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中國為什麼買外匯國債

中國為什麼買外匯國債

發布時間:2021-06-27 20:35:59

1. 長期以來中國的外匯儲備為什麼買美國國債,而不買黃金呢

中國之所以要購買美國國債,原因是因為巨大的貿易順差。作為儲備的美元可以存到美國銀行裡面,但還不如買美國國債,因為國外的銀行也不保險,而且利息很低,於是就買美國國債。
而黃金屬於商品,商品的漲跌幅度太大,有可能被投資家們做空,價格下跌,讓高位買入損失巨大。黃金的運輸、存儲成本高,而且要保障安全;同時存儲的地方,建築成本高,或者存儲在其他國家,需要繳大量的費用,另外還有交易、運輸、存儲的損耗。還有日常維護成本、保安成本等等;黃金沒有利息收益,黃金只能保值,不能增值,不像銀行存錢、買國債那樣每年有利息收益。而國債只需要一個賬戶,通過電腦隨時交易,並且價格起伏不大,每天又有利息收益,所以,現階段主要的外匯儲備買了債券。

2. 為什麼中國要購買美國國債呢 巨額的外匯儲備有什麼利弊呢

為什麼中國要購買美國國債要從經濟和政治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一、政治:
1、美國當時經濟與軍事處於霸主地位,多國的經濟體系及軍事對美國的依附非常強,而當時中國經濟需要走出國門,需要美國默許,所以當時通過購買美國的國債來表示站隊伍。
2、購買了大量的美國國債後,美國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國就有了殺手鐧,只要中國不聽話,隨時可以蒸干中國的外匯儲備。
二、經濟角度:
1、從貨幣的流通來看,美元是世界性的通用貨幣,其流通及滲透能力不容置疑。
2、美國黃金儲備量為世界之最,而美國的企業高科技技術型企業,而美國又是世界上軍事強國,所以在貨幣的穩定性上來說,美元是當時穩定性及保值增值性最高的貨幣。
3、當時美國的國際形勢一片大好,購買美國國債能更好的抵禦外匯儲備所帶來的風險。

巨額的外匯儲備的利弊:
一、利:外匯如果升值,能更好的避免本國資本外流,舉一個例子:進口一雙球鞋需要600人民幣,但如果美元升值後需要700人民幣,如果在外匯儲備不足的情況下,本國的進口需要與國外購匯,這樣就比原先多外流了100人民幣的資本。但如果本國的美元充足,需要進口商品的公司直接與國家購匯,同樣付出的是700人民幣,但是哪100元就回到了國家的懷抱。

二、弊:大量的外匯儲備,就相當於把性命捆綁在別人身上,當別國大量印發貨幣或匯率下調的時候,無疑的就是造成國家的大量損失。

所以外匯儲備一般國家都會有專業的團隊進行計算後才定量的。

3. 中國外匯儲備與買美國國債什麼關系

外匯儲備的作用就是平衡國際收支。因為任何一個國家的貨幣都可以看成這個國家政府的信用支票,對內,政府強制國民使用這種支票;對外,政府沒有強制權力,但是國家與國家之間需要做生意,A國賣了商品給B國必然要持有B國的貨幣。對於B來說持有他國貨幣就帶來了一定的風險,比如A通貨膨脹太厲害或者是政府倒台,為了生意能夠順利做下去A必需持有某種東西作為全球硬通貨(即在國際上都認賬,且不易貶值)因為即使自己的貨幣貶值了,沒人要了,照樣還有東西能夠償付B的債務。
持有什麼好呢?
以前是黃金越多越好,但是現在放棄金本位制度了。
美元出現了,它仰仗的是一個實力強大的美國政府,美元相對來說穩定,有美國政府作擔保比較「值錢」,其實這也是沒有選擇的選擇,你不可能持有辛巴威幣吧,對吧。
這就是外匯儲備的基本作用吧。
我國的外匯儲備好像也不止美元,好像還有歐元吧,道理和持有美元相同。

至於外匯儲備與美國國債的關系:
美元握在手的作用就是作為一種有償付能力的象徵,必須隨時保留一定量以備不時之需(我們國家在這方面做的有點極端了),這些美元不能吃不能穿,怎麼辦?只好借給美國政府我們自己還能夠撈點利息。這就是美國國債。當然國債不是越多越好,因為美元雖然比較有信用,但是也還是會貶值,我們當時用8.26RMB買1美元,結果現在RMB值錢了(即美元不值錢了),再用美元買回RMB的時候只能夠是1美元買6.83RMB。

吃虧了。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國家外匯儲備過2W億了,但是其中的買美國國債的只有7、8Q億。估計其它的錢可能買歐盟國家的國債或者各種證劵之類的各種金融品了。

PS:寫完才發現沒有「懸賞分」 擦

4. 中國為何要買外國國債

中國存在外匯管制,所有的對外貿易都將換成外匯,而龐大的外匯只能去買外國國債等相對穩定的產品,要擺脫這種局面,必須取消外匯管制,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因為只有人民幣國際化,取消外匯管制,才能避免中國對外貿易的美元結算,減少持有的外匯數量,同時也能避免因龐大的貿易順差帶來的國際糾紛。

5. 中國這么有錢買美國的萬億國債,為什麼還要發行國債

那個外匯儲備是放在央行的,不一定全是我們自己的,因為除了國內的企業自己賺取的美元外匯,還有國外企業到中國的投資,或者他們出口賺取的外匯,以及發達國家對我們的援助,世界主要金融機構對我們的貸款,如世界銀行;還有一些只是想短期在國內賺取收益的「熱錢」。他們進入國內後,就會把美元拿到銀行換成人民幣在國內使用,那麼我們的銀行收到美元就會放出等額的人民幣;所以這些美元不全是我們自己的。如果把這些錢發出來,就會引發通貨膨脹;因為這些美元對等的人民幣已經放出去了,如果再把美元放出來,就會造成貨幣越來越多,引發物價上漲,資產泡沫,那麼普通老百姓的儲蓄存款就會縮水。這是損人不利己的招,到時就會出現解放前那樣抱一捆鈔票只是去買一盒火柴的情況

我們發行國債,是財政部發行的,財政部是管理一個國家的收入和支出,收入是稅收;而支出,就很多了,例如公務員、教師的工資、國防開支、社會福利和醫療等;當收入不能滿足支出了,就需要發行國債,向社會企業、個人借錢了。

補充:
我們不差錢,但是那個錢是在中央銀行手裡,中央銀行是負責發行貨幣和管理外匯的。而我們國家自己發行國債,是財政部在發行;財政部和央行是兩個單位。法律規定央行是不能買財政部發行的國債,那樣的話,意味著是印刷鈔票,會引發通貨膨脹!

參考資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貝請註明出處

6. 中國用外匯購買美國國債是為什麼對我國的經濟影響

中國用外匯通過美國財政部或者證券機構購買美國國債;買美國國債對中國和美國都有好處,中國企業靠出口加工賺取了大量美圓,這些美圓存在中國的銀行每天銀行是要支付利息給儲戶的,因此把這些美圓拿到美國去買美圓國債,那麼我們就可以收取美圓利息了,收到的利息又拿回來給儲戶們利息,說白了就是保值增值;同樣美國賣給我國國債,而他們得到美圓,美國拿到這些美圓過後,他們又可以向我們購買加工和製造的東西了,美國市場里的商品很多都是中國製造的啊!這樣雙方都有利。況且美國國債信用好,美國又是超級大國,軍事、科技、金融各個方面都是第一,所以買美國國債最安全,不可能去買伊拉克的國債吧!
購買美國國債是我國使用巨額外匯儲備的最主要方式之一。由於購買數額較大,這一問題日益成為中美兩國矚目的焦點。復旦大學學者宋國友最近撰文指出:

第一,我國購買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尚有待提高。無論是以購買的實際收益衡量,還是以購買的相對收益衡量,用外匯儲備購買

美國國債所獲得的收益並不算高。如果考慮到人民幣加快升值以及美元全球范圍內的貶值等因素,購買美國國債所產生的收益實際上會進一步降低。在此情況下,我國購買美國國債時不能只基於安全性和流動性,還要適當地考慮盈利性。事實上,我國成立中國投資公司,已經表明了我國正基於收益率來重新考慮如何使用巨額外匯儲備。可以預見,如果美國國債的收益率不能保持合適的水平,我國購買美國國債的總額不僅不會像過去幾年那樣迅速增加,反而有可能下降。

第二,中美之間並未形成「金融恐怖平衡」。美國前財政部部長勞倫斯·薩默斯曾將中美之間的金融關系描述為「金融恐怖平衡」。但分析表明,中美之間的金融關系更像是一種不對稱的依賴關系:一方面,對美貿易順差是我國外匯儲備的最重要來源,而巨額外匯儲備又是保證我國可以大量購買美國國債的前提條件;另一方面,我國擁有的巨額外匯儲備即使被用於購買美國國債,也不能對美國的資產價格和利率水平形成重大影響。如果單從中美之間的這種資金傳導和影響來看,從金融領域總體而言我國需要美國要遠多於美國需要我國。

第三,作為第二點結論的自然延伸,可以得知我國購買美國國債沒有威脅也無法威脅美國的金融市場及美國經濟。雖然我國近年購買的美國國債明顯增加,但客觀地說,無論是以購買的總額來衡量,或是以佔美國全部國債總額的比重來衡量,我國目前所持有的美國國債還不足以對美國國債市場產生重大影響,更不會對美國金融市場造成嚴重威脅。如果考慮到英國、日本等國家和美國的特殊關系,以及這兩個國家所持有的美國國債數額,這一結論將更為明顯。
中國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原始積累,有了近2萬億的外匯儲備。有了錢之後,我們該咋辦?總不能放在自個家裡面天天看著吧。這樣會貶值的。最好的解決辦法是錢能生錢,讓錢越來越多。就是搞金融投資,讓錢能象滾雪球那樣越滾越大,這樣就能保證我們會越來越富有。購買美國國債是一種比較保險的投資方式,肯定會保證賺不會虧,這也是我國政府熱衷於購買美國國債的原因,也就是在金融危機的2008年,中國政府打出了一系列的金融組合拳,對外購買美國國債,搞金融投資,使中國成為美國的第一大債權國;對內擴大內需,搞4萬億投資計劃,大建基礎設施和高技術產業。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祖國是強大了,能對外對內一籃子搞這么多的投資計劃,也證明中國的確是有錢了,能對外對內雙方向發展。那麼能不能說我們花這么多錢購買美國國債就沒有不利的一面和弊端呢?也不盡然。美國的國債買多了,就會影響我們在其他方面的投資,比如我們可以用一部分購買美國國債的錢來購買石油和礦產資源搞戰略儲備,時刻准備打仗這根弦是永遠要綳著的。還有就是用這部分錢到第三世界國家去投資,搞中國產業園和自由貿易區,不更好嗎?等等還有很多很多讓中國做大做強的花錢方法,為甚要一個勁購買美國國債的,難道成為美國的第一債權國就是天大的好事情。筆者不是經濟學家,對中國的經濟模型不是很了解,只是讀過幾本經濟學的原理就提出這樣的疑問?但願我們對美國的國債投資是經過再三權衡之後的最佳投資。

7. 為什麼中國有如此之多的外匯儲備卻非要去買他國的國債,為何不能拿來為祖國經濟建設而用呢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快速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外向型經濟的有力推動。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在中國開革開放初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積累了寶貴的外匯,引進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開拓了國際市場,融入了國際社會,加入了WTO。通過對外貿易連年順差,中國積累了大量外匯儲備,已經達到2.4萬億美元,超過G8集團的外匯儲備總和,令人刮目相看。這使中國有能力應對當前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也有能力對身陷困境的國家和地區提供有力援助,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中承擔更多責任。
但同時也應當清醒地看到,外向型經濟很容易受到國際經濟和金融危機的沖擊,大量外匯儲備也會由於金融危機而縮水,造成國家資產的極大損失,成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轉嫁危機的對象。美國造成了此次金融危機,很大程度上卻是讓擁有大量美元儲備的中國埋單。由於中國擁有大量外匯儲備,給人民幣升值帶來了很大壓力。而人民幣的升值直接導致外匯儲備的縮水,中國的國家利益受到嚴重威脅。這種隱性的損失和威脅卻很少有人注意和關心,真是沒有硝煙的戰爭!人民幣的升值還使中國的外貿受到很大影響,逐漸喪失了價格競爭的優勢,再加上金融危機導致主要貿易對象購買力下降,造成中國許多外向型企業舉步維艱甚至關門倒閉。

對外依存度過高的風險
當前中國經濟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已經很高,外貿依存度由1978年的9.8%上升到1990年的30%,2001年的44%,2002年的51%,2003年的60%,到2004年的70%,2005年的80%,2006年的65%,2007年的70%左右。而這一階段美國、日本的外貿依存度則維持在大約14%~20%的范圍內。外貿依存度(RATIO OF DEPENDANCE ON FORE IGN TRADE,簡稱RDFT),指的是一個國家的進口和出口貿易總額在本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中所佔的比重。經濟學家錢納里認為對於人口較多的國家,對外貿易比率普遍較低。庫茲涅茨的統計學實證研究結果指出, 對外貿易比率與國家的國民收入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
對外貿易依存度過高會帶來許多問題。首先,過高的外貿依存度將激發他國與中國的經貿沖突,這必然惡化中國和平發展的國際環境。其次,過高的外貿依存度將加大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國際經濟和政治風險。第三,中國能源和重要資源依賴進口情況日趨嚴重,當前國際上爭奪戰略資源的斗爭日趨激烈,中國能源和資源的安全形勢不容樂觀,能源供應問題是今後制約中國發展的關鍵因素。第四,加大了中國生態環境的壓力,國家重要戰略資源儲備降低,影響可持續發展和經濟安全。第五,勞動力過於廉價,勞動強度非常大,缺乏合理的社會保障,容易造成嚴重社會問題。
外向型經濟嚴重依賴國際市場,很容易受到國際市場變動的影響。同時,外向型經濟是建立在對國內能源、資源、環境和廉價勞動力無限制的開發和利用基礎上的,代價是非常昂貴的。對於國內市場狹窄的小國來說,外向型經濟是無可奈何的選擇。但對中國這樣的擁有龐大國內市場的國家來說,對國際市場的依賴並不是很大,並不是離開國際市場就活不下去。中國自己的市場並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和利用,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特別是要啟動農村市場。因此十七屆三中全會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會專門研究農村的發展問題。
中國政府應當逐漸把發展的重點放在開發國內市場,拉動內需,改善民生,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上,而不應當像過去那樣用自己寶貴的資源,犧牲脆弱的環境,忽視勞工權益的保護,用廉價的商品去換取美元,然後再拿自己的血汗錢買美國的國債讓美國人去消費,或者美國人拿中國的錢炒中國的股票、房地產,兼並中國的重要企業,控制中國的關鍵行業。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形勢的轉變,中國自己的國民已經越來越不能從這樣的發展模式中受益,反倒可能因為輸入型通貨膨脹而深受其害。這種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是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也是非常危險的。

美國國債陷阱
美國財政部6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達到9002億美元,較上月增持50億美元。這是中國連續第二個月增持美國國債,也是中國自去年11月以來持有美國國債總額首次突破9000億大關。一年之內,中國持有美國國債增加了1367億美元,一直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國。
中國已經購買了美國9000多億美元的國債,成為美國的第一大債權國,這確實很讓人振奮,讓國人揚眉吐氣,很有面子。但這能得到什麼呢?美國似乎根本不可能償還這些債務,因為美國欠債實在太多了,2009年外債佔GDP的比重超過95%,聯邦債務已經達到13萬多億美元,只能借新債還舊債,或者印發鈔票,使美元更加貶值,使中國受到損害。2008年美國開動印鈔機新發行美元達1.9萬億,美元貶值已是大勢所趨。美國財政部公布的2009財政年度赤字是1.42萬億美元。這相當於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0%,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高紀錄。而中國為了保持美元和美國國債穩定,就必須繼續持有美元,買進國債,從而越陷越深,被美國控制了經濟命脈,脖子上的繩索越套越緊,難以解套。
「股神」巴菲特2009年5月3日下午在一場記者招待會上曾批評美國高負債的政策。他指出:「一個國家欠了越來越多的債務,會在將來某個時候做些不正當的事情。這會引起很大的國際關注,因為債權人會擔心你把貨幣貶值來逃避債務。」在談及美國大量借債的行為時,巴菲特特別提到了中國,他說:「他們(中國人)每日辛勤勞作生產產品給美國人用,而我們給他們一些紙片。當他們想用這些紙片,例如幾年前來買優尼科石油公司的時候,卻發現這紙片不能達到他們想要的目的(2005年中海油競購優尼科,因遭美國方面阻撓而失敗)。」巴菲特進一步表示:「中國每年的貿易順差達到2000多億美元,當他們發現美元沒辦法購買他們想要的東西之後,他們會問,為什麼要出口美國,而不是自己用呢?」
正像美國財政部長曾經說過的「美元是美國的貨幣卻是其他國家的麻煩」。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保羅

8. 中國外匯儲備居世界之首,為什麼還要發放國債

環球外匯——外匯儲備的產生可能是主動產生也可能是被動產生。由於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且我國出口常年順差,外匯儲備是被動產生的,我國的外匯儲備多用於購買國外的國債了。 發行國債是各國通行的做法,既是國家資金的需求也是宏觀調控的一種隱性方式。 外匯儲備,購買外國國債是分散風險的一種方法,發行國債,是國家調整債務期限結構,進行隱性宏觀調控的一種方法,這兩點都是眾多國家通行的做法,我國是效仿而已,目前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

9. 為什麼中國一定買別國的國債

先說下外匯儲備的形成,外國投資人來華投資所以帶來了美元,中國出口商出口商品獲得了美元,但美元不能在中國流通,於是他們把各自的美元賣給了央行,換取人民幣裝進自己的腰包,央行獲得的這些美元就是外匯儲備。由此看出外匯儲備並不是實實在在的財富,更多的意義是為外國投資人和中國出口商腰包里的人民幣提供一個「價值支撐」,表示「有這些美元在,你們腰包里的人民幣就不是廢紙,而是由有價值的美元支撐的」的意思,真正的財富是外國投資人和中國出口商腰包里的人民幣,怎麼用是他們說了算。外儲都是外幣,不能在國內流通,因此不能用來發展國內的產業,包括第三產業,而如果投資外國的話,實體經濟風險大,只能投資風險很小的項目,比如美國國債。另外國內隨時會有把人民幣換成美元帶出國使用的需求,因此需要投資的項目能隨時變現成現金,國債的優點又體現出來了。最後,中國和美國或許有政治交易,比如說中國買美國國債,美國就不給中國惹事之類~

閱讀全文

與中國為什麼買外匯國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500彩票傭金 瀏覽:949
疫情間金融服務 瀏覽:267
超贏主力資金流向指標 瀏覽:705
青島港上市交易 瀏覽:530
稀貴金屬紅 瀏覽:330
福建恆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721
陸新貴股票 瀏覽:199
果殼金融信息服務怎麼樣 瀏覽:532
香港雲海信電子集團 瀏覽:990
2019房地產經營杠桿 瀏覽:714
水壺行業融資商業計劃書 瀏覽:423
apifx外匯平台 瀏覽:888
銀行對理財產品賠付嗎 瀏覽:344
股票資金杠桿厶楊方配資 瀏覽:215
中圉銀行外匯排 瀏覽:254
電腦開機後有個小杠桿 瀏覽:867
2015年法國匯率是多少錢 瀏覽:850
金融控股集團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13
湖南省外匯管理 瀏覽:177
企業的外部融資需求的正確估計為 瀏覽: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