升。
第三,油價的持續上升會導致世界經濟的衰退,使得石油進口國的國際收支出現不確定性,因而這些國家紛紛提高他們外匯儲備中的美元資產比率來維持匯率的穩定,這就進一步提高了對美元的需求,導致美元名義匯率的上升。
在上述三方面影響機制的綜合作用下,美元在面臨石油價格上漲時出現名義匯率水平上升的情況。在名義匯率上升的情況下,實際匯率水平的變化取決於美國國內的物價水平與國外價格水平之比。由於美國的石油消耗比其他國家要大,因此油價上漲對美國一般物價水平的影響程度要比其他國家大。這樣相對物價水平的上升與名義有效匯率的變化方向一致,因而在油價上漲時,美元的實際匯率水平將會上升。
國內政局對匯率的影響
外匯市場的政治風險主要是由政局不穩引起經濟政策變化,從具體形式來看,有大選、戰爭、政變、邊界沖突等。政治事件通常都是突發事件,出乎外匯市場的意料,所以使外匯市場現貨價格異常劇烈的波動,其波動幅度往往超過外匯價格的長期波動幅度。
一、大選:一國進行大選,就意味著領導者的改變,伴隨著經濟政策的改變。在大選過程中,選舉形勢的變化即人們對選舉結果的預期都會對外匯市場發生一定的影響。
二、政權更迭: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發生政權更迭時,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對外匯更是會產生不可估量的沖擊。如1998年俄羅斯政局不穩就對俄羅斯經濟造成了重大破壞。
三、戰爭或政變:當一國發生政變或爆發戰爭時,該國的貨幣就會呈現不穩定而下跌,局勢動盪是打擊該國貨幣的重要原因。例如美國在1991年進行攻打伊拉克的「沙漠風暴」行動時,美元匯率就經歷了一輪大幅度的波動。發生在美國的「9.11」恐怖主義襲擊事件,以及美國對阿富汗所採取的軍事行動,也同樣打擊了美國的消費和商業信心,使美元有貶值的壓力。
社會政治因素影響外匯市場通常都是一些突發行事件,這種短期性突發事件會引起外匯的現貨價格波動,甚至背離期長期的均衡價格,但是事件過後,外匯走勢又會按照其長期均衡價格的方向變動。一般來說,短期的價格變動最多隻會修正長期外匯均衡價格的方向,卻很難改變或徹底扭轉它的長期波動趨勢。
經濟因素對匯率的影響
一、國民生產總值(GNP)
國民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總價值,是各項經濟指標中最基本的一項,它反映了一國的整體經濟狀況。國民生產總值由四個主要組成部分: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和凈出口。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國民生產總值=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出口-進口)。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究竟處於增長還是衰退階段,從GNP的變化中可以觀察到。國民生產總值的大幅增長,反映該國經濟發展蓬勃,國民收入增加,消費力也隨之增強,該國政府將有可能提高利率,緊縮貨幣供應,該國貨幣的吸引力也增大,導致其貨幣的匯率上升;反之,如果一國國民生產總值出現負增長,即表示該國的生產轉弱,經濟處於衰退狀態,消費能力減低,政府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降低利率,以刺激經濟增長,利率下降加上該國經濟表現不佳,該國貨幣的吸引力也就下降了。一般情況下,如果一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連續兩個季度下降,就被視為進入了經濟衰退期。
二、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也是影響匯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反映通貨膨脹的經濟指標很多,常用的有:
1、生產物價指數
生產物價指數主要反映商品的生產成本,即生產原料的價格變化狀況,用於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形。該指標對未來的消費價格的上升或下降影響很大,也是預示消費價格趨勢的指標。生產物價指數與匯率的關系非常微妙,並且反復無常,如果生產物價指數較預期的高,則有通貨膨脹的可能,有關部門會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這種情況下該國貨幣的匯率可能會上升;但如果有關部門處於其他的考慮,沒有緊縮銀根,則該國貨幣的匯率就可能下跌。
2、消費物價指數
消費物價指數主要反映城市消費者支付商品和勞務的價格情況,是廣泛用來反應通貨膨脹的情況的工具,一般一百分比來表示。當消費物價指數上升時,顯示通貨膨脹率上升,即貨幣的購買力下降,理論上來說,該國貨幣應該有下降的趨勢,但很多國家都以控制通貨膨脹為主要目標,通貨膨脹率的上升往往同時帶來利率上升的可能性,反而會利好該國貨幣;而如果通貨膨脹受到控制,利率也可能會趨於回落,反而利淡該國貨幣了。
3、零售物價指數
零售物價指數指的是市場零售價格的變化,是一國通貨膨脹狀況的另一種指示器。當一國社會經濟蓬勃發展,個人消費增加,就可能帶來零售物價指數的上升。該指標的持續上升,就帶來通貨膨脹的壓力,使政府收緊貨幣供應,該國貨幣匯率上升。零售物價指數反映的是零售商品價格的平均變化,與消費物價指數不同,消費物價指數是按照不同商品在消費中所佔的權重進行加權計算的,它反映的是人們生活費用的變化。
4、批發物價指數
批發物價指數反映的是批發價格的變化,其反映的內容與零售物價指數基本相同,其計算方法更加簡便,在沒有零售物價指數的情況下,可以用批發物價指數來代替分析通貨膨脹狀況。
三、利率
當一國利率水平上升時,持有該國貨幣的投資者利息收益增加,導致本國貨幣的需求增加;同時引起短期資本向該國流動,而本國的資本流出減少,導致國際收支資本項目得到改善,本國貨幣匯率上升。反之,如果一國利率水平下降,則持有該國貨幣的投資者利息收益減少,對該貨幣的需求會下降;同時引起短期資本向國外流動,而資本流入減少,導致國際收支資本項目惡化,引起匯率下跌。
四、就業
就業情況是一國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反映就業情況的指標主要有就業人數、失業率、各行業就業情況等。就業人數是與經濟同步發展的一個指標,經濟發展狀況越好,提供的就業機會越多,就業人數就會隨之增加,因此就業人數的增加,反映一國經濟蓬勃發展,對該國貨幣的匯率是一個利好。
五、個人收入
個人收入包括一切從工資即社會福利或其他途徑中取得的收入總額,個人收入是個人消費的來源,反映了個人的實際購買力水平,預示將來消費者對商品和勞務的需求。個人收入的變化還會影響到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和匯率。個人收入水平的提高會引起一個國家對外國產品的需求增加,導致進口增加和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個人收入水平的下降會引起對進口產品需求的減少,以至外匯匯率的下跌。如果市場預期的個人收入水平低於實際收入水平時,該國貨幣的匯率會上升,反之如果市場預期的個人收入水平高於實際收入水平,則該國貨幣的匯率會下降。
六、工業訂單
工業訂單反映了一國工業生產和銷售情況,包括耐用品訂單和非耐用品訂單。該指標反映了製造生產情形的好壞,製造業的廠商通常是在接到訂單後才安排生產的,因此該指標也被視為下一期生產活動的預兆。當耐用品訂單大幅度減少時,反映製造業疲弱,下一期產量減少,可能導致失業率上升,經濟發展放緩,因此對該國貨幣不利;反之,當耐用品訂單增加時,反映該國經濟發展良好,有利於該國貨幣。
七、商業庫存和銷售
商業庫存是處於儲備狀態的商品。工廠生產出來的商品不會立即通過流通領域全部進入個人消費或生產消費,有一部分要儲存起來以備生產和銷售,因此工商企業保持一定數量的商業庫存是維持和擴大再生產及營業范圍的一個重要條件。但庫存量的顯著增加或減少與市場狀況和經濟興衰由直接的關系。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如果商業庫存突然增加,預示著經濟發展將要受阻,有進入停滯或衰退的可能;在經濟發展低迷的時期,如果商業庫存突然減少,則表明經濟發展有好轉的跡象。因此,商業庫存是顯示一國經濟發展狀況的先行指標。
八、外貿平衡數字
國與國之間的商品貿易,是構成經濟活動的重要一環,各國都定期公布一定時期的貿易數字。如果一國經常出現貿易逆差,意味著國民收入流出,使國家經濟轉弱,政府為了改善這種狀況,往往要使貨幣貶值,提高出口競爭力。因此,當一國貿易逆差擴大時,該國貨幣的匯率將會下降;反之,當外貿出現順差時,該國貨幣的匯率有上升的趨勢。匯通外匯
㈡ 外匯歐美、磅美、磅日,之間有什麼聯系嗎
我一般做短線,日內操作。
我只做歐美、磅美、澳美,結合美元指數來看。短線做單看15分鍾K線,中線可結合30分、小時線來看。長線看日線等。
我不看技術指標,偶爾當好奇瞄一眼。我只看平台突破,趨勢成立(根據基本形態)。
至於你說的聯系,就是跟美元的聯系了。我看的美元指數就相當於大盤,大盤一上漲,像歐美、磅美、澳美,雖然不是都上漲,但必然會有影響大盤的品種出現(我很看重美元指數的走勢)。至於有些軟體沒有美元指數,那就無能為力了。
我用的是北交所黃金行情分析系統+MT4看盤。
我至今只發現「北交所黃金行情分析系統」有美元指數。
㈢ 有效判斷外匯趨勢的技巧有哪些
第一、周期問題。周期問題是每個市場中都存在的問題,比如央行利息周期對資產市場有重要影響,如果投資者掌握了其利息周期,就會在資產市場中有很大的獲利機會。同樣在匯市中也存在周期,美國實際利率變化是影響美元周期的因素之一。
第二、市場本身就是消化預期工具。舉例來說明,市場預期美國加息周期過去之後會開始新的周期,至於影響市場的發展因素要等到那個時候才會知道。在匯市中,炒匯者一般會將突發性政治事件,看作是炒消息周期,炒匯者的當務之急就是找到周期變化,在該周期內如何採取正確投資策略。
第三、外匯市場趨勢的形成因素。其實形成外匯市場趨勢的因素都是一樣的,唯一的不同就是風險控制及入市時機,如果炒匯者保證金杠桿比率較高,那麼在剛入市時就要做到准確率極高,一旦盈利,就要快速分辨出中長線趨勢。
第四、觀察外匯市場交易圖表。趨勢判斷有多種方法,但最基本的是從長期角度來觀察匯市交易圖表,依據價格走勢來判斷,觀察價格變動特點及影響價格變化的因素,掌握這些炒匯者基本上就能判斷出外匯趨勢了。
㈣ 怎樣做好鎊日外匯交易
在掌握了基本的交易規則後可以通過技術分析如趨勢線判斷買賣點,
想要做好外回匯,這是一個系答統工程,不僅包含趨勢判斷、阻力分析及買賣點確定,還包含資金風險管控、投資心態等要點需要參悟,關於如何掌握技術分析,可以點我主頁。
㈤ 外匯中什麼是磅日,外匯中什麼是磅日帖子問答
英磅對換日元的比例
外匯不同服務商的保證金要求和點差都是不一樣的,相對較低的點差能使成本更低,操作空間越大,
我們所有品種保證金和點差都是最低的,直接最低一檔。
㈥ 在不同的時段,外匯行情有什麼不同
04:00-15:00
此時段為亞洲和大洋洲市場交易的時間,資金量較小,波動較平靜,一般是對前一天行情進行調整。到下午歐洲市場開市前夕,交易及資金量逐漸增加,且此時段會伴隨著一些有影響力的數據公布,市場和技術圖形都開始醞釀,是每天第一次也是最好的進場時段。
15:00 - 19:00
行情波動時段。歐洲市場開始交易,資金量和關注程度增加,這一時段才是每天外匯市場行情的真正開始。在整體有趨勢時順大方向,在整體為盤整時一般與上一交易日走勢方向相反。
18:00 - 20:20
歐洲的中午和美洲市場的清晨,交易平淡,多為第一次行情波動的調整。
20:20 - 0:00
行情主要波動時段,美洲市場和歐洲市場同時交易,資金和關注性最大,行情波動自然也最大。
0:00 - 04:00
行情調整或休息時段,為美國的下午盤,一般此時已走出了較大的行情,這段時間多為對前面行情的技術調整。不過有些重要的美國數據會在這個時段公布,所以偶爾會出現瞬間大幅波動的情形。
㈦ 外匯的磅日該怎麼看呢
如果"磅/美跌,美/日長"這樣的話很大程度上只是說明美圓相對於英鎊和日圓來說都是做好的!沒有對買鎊/日有多少提示!
除非鎊/美超級大跌,美/日只是升一點點.那就或許可以作空鎊/日.
或者鎊/美跌一點點,而美/日超級大升,那就嘗試作多鎊/日.
交叉盤影響因素比較多,一般少做一點.
或許你試一下根據圖表,研究一下:正常的支撐位和阻力位有哪幾個,平時試沖多少次就會沖破一次之類的規律.但個人感覺比較難捉摸.
㈧ 請教外匯英鎊日元
鎊日是叉盤,相當於交易了英鎊/美元和美元/日元了兩組貨幣對。鎊美的點差一般為4點,美日點差一般為3點。所以合理的鎊日點差為4+3=7點,當然也有比7點低的。你做的浮動點差平台,7點上下波動很正常,你這個8.2點差偏高,是市場交易清淡的原因。 至於上面說什麼中介收費,容易控盤,那是根本不理解外匯交易原理和國內外匯市場:一級代理商都是經營交易商原始點差,不存在收費。叉盤點差高沒有本來一說,歐鎊點差一般只有2-3點,因為歐元和英鎊是同系貨幣。
㈨ 外匯走勢判斷最好方法
均線做趨勢線,用震盪指標來操作。
㈩ 外匯走勢是隨機的嗎
不能說是隨機的,外匯走勢分為基本面和技術面,基本面比如就是經濟數據的回公布,經濟會議答的召開或者是央行對於經濟的調控等,技術面就是看圖形的走勢來判斷未來的走勢。
不過有些時候行情確實會出現非常突然地走勢,在那個時間可以認為有一定的隨機的,但是事後還是可以找到基本面的原因的,因此可以說外匯的走勢不是隨機,只是有時候會有較大波動,因此突出了止損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