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金剛經帖子期貨

金剛經帖子期貨

發布時間:2021-07-07 09:16:26

期貨單邊行情怎麼加倉

一加倉的本質。首先要明確的是,加倉是一種投資的技巧。是工具,不是目的,投資的目的是獲得風險含量最小的收益,因此只有當加倉可以幫助投資者達到上述目的時,它才是有利用價值的,否則就要舍棄不用,這一點就如同金剛經所說的,所有法皆是筏喻,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二加倉適用對象。從分析能力上說,至少要對未來一周的方向能做出准確判斷的投資者,才能使用加倉(這就要求投資者不單要看圖表,還要關心基本面和天氣、政策等),從操作節奏上說,加倉適合於短中結合的投資者,從資金量上說,加倉適合於較大的資金,當80%的倉位能就不要考慮加倉了,或者後備資金與當前的資金比例達到或者超過1:1時,適合於加倉的操作技巧。
三為什麼要加倉投入而不是一次開倉到位。通常有這樣幾種情況,要進行加倉操作:
1,資金太大,一次進場很可能被發現,以強麥為例,如果一次開150以上,連續幾天都這樣,就很容易被機構盯上、吃掉,這時,就要採取化整為零的加倉技巧。
2,當發現基本面的變化,但技術面還沒有體現時——眾所周知,投機市場並不總是理性的,常常有它情緒化的一面,比如當基本面向好時,圖形常常要再震一下,可能還要跌一下,反之亦然。這時,既想占據有利的位置,又不願冒更多的震盪風險,就要採取分次投入的技巧。
四加倉的使用。加倉通常都是金字塔式加倉法,以做多為例,在底部買入一部分,例如是80手,等行情到了一定的位置,再買入60手,隨著再上漲,再買入40手,依此類推。這樣,因為低位買入的數量總是多於高位的,所以總能保證自己的持倉成本低於市場平均價。當認為市場將要轉勢時,一次平出或分兩次平出即可——注意平的時候盡可能快的平出。

㈡ 經書:金剛經, 懺書:劬勞懺

首先,沒有一部懺悔儀軌叫做「劬勞懺」的

常見/常用的懺悔儀軌有:大悲懺、地藏懺、葯師懺、八十八佛懺、梁皇寶懺等。

【劬勞】

讀音:qú láo

意思:勞苦、苦累,特指父母撫養兒女的勞累。

例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念劬勞之恩,星夜前來,以全孝道。——《詩經·小雅·蓼莪》

【懺悔】

「懺悔」的「懺」,是梵語音譯「懺摩」的簡稱,「悔」就是中文後悔,這是一個「中西結合」的詞彙。

懺悔,在佛教中就是調整因果,調整我們自己果報的第一步。如果沒有這一步,從前的惡業,將來定有惡報,談不到消除定業。談不到調整因果。只有先從懺悔做起,定業才可能消除,從前的惡報才可能消失。也就是說,除非你能首先對從前的惡業懺悔,認為從前的惡業做錯了,是不對的,是不應該做的,否則業力一定會按照原來的路線運行下去,最終看到果報是遲早的事情。

而由於我們許多人雖然想懺悔,卻不曉得該怎麼做,所以古時候的法師、大德們就給我們編了種種的儀軌,我們照著做就行了。

(具體的解釋請參考這個帖子12樓中間位置:http://www.bskk.com/thread-2731070-1-1.html)

【金剛經】

一般指後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此經有六個不同版本,包括唐三藏法師玄奘翻譯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即《大般若經》第九會)。

由於此經以空慧為體,說一切法無我之理,篇幅適中,不過於浩瀚,也不失之簡略,故歷來弘傳甚盛,特別為禪宗六祖惠能法師及其後所重

如果不明白,可以參考德清法師(明朝)或者圓瑛法師(民國)講解的,非常好。

如果實在看不懂也沒事。

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嘛,多讀讀佛經原文就行啦。

印光法師也有開示,「必須端身正坐,如對聖容,親聆圓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別。從首至尾,,一直閱去。無論若文若義,一概不加理會。……若一路分別,此一句是甚麼義,此一段是甚麼義,全屬凡情妄想、卜度思量,豈能冥符佛意,圓悟經旨,因茲業障消滅,福慧增崇乎?」

如果您是初學,推薦先看看這個帖子,了解一下正信的佛法是怎樣的:http://www.bskk.com/thread-2731070-1-1.html
歡迎追問,希望對您有幫助,南無地藏菩薩!

㈢ 金剛經在說什麼

樓主您好!

《金剛經》是般若經典中很著名的一部,禪宗從六祖慧能開始,就用《金剛經》印證參學者所悟是真是假。有這樣一種說法:「600餘部般若經典,濃縮為《金剛經》;《金剛經》再濃縮,就是《心經》」。
般若經典必須是悟後菩薩才有能力解說,末學是凡夫,僅對經名提供一點個人淺見。不足為憑,僅供參考:

《金剛經》全名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解如下:

金剛:
世間最堅固的東西,用來比喻永不壞滅的「金剛心」:一切眾生人人本自具足的真心。正因為真心永不壞滅,所以才成為輪回三世的主體。
一切萬法必然是「成住壞空」:包括一切有情的色身及覺知心,包括山河大地宇宙萬有,無一不是無常敗壞。故名「虛妄不實」。唯有這個真心,是唯一真實常住之法。十方諸佛合其威神力也不能減損一隻小螞蟻的真心一分一毫。如《心經》所說:「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般若諸經所說的「心」,一般是指這個真心而不是眾生能知能覺的意識心。比如:「一切唯心造」,就是說這個真心能生萬法。這個真心,即是禪宗「開悟明心」所明之心,即是「佛法第一義諦」。

般若:
般若,直譯為「智慧」,但卻不是世間所說的「聰明伶俐」「博學多聞」「思辨敏捷」,而是專指大乘菩薩經由多生多劫修集福德、定力、慧力,直到因緣具足之時,意識心觸證真心而發起「般若智慧」。下面這個帖子對此有較詳細的說明:http://..com/question/394258726.html?oldq=1
發起般若智慧之後,就能現前觀察到真心的體性,就能懂得《金剛經》裡面貌似矛盾的表述:其實都是在說這個「金剛心」,並非是很多人的誤解:「不過是為了讓人破除文字的執著,所以故意摒棄是非人我」。

波羅密:
直譯為「到彼岸」:生死輪回即是此岸,解脫生死名為彼岸。修行佛法,可以到達彼岸。有兩種不同的道路:
一是「二乘解脫道」:滅盡一切法(「一切法」不包含真心,因為一切法都是由真心出生),斷掉再次出生的因,唯余真心獨存(真心不可壞滅故)。是為「無余涅盤」。取無余涅盤,則覺知心永斷不起,因此不會知道自己已經涅槃,也不可能再做任何事,所以叫「滅度」。功德是:可以永遠不受生死。
二是「大乘佛菩提道」:發無上菩提心,努力修行直到開悟明心,發起般若智慧,悟後起修無量數劫,直到究竟圓滿的佛地。成佛之後,能夠既處於涅槃,又不妨礙分身無量於無量世界度無量眾生。是為不可思議解脫。
《金剛經》所說,是上述後一種。經名可以直譯為:「觸證金剛心,發起般若智慧,直到究竟圓滿的彼岸」。

如果未證真心,以覺知心對世間萬法的認知來理解《金剛經》,永遠不會懂得其中真義。若是開悟明心成為大乘實義菩薩之後,閱讀《金剛經》就會覺得很親切。
作為凡夫,如果建立這個知見:「般若經典都是圍繞真心宣說」,可能會有個入手處。
舉一例說明:
比如《金剛經》裡面,有一個著名的「三段論」:「如來說@@,即非@@,是名@@」。正所謂:「文字顛倒非破執,實有真義在其中」,其含義是:
如來說@@,即非@@(而是一切萬法的根本:永不壞滅,能生萬法的真實心),只不過由真心出生的,名字叫做@@的東西。

下面這個「偈」是末學對《金剛經》的一點淺見,僅供參考:

般若勝義諦,凡愚不能知。
思維如捉月,離念枉費心。
萬劫深禪定,不解如來義。
蚊子咬鐵牛,無縫隙可入。
金剛體不壞,遠離無常過。
本來自在者,名為無所得。
所得皆壞滅,此法無生滅。
猶如虛空無,萬法藏其中。
不動亦無為,無量功德生。
夜夜抱佛眠,莫向外馳求。
宣說真如體,金剛般若經。

願一切見聞者早日觸證「金剛心」。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㈣ 《金剛經》是哪個朝代的書法傑作

1.(晉)王羲之,《集王金剛經》.唐人在集王羲之書《聖教序》之後,又集了《新集金剛經》(和鳩摩羅什的譯本不太一樣,是個姓楊的人,對六種譯本增刪之後的版本,號稱「七譯本」)。所以這字雖然是王羲之的,但並不是王羲之抄寫的。因為每個字都是王羲之的,所以,還是把它排在了第一位。
2.北齊,泰山經石峪,泰山上鐫刻著北齊時代(約1400年前)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部分經文,字徑50厘米,原有2500多字,現尚存1067個。
3.唐,柳公權《金剛經》。是柳公權早期的書法作品,原石於宋代已被毀,現僅見敦煌石窟發現的「唐拓孤本」。有人根據柳公權各個時期的作品對照,懷疑這是仿作。但這作品的確可以反映出柳骨的特點。

4.唐代懿宗咸通九年(868年)雕版印刷的一份《金剛經》。這是由六個印張粘接起來的十六米長的經卷。卷子前邊有一幅題為《祗樹給孤獨園》圖畫。內容是釋迦牟尼佛在祗園精舍向長老須菩提說法的故事。卷末刻印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為二親敬造普施"題字。
5.宋,蘇軾。蘇軾深受儒釋道三教影響,其中佛學根基很深,與佛印又是朋友。蘇軾的書法也是宋四家之首。

6.宋,黃庭堅。同樣身為宋四家之一。記得林清玄曾寫過一篇黃庭堅夢到回前世的家吃芹菜面的散文,大家有興趣可以搜來看看。

7.宋,張即之。張即之是南宋的書法家,張即之書法深受唐人影響,初學歐陽詢、褚遂良和顏真卿,後轉師米芾,參以漢隸及晉唐經書,加上受禪宗哲學思想的影響,故形成一種獨特的書法藝術風格。
8.元,趙孟頫。這個大家熟悉,楷書四大家之一。姓宋朝的姓,作元朝的官。這好像一向不太為人們所稱道,所以有人說趙體的字也沒骨氣。但說歸說,趙體還是繼承了王羲之的俊逸,而且啟功先生的字越看越覺得和趙體有淵源。

9.元,顧善夫。沒聽說過這個人,只知道是一位書法家,元朝的,字受趙孟頫影響。其他的,網上不太好搜。
10.明,文徵明。這個名氣大,江南四大才子。據說他當初因為字不好,沒考上舉人。索性不再科舉了,就專心練字,每天都寫一遍《千字文》,後來字大有長進。這本字帖已經到手了,真是蠅頭小楷。據說文徵明一生多次抄寫《金剛經》,可見這對他不算什麼。

11.明,董其昌。他抄寫的《金剛經》應該是字最大的了,揮筆即舒展有力,又如行雲流水。

12.明,傅山。梁羽生的《七劍下天山》等小說,裡面的傅青主----醫學、儒學、佛學、詩歌、書法、繪畫、金石、武術、考據等無所不通。
13.清,康熙。清朝皇帝的字,都感覺比較綿軟,雖然是馬上打天下,但看起來還是挺有文氣的。這是康熙臨董其昌的,可見,董其昌也多次抄寫過《金剛經》。康熙抄《金剛經》是為母親祈福的。清朝的孝道可見一斑。

14.清,金農。金冬心作為揚州八怪之一,雖然沒有鄭板橋有名,但也是真材實料。這字看起來雖拙,可功力想當深厚。

15.雍正。雍正抄的《金剛經》好像是最接近草書的。當初有個歷代皇帝、領導人的帖子,我記得雍正的字挺大氣的,這可能是他早起的作品,比較文氣。雍正如果不是被殺死的,大概就是被累死的。編圓明園教材,知道了他是清朝最勤政的一個皇帝。對別人不放心,就是這個後果。所以,當皇帝以後,應該沒時間抄了。

16.清,翁方綱。翁方綱的書法主要學習唐楷,初學顏真卿,後專學虞世南和歐陽詢,尤其用功於歐陽詢的《化度寺碑》,他的行書主要學習米芾、董其昌及顏真卿。翁氏學書強調筆筆有來歷,有個他與劉庸互相譏評的故事,翁方綱的女婿是劉庸的學生,他讓女婿:「你問問你老師,那一筆是古人的?」女婿問了,劉庸說:「你問問你岳父,哪一筆是自己的?」

17.清,林則徐。不多說了,筆筆帶著正氣。

18.清,印光法師。印祖最著名的是定了凈土宗的五經一論。熟悉凈空法師的人,對印祖一定不陌生。這里給大家欣賞一下他的書法。從字中即能看出正覺與慈悲。想像不出極樂世界樣子的人,可以看看印祖抄的經。

19.民國,弘一法師。弘一法師最著名的是那首《送別》,然後是豐子愷配畫的《護生畫集》。這是我的了解。近年來,弘一法師名氣很高,就不贅述了。
20.民國,溥儒。一直以為滿族第一書法家是啟功先生。溥儒的字也獨具風騷。雖然他是清皇族人,但主要生活的時代已是民國。

㈤ 期貨丁偉峰是金剛經老師嗎

請不要隨意相信財金老師,很多財金老師都是冒牌的根本就沒有技術只是有張嘴會說。他們一般帶單做反單讓你虧錢,他就有好處。望採納

㈥ 除了金剛經,還有什麼經

很多啊。比如《妙法蓮華經》、《大般涅槃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大般若經》、《大寶積經》,等等等等。此外還有律,如《優婆塞戒經》、《菩薩善戒經》等。此外還有論,如《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等。



歡迎追問,希望對您有幫助,南無普光佛!

閱讀全文

與金剛經帖子期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房地產開發企業傭金分配方案 瀏覽:57
日三交易系統 瀏覽:246
大眾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聯系方式 瀏覽:680
購進交易性金融資產手續費 瀏覽:901
股票突破之星 瀏覽:963
廣東國政投資理財 瀏覽:401
傭金和手續費的會計科目 瀏覽:936
在天天基金里買哪種理財穩妥 瀏覽:489
成都錦江區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瀏覽:751
勘設股份價格預測 瀏覽:228
東海期貨網上交易 瀏覽:291
期貨王亞明 瀏覽:298
黃金買來貴賣出去便宜 瀏覽:882
我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發展現狀 瀏覽:321
建信基金理財產品到期查詢 瀏覽:319
中信建投期貨深圳營業部 瀏覽:619
期貨的交易雙方是誰 瀏覽:703
中國潤和集團 瀏覽:5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影響 瀏覽:861
小公司合夥融資合同範本 瀏覽:26