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外匯管理局建議

外匯管理局建議

發布時間:2021-06-25 22:57:56

Ⅰ 關於 國家外匯管理局網上服務平台,網頁提示有錯誤。怎麼弄如圖。

圖片上看不到樹形菜單。推斷你大概出現一下問題。
1.沒有安裝插件。
2.沒有設置為安全站點。

http://wenku..com/view/8289ec13a2161479171128bc.html
這個鏈接是關於安裝插件及設置的圖文解說,很詳細。

Ⅱ 對提升外匯管理內部審計能力的幾點思考

外匯管理內部審計作為行業內部監督,一直以來是通過查錯糾弊、堵塞漏洞、防範風險等職能作用,實現外匯管理監督目標,但是隨著內部審計職能作用在內涵和理論方面不斷擴展,外匯管理內部審計也逐漸從控制導向模式轉向風險導向和績效管理模式。如何在新形勢下提升外匯內審工作能力,是擺在外匯管理內審人員面前十分緊迫而現實的課題。本文以強化基層外匯管理內審獨立性,加強內審環境、人員素質建設等方面,尋求提升外匯管理內審能力的路徑。
一、加強基層外匯內審機構管理,提高獨立性和客觀性
在當前暫時無法改變基層外匯局內審機構設置的情況下,可通過強化機構設置和職責管理提高內審獨立性和客觀性。一是明確外匯內控部門設置或崗位職責。如在中國人民銀行崗位(廉政)風險防控指南或外匯局內控管理規定中明確外匯內控監督部門或崗位,明確內控人員不得從事具體外匯業務或行使行政審批許可權,實現內控監督機構和人員相對獨立性。二是分級明確內控監督工作內容。對於以業務控制導向為主的監督業務交由本級內控監督崗位完成,對於綜合性較強的風險導向型或績效審計,在當前各地審計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建議交由分局抽調其他地區內控人員組織專項審計組實施審計監督。三是實行審計人員重大利益迴避制度。審計前,對相關被審計單位內審人員實行審計人員重大利益迴避管理,可採取任務輪換或交叉檢查等方式,提高外匯內部審計的客觀、公正性。
二、強化風險導向管理,逐步完善外匯風險識別及評估體系
建議上級局根據近年來外匯局系統發生的行政執法風險案例、業務操作違規案例,以及內審發現的典型案例等信息,抽調有專業特長的內審人員組成課題組,分專業、分崗位地研究,有組織、有計劃地開拓審計項目,建立健全風險測評指標,解決難點問題,條塊包干,各個擊破,並通過工作實踐不斷完善,形成統一的外匯風險識別和評估體系,為基層外匯局實施風險導向管理提供有力參考。分支機構也可組織有關人員在能力所及的范圍內,對風險管理評估體系的有效性繼續進行探索,形成好的經驗和做法上報上級,形成上下互動的良好格局,逐步完善外匯局系統風險管理評估和內部控制體系,實現外匯內審向更高層次審計監督轉型。
三、強化外匯內審環境建設,營造良好內控管理文化
當前,外匯管理改革已步入「深水區」,外匯局內審部門也應該順應形勢發展的需要,主動跟進加快轉型,構建良好內審監督工作環境。一是強化基層外匯局領導對內審工作重要性認識,增強全局內控意識,認同內審「顧問」作用,明確內審不只是「獨立的問題發現者」,更是「推動發展的使者」,及時消除消極應對情緒,為內審工作營造良好、和諧的人文氛圍。二是堅持內審制度建設和文化建設並舉的思想,把優化內控環境、提高風險防範意識等作為長期目標,進一步宣傳內部控制和審計服務理念,在單位內部形成重視內部控制和風險控制的文化氛圍。三是把風險防範教育納入外匯局工作人員日常培訓中,形成與業務培訓並重的局面,在單位內部營造全員重視風險防控的工作氛圍。
四、加大外匯內審人才專業化培養力度,著力提高基層外匯審計工作能力
外匯內審職能新目標的實現,需要綜合素質較高的內審人員來具體實施。一是強化外匯內審人員的專業技能。鼓勵外匯局系統人員加大對國內外先進內審理論、實務學習與運用,提升內審專業知識水平。二是積極引導和提高內審人員外匯業務綜合素質。通過開展業務輪崗學習,到先進單位考察學習、異地交叉審計、上級行抽調審計等方式,促使和引導內審人員具備熟悉外匯管理業務,又熟練掌握審計技術方法的綜合素質。三是重視內審人員的後續培訓和教育工作。通過組織召開現場經驗交流會、專項調研、問題研討、案例分析等方式,不斷更新內部審計人員理念,增強內部審計人員關注績效審計、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組織治理等方面的審計思維,拓寬內部審計人員的視野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角度,使之適應高層次審計監督工作的需要。

Ⅲ 外匯管理局和人民銀行是什麼關系

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
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調節國家的宏觀經濟,比如貨幣政策的公開市場業務,調節准備金率、再貼現率等等
國家外匯管理局是管理外匯的機構,控制國家的外匯核銷等進出口業務的貨幣流量等涉及外匯的關系
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為國家的經濟、貨幣平穩做貢獻
外匯管理局是中國人民銀行下的一個分支機構。
根據國務院「三定方案」,國家外匯管理局的主要職責是:(一)設計、推行符合國際慣例的國際收支統計體系,擬定並組織實施國際收支統計申報制度,負責國際收支統計數據的採集,編制國際收支平衡表。(二)分析研究外匯收支和國際收支狀況,提出維護國際收支平衡的政策建議,研究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的可兌換。(三)擬定外匯市場的管理辦法,監督管理外匯市場的運作秩序,培育和發展外匯市場;分析和預測外匯市場的供需形勢,向中國人民銀行提供製訂匯率政策的建議和依據。(四)制訂經常項目匯兌管理辦法,依法監督經常項目的匯兌行為;規范境內外外匯帳戶管理。(五)依法監督管理資本項目下的交易和外匯的匯入、匯出及兌付。(六)按規定經營管理國家外匯儲備。 (七)起草外匯行政管理規章,依法檢查境內機構執行外匯管理法規的情況、處罰違法違規行為。(八)參與有關國際金融活動。(九)承辦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交辦的其他事項。

中國人民銀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銀行,是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對金融業實施監督管理的宏觀調控部門。中國人民銀行的主要職責包括:依法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按照規定審批、監督管理金融機構;按照規定監督管理金融市場;發布有關金融監督管理的業務的命令和規章;持有、管理、經營國家外匯儲備、黃金儲備;經理國庫;維護支付、清算系統的正常運行;負責金融業的統計、調查、分析和預測;依法從事有關的金融業務活動;作為國家的中央銀行,從事有關的國際金融活動;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根據國務院規定,管理國家外匯管理局。

由外匯管理局的第九個職能和人行的最後一個職能可知:外匯管理局是中國人民銀行下的一個分支機構。

Ⅳ 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職能是什麼

國家外匯管理局是專門負責管理國家外匯儲備的。
根據國務院「三定方案」,國家外匯管理局的主要職責是:(一)設計、推行符合國際慣例的國際收支統計體系,擬定並組織實施國際收支統計申報制度,負責國際收支統計數據的採集,編制國際收支平衡表。(二)分析研究外匯收支和國際收支狀況,提出維護國際收支平衡的政策建議,研究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的可兌換。(三)擬定外匯市場的管理辦法,監督管理外匯市場的運作秩序,培育和發展外匯市場;分析和預測外匯市場的供需形勢,向中國人民銀行提供製訂匯率政策的建議和依據。(四)制訂經常項目匯兌管理辦法,依法監督經常項目的匯兌行為;規范境內外外匯帳戶管理。(五)依法監督管理資本項目下的交易和外匯的匯入、匯出及兌付。(六)按規定經營管理國家外匯儲備。 (七)起草外匯行政管理規章,依法檢查境內機構執行外匯管理法規的情況、處罰違法違規行為。(八)參與有關國際金融活動。(九)承辦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交辦的其他事項。

Ⅳ 外匯局有哪些主要職責

國家外匯管理局為副部級國家局,內設綜合司(政策法規司)、國際收支司、經常項目管理司、資本項目管理司、管理檢查司、儲備管理司、人事司(內審司)、科技司8個職能司和機關黨委,設置中央外匯業務中心、信息中心、機關服務中心、《中國外匯管理》雜志社4個事業單位。

(六)負責依法實施外匯監督檢查,對違反外匯管理的行為進行處罰。

(七)承擔國家外匯儲備、黃金儲備和其他外匯資產經營管理的責任。

(八)擬訂外匯管理信息化發展規劃和標准、規范並組織實施,依法與相關管理部門實施監管信息共享。

(九)參與有關國際金融活動。

(十)承辦國務院及中國人民銀行交辦的其他事宜。

Ⅵ 外匯管理局工作怎樣它的公務員難考嗎

各種企業涉及外貿的一個監管機構,
各地區的外管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分支機構與當地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合署辦公。
研究提出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和防範國際收支風險、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的政策建議;研究逐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培育和發展外匯市場的政策措施,向中國人民銀行提供製訂人民幣匯率政策的建議和依據。
參與起草外匯管理有關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草案,發布與履行職責有關的規范性文件。
負責國際收支、對外債權債務的統計和監測,按規定發布相關信息,承擔跨境資金流動監測的有關工作。
負責全國外匯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承擔結售匯業務監督管理的責任;培育和發展外匯市場。
負責依法監督檢查經常項目外匯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依法實施資本項目外匯管理,並根據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不斷完善管理工作;規范境內外外匯賬戶管理。
負責依法實施外匯監督檢查,對違反外匯管理的行為進行處罰。
承擔國家外匯儲備、黃金儲備和其他外匯資產經營管理的責任。
擬訂外匯管理信息化發展規劃和標准、規范並組織實施,依法與相關管理部門實施監管信息共享。
參與有關國際金融活動。
承辦國務院及中國人民銀行交辦的其他事宜。

很好的單位 肯定也很難考。祝你成功!

Ⅶ 去外匯管理局備案需要哪些手續

營業執照副本、企業組織機構代碼證、企業公章、書面申請、外經貿部門批准證書等。

1、營業執照副本

營業執照副本的存在是為了在公司運作中的使用方便而設立的,在日常工作中如果需要營業執照的原件就可以用營業執照副本。執照分正本和副本,它們的作用是相同的,都是公司的法律證明文件。

2、企業組織機構代碼證

組織機構代碼證是各類組織機構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通行證。代碼是"組織機構代碼"的簡稱。組織機構代碼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注冊、依法登記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頒發一個在全國范圍內唯一的、始終不變的代碼標識。

3、企業公章

公章是指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使用的印章。 由於公安部對辦理刻制印章的手續未作統一規定,所以各地公安機關對刻制印章手續的規定有所不同。根據刻制印章的種類不同,手續也不一樣。

4、書面申請

申請書是個人或集體向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或社會團體表述願望、提出請求時使用的一種文書。申請書的使用范圍廣泛,申請書也是一種專用書信,它同一般書信一樣,也是表情達意的工具。申請書要求一事一議,內容要單純。

5、外經貿部門批准證書

外經貿部頒發批准證書的企業(包括外經貿部審批合同章程的企業和國務院有關部委直屬機構審批合同章程、外經貿部頒發批准證書的企業)按屬地原則在所在地省級(包括計劃單列市、哈爾濱、長春、沈陽、武漢、南京、廣州、成都、西安市)外經貿部門參加聯合年檢。

企業按上述程序填報年檢報告書,所在地外經貿部門年檢合格後,向企業出具年檢合格通知,企業憑年檢合格通知對外經貿部申請換領批准證書,正式獲得進出口企業。

Ⅷ 對外匯管理部門的意見和建議

自2012年8月1日起,我國在全國范圍內實施貨物貿易外匯管理制度改革。總體而言,這個改革提高了貨物貿易外匯管理的監管效率,減少了進出口企業、銀行、外匯局、稅務局在貨物貿易運作、管理方面的時間和人力,降低了社會成本,有利於進出口企業誠信意識的增強和競爭力的提高,對我國的對外貿易有正面的促進作用。但在改革新政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人員素質不高、貿易信貸管理不完善、系統操作不便等問題,應盡快完善。

【關鍵詞】貨物貿易 外匯管理 政策 問題 建議

一、存在問題

自2012年8月1日起,貨物貿易外匯管理制度改革在全國正式實施,改革降低了企業經營成本,簡化了業務操作流程,促進了貿易便利化。但在改革新政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人員素質不高、貿易信貸管理不完善、系統操作不便等問題,應盡快完善。

(一)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難以適應貨物貿易改革的需要

1.企業方面。新政策對進出口企業的業務操作能力、責任意識和自律意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大部分企業尤其是縣域中小企業的業務人員都為兼職,流動性大,業務素質參差不齊,對新增操作員、給操作員賦權、做企業報告等具體業務操作不理解,工作的主動性不強,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貿易信貸報告的數據質量,增加了企業自身的違規風險和外匯局開展綜合分析等相關工作的難度。

2.外匯局方面。貨物貿易外匯管理改革對基層外匯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基層外匯局人員配置一般為3~5人,難以適應近年來外匯業務量的快速增長,並且操作型人員居多,綜合分析和准確判斷能力尚有欠缺,監測分析水平亟待提高。

(二)貿易信貸管理有待完善

1.貿易信貸未實行額度和期限管理,報告金額無上限,企業資金可自由進出。新的貿易信貸管理制度未採用額度和期限管理,致使企業資金可無限制地自由進出。在人民幣升值預期強烈的情況下大量資金湧入,企業可無限制地進行100%以上的預收、延付報告;一旦形勢出現逆轉,企業又可無限制地進行100%以上的預付、延收報告。貿易信貸無期限約束助長了超長期貿易信貸的存在,容易成為境外「熱錢」流入的便利渠道,顯然不利於外匯局對跨境資金流動的監管。以轄內某企業為例,其預收貨款到位至貨物出口的周期最長可達一年,相當於企業舉借外債一年而不經外匯局審核。在目前信貸趨緊的形勢下,借預收貨款融資的現象將愈加普遍。預付貨款也存在類似問題,以轄內某企業為例,2011年2月預付了190萬美元的銅精礦款,到目前還沒有到貨,其周期已快接近兩年。

Ⅸ 想進外匯管理局,考公務員會有希望嗎

這兩個裡面,我建議選擇後者!理由如下: 1、交警隊無論什麼崗位,都不適合太內向,個人見解; 2、你的專業只能說是適合交通方面的工作,但是想去交警隊工作,還是要考公安類公務員的,或者你是警校等專門學校畢業的; 3、交警支隊有些工作確實是不需要站馬路執勤,但是一旦去了那個單位,具體安排你做什麼工作都不一定,而且如果有突發的緊急事件或者工作的話,一樣會讓你去執勤。 先說這么三個理由吧。

Ⅹ 什麼叫外匯管理局,主要做什麼

外匯管理局是中國人民銀行下的一個分支機構。
根據國務院「三定方案」,國家外匯管理局的主要職責是
:(一)設計、推行符合國際慣例的國際收支統計體系,擬定並組織實施國際收支統計申報制度,負責國際收支統計數據的採集,編制國際收支平衡表。
(二)分析研究外匯收支和國際收支狀況,提出維護國際收支平衡的政策建議,研究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的可兌換。
(三)擬定外匯市場的管理辦法,監督管理外匯市場的運作秩序,培育和發展外匯市場;分析和預測外匯市場的供需形勢,向中國人民銀行提供製訂匯率政策的建議和依據。
(四)制訂經常項目匯兌管理辦法,依法監督經常項目的匯兌行為;規范境內外外匯帳戶管理。(五)依法監督管理資本項目下的交易和外匯的匯入、匯出及兌付。
(六)按規定經營管理國家外匯儲備。
(七)起草外匯行政管理規章,依法檢查境內機構執行外匯管理法規的情況、處罰違法違規行為。
(八)參與有關國際金融活動。
(九)承辦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交辦的其他事項。
外匯管理局是中國人民銀行下的一個分支機構,級別比人行低半級.
主要是負責外匯出入境管理.

閱讀全文

與外匯管理局建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民生銀行原油期貨 瀏覽:499
金融行業安全服務 瀏覽:144
杠桿第三課時教學反思 瀏覽:180
貴州銀行2016理財發放額度 瀏覽:707
金融服務業的營銷策略 瀏覽:415
500彩票傭金 瀏覽:949
疫情間金融服務 瀏覽:267
超贏主力資金流向指標 瀏覽:705
青島港上市交易 瀏覽:530
稀貴金屬紅 瀏覽:330
福建恆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721
陸新貴股票 瀏覽:199
果殼金融信息服務怎麼樣 瀏覽:532
香港雲海信電子集團 瀏覽:990
2019房地產經營杠桿 瀏覽:714
水壺行業融資商業計劃書 瀏覽:423
apifx外匯平台 瀏覽:888
銀行對理財產品賠付嗎 瀏覽:344
股票資金杠桿厶楊方配資 瀏覽:215
中圉銀行外匯排 瀏覽: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